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里的记工员 | 陈仁保

文摘   2024-10-31 10:00   江苏  


本期作者介绍




陈仁保 退休干部,喜欢文学、诗歌,并经常撰写一些短小文章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往事如繁星般璀璨,照亮我们记忆的深处。生产队里的记工员,便是我回忆中那一抹独特而温暖的色彩。

1968年7月,我就读于礼士中学初二(2)班。那时,我的家乡太和公社太丰大队第八生产队即戴家圩。偌大的一个戴家圩近50户人家,竟找不到记工员。于是,生产队队长找我谈道:“小龙(小名),你能否边读书边担任生产队的记工员啊!”。我家兄妹五个,唯独我一个人在校读书,为减轻家庭负担,于是我就答应了。

那时候,生产队是农村集体劳动的组织形式,而生产队里的记工员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角色。记工员负责记录每个社员的出工情况,这关系到大家年终的分配和收入。

生产队记工员这一角色,要当好,还真花了一番工夫。

首先,要熟悉生产队农户的分布情况。我跑遍了整个生产队,将户主姓名一一登记,对农活名称如:罱河泥、耕田、耙地、落谷、插秧、薅草、营养坪移栽、收割、松土、灭茬等等的专有名词,一一了解,烂熟于心。

其次,要学会珠算,对此,我到靖江城买了一本《珠算指南》,对书中的加减乘除珠算口诀认真读,反复记,并能逐条背出,在算盘上运算自如。那时,最难的一关,要算是印《社员工分日报表》。对此项工作,我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名言激励自己。

印刷《社员工分日报表》要有三件工具,铁笔、蜡纸、钢板。

铁笔就是一根塑料笔杆,头上装上一根尖尖的铁针,而蜡纸是用蜡浸过的纤维纸,刻写时就是用钢笔在钢板上磨去那层蜡,来做油印底版。刻写钢板字是门技术活。刻写时要求蜡纸对准钢板上的斜纹,书写时用力恰当,太轻了,蜡没有完全刻去,印出来模糊不清,太重了,会刻破蜡纸。通过一遍遍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钢板上刻字。

最使我不可磨灭的记忆是,那一年夏天,我专心致志刻钢板,印制《社员工分日报表》,蚊子叮得满脚,我全然不知,母亲看见,心疼地叫我穿上了高帮套鞋。

在担任记工员一年的时日里,我见证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生活还是非常贫困。为了增加集体收入,生产队办起了豆腐坊,建起菜园,社员的生活才一步一步好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大包干”的全面实行,生产队这一农村组织也退出历史舞台,生产队记工员的角色也彻底被历史抛弃,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现今,那段生产队的岁月已经远去,可它留给我的记忆却永远鲜活如初。身为短暂担任记工员的经历,让我学会了认真、尽责、公平公正,也让我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它仍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财富,时时激励着从中吸取能量,奋勇向前。


编辑 |  仲一晴
排版 |  苏天行
编审 |  孔   楠
终审 |  朱   正



微信号:

JingJiang_RW

投稿邮箱:

jingjiangyingji@126.com




靖江人文
靖江印记,魁星阁影,悦读流转,共赴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