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地明——林杰医师清明随笔

文摘   健康   2024-04-04 09:12   浙江  

              



  导    



天清地明,身心通透,

内清外明,生机蓬勃。



   1   

明节,是天清地明的一段时光。

所谓“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天地明净,清新如洗,内至心灵,外达万物,且外呼内应。

在这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时节,我和几位好友徜徉在杭州西湖的春色里,景醉人亦醉。

不禁想起宋代的苏轼对西湖的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清明”这个词,用来描绘这个时候的季节特征是最为贴切的: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空气清新湿润整个大自然呈现一派山明水秀、欣欣向荣的景象。

   2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中国农二十四中的清明节气。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共有15天,时间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处的“清明风”,即充盈、流动在天地间的清爽明净之气,亦是氤氲生机。

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的完美融合,它既反应了自然物候变化的节气,同时也是富有人文内涵的传统节日,也叫踏青节、祭祖节,三月节等。

   3   

“清明”者,清澈透明,清新明朗也。

清明,是一种明朗而柔和的气,也是一种蓬勃的生机;

清明,是头清目明的舒爽自在,也是一种温暖柔软的真切体验。

这里的“清”,有纯净清澈的意思。此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汪清澈的碧波。随之联想到山间的淙淙溪水或瀑布湍流,水花飞溅;甚或雾气缭绕,由地而天,由实而虚,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明”字的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常常引申为对事物的洞察和明了。明者,当下觉也。究竟不居心外,分明只在目前。身心清明,如日月朗照万物,一切了了。

清明,既是我们对春和景明的感受,更是我们内心对天清地明的憧憬。

   4   

清明节是对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的传承。清明节的两大主题,一是讲究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扫墓祭祖;二是迎春纳福、郊游踏青。

我们平时大都忙碌于工作和生活。那些逝去的先祖或者亲人,可能只出现在脑海中闪过的一个画面。

借由清明节,我们名正言顺放下工作,暂离城市的喧嚣,真心诚意地扫墓祭祀,既是表达我们对先人思念之情,也是追溯血脉,传承家族的智慧和精神。

我觉得,清明节扫墓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而是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思念与感激。

我们祭祀祖先,其实不是表达悲伤,而是真诚地感恩祖先的付出,并且祈请祖先的护佑,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力量,身心更加强大。

清明节,很多地方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有个雅致的称呼,叫作"尝春”,在我们老家福州称为“清明粿”。

到了这个节日,大人们负责在家浸泡糯米并磨成浆,小伙伴们则负责采撷新鲜的艾草叶,或者是全株的鼠粬草。

青团的制作过程,是把精选的叶子洗净后和糯米一起磨成浆,控水成米粉团,捏成小块,填入馅料,放入木制模具做成青团,吃起来细腻绵软,清香四溢。

制作的模具有各式各样,有寿桃、乌龟及各种吉祥图案,制成的青团生动活泼,惟妙惟俏,非常讨人喜欢。

艾叶和鼠粬草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和胃肠道疾病,制青团时因为加了这些芳香化湿、解腻化痰的植物,既能满足食欲,又能防止糯米的粘腻对胃造成不适。

清明节的时候,山上开得最灿烂的除了桃花、李花之外,就是白花檵木了,我们福州当地人都称之为“清明花”。白花气清味淡,清热解毒,采集之后晒干,煮水饮用即可治疗小便不利、小便涩痛。

在去扫墓的路上,我们常常会采撷一些野菜,经过简单烹饪就能让人大饱口福。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野葱,集中长成一小丛一小丛的,根部带着白色的块根。
这种野葱特别鲜嫩,香味浓郁且独特。把野葱切碎后加入少许盐,拌入地瓜粉或者鸡蛋清,煎成葱饼,那个味道真的是充满诱惑,吃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清明节,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道美食:春卷。用来制作的面皮叫“春饼”。观看春饼的制作也是一种享受。一般制作的人都手法轻盈娴熟、行云流水,手中持一团发好的面团,在专业的平底锅中轻轻一粘,一揭,一张春饼就出现了。
我们常常买一叠春饼,一家人在一起包春卷,喜欢吃甜的就裹豆沙馅儿,喜欢咸的就用豆芽、韭菜、香干、虾皮等炒制馅料。炸春卷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炸春”。
无论是青团、葱饼,还是春卷、炸春,无不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扫墓踏青,继往开来,生机盎然。



 感悟“中”医
● 信手拈来都是工具
 林杰医师2024年中医课程信息

       








阳明普济堂
弘扬中医生活理念,传递中医生活方式,推广中医医疗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