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座驾” | 卢艺雯

文摘   文化   2024-10-11 10:43   江苏  


本期作者介绍




卢艺雯  小学语文教师,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一个热爱记录生活的笔者。



     “卢艺雯!上车,回家喽!”即使幼儿园门口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但我一出校门就能听到奶奶的招呼声。
     
     父母平时工作忙碌,在我出生后,奶奶便承担起照顾我的任务,一手把我带大。

     奶奶个子不高,走路时肩膀一高一低摇晃,习惯拉着我的手,走遍每一个田间;不同于外形,她的大嗓门从我有记忆开始,便刻入了我的脑海中。她擅骑一辆黑色三轮车,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载着年少的我走村串埭,让我度过了独一无二的童年。

      

我“飞”一样跨上三轮,坐在奶奶提前准备好的“座驾”,吃着刚出炉的蜂糖糕,背朝夕阳,伴着微风,压过坑坑洼洼的柏油路,穿过热闹的街市,拂过麦浪,阵阵欢声笑语随着车辙飘到云间。回家的路走了无数回,伴着奶奶讲的故事,如蜜一样甜。

      

      夏天的天气变化极快。有一次,我刚坐上车就听见远处的隆隆雷声,瞬间阴云密布。奶奶迅速穿上雨衣,跨上三轮,勾着腰,用尽全身力气骑回家,还不忘叮嘱我搂紧她的腰、躲进她的雨衣。紧接着狂风大作、大雨滂沱,雨衣也被吹得不听指挥,到家时我已成了“落汤鸡”。

奶奶见状心疼不已,连夜和爷爷商量对策,最终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就为三轮车搭雨棚。那个雨棚的样式虽然不是最靓丽时髦的,但绝对是最温暖的。用几根不锈钢管层层固定,搭成了弧形的框架;外部覆盖着防水雨布,内部裹了好几层的海绵布,冬天温暖又安全,夏天遮阳又避雨。雨棚外的奶奶风雨无阻,蹬着三轮车,上坡、下桥,一切也都如往常一样稳当。


那时候觉得,奶奶好像永远干劲十足,又好像有永远干不完的活。

      

在家事务中,奶奶可以称得上是“大总管”。每年刚入腊月,奶奶就开始张罗着过年事项。蒸馒头——家家户户都是必须要完成的项目。奶奶会精心准备好食材,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不时地听到从厨房传来的声音:“那个竹笋、木耳不能切太小啊,还有那个肉千万别放太多盐,肉也别剁太细,和好馅等我来尝尝味道……”爷爷是她的“下属”,也常被“折磨”得不耐烦。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从小学开始进城念书,只有假期才回家看望奶奶。奶奶只读了几年小学,不认识多少字,但她却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道我成绩优异,别提有多高兴了。


每次假期,她也不会让我闲着,骑着三轮车,硬要拉我去菜市场。这时候,我才发现三轮车竟然如此小,奶奶非要我再坐上去,可她哪里还能拉得动日渐长大的我,我只能下车帮忙推着三轮车。菜市场里,奶奶又变身为我的生活老师,不仅让我了解了蔬菜、肉类的市场价,还懂得了每种蔬菜的特征。她反复叮嘱我:“可不能读死书,也要知道一些生活常识,可别连麦子和韭菜都分不清,菜价行情都不清楚,变成‘书呆子’,书就白读了!”


人间四季,几度春秋。


高中毕业,远行去长春读书,奶奶总会担心,怕我无法适应天寒地冻的北国。从那时起,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成了奶奶每天的必看。一遇天气变化,我总会收到奶奶的叮咛。我每次返程回校,她总会给我塞“盘缠”;每次回老家,她都提前一天排好菜单,掐着我到家的时间,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依旧是那条回老家的路,院子里三轮车落满了灰尘,我看到了奶奶渐渐佝偻的背,还有如刀刻般的皱纹和日渐花白的头发。


“这世上所有离别,为何都不能晚一些,那些没能握住的漫长岁月,流逝得不知也不觉……”和奶奶相处的时光既漫长又短暂,充满温馨也有遗憾。


去年年初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满屋子白帐,灵柩前摆放着奶奶带黑框的画像。那天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见奶奶,再也没有了奶奶的唠叨……


如今,奶奶的“座驾”安静地停在院子的角落。每次回老家,我都会下意识地去擦拭。



编辑 |  仲一晴
排版 |  苏天行
编审 |  孔   楠
终审 |  朱   正


微信号:

JingJiang_RW

投稿邮箱:

jingjiangyingji@126.com




靖江人文
靖江印记,魁星阁影,悦读流转,共赴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