感悟“中”医

文摘   健康   2024-03-11 17:45   浙江  
              


  导    


中医的“中”,是不断趋向完善的动态平衡,是中道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1   

一提起“中医”,我的脑海里立马闪现的是“中 正 安 舒”这四个字。
虽然一时难以表达其具体意境,但是只要一想到这四个字,我瞬间就会感觉很安心,很欢喜,连身体也更加舒畅了。

中医的“中”,既是在医疗过程中不断趋向完善的动态平衡,也是传统文化里中道、中庸的思维模式,以及随曲就伸、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我们处在天地之中,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之中,在各种人群当中,在每件事情里,尽量地保持“中正”。

在生命和生活之间,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不断靠近“平衡”。不偏不倚、不执两端、守中用中、执两用中。

事虽万殊,理则一致。学习中医,其实是学习如何在万事万物里,实践对“中”的理解与体悟。
学习中医的过程,是我们一直在走向觉醒的路上。

    2   
中医尊重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是特定时空状态下鲜活的存在。

我们既要保持个体的内部平衡,也要能享受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使这种互动成为对彼此生命的滋养。

一件事能成,必然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的完美融合。
我们要主动规划并参与自己的生命,用中的理念来指导生活与工作。

学习中医的关键是唤醒身心的觉知,一边践行一边感悟,把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试着放下功利心,放下急于求成的念头,只是带着满心的欢喜去观察自然、顺应自然、守护自然,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地参悟身心、体悟生命。

参造化,悟天理,通人情。
用人生所有的真诚去热爱、去投入,把学到的概念融入朴实的生活细节,以赤子之心与道同化。

学习中医的最终目的是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和世界的联系,乃至不断拓展生命的边界。

     3   
中医的精妙,在于以“人”为本,而非以“治病”为目标。

重心是这个生病的人,医生只是守护者、支持者。最伟大的治疗者,绝不是医生,而是生命自己。

中医的高明之处,在于守中用中,在于生生不息。
活在当下才能学好中医。不纠结过去,不秋后算账,不怨天、不尤人,在现有的条件下,谋求最好的出路。

中医的调神,其实是唤醒患者的自我觉知,改写心灵的后台程序,进而让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觉醒。
尊重、保护生命的本能不受破坏,才是真正的“中”。

 “中”是一个大的背景,是生命中隐藏的秩序,是维持生命本原的生态。

中医的思维是海阔天空、不拘一格的,方法更是包罗万象、信手拈来的。
中医处处为生命服务。如果脱离了个体的生命,所有的说辞都只是概念而已。

生命不仅仅是只关乎个体的事。中医的实践过程能够把宇宙观和个体生命观合而为一。
所以我们常说,中医是生命的艺术家,学习中医是一种对生命的回归。
     4   

“中”不是终点,也不是止点,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中点,而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
中者,安身立命之本,不执着于内,不放逸于外。

当时当下,往四面八方的无限延伸称之为“中”。

人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谓之“中”。

中是一种动态平衡,讲究无过、无不及。

中同时是一种能力,驾轻就熟,举重若轻,而乐在其中。
得中,是找到自己灵魂的桃花源让生活平淡但是有趣,如婴儿的呼吸一样重归自然。
医之所存,借治病救人之事以尊生、护生,借休养生息之功以培植天真。每能见微知著以明物理,渐行渐悟以得自在。

我们在生活里,抱持平常心,做好本份事,执中用中。以一己之身,融入万有之境。我在,亦无所不在。
遇事不执着,物不用尽,事不做绝,收发自如,八方通达。
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超越自我才是无我。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就让我们一起安心在滚滚红尘里,既享受其中,又超脱其外,活得有滋有味、洒脱自在。



 怎样学习中医
 林杰医师2024年中医课程信息

       







阳明普济堂
弘扬中医生活理念,传递中医生活方式,推广中医医疗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