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明欣:残疾人脱贫的好榜样--唐河县大河屯镇李喜柱

民生   2024-08-13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残疾人脱贫的好榜样--唐河县大河屯镇李喜柱




作者 | 包明欣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早几天,唐河县“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老干部调研活动,邀我们几个已退休多年的老伙计,到脱贫一线采风。在整个活动中,对我触动最大、感动最深的就是唐河县大河屯镇马庄寨村委上李庄组的盲残人脱贫的好榜样2020年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李喜柱。

李喜柱的家坐北朝南,一楼三间二楼两间,院内整洁宽敞,墙壁雪白,大门外东西两个车棚上,分别书写着“胸怀大爱致富途中人人帮扶,心中光明脱贫路上处处坦途”对联。门口是一条东西走向,长10米,宽3米,由县交通局(驻村工作队)投资修建的水泥路,门楣上镶嵌着“爱玛电动车”维修销售。
为了进一步了解李喜柱的先进事迹,集中活动后的第二天,我又一次驱车近30公里,深入到李喜柱家,近距离和喜柱攀谈,聊天中我才真正读懂了他人生的不易和创业的艰辛。

苍天不佑 命运多舛,是李喜柱人生的真实写照。1979年农历10月6日,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人间,父母老来得子,因盼子成栋梁材,为他取名喜柱。谁知好景不长,喜柱在三岁那年突患小儿麻痹症,经常摔跤,行走艰难。
从小就懂事的他,走进学堂后,学习认真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正当他憧憬未来,想着靠学习,改变命运时,突然又一场灾难降临,眼睛看不见了,经医确诊为视网膜脱落。
无奈的喜柱,只好辍学,随父母四处求医,为治好儿子的眼疾,倾尽家庭所有还欠一身的债,可始终不见好转,16岁那年失明了。
命运的无情和捉弄,使心中刚萌生点希冀的小喜柱,又一次被推到了绝望的边沿。面对严酷的现实,他自卑过、迷茫过、绝望过、曾一度产过轻生的念头。

知子莫过父母,为了使整天躲在家里四门不出的喜柱,减轻心理压力,父母东借西借,凑钱为喜柱买了台小收音机,想用此法打开儿子的心结,使他逐步摆脱痛苦,走出家门,接受新事物,树立新的人生希望。

从16岁那年开始,一路走来,他用坏了十几台收音机,在天天收听电台节目中,他慢慢知道了在中国历史上、在近代、在国外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他(她)们不认命,不服输,敢于向命运抗争的奋斗精神,像冬天的一把火慢慢捂热了喜柱凉透了的心,激起了喜柱向命运挑战、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决心和信心。

喜柱常说:“我虽然腿脚不灵便,眼睛看不见了,但我还有双健全的手!摸,我也要用这双手,‘摸’出我的幸福生活!”这既是喜柱的誓言,更是喜柱给自己定的愿景和目标。常言道:说着容易,做着难。正常人学门技术尚且不易,作为盲残人要学会门技术那艰难程度堪比登天。

心结初开的喜柱,终于迈出了自己心中的那道坎。但干啥?自己又能干啥?是摆在喜柱面前的又一个新的难题。如何决择,曾一度使喜柱左右为难。
后来邻居家收音机的声音提醒了他,“我何不把原来用坏了的收音机找出来死马当活马医,试着修修。可自己又不懂电子原理,只好用左手按顺序摸着电路板上的一个个焊点,用右手拿着缠在起子上的线路头(当时眼睛还有些余光),一点一点的查找测试,突然收音机响起来了。”故障找到后,他用事前折叠好的硬纸片压在线路断(因没电烙铁)焊处,再摸索着扣上收音机后盖,用后盖压实硬纸上紧螺丝,就这样收音机又恢复了正常收听功能。
接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坏了,喜柱先请个师傅,由他握着自己的手,帮他在电路板上一边摸,一边告诉他每个零部件的功能和应注意的事项,如高压包内残存有电流,千万别碰着,小心触电。尽管师傅提醒过他,但还是在后来的摸试修理过程中,一不小心碰着了高压包,被电流击倒在地上。

