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东:三高往事

民生   生活   2024-09-11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作者 | 王书东

原创 | 乡土中(ID:gh_06d145e3125e

所谓三高,即社旗县原第三高级中学,简称三高;因社旗划县前属泌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故所在地饶良人惯称三中。

三高地处饶良街东北角寨门口内,与饶良小学并排据西,坐北朝南。原大门楼今风古韵,巍峨气派,记忆中似乎还带有教会风格。入大门约百米,正中高出地面尺许的砖砌长方形平台上,耸立一座带东西厢房的宫殿式高大建筑,是学校大礼堂;礼堂进深约是普通民房的两倍,两边厢房是校长和教办室主任的办公室,中间大厅供教职工会议所用。此两处是三高的建筑地标。可惜的是老门楼早年毁于雨涝。

饶良街北高南低,街北头的地平与街南头的屋顶齐平,学校大礼堂屋顶的那只铜钟,端坐在饶良街居前的制高点之上。所以,自早上起床玲始,预备玲、上课铃、下课铃定时敲响,悠扬的铃声缭绕在街面上空,不自觉成了北京时间的播报器,普通人家以此卡点为学生制备一日三餐,不曾有误。
再者因钟锤线过长,一般人把它拉响都困难,更不用说能把起床、预备、上课、下课等铃声拉出不同的音调了。因此,打铃人六合备受师生尊崇,也是街上无人不晓的“名人”。

大礼堂门前一左一右有两个阅报亭,是师生们获得外部信息的重要窗口,时常“人满为患”。校内西边第一排教室东山墙、东边第二排教室西山墙各有板报黑板一块,前者多用于“五一”“五四”“十一”“元旦”出节庆特刊,图文并茂,形势色彩分明;后者专注于教学,传授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交流教学成果,提升能力素养,均是师生汲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阵地。

大礼堂左边隔校园南北通道,前后两排;后边一排低矮的瓦房是老师们的办公场所。一人一间办公室兼宿舍。由于大部分老师家在乡下,又是“一头沉”,工资低经济拮据,学校虽设有教职工食堂,但时不时要自己用煤火炉或煤油炉燎几顿,所以还兼做“灶火”,实际上是三用合一,各方面条件之差苦可见一斑。

出校门往南不远是一个大广场,中间南北并排有两个交错相邻的蓝球场,球场东边寨墙下是旧时用土堆起的长方形戏台。每天早上,全校师生先是面朝戏台,随播放录音做广播体操,然后在体育老师指挥下绕广场跑步,整齐的步伐声和着清脆的哨声、“一、二、三、四”的口号声,把饶良街从沉睡中唤醒。这在当时成为饶良一景。

三高的兴盛源于恢复高考之后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师资力量在周边乡镇高中中无人能望其项背:语文赵清华老师、文兰堂老师、英语夏锦岚老师,是文革前泌阳一高老教师;数学尚德清老师、冯书祥老师、化学张廷举老师、物理孟天保老师是文革前的正规师范生;体育刘道玉老师具有国家级篮球裁判员资质。
即便是几位代课老师,也是科班出身,文革期间从专业岗位下放农村“隐士”。在那个历史转折、科教初兴、教师资源奇缺的年代,说三高潜儒藏杰,人才济济,毫不为过。

那时候学校日常课程和现在大至相同:早操、早自习、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一节课外活动、晚上自习。所不同的是老师们根本没有上下班之说,课后在“三合一”陋室随时恭候,解疑答惑。学生们有时还会端着饭碗去“串门”混菜讨知。
早、晚自习各科老师在班级间有序流动,学生能随时请教。遇到“死劲头”,下了晚自习还能在老师办公室磨蹭半天,但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还特别喜欢。师生关系之融洽,教学氛围之浓厚昔非今比。

有道是术业有专攻,任课老师性情迥异、各有所长:尚老师淳朴忠厚,是师生公认的解题高手;冯老师君子风度,授课引人入胜;赵老师沉稳持重,古文功底深厚;文老师思维超前,作文课一帜独树;夏老师长者风范,教学循循善诱;张老师外冷内热,讲解举一反三;孟老师不矝细行,推理论证严密……。他们的不期而遇,是当时三高学生的莫大荣幸!

