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住相了

文摘   2024-12-13 16:27   山西  

各位善知识好。

今天我休息,给自己放假。

也没做啥事:给我俩做早饭,耍手机。买菜做揪片子吃。美美地睡午觉,洗床单被罩。中间还读了一篇我很喜欢的论文

我昨天的心情波动挺大。一是在写的论文框架有了个大的改动,我差点怀疑自己做的对话体系分析是不是真的有价值;二是,我师兄和我提到申请项目的事情,给我传授申报的技巧策略。这差点激起我的挫败感——工作九年毕业三四年了,没有出书,也没有发升职称用的论文,项目也没有申请到。这是一件很可惜,以及自毁前途的事情。

三折,再不努力,你就只能以小讲师的身份退休啦。

我很警惕这种一不留神就疯狂膨胀的功利心。世俗欲望会把一个人牢牢地绑起来,让他喘不过气,让他牺牲掉自在从容的心态,看不到生活的真正乐趣。每次遇到这样的时刻,我就会主动去看虚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咒自己如果现在死掉会怎样。

这种自我提醒会把我拉回到一种孤独又空无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里,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会回到小时候放羊的草地上,头枕着胳膊看蓝天看云。那时的我听大人说世界很大,也在电视里看到过它的一部分,比如我二堂哥进厂打工的城市广州,或者后院邻居华叔收破烂的北京。对于一个放羊的孩子来说,外面的大世界很抽象,很有吸引力。

我总是怀念那个时刻,五六岁的人,畅想着遥远的成年,以及他从未见识过的方圆十公里之外的大世界。而他烦恼,是零食不够吃,或者羊总是不听话,得起身去把它们撵到一起。除了这些,烦恼确实不多。

经过类似的这样一些幻想和假设,我会迅速否定自己的世俗欲望:要啥自行车,吃饱喝足睡好算了。毕竟长大了,零食已经管够,也不用放羊了。如果被新的零食和新的羊群绑架,无边的痛苦就来了。

我现在越来越不相信顿悟这个说法。可能是我慧根不够,尽管有些时刻我确实做到了“前念不生”。但某个相关的情境到来的时候,我还是会被功利心相关的欲望纠缠。于是,新的一轮走向虚无再从虚无中走出来的束缚到解脱的过程又开始了。

我是一个典型的INFP,读《坛经》最细的时候,也不懒得苦思禅宗的某个概念(比如苦集灭道,比如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往往是大致想通一点佛理就很欣喜,正因为有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我才不会对禅宗失去兴趣。

在精神自由的意义上,所谓的得就是明白终究无所得。


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1.主要做电影史与电影理论史文献的翻译、引介和传播; 2.学术兴趣以早期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史、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计量电影学为主; 3.推文主要用作戏文本科生和电影学硕士生的教学素材;4.偶尔发一些文献单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