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报税都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很多人听说过加拿大税高,但其实没有真的亲自体会过。
因为往常都是拿工资的T4的人退税,有投资T5利息收入的人没有因此交多少税
很多新移民刚来这边几年,没有工作,海外资产的收入也连续亏损,每年报税时也没交过什么税。
今年报税出现了一些变化
原因还是,利率的疯涨,导致存款利率非常有吸引力,5%,6%的存款利率比比皆是
大家能做的都是,尽量将贷款还掉,加大存款的储蓄力度
甚至国内一直都不动的钱,也尽可能的转到加拿大,做定存投资。
GIC利率保本,保利息,没任何风险,大家过去一年里都在寻找谁家给的GIC能有更高的利率,就算差0.5%,也是值得将所有的钱过去,做不同期限的低内存规划。
存的时候很美好,到报税时,才真正体会到还有税务问题要面对。
假如你有100万,在前年存了GIC,拿到5%的利率。去年不管什么时候到期,你都会收到T5的税单,5万利息收入。
5万利息收入,其他收入什么都没有,交税将近1万。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收入呢?工资,退休金,补助等等,你的边际税率会更高。也就是这5万的利息收入,可能要交1.5万,甚至2万的税。
很多人,过去10年报税,也没有需要交过什么税,今年交税1万多,2万多比比皆是。
有那么多存款100万的人吗?
不一定有这么多,但几十万放在银行做定存GIC的人,实在太多了。
可能不一定在银行,在任何机构,只要是存的定期存款,拿到比较好的offer,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今年报税,很多人收到相当多的T5税单,来自与各种存款和投资产品。而金额往往都很高。
我们常说加拿大最高边际税率有53.31%,体会过得人其实很少。而今年很多人的税率其实只在30%,甚至20%,都让人接受不了,怎么会补那么多税?算的对吗?
没错,在退税时,大家都不计较那么多,但要真金白银交税的时候,都在费尽心思寻找,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交那么多税。
很遗憾,真没有。
利息收入基本在实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免了。
利息收入5万,最起码税率20%,其实也不高,但这样你原本的5%定存就变成了4%
如果税率30%,你的5%定存就变成了3.5%
40%就成了,5%的定存变成了3%
最多50%税率,你的定存5%,最终税后只有2.5%
很多人也不是怕交税,而是根本不清楚为何有这么多利息收入,这么多T5税单,因为你到手的钱感觉没有这么多啊
这就要说另外一点,在加拿大如果做长期的定存储蓄。比如5年左右的定存
按照税法的规定,是需要每年都计算存款利息来交税的,就算你没收到T5税单,你依然要及时在当年申报你的利息收入。
有的银行就会每年都发T5,有的银行会统一在最后到期再发,所以长期存GIC的人可能大概率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每年可能还没赎回,自动续约了,但你的T5税单肯定跑不了了。
其实对于很多新移民,在加拿大没有太多工作收入的情况下, 基本都是投资收入在支撑家庭。
而最让新移民不适应的加拿大税务环境,其实就是每年的房租收入,银行存款收入,也要交税的情况发生。
所以有什么投资可以避免每年不用收到T5税单呢?
TFSA
免税账户,当然不会收到税单。因为存进去挣的钱都是免税的,随时可以取出,取完了使用,第二年还可以还回去。
从2009到现在,每个人能有的额度也有95000,将近10万。也是不小的一笔数字。
但有谁是从2009年就来到加拿大的,然后一直没存过tfsa的呢?
大部分可能是新移民,也就来个3,4年,每个人的额度也就是2,3万。
如果你有100万,或者大几十万要存
这个TFSA很显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而且我本人其实最不建议的就是用TFSA做这种完全无风险的GIC。
因为这是个长期储蓄的账户,长期来看GIC的收益率是跑不过通胀的
那么你的一个免税利器TFSA账户从储蓄的角度就浪费掉了。
所以TFSA无法满足你的需求,额度不够多,再一个储蓄产品不适合。
II. 股票,股票型基金
这是另一个不会给你产生T5税表的投资,但如果操作不好,会有dividend收入,或者也有可能在不适宜的情况下,产生资本增值。
不分红的股票,每年只要不卖,就可以自己控制什么时候产生资本增值从而交税。
税务上很理想,但股票的投资风险其实才是更重要的。
你敢把你原本放到GIC里的100万,投入到一直不分红,或几只不分红的股票,或股票基金里吗?