老师也有出“洋相”的时候。有一次物理章节小考,孟老师课前突然接到通知去县里开会,因急于赶班车,匆匆忙忙把他手写的试卷交给班主任冯老师代劳。
当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当时学校在大考时才用油印试卷)试题时,一并把填空题的答案也写了出来。原来孟老师自己出题,既没注明题型,也没留空格和标记答案,只是一句完整的话。当同学们在台下交头接耳时,他这才反应过来。
冯老师自谦的说:咱是外行,你们就来个自测吧。许多年后,老三高同学们在社旗聚会,大家围在他身边翻这个旧账,愉悦欢快之情景无以言表。

当年的同学们也是不易。他们大多是附近乡下的农家子弟,周六下午课后回家过星期,周日下午背着面粉返校交钱换饭票。而面粉以红薯面居多,小麦面极少。
不过后来踏入仕途的老同学们相聚,常调侃每周也有“改善”生活的时候:一是食堂蒸馍的时候,纯红薯面馍刚出锅软甜,就着从家带的豇豆、烧辣椒、芝麻盐之类,与熘过后狗头般硬、酸相比,马马虎虎还算“美味”。二是每周六中午一毛钱一碗的“骚汤”。
所谓“骚汤”就是有几片肥肉,加入萝卜、白菜之类,漂着腥油花的稀菜汤。当时,在学生食堂这是名副其实的“大菜”,除此之外不知肉味所在。

可以肯定的说,“骚汤”之名是我同期学友首创,至于因何而来,确实不知。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骚汤”之名不仅自此在校内得以传承,而且伴随岁月流淌,在后来的三高社会群体中声望与日俱增,几近成为校友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名片”。

学习条件一如生活。最初,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有的同学甚至连圆规都是自制的。老师们通过关系能弄到一套外地试卷,那就是宝贝。起早贪黑的同学们,课桌上那一盏盏小煤油灯,熏的教室烟雾缭绕,那昏黄的火苗至今仍不时在我心头晃来晃去。

三高于七八年恢复正规社招。最初几年,入校新生普遍底子薄程度差。无论是初中应届生还是其他成分复杂的返校复读生,均是踏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节点,在运动和劳动中一路走来,勤工俭学见长,文化课基础薄弱。
老师们是一边讲授高中知识,一边补习初中课程。所以,那些年从三高走出来的人,学届观念十分淡薄,因为绝大多是坐了几届的老复习生。
说来话长,有一应届师兄,考取师范院校毕业后,恰被分回母校任教,而此时他仍有一帮高中同学在复习。这该是国家大政方针处于转折时期,在三高留下的一个历史烙印!

最难忘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黎明,因起的太早学校还未开大门,徘徊在校门口水塘边,满池莲叶婀娜多姿,近处明月倒映水中,远处鸡犬之声相闻,触景生情,酝酿出一首朦胧“情诗”。
也是轻年浅阅,得意自我,后来竟附在一篇作文后边交了上去。在往常文老师批改我的作文,从不吝笔墨,这一次却只有一个特大号的“好”字。
之后,对我这篇“大作”只字不提,好像这件事根本就没发生过。直到步入社会,积年累月,我才慢慢读懂他那颗不仅为师,更若如父般的慈爱,也为我留下了青年时期最为美好的记忆。

当然,三高最值得骄傲的,无疑是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从这里走出的,活跃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方方面面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此是后话,就此打住!



作者简介

王书东,河南省社旗县饶良街人,现就职于中石化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



往期精选


1、王书东:追忆方哥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请加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