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珍珠》与国产默片的弊端

文摘   2025-01-14 16:37   山西  

十多年前,我看侯曜的《一串珍珠》的时候,就觉得这片子内容不怎么样。尽管改编自著名的《项链》,但它的情节实在太缺乏现实合理性了,人物动机很奇怪,太多重场戏拍得像儿戏,而且创作者本人的观念先行非常严重。

更离大谱的是,男人爱慕女人,为了取悦女人而犯了罪,创作者把原因归结为女人的虚荣心作祟!

现在再看,我比较注意它的形式,比如剪辑、景别运用、人物调度、布光等。我发现它的问题更加严重,我真的低估了《一串珍珠》的不先进性。

中国早期电影不注重技巧和形式,导演们大多不懂电影本体(最明显的就是张石川),拍摄和剪辑方面做甩手掌柜,跟今天那些作家、编剧、音乐人、综艺咖转行的导演没什么两样。

它的视听语言是非常“不合格”的——或者说,如果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的话,那《一串珍珠》在20年里根本没有积攒什么有效的电影本体技巧。国产默片无意识的创作技巧积习,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得倒是特别典型。我猜测,李泽源和所谓“最西化”的长城画片公司的电影,学习西方电影学了个寂寞。

我尤其想把影片几乎每场戏的摄影机,搬到能拍纵深画面的位置。

附两张计量数据(数量图和比例图):



电影史与电影理论
1.主要做电影史与电影理论史文献的翻译、引介和传播; 2.学术兴趣以早期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史、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计量电影学为主; 3.推文主要用作戏文本科生和电影学硕士生的教学素材;4.偶尔发一些文献单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