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电影艺术的一篇新推文,议题是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解说。
我觉得这个选题好有意思。
学电影也有快20年了,我最初的一个动力包含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拍电影的人是谁,电影怎么拍出来的,电影怎么剪辑的,一些特效怎么做出来的。
等到我比较了解电影的时候,好奇心反而越来越重了,开始深入电影本体。国产电影的第一个插入性特写镜头是哪一个?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导演”、“场面调度”、“景别”这些词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横摇镜头怎么产生和使用的,十七年电影的视听语法是单一的吗……
我有时候也问自己,你读一本书的驱动力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写一篇论文,是为了给自己思考的问题找一个答案吗?
如果不是,那阅读和写作的意义又在哪里?只是为了毕业或者上职称么。
我喜欢那种不断想到一些有趣的问题的状态——尽管问题未必找到答案。
陷入心流,不断思考,苦寻答案,有点心得,不断完善,这个过程真的很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