有求必应,是喜柱做人的准则。一天邻居大哥来到喜柱家,“喜柱啊忙着哩?”“是啊!大哥您找我有事?”“我想在堂屋里装个吊扇,俺看你这会儿太忙,等你忙过去了再说吧。”说着转身就走。“大哥您等下,现在是大伏天,屋里没个吊扇咋行,走,我这会就去给您装。”喜柱放下手中活路,拿起工具,拉着邻居大哥的手站起就走。
喜柱告诉我说:“电扇上的两根线是不分正负极的,但电源线分正负极,在准备装开关前,我必须先用手背或指甲触碰线头,试出电源线上的火线和零线(因一根线构不成回路不会触电),把零线挽个结做个记号,然后先把开关固定在墙壁上,用钳子剥开火线上的胶皮,装在控制开关上,随后再把零线装上去。
完成这些程序后,我告诉大哥好了,您打开开关试试。随着电风扇的嗡嗡声,一阵阵凉风吹遍全身,喜得邻居大哥边笑边向我手里塞钱。“大哥您这是干啥?我就是给您帮个忙,举手之劳,不要工钱,您就别再让了,快送我回家去吧。”

70年代时,我曾在这个村(当时称大队)驻过队,喜柱家的这个西邻李庆勇认得我。采访结束时,老李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喜柱老弟是个苦命人,但他人善良,心底好。老包啊!这次是您回来采访他,太好了,您可要好好费费心,宣传宣传喜柱,使更多的人了解他、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俗话说:“屋漏偏于连阴雨,船破偏于顶头风。”2003年又一场灾难降临在喜柱家,嫂子因车祸撒手人寰;4年后的2007年,大哥因不堪丧妻和疾病折磨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沉重的打击,使年事已高本来就身体不好(父71岁、母70岁)疾病缠身的双亲,面对盲残的喜柱和大儿媳走后留下的7岁孙女,整日以泪洗面,身体每况愈下。
苦难的日子一下子把喜柱又推到了风口浪尖,没得了退路。生活的艰辛,学习的艰难,使喜柱从眼盲后起,就树立了战胜任何困难的顽强意志。
有时实在闷得慌了,就学着弹吉他、拉二胡、吹葫芦丝,以此调节心情,自我减压,多少次偷偷摸泪,多少次咬牙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地走了下来,用自己瘦弱单薄的双肩,挑起了多灾多难的家庭重担,活出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不认命,敢于向命运抗争,是喜柱的秉性。大哥走后,养家糊口的重担像一座大山压在喜柱身上,面对困境,彻夜难眠。怎么办?是躺在家里靠政府救济,当懒汉?还是撸起袖子,摸出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子,喜柱在心里反复自问。
回想十几年走过的路,突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心中萌生,我何不根据自已已初步掌握的黑白电视机、收音机维修经验,开个维修店,然后再学学摩托车修理。
有了这个想法后,喜柱边修电视和收音机,边用哥嫂走后闲置多年的摩托车作实验,他每天先用双手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反复抚摸摩托车身,用手感知车身的外部结构,再请人手把手教会自己摩托车的启动方法;用耳感知正常摩托车启动后,机器转动起来的声音。
然后再把零部件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一点一点地拆,一点一点地再凭记忆组装起来。一天下来喜柱能反复拆装十几遍,累了睡,醒了干。正常人一次就能做好的事情,喜柱需要重复摸索十遍,甚至几十遍才做到。
为了怕把各部位的螺丝用错,喜柱就让母亲给自己找来大小不一的纸盒,把拆卸下来的螺冒或零部件分放在纸盒里,搁到便于手摸得着的地方,有时因拆下的螺丝太过重要,又怕丢失,就干脆含在口里。

看准的路,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是喜柱的最大特点。初试的成功,使喜柱尝到了甜头,从而增强了他学习维修电器的信心和决心。但由于喜柱家穷,拿不出供他外出学习的钱。且当时县乡也没有专门为盲人开设的技能培训班。
无奈的喜柱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摸索。不管酷暑严寒,从没有停止过对摩托车、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等维修技能的摸索和经验积累。
常言道:“技到用时,方知少。”正当喜柱为渴望进步,掌握更多新的技能犯愁的时候。
2015年,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这号角声,像春风,像雨露,像冬天的阳光,温暖着喜柱的心。这时镇党委书记、镇长来了;村“两委”班子领导来了;唐河县交通局驻村第一书记李统一,驻村工作队队长魏小兵、帮扶责任人王建松等同志也先后走进喜柱家,通过算账、评议等程序,把喜柱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并根据喜柱家的实际,帮喜柱家办了六件实事:如家庭低保全覆盖;粮仓分红;为喜柱和父母办慢性病卡、签约家庭医生、为患有慢性病的父母定期上门体检、送药、县医保六次报销、日常用药报销95%;送喜柱到县里做残疾鉴定(确诊为一级残疾),享受残疾人每月双向补贴;侄女办理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享受到了产业奖补。
驻村第一书记李统一通过县残联为喜柱联系到一家正规维修店,送喜柱免费系统学习了摩托车、电动车、电视机的维修技术。