你的投资经理可能都不敢这么给你做。
因为能选择100万GIC作为储蓄的人,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可能考虑股票的。
那你说可以买基金,公募的那种基金,风险会小很多。
没错,但基金也有不同风险的组合,我们的风险承受力越小,你的基金越趋向于固定收益类标的。
那么固定收益类就会给你产生T5的利息收入,那么你的目的可能不一定达到了,每年依然会有利息需要交税,与此同时,你还有本金被亏损的风险在里面。
有的主动管理的基金,每年会有T3税表,你可能一年什么操作都没有
但T3上面,有利息,分红,资本增值,各式各样的收入更让你弄不懂从何而来。原因就是主动管理,基金经理就是在替你做操作,不会替你考虑税务问题的,他只需要保证他的投资收益和风险。
III. 分红保险
这是一项不会给你有T5收入的投资,本质这是一份保险。
保险是一种合约
投保人跟保险公司有协议,如果人过世了,保险公司要赔偿一笔钱,而如果人没过世,投保人需要每年支付这份协议的费用。
分红保险作为一种人寿保险
它是在参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每年获取保险公司发出的分红。
保险公司不发分红呢?不可以,每年保险公司的分红账户都需要收到严格控制,就算今年实际投资效果是亏损的,依然要保证分红的发放。
分红率能保证吗?肯定保证不了,只能保证有分红
有分红就代表有收入,会有T5吗?
简单来说,不会有
你选择了每年的分红自动去购买额外的分红保险,那么这个分红并不会实现成为收入,你不会收到税单。
直到人过世,保险公司理赔一大笔钱给受益人,整个过程不需要交任何一分钱税。
但是,如果你开始想要退保,取钱的话
那么有可能会产生税单
在税法中,允许保险的投资每年分红增长都可以不用报税,但当投保人开始取钱的时候,视同disposition了保单。那么税法不允许这样还不用交税。
取多少,你的T5利息收入就会是多少吗?
不是的。
你要知道,你买保险付的本金,是不用交税的。
比如,你买保险的本金部分是20万,你的保单现价涨到30万了。
你退保,拿到30万,你会有10万的收入,在T5上,报税
你取了3万,你会有2万的本金,1万的时候,在T5上,报税
你从保险公司借了27万,你会有7万的收入,在T5上,报税
只有当你把30万现金价值的保单拿去银行作抵押,借出了25万,这里面完全不算收入,免税
因为你的保险里面还是有30万现金,你只是多了25万的债务而已。债务获得是免税的。
具体方案请看《你的保单是怎样用来弥补退休收入的》
所以保险符合没有T5收入的节税需求。
那么这个风险怎么样呢?会不会像股票基金一样,有亏损?
分红保险的亏损的可能性为零
为什么?
你忘了还有死亡理赔吗?
你交了20万一共,你的死亡理赔保证有50万,你有可能亏损吗?不可能的。
但是什么时候才会有50万,人过世了。
这不一定是你要的时间。
你肯定希望的是,第二年要用钱,就可以不亏损的连本带利全拿出来。
我也希望,但你想想有可能吗?有的话,还会有人去存GIC吗?
保险公司还有可能存在下去吗?
我们在还没过世的时候,想从保险里取钱,都是从现金价值里拿。而现金价值在很多方案里,是要等到10年以后,才会超过交的总保费的。
为何会这样?
就是因为保险公司只要这样才有可能让投保人有收益。
前期不锁定,那么资产的流动性就太大,保险公司是不可能去做投资的。
也就是说,分红保险账户的钱需要流入到,股票,房地产,债券,房贷,基金工程,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等类别中。
如果所有的人今年存了,明年要求连本带利拿回来,这些投资怎么做才能保证投保人的流动性需求呢?
银行为什么会破产?就是因为所有储户都要求取钱,银行怎么可能满足取钱需求,大部分钱都拿去放贷了,不放贷怎么赚钱给储户利息呢?
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不看死亡的理赔,分红保险会有风险吗?
依然没有风险,因为会有保证的现金价值,是没有任何分红考虑进去的
比如以下方案,48岁女,投入10年,本金一共22万
就算不看右边两列不保证的加上分红部分的总价值,只看左边的guaranteed的价值
保证的死亡理赔有50万,保证的现金价值也依然在涨。只不过保证的现金价值在26年才回本。而不保证的总价值回本时间只是在13年。
只看保证部分的价值,回本时间很多人认为太久了。
但这只是保证的价值,是你的最起码的一个价值,加上分红以后才是你决定投资这项资产的意义。
如果我存个五年就要保证我的投入总金额能拿出来,有风险吗?
有风险。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有保证的现金价值在第5年就回本的。
所以风险点在这里,你要的可能太多了,风险,收益,流动性都要最好的,是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满足的。
分红保险的好处在于:
1. 你有最起码得保底,无论怎样,只要保险有效,你就能不亏损,最终还能有增值留给受益人。
2. 你在有保底的同时,在参与一个大型机构做的综合资产配置投资,每年一定会收到投资收益的分红,累计在保单里。而这个分红收益,每年的变化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小于GIC的利率波动。
3. 你在投资一项不会给你每年产生T5税表的投资,并且风险和你的GIC是一样的安全,你不会每年交税,甚至你将来要用钱的时候,也不用交税,在死亡过世时,还不用交税。
那么分红保险这么好,应该把原本存GIC的100万,投入到保险里吗?
不一定,以上三项避免T5的节税投资,都有各自的问题,只有分散合理使用,才是理想的投资规划。
本文只用于一般性信息参考,不对任何人完全或部分依据本文内容从事的任何事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任何责任,具体问题请私下咨询。本文内容版权属于昊诚财税规划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活动
关注作者,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