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代桂云
在上周的CBT团体中,团体成员K女士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情:
儿子在小区里踢足球,不小心将球踢到了草丛里,但儿子不敢去捡。原因是前一段时间,有居民说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条蛇。对此,K女士生气、烦躁,又有些失望。
引发她这些情绪的想法是:作为男孩子,你怕这干什么?这些都是小事,你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你很懦弱。
这些想法,我们称之为自动思维。这3个自动思维中,都隐含着一个词汇——不应该。作为男孩子,你不应该怕这个。这些都是小事,你不应该受别人的影响。你不应该懦弱。如果把“不”字去掉,就变成了“作为男孩子,你应该勇敢。”
理性情绪化行为治疗(REBT)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作“绝对论者思维方式”,并把它与灾难化、合理化并列为三大病态思维。绝对论者思维倾向,常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我必须……”“我应该……”“我不得不……”“我只能……”“我一定得……”“我非……不可”,诸如此类。
应该思维有两种指向,一种指向他人:“你应该记得我的生日”;“你不应该这样对待我的父母”。另一种指向自己:“我应该更坚定一点”;“我不应该这么咄咄逼人”。当指向他人的时候,产生的情绪是愤怒,往往伴随着对他人的指责。当指向自己的时候,产生的情绪是内疚,然后开始自责。
无论是指责他人,还是自责,我们都处在“应该”的暴虐统治之下。因此,心理学家霍妮将这种情况称为“应该之暴虐”。指责破坏的是我们的人际关系,自责则会让我们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甚至自我憎恶。
那么,“应该思维”是从什么样的土壤中长出来的呢?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在《心理治疗基础》提出,强烈的“应该感”来自父母、长辈的教训、惩罚、强求甚至苛求;来自父母、长辈对儿童的不理解、不宽容和不尊重。惩罚的内化,便是“我应该”。因为一旦出现“不应该的”念头,便感到有受惩罚的危险。
许又新还认为,“应该”是一种禁忌意识。如果父母、长辈对儿童限制过多、惩罚过严、要求过苛,那么儿童从小就会满脑袋的禁忌意识。禁忌是神经症产生的土壤。他写道:“神经症病人通常是‘应该感’强烈的人”,而“我控制不住”、“我应该”是神经症病人最普遍使用的词语。
与禁忌意识相对应的,是权利意识。禁忌意识极度膨胀的人,权利意识便相应地萎缩了。当“应该”指向他人时,我们忽略的是他人的权利。当“应该”指向自己时,我们忽略的是自己的权利。
埃利斯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中,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给自己念“应该”经,是过激反应的最坏一种,我们不仅赋予他人巨大的权力,还会把自己弄得很悲惨,并且任由他人对我们为所欲为。
L女士就非常善于给自己念“应该”经。她的一个信念就是:“我不应该辜负别人,我的个人偏好没那么重要。”因此,她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勉为其难的事情。比如,一个女生经常来找她,她不好意思拒绝,但又不太想与其交往。因为,那个女生把她当成重要的朋友,而她没把女生当重要的朋友。既然这个关系对女生更重要,她就成全对方,因为自己的偏好没那么重要。
当一个人的“应该思维”太过僵化,就会走向完美主义。在完美主义者的世界里,几乎全是“我应该”——“我应该做得更好”;“我不应该犯错”……如果“应该思维”与“灾难化思维”结合起来,就会导致强迫症。他们内心的声音往往是“万一某某事发生了怎么办?我应该做到万无一失,坚决不能让它发生。”
如何把自己和他人,从“应该之暴虐”中解救出来?
首先要学会识别“应该思维”。识别“应该思维”,情绪是很好的路标。顺着“愤怒”前行,就能看到“你应该/你不应该”。顺着“内疚”前行,就能看到“我应该/我不应该”。但有时,“应该思维”隐藏得比较深。
M女士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一次,一个妈妈请M女士为自己的女儿做咨询。期间,这个妈妈打算与自己的伴侣离婚,想让M女士开一个证明,以便争夺女儿的抚养权。M女士感到有些为难,同时对这个妈妈有些反感,因为开这类证明可能让自己面临职业风险。那为什么不拒绝呢?M女士说:“拒绝对她太残忍了,她也挺不不容易的。”这件事呈现出这样一种心理机制:因为我不能拒绝,所以你就不应该提出要求。
除了这种“我不能-你不该”的模式,还一种“应该思维”是“我希望-你应该”模式。“在我生气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哄哄我。”变成了“在我生气的时候,你就应该哄我。”类似的还有,“我希望你尊重我的父母”,变成了“你应该尊重我的父母。”“我希望你记得我的生日”,变成了“你应该记得我的生日”。
有“应该思维”的人,习惯把请求变成命令。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马歇尔·卢森堡指出命令和请求的区别: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要从“应该之暴虐”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把“应该”变成“我更希望”或“我更愿意”。对K女士来说,她可以对儿子说:“作为一个男孩子,我更希望你勇敢一些。”对L女士来说 ,她的信念可以调整为:“我更希望自己不辜负别人,同时我也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需求。”对M女士来说,她的努力方向是如何坦然地拒绝别人,而不担心伤害到别人,或者不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按照许又新的观点,在禁忌意识下,我们会说出“我应该”“我不应该”。当我们有了更强的权利意识,我们会说“我喜欢”、“我愿意”、“我要”。
一个不被“应该”禁锢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自由和美好的世界。
作者简介:代桂云,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树心理创始人,擅长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个人公众号:云心理 yunxinli-aiziji(转载请留言,并标注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