三个月的学习,使喜柱如鱼得水,维修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维修起摩托车、电动车、机动三轮车,电视机等时,更加得心应手。接着县交通局驻村工作队,又雪中送碳,无偿为喜柱送来了充气泵、扳手等工具。

掌握了摩托车和电动车的维修技术后,看不见用不了万能表的喜柱,充分发挥自己脑子灵活的优势,想出了用手指试摸蓄电池线路,凭感觉确定是否有电的“绝招”。
喜柱说:“由于自己常年干活双手皮肤粗糙,且蓄电池电量微弱,试效不佳;接着我又用较敏感的鼻尖测试,虽比手感好些,但有时仍会出现失误。一天我突发奇想,既然人的舌头能嗅出各种气味,如用其舔试,可能效果会更好?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时。

母亲心疼地说:‘柱子啊,那可是带电的呀,要是再把你的舌头弄坏了,说不成话,吃饭不香,那以后你的日子可咋过啊?娘说啥也不会同意你这样做。’我虽然嘴里说着叫娘放心的话,但趁娘不在的时候,我还是偷摸着用舌尖舔试了下蓄电池的线路,没想到效果奇佳。
成功的喜悦,高兴得我当时多想从地上蹦起来。”这个大胆的发明,就是喜柱独创的品牌“舌尖万能表”。

当我首次听到用舌尖代替万能表时,吓得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忍不住打断喜柱的话问:难道当你初用舌尖舔试电路线的时候,就没担心过触电?就不怕时间长了,电流会影响和伤害到你的嗅觉器官?喜柱笑笑说:“不怕,为了脱贫,为了养家糊口,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值得。”

有了“舌尖万能表”,接下来摆在喜柱面前的更大难题是如何解决:摩托车、电动车、农用机动车、电视机在维修时遇到的新的技术问题。如电动车控制器上最简单的也有十几根连线,为了分辨清多乱杂的线头。
聪明的喜柱与母亲配合,子借母眼。每断开一个接线,让母亲先告诉他颜色,再让母亲做一个记号,尔后再让娘拉着自己的手,一条一条地先摸一遍各色线路上的标记、走向及插空位置,熟记于心。接着用“舌尖万能表”一一舔试,感知电流的存否?从而判断出故障位置和原因,再针对故障进行维修。

有一次邻村推来一辆几乎要报废的摩托车,主人告诉喜柱说:“我这辆摩托车坏好几年了,一直闲在家里,你看看还有没有修头?如没有,我就当废品卖了。”
后来经过喜柱几个通宵的反复拆装修理,终于排除了故障,修好了摩托。从此喜柱声名远扬,前来找他修摩托车、电动车的乡邻络绎不绝。但在荣誉面前喜柱并没有骄傲,而是暗下决心,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定要坚持下去,练好技术,更好地为乡亲们提供优质服务。”

趁着喜柱喝茶的功夫,我再次问道:喜柱,当你查找到收音机或黑白电视机短路处需要焊接时,你是如何解决的?
“我因眼睛看不见,就先把线头剥开搓成个疙瘩,用左手指把线头疙瘩按压在短路处焊点的一侧,用右手拿着电烙铁试摸着慢慢向焊点靠近,以电烙铁散发出的热量来判断烙铁离手指和焊点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我虽然时时小心,但还是有不少次把大约200°(以焊锡熔点,而决定温度)左右高温的电烙铁头点在了手指上,疼得我浑身冒汗,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拉着我的手,啜泣着说:‘柱子啊!咱快别再干了,看看你的手指头,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娘不忍心啊!’”

