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学科排名

文摘   2024-10-17 12:25   山西  

推文标题中的排名是不存在的,以后可能也没有这种细致的统计。

叠个甲,这次推文纯粹是一个普通老师的观察和瞎想,思想站位可能不高,自然不是什么高论。

最近软科的学科排名公布了。

只看到艺术学1301的排名: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艺术学

和以前不一样的是,它对艺术学门类(代码13)的排名统计“不细致”了,因为学科目录调整了。电影学(130303)曾经是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1303)下属的小方向,现在完全显不着它了(尽管以前也显不着),甚至连“戏剧与影视学”以后估计也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排名项加以统计。

今年开始我有留意到,新一届电影学方向的硕士上的课程里,有相当一部分是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学专题或艺术学研究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大方向艺术学硕士硬性规定的必修课程。而电影学本学科的课程压缩得比较多,戏曲学方向的专业课应该也是这种情况,课时总量就那么多,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占得多了,本专业方向的课必然压缩减少。

更直观的一个现象是,当一个硕士说自己是艺术学硕士的时候,你得追问一句:学音乐的,学戏曲的,学话剧的,还是学电影的?

人们对戏剧影视专业的理解一般是,本科读广电编或者戏文,硕士读戏剧戏曲学或者影视学,博士读戏曲学或电影学。这是一个从“博”、浅到专、深,研究逐渐深化细化的过程,求学或者研究应该往深度方面走,至少学科领域的关注内容应该像这样变化: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史,十七年或者国产默片史,甚至是1920年代的中国早期默片史;或者像这样,世界电影史,外国电影研究,法国电影研究,新浪潮研究,夏布洛尔研究。

据我的观察,硕博士招生点,但凡专业方向写得粗糙(好听点叫“广泛”,比如招“影视理论与批评”、“电影史论)的学校,往往实力并不太好,由于导师没有特别专门深研究的小专业领域(还有的导师是别的学科拉来充数的),所以招生目录也会往大了写。然而越笼统越不专业,越容易浑水摸鱼大而无当,导师教学生是这样,学生学专业知识和选择研究兴趣也是这样。

我觉得从教学和求学方面讲这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一个电影学专业的人不懂文艺理论,他自主学习扩展就行了;用艺术学理论和艺术史课程,挤压他学习本专业史论课程的空间,就有点得不偿失。

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1.主要做电影史与电影理论史文献的翻译、引介和传播; 2.学术兴趣以早期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史、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计量电影学为主; 3.推文主要用作戏文本科生和电影学硕士生的教学素材;4.偶尔发一些文献单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