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至死:你如何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云心理

文摘   2022-07-18 06:06  



文 |  代桂云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被允许进入许多人的心灵秘境,得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有些心理现象让我困惑又着迷,常常激起我的探索欲。


最近让我着迷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面临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既不能做A,又不能做B,被卡在一个进退不能的状态中。我将这种状态,称之为纠结至死。


这种现象之所以让我着迷,是因为人类拥有一个无比强大的大脑,本来是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我更常看到的是,大脑给自己打了个死结。





01


Q女士是我的CBT团体成员,在本周的团体活动中,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Q女士都被一个女人所困扰。这个女人是她的前同事,暂且称她为N。N单身,残疾。Q女士曾代表单位看望N,被N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N经常向她打电话求助,甚至半夜给她发信息。N的频频打扰,已经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这还不是最糟糕的,N经常扬言要报复那些对自己不公的人,其激烈极端的言语让Q女士倍感压力。以至于一看到N的电话,Q女士就出一身汗。


最近,N又给Q女士打电话,她没有及时接听,N立即把电话打给她的爱人。这让Q女士非常生气,告诉N不要给自己的爱人打电话,她的行为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让Q女士无语的是,N回答说,“我尽量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到底要不要帮助N?我们顺着“帮”和“不帮”两条路径,来探讨Q女士面临的困境。


带领者:如果不帮,会发生什么?

Q女士:不知道她会怎么样。

带领者:她会怎么样呢?最坏会发生什么呢?

Q女士:她会和得罪她的人同归于尽。(这是一个灾难化的想法,但也不是全然没有根据,N曾自杀过。)

带领者:如果这事真的发生了,会给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Q女士:她会拖累我,我得收拾她留下的烂摊子。

带领者:如果不帮她,你会如何评价自己?

Q女士:我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再来看另一条路径。


带领者:如果帮她会怎么样?

Q女士:可以帮她摆脱极端行为。

带领者:然后呢?

Q女士:我的很多建议都没用,她几乎不听……她应该听我的建议。

带领者:你有什么感受?

Q女士:无力、无奈。她不应该给我打电话。

带领者:你这样帮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Q女士:一个对别人有正面影响,有责任感的人。


对Q女士来说,如果她帮助N,自己的情绪和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干扰。但帮助N,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对别人有正面影响的“知心姐姐”。如果她不帮,她担心N会做出极端行为,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同时,自己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帮与不帮,皆为困境。






02


当一个人处在纠结状态,既不能做A,又不能做B时,那么在AB底下,将分别有一套信念支撑。信念的终点,往往导向“我是什么样子的人”这类价值观。


简言之就是,如果我做A,就成为自己期许的样子(理想自我);如果我做B,就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厌恶之人)。对前者,我们努力追求,对后者我们极力避免。


在咨询中,我常常带领来访者探索他们的“理想自我”和“厌恶之人”,这往往涉及他们人际交往的核心价值观。


来访者A女士纠结的事情是,伴侣经常会在一些小事上让自己不开心,自己到底是该表达出来,还是默默忍受?如果默默忍受,自己就会频频受伤,感觉不被对方在乎和尊重。但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体贴包容别人的人,她称之为“体面的人”。如果表达出来,她认为自己就会成为喜欢小题大做的很不体面的人,这是她非常讨厌的一类人。


另一位来访者B女士,认为老公是个妈宝男,对婆婆频频插手自己与老公的事情愤愤不平。我和她探讨如果对婆婆有不满,能否不对老公抱怨,而是直接向婆婆表达。“那不行”,她说,“我不想被别人认为我是一个计较多事的人。”她的理想自我是“通情达理”,讨厌之人是“计较多事”。


按理说,一个人努力成为理想自我,极力避免讨厌之人,她应该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才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是,她恰恰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样子。


Q女士发现,她本来想当一个“知心姐姐”的,在和N的互动中却越来越严厉,甚至厌恶她打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最终,成为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同样,A女士发现在与伴侣的互动中,自己真的做不到体贴包容,反而越来越小题大做,动不动就生气,成为一个不体面的人。B女士也发现自己做不到通情达理,越来越成为一个计较事多的人。


这就是人生的吊诡之处:越努力,越成为自己讨厌的那个样子。






03


似乎是,我们的理想人设,最终成为困住自己的牢笼。


但我发现,困住我们的往往不是成为理想自我的渴望,而是对自己成为厌恶之人的恐惧。因此,一个人的生命形状,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的恐惧雕刻出来的。


在成为自己厌恶之人的过程中,有一个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行为就是回避。回避让我们绕开问题,以避免冲突,这也是一种寻求安全的行为。


以Q女士与N的故事为例。Q女士因为太害怕N做出极端行为,从而无法强硬拒绝N毫无边界的需求和打扰。不拒绝就是一种回避行为。回避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维持了问题的存在。Q女士的不拒绝,无疑默许了N的种种不当行为,让两人的关系长久维持在一方需求无度,甚至情感勒索,另一方疲于应付的状态。


对Q女士来说,还存在一个问题:因为我无法拒绝,所以你就不应该给我打电话。因为“我不能”,所以“你不该”,这也是回避自己所负责任的一种常见方式。


同样,默默忍受是A女士的回避行为,忍而不发是B女士的回避行为。她们也存在因为“我不能”,所以“你不该”的问题。对A女士来说,是“因为我不能表达自己的不开心,所以你不该惹我生气”;对B女士来说,是“因为我不能阻止你,所以你不该插手我们的事”。


怎样才能打破困境?在团体中,团体成员纷纷给Q女士出主意:


  • 划界限:告诉N她的哪些行为自己可以接受,哪些行为无法接受;

  • 变得“无能”:让N知道她的一些需求,自己没有能力满足;

  • 向对方求助:逆转双方的角色定位,让N来帮自己的忙。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掉回避行为,直面问题。这样就必然面临一个问题,你会成为自己的“厌恶之人”。这也是问题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当你不那么害怕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就会从纠结至死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长久困扰你的问题就获得了解决之道。


所以,一个人不需要有那么强的道德感,变得“坏一点”,你的大脑就不会打结。




作者简介:代桂云,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树心理创始人,擅长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个人公众号:云心理 yunxinli-aiziji(转载请留言,并标注以上信息)


树心理平台100余位心理咨询师静待预约,还有多种优惠活动。

云心理
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