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早期电影的人,或者影迷,古早的时候,会收藏一柜子的VCD和DVD碟片,单碟装和双碟装的,正版的盗版的。数字时代(我觉得应该是2005年以后)真正到来后,大量画质感人的碟片被转制成在线资源,电影网站也开始放出一些重新压制的早期国产老电影。
早期电影研究者的硬盘里,存百十G的民国电影资源,这是比较稀松平常的事情。
我后来在B站发现了许多播放列表,它的资源非常丰富,像《大侠甘凤池》、《夺国宝》和《红侠》这样的稀缺或者从未现身网络的资源也开始出现。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up主们,他们非常无私。
早期电影资源大多存在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它对早期电影的数字化出版兴趣不大,更喜欢在自己的影院进行“学术放映”。
“据不完全统计,从1905年所谓中国电影诞生到1949年,包括香港在内,中国曾先后有二百六十多家大中小电影公司,出品了大约一千八百多部影片。这两个数字显然太少,没有反映真实情形,因为多有人为统计缺失,〔2〕至于留存下来的影片,数量更是少得可怜,能看到的更少。2009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现存的、公众能看到的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只有二百多部……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的1949年前的中国电影应该在380~390部左右。也就是说,加上残缺不全的和不能放映的,至少还有100部以上的电影可以挖掘’。〔3〕”(袁庆丰.旧文学强势主导下的中国电影——兼析旧市民电影《夺国宝》(1926,残片)[J].学术界,2023,(04):150.)
至少有100多部早期国产电影是封存着的。目前能看到的、或者说普通人可播放的民国电影,现在有多少部呢?
有人统计,建国前中国电影(1922-1948)的数量是129部,20年代的不到20部。
有个豆列统计了441部片名,可播放的有139部(不准确)。
小破站的老电影播放列表、一些民国电影资源片单,大约都在120部上下。
也有一些散佚的片子,在资料馆、电影节、一些讲座、论坛和学术年会上放过,比如鸳鸯蝴蝶派电影《风雨之夜》等(小破站有奇爱博士和石川老师的“《风雨之夜》系列活动”视频)。据说,侯曜的《太平洋上的风云》(1938)和《血肉长城》(1938)在香港,《女僵尸》(1941)、《海誓》(应该是1948版)在意大利,《忆江南》(1947)在新家坡。
一个比较勤奋细心的人,目前最少可以目睹120部早期影像。
如果愿意跑跑讲座电影节并花点钱买片子,大概可以看到140多部,这应该就是目前民国电影收藏或观看的极限了。
您可以在评论区提及好资源、鲜见影片以及更详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