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 | 王勤耕

文摘   文化   2024-07-17 17:00   江苏  


本期作者介绍




王勤耕    泰州作协会员,主编5部志书,刊出3本散文集,先后在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近200篇。



弄堂的称呼是难产儿,古代开始并无这个名称,只有称宫中的路为“弄”,如东弄、西弄。宗庙中的路为“唐”。


随着西周房屋建筑业的发展,小巷小弄随处可见,人们逐渐把弄与唐合起来,泛指小巷为“弄唐”,然后又传讹成“弄堂”。南方人把靠近马路旁两排房屋之间的过道称为“弄堂”;北方人把街巷统称为“胡同”。北京的百顺、韩家、胭脂、陕西巷等八大胡同各有特色,名闻遐迩。



州人叫“弄堂”,声嗲气,亲切温润。靖江人的方言喜欢把小巷叫做弄子,虽然语气偏硬,但丝毫不影响人与弄堂的情谊。


儿时,靖江的弄子遍及城乡。西厢老家对面就是瞿家弄。弄子的墙壁由青砖、灰土构成,岁月的魔力在它们身上留下了丝丝裂纹,那样清晰而复杂的纹理历数着弄子里走过的人和发生的事。

弄子是很安静的,它能包容你的一切喧哗,它也是知道我的秘密最多的。在弄子里泥地上,我和一群男孩女孩跳过格,弹过玻璃球,匍匐在地上走过五子棋。

我最喜欢背着树的主人在槿树上寻找燕尾叶,摘到一片,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夹进语文、算术书里。据说燕尾叶是聪明叶,会给考试带来好运。我就拼命摘,书本里燕尾叶夹得鼓鼓囊囊。结果三年级留级,我从此再不采摘燕尾叶了。

每逢阴天,夜晚月亮亏缺得没了踪影。弄子里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孩子们趁天黑在弄堂里“捉迷藏”“躲躲寻寻”。由一个人独自寻找,其他人分散隐蔽。我胆小如鼠,最怕弄子里的“冷窜狗”。我就人不进巷,站在弄口守株待兔。哪知躲藏的人从弄口进,弄尾出,不知不觉,我反到成了他们的“俘虏”。

瞿家弄口处在西厢老街中部,卖绿豆粥的、换老虎糖的、爆炒米花的经常在弄口歇脚,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群孩子听见熟悉的叫卖声,被招蜂引蝶,蜂拥而至,围住老虎糖担子。有的男孩胆大,粘住换糖的敲一块糖再饶一块。爆炒米花的,蹲在弄口大半天,他不用吆喝,“炮”声就是信号。爆米花机“叭”的一声巨响,一股带着糯糯的香味的白烟借着清风袅袅而上,瞬间,弥漫了大半个弄堂。

俗语,风归弄、贼进洞。夏日的傍晚,弄堂里风儿徐徐吹来,吹走了夏日的炎热。大人们拿着蒲葵扇喜欢在弄口对面的空地上纳凉。弄口电线杆上有盏路灯,灯光昏暗,小小青虫围着灯泡时而趴行,时而飞转,累了,小虫便掉落在下棋人光溜溜的背上,痒痒的,挺难受,常常不慎走错一步棋,便唉声叹气,嘴里骂起了小臭虫。有一天,下棋的人终于想到了对策,两位棋手身披雨衣进行对弈。远看,弄口多了“哼哈”二将。

风雨天,狭窄的弄堂里侧门上的铁搭扣吹得叮当响。轻浮的叶片连同细石子被一股流水冲出了弄口。几片塑料薄膜在弄道里杂乱无章地飞舞,时而贴在墙上,时而腾空跃起,突然冲天而去,不见了踪影。

弄堂里瞿家院子一棵白玉兰“红杏出墙”。每逢三月,白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而下,晨曦中,霞光轻抹,弄子的地上披了一袭轻纱,晶莹洁白,这是弄堂最美的季节。

历来人们注重弄子的风水,弄口、弄尾立体长方形,长宽等量,切忌梯形。门不对弄。倘若大门难避弄口,则在墙脚安放磨盘,或在条形麻石上刻写“泰山石敢挡”,以避凶克邪。

在一片粉黛小瓦的建筑群里,芸芸众生行走于弄口、弄尾,走向大千世界,东西、南北的弄子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成全了走街串巷的词语。

窄窄不起眼的弄堂紧靠繁华之地而不自卑。耿直是它一贯的秉性,弄子里扛木头——直来直去。它还经常提醒人们解题、克难、攻关莫要走进死胡同。

弄堂是朴实的,城区大多小巷根据主人的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社会影响,冠以姓氏,如范家弄、陈家弄、徐家弄、瞿家弄、侯家弄、朱家弄等等。有了姓氏的弄堂名正言顺伴随人们共同成长。它为你承载喜怒哀乐,为你打开幸福的回忆。我想,这便是弄堂文化吧。

随着旧城改造推进,西厢老街旧貌换新颜,一条条小巷不复存在。昔日的瞿家弄已变成高楼大厦。一次,故地重游,我不由自主地在昔日瞿家弄的玉兰树、弄堂前面加上“老”字,老树、老弄,“老”字里多了几分留恋、几分心忧、几分欲语、几分亲切、几分感谢。


编辑 |  仲一晴
排版 |  苏天行
编审 |  孔   楠
终审 |  朱   正


微信号:

JingJiang_RW

投稿邮箱:

jingjiangyingji@126.com





投稿须知


尊敬的作者朋友们,欢迎您向《靖江人文》投稿。《靖江人文》是《靖江日报》传统副刊《魁星阁》、电视栏目《靖江印记》、电台栏目《悦读靖江》的融合平台,为了确保您的投稿能够顺利进入审稿流程,请仔细阅读以下投稿须知:

1. 投稿格式要求

• 实名投稿:请使用您的真实姓名进行投稿。

• 文档格式:统一采用Word文档格式提交,不接受其他格式。

• 文件命名:请将文件名设置为“题目(您的姓名)”,例如:“故乡的秋(张三)”。

2. 投稿内容要求

• 投稿类型:欢迎第一人称原创散文,投稿微信号:jingjiangyingji@126.com

• 用稿标准:我们倾向于非虚构、接地气、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如果您喜爱朗诵、摄影,我们也期待您附带一份音频或图片一并投稿。

• 投稿数量:请勿重复投稿已投过的稿件,不要对同一篇稿件进行反复修改和投稿。同时,请不要一次性投稿多篇作品。

3. 稿件长度和修改

• 字数限制:来稿字数建议不超过2000字。

• 稿件修改:编辑可能会根据自身定位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被删改,请在文末明确说明。

• 全媒体平台分发:我们可能会对来稿择优进行多平台分发(例如电视、广播、公众号等)。如果您不希望文字出现在相关平台上,投稿时请注明。此外,编辑如需对来稿进行音频化或视频化处理,会提前与您联系,在得到您的同意后进行下一步创作。

4. 审稿和回复

• 审稿周期:由于作者众多,编辑精力有限,我们可能无法回复每一位作者是否采用稿件。如果您的作品在三个月内未被发表,可视为未被采用。

• 一稿多投:我们不反对一稿多投,但请在作品被其他平台采用后及时告知我们。

5. 其他注意事项

• 请确保您的作品为原创。

• 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含有违法内容。

•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投稿须知的所有条款。

  我们期待您的佳作,感谢您对《靖江人文》的支持与信任!




靖江人文
靖江印记,魁星阁影,悦读流转,共赴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