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甫:一百三十里求学路-回忆五十年代我在桐柏一中的中学生活

民生   2024-08-31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一百三十里求学路

-回忆五十年代我在桐柏一中的中学生活




作者 | 张长甫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我在桐柏一中上了五年中学。

我1955年在桐柏县江河完小学毕业,在平氏参加了全县初中招生考试(当时的“初招”考试是南阳地区统一命题),被桐柏当时唯一的一所初中桐柏一中录取。

我家在唐河县毕店乡张延龄村,距桐柏县城约130里。家乡是平原,不知道山是个什么样子。站在村头,遥望桐柏山,只隐隐约约看到遥远的天际,有一片高高低低的黛色城墙。那就是桐柏山?

我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开学时间,身背行李,带着干粮,步行130里,来到学校报到。中午走到鸿仪河乡的尚店村,放下行李休息,买了一碗开水,拿出自带的干馍,算是一顿午饭。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130里是个什么概念,心里没有一点数,只是埋着头往前赶,只觉得没有尽头,路总也走不完。就这样,早上起早出发,走了一整天,鞋底也磨出了洞,脚也打了泡,到晚上才到学校。到学校大门口时(当时初中一年级在一中二院,即现在的文化馆),蹲到地上起不来了。

这一“走”,就是五年。每年两个学期开学、放假,每学期中间还要请几次假回去带钱带粮,五年来,步行约万里。这条求学之路,印满了我的足迹,洒满了我的汗水。

当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当时的学生,不论远近,全都是步行上学。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客运汽车,即使后来有了客车,我们仍然是步行,穷学生哪里有钱坐车!每当放假,县城往西的公路上,学生们背着行李,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西涌动,煞是壮观。就这样炼就了我们的铁脚板。每走一次,就要磨破一双鞋。

这条路上,不仅有汗水,还有骄阳、风雪和雨水。暑假回家,烈日当空,酷热难耐,一天就要晒脱一层皮。寒假放学,走在路上,寒风刺骨,手脚皲裂。
有一年放暑假回家,天下大雨,新集张盖河涨水(当时没有桥),我们过不去河,就只好沿着河南岸(是山坡)踏着泥泞行进。天黑了,也没法过河。我们只好到一家农民家求宿,承蒙热情招待,给我们煮了咸米汤,晚上在地上铺了稻草,让我们住宿。第二天河水退了,我们才又上路。但是,至今我们也再没有去过那家农家。

有时一个人回家,又逢雨天,路上又遇不到人,便有些紧张。那时公路是沙石路,走在路上沙沙作响,总疑有人在后面跟着。为了走捷径,往往到洛河时过河走雷庄到平氏。河滩大,又长满了一簇簇的芭茅,走在河滩上,提心吊胆,总怕有歹徒或怪物出现。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衣服都汗湿了。走过河滩后,长出一口气。其实,这反而煅炼了我的胆子。

我第一次坐汽车是在1960年夏天,我们12名高二提前毕业的同学(我在桐柏一中上了三年初中,两年高中),还有一名离职进修参加高考的老师,乘学校包的一辆敞篷车到唐河参加全国高考。上大学以后,坐汽车的次数多了起来。

五年中,不仅走长路,还要爬大山。五年中,我们与桐柏南山(主要是下刘湾八道河一带)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解决生活费,差不多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上山拾柴,卖钱交伙食费。每斤柴六厘多钱,一挑柴可换五六毛钱。有时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上山集体打柴,卖的钱作为班费。
有个同学在作文中把“老师组织我们带上钎担、绳子上山集体打柴”写成了“集体打架”,语文老师在班了念给大家听,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作者简介

张长甫,男,19417月生,唐河县毕店镇张延龄村人,网名桐柏山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湖南衡阳师专、河南桐柏县教育局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教委从事教育方面工作。
曾为河南语言学会会员、南阳地区语言学会副会长。曾任桐柏县文联文学协会主席、作协名誉主席。
发表散文、评论、教学教研等文章百余篇。主编或参与编辑出版《耳顺集》、《桐柏历史》、《桐柏地理》、《淮源胜景水帘洞》、《淮源颂歌》、《桐柏山揽胜》、《桐柏文史资料(第四辑)》、《淮河源民俗》、《桐柏佛道文化》、《学习方法词典》等书十数部。


往期精选


1、张长甫:家族故事-唐河县张星江与毕店三个张姓村庄

2、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