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代桂云
发散思维技术
面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或者某种客观情况,个体做出消极的赋义、归因和解释,从而导致负面情绪和不理性行为。这时可以使用发散思维技术,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解释或原因,同时寻找相关证据,得出替代解释。
发散思维技术典型问句:
(1)有别的解释吗/有其它的可能性吗?
(2)支持每个解释的证据是什么呢?
(3)对于每个解释,你的相信程度是多少?
发散思维是CBT的经典技术之一,主要调整一个人针对他人言行的非理性解读。
01
人与人之间的重重误解
“沟通不是为了增加理解,而是减少误解。”
很多年前,带孩子参加过一个活动。活动内容忘记了,但组织者的这句话却让我记到现在。
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能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重重误解。
比如,一个男生去健身房,老板没有与他打招呼,这让他非常生气。“他瞧不起我”,他认为老板觉得自己是穷人才无视自己的,因为他没有请私教。如果自己是请了私教的“富人”,老板肯定会热情有加。
再比如,一个女生与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约在咖啡馆见面。她买了两杯咖啡,朋友没有表示感谢就接受了,这让她很不舒服。她觉得朋友不尊重自己且喜欢沾小便宜,从此再不来往。
伴侣之间的误解就更常见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妻子对丈夫大喊:“你开得太快了。”丈夫生气地回答:“如果你不喜欢我开车的方式,你可以下车。”妻子回答说:“你让我要发疯了。”然后,他们沉默地度过了剩下的行程。这里发生了什么呢?丈夫对妻子话的解读是:“她对我没有信心,她试图控制我,她就喜欢批评我”。
不仅熟悉的人之间有误解,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之间也会有误解。每个开车的人,都曾对别的司机随意变道、不打转向灯,或者超车而生气,认为对方没有公德或素质太差。
人际中的摩擦、冲突,大部分都源于我们对他人言行的解读。这些解读,都是准确的吗?答案是: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解读都不准确。
汉隆剃刀理论
新学期开始,一位休学一年的高中男生回到学校。坚持上学一周后,他来做心理咨询。他遇到的挑战是人际关系,认为别人在欺负自己。实际情况是别的男生在一起聊天,没有邀请他参与,因为和他不熟悉,他也没有主动融入。
讨论之后,他说:“不是别人欺负我,是我把别人想得太坏了。”
把别人想得太坏了,是误解别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最近听得到头条,其中一篇文章转述了万维钢老师的一个洞察:所谓的来自陌生人的恶意,大概率上并非是真的恶意,它只是因为当事人不小心犯了个错。
得出这个结论,他的思考如下:
第一,人是一种很懒的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能量是很稀缺的,因此人类遵循一套最节省能量的行为模式——怎么省事怎么来。第二,调动恶意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
基于这两点,你认为的来自别人的恶意,很可能是一种误解。这就是汉隆剃刀理论: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因为,人做蠢事的概率,比做坏事的概率要高太多了。比如,在马路上开车,有人别了你一下,与其说他在针对你,不如说他很愚蠢。甚至连愚蠢也谈不上,他只是无意之举。
因此,汉隆剃刀理论还能推导出以下结论:
能解释为无知的,就不要解释为愚蠢。
能解释为可原谅的错误的,就不要解释为无知。
能用你未知的其他原因解释的,就不要解释为错误。
万维钢老师认为,无知的概率,大于愚蠢。犯错的概率,又大于无知。而发生概率最高的情况,其实是别人出于自己的原因做了一件事,而我们又不知道这个原因。
我们以为的恶意,其实是对方犯了个错,多数时候还是无意的。因此,当一个人不恶意揣测别人的动机时,人际关系就会变好。
有别的解释吗?
发散思维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解读别人的言行。
我问那个去健身房的男生,“老板没有和你打招呼,除了解释为‘他瞧不起我’之外,还有别的解释吗?”
最后我们探讨出的解释是:老板没有看到我。
我接着问:支持“老板没有看到我”的证据有哪些?
他想到的证据有:
1、他进门的时候,老板一直在低着头,好像在做什么事;
2、他离开的时候老板和他打招呼了;
3、以前他去健身房的时候,老板几乎都会和他打招呼,有时候还很热情。
我再问:“你现在有多相信这个两个解释?”
对于“老板瞧不起我”,他的相信程度是30%;对于“老板没有看到我”,相信程度是90%。最后得出的替代解释是,“老板没有看到我”。因此,他就不生气了。
我又问他,“下次你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他说:“我会主动和老板打招呼。”
使用发散思维技术后,前面提到的案例都可以重新解读:
“朋友不是不尊重我、爱沾小便宜,是她有些社恐,同时也急于与我说话。她以前也请过我的客”;“妻子不是对我没信心、批评我、控制我,她只是太担心车速太快太不安全了。”
有的来访者会问:“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替代解释,是不是对的呢?”
咨询师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要验证自己的解释,需要做一个动作:澄清——与对方沟通,听对方怎么说。
还有的来访者担心自己去澄清了,但对方出于客气或者其它原因,不说实话。这需要你与对方坦诚沟通,告诉对方他的真实反馈对你很重要。面对你的坦诚,几乎很少有人不说实话。
相信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恶意的,在这个前提下,使用发散思维技术,再加一个澄清的动作,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美好、更和谐。
参考资料:
1、《认知行为疗法进阶》 郭召良 著
2、得到头条:《幸福者退让原则:我命贵,我先退》
作者简介:代桂云,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树心理创始人,擅长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个人公众号:云心理 yunxinli-aiziji(转载请留言,并标注以上信息)
树心理平台100余位心理咨询师静待预约,还有多种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