为了宽慰母亲,喜柱只好强忍着烧伤之痛,笑笑说:“娘,没事,不疼,过几天就好了。”在采访中我曾问过喜柱,你给母亲说的是真心话吗?“不是,要说不疼那是假话,人身都是肉长的,十指连心啊!我不过是为了安慰母亲才故意那样说的。”
后来在实践中,喜柱有意将左手的指甲留长些,焊接时好用指甲按着焊点处接头,虽然还有不少次被电烙铁烫伤过手指甲,但痛感和直接烫伤手指头的痛感相比还是轻多了。

喜柱的事迹传扬出去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关注和关怀。
县残联给喜柱送来了5000元专项奖励基金;南阳尖峰眼科医院免费为喜柱作眼科检查,当确诊复明无望后,该院决定长期为喜柱提供药品;
同时市一家电动车代理商知道喜柱的事迹后,主动联系特聘喜柱为公司“名誉员工”,并邀请喜柱和修车技师当场作拆装爱玛电动车速度比赛,比赛结果是喜柱提前一分钟完成了拆装任务,获得了第一名。
喜柱的优秀成绩,感动了公司领导,公司决定每年定期送喜柱到厂家接受新技术培训,以适应新型电动车维修技术的需要,并按照最低成本价向喜柱提供零配件。同时公司还申请厂方赞助帮扶喜柱当爱玛电动车代理商,以最优惠价格供货。从2019年秋做爱玛电动车代理商以来,先后出售各种型号车辆15台,获利2000余元。

面对家庭经济条件的根本性好转,喜柱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十四项行业类帮扶政策、五项产业就业帮扶政策俺都享受到了,知足了。”

2019年底,喜柱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村委会,眼含泪花,动情地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汇报说:“今天俺代表全家感谢党,感谢各级政府几年来对俺家的关心、体贴、和照顾。现在国家每月给我残疾人双向补贴120元;给俺爹娘每月补护理费120元;全家每月低保费680元;粮仓产业每年奖补2000元;俺侄女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年奖补3000元;俺修车年收入20000元左右,加上侄女务工和其它收入,累计全家年纯收入70000余元。
按照今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的脱贫标准,如今俺家已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俺要脱贫。”并郑重地递交了脱贫申请书。后经过镇村两级核算、评估、公示,李喜柱家于2019年底光荣脱贫。

知恩,图报。是喜柱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喜柱态度好、技术好、收费公道,且总是早到早修,晚到晚修,深受当地村民的好评。

找他修车,不换配件的,仅收三五元手工费,若是老年人或贫困户,则分文不取。能把旧配件修修再用的,就不更换新的,如确需更换的,也是按市场最低价收费。

2018年喜柱受“三改网名”颂党恩的脱贫之星王万才、脱贫带富当村干部的杨金枝等志智双扶先进典型事迹的感染。主动把工作队员请到家里,要求他们帮自己整理发言材料,决心现身说法,以表达自己感恩奋进的心声。
几年来,喜柱用自己不向命运低头,不向盲残身躯屈服,艰难创业的切身体会,影响带动着身边人,从而使不少乡邻,树立了“不当懒汉当硬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自己争气,为政府争光”的思想。
如同村的李庆方,原来游手好闲,整天东转转西看看,不务正业,吃上顿没下顿的,二十七八岁了还打着光棍。喜柱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
二十九岁那年他决心换个活法,以喜柱为榜样,用实际行动改变命运,决定走出家门,外出务工。三年后的2019年,已32岁的李庆方带着女朋友回来探亲,并准备年底举行婚礼。

采访就要结束的时候,喜柱深有体会地说:“世上从来就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幸福是要靠自己奋斗的。其实‘天上的馅饼’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你敢于奋斗,勇于战胜自我,就一定能改变命运,收获幸福。”
临出门走时,喜柱又高兴地告诉我,今年的10月16日,俺在省政府参加了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会上俺被评为“奋进奖”。今后俺一定会更加努力,以自己的盲残之躯,报党恩,为乡亲们做更多的好事。


作者简介

包明欣,南阳市唐河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生于1953年12月15日,1972年7月提干,先后在在唐河县大河屯公社(镇)、唐河县政府办公室、唐河县统计局唐河县二轻局工作,2013年退休。
退休后写过多篇文章在县《唐洲风》、《石柱山》两本杂志发表;任唐河县政协文史研究会会员。



往期精选


1、包明欣:故乡的四座石板桥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请加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