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东:追忆方哥

民生   生活   2024-08-29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追忆方哥




作者 | 王书东

原创 | 乡土中(ID:gh_06d145e3125e

方哥是我大堂姐夫。

我们堂姊妹有弟兄八个、姐妹五个,大姐最大。方哥姊妹六个,弟兄里排行老五,他下边有一个小妹。大姐在我们姊妹们跟前那叫真大,满脸喜相,说话轻声细语自来笑,气质温婉知性,但方方面面都透着成熟与稳重,仿佛慈祥的长辈。
而方哥则不同,打小记忆里就是一个机敏幽默的大男孩,能和我们一帮小姊妹们打成一片、玩到一块,那真是纯哥们。

我与大姐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她出嫁早又在外地工作,所以说起来与方哥的幸会并不多,几十年了也几乎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但不多的交集印象却非常深刻,对我的影响也在亲朋当中无可比拟。

记忆中和方哥第一次接着大概在七十年代初,他和大姐一块回乡探亲。我和这位在当时来说属于凤毛麟角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一见如故,相玩甚欢。现在早已忘却我能跟他瞎扯摆些啥,但清楚的记得一个细节: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告诉我说是他的工程师证、国家级的,和我大哥所在电业系统里颁发的不一样。
工程师、证书、还分什么级?这对那个年代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一个小学生来说,无疑在我内心深处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许多年之后,我在央企为走职称,放弃基层正职岗位,以工人身份进入机关科室,并最终如愿以偿。每念及此,我就想这是否与方哥的那次开悟存在着某种因果关联呢?

中学期间,有一次方哥老母亲生病住院,他从郑州回乡探望,在老家县城我们哥俩再次有机会短聚。这时他已是省城某大学教授,但在我看来性情一点没变,不同层级的哥俩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
他思绪缜密,言辞精练,语气幽默,和善的笑容里暗藏着一份机敏,不经意中透出满满的自信。我曾在私下里好笑地想:这个聪明透顶的家伙要是去说相声该不输姜昆吧!

也就是这一次,我对他的原生家庭有了一些了解。

方哥出身于一个普通农家,父母日常在老家街上以磨豆腐为生。
他们姊妹六个用一句老话说是都很有出息。大哥是老家县城解放后第一任组织部长;四哥是四医大老牌毕业生,就职于上海某军队研究所;还有一个哥在兰州工作;小妹在信阳工作。其他我现在想不起来了,反正都是吃商品粮的“中众”人,在六、七十年代这样出人才的家庭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即便是在今天恐怕也不多见。

方哥毫不隐讳姊妹们的出类拔萃,他骄傲的把这一切归功于卖豆腐连帐都不会记的母亲。他举例说老太太记忆力惊人,晚年回乡见到街坊,张三、李四、王五某年月日谁佘过多少豆腐,又是哪天还的帐,张嘴就来,记得比账本还清;姊妹们个个天资聪颖是深得母亲的传承。
另一方面,老太太深明大义,再苦、再难、再穷,从不吝孩子们学业花销,读书能改变命运的信念深入骨髓,并能以浅显的言语和严苛要求加以灌输。

或许是一个农村孩子的惯性俗念作祟,当时我随口和他打趣道:你们家出人物占住地气了!谁知这竟引出他另一个话题。

他说老家街面上有一户人家新起了一处宅院,入住不久失火后迁往外地。接手的第二家搬进去不到一年也因失火搬出,修整后租赁给一家商户做生意,又是不出一年再次发生火灾,自此便闲置下来。
后来,他们家老一辈在不知详情下,以低于市价购进并从外地迁入,自此却相安无事。他申明自己并不迷信,但在街坊口中大家一致认为他们老崔家“镇”宅……。他在讲述这件事的时候神情自若,既无得意之色,亦无庄重之态,是对我玩笑话的认同还是反驳?不知道!反正自此后我对 “风水”之说多少有点信。

我参加工作后,有一年去新乡某研究所参加与单位共研设备的总装调试,星期天闲下来,便打车去郑州看望多年不见的哥、姐。
这是我第一次来他们家,也就一天时间,但就在这一天时间里,我见识到了这位教授哥的另一面:提篮外出买菜、围裙下厨做饭、动手洗刷碗筷、给花草松土浇水、下楼晾晒衣被、为姐端水递药……那勤快、活套、欢快的阵势,没有半点大知识分子的派,活脱脱一个家庭好妇男,对因患贫血症而体质羸弱的大姐的体贴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由衷感慨忍不住刚夸他两句,大姐又扯了扯身上那件色泽、款式都十分得体的毛衣,满含笑意幸福地对我说:这也是你哥给织的。

和哥、姐见面少,联系又多在逢年过节,唠的也总是家中的高兴事。方哥生病住院,大姐从电话那边传递的过往信息,也总是被一句“老了,身体不太好”而轻描淡写的带过。
直到疫情前回老家,才从家人们口中得知,方哥在家已是起居不便,于是就起了去看看的念头,但受制于方方面面的主客观因素,一直未能成行,直到管制放开,那波大的疫情过后,偶然得知楼上邻居开车去郑州,这才抓着机会。

在医院我见到了病床上的方哥,想不到语言交流已十分困难。我握着他的手,俯身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好吗?”我趴在他耳边热泪盈眶:“托哥姐的福,都好!”——要知道,我与妻子的姻缘由哥、姐相牵,今虽非显贵,却也儿孙满堂,顺遂如意。方哥,兄弟不才,几十年来劳您不舍牵挂,这份情谊我不敢忘却。

哥、姐跟前俩儿一女,个个学业有成,事业出众。据大姐讲,方哥在家非常民主,孩子们视其为朋友和知己。
说起来有点滑稽,小外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厅,适时在南方某开放城市又偶获一个不错发展机遇,两人思前想后举棋不定,末了商议掷币以正反面赌去留,结果以三局三正抉择弃政从商,后继在业界风生水起,业绩不凡。
这次方哥住院卧床不起,孩子们坚持不请护工,儿子、媳妇、姑娘、女婿机动灵活、科学合理的轮编伺候,细微之处孝心所至让大姐甚感欣慰。长久以来,即便是我对外甥们的点滴闻见,都令我深深折服于方哥的家教有方!

我一向责己,看到外甥们辛苦异常,八十多岁的大姐又为我的到来分心,说实在的也帮不上啥忙,就不忍多打扰他们,第二天早饭后又去医院陪方哥待了一会,就出来与大外甥简单打了个招呼,便留连不舍的踏上了返程。不曾想,这竟成了我与方哥的永别。

方哥走了。按照他的意愿后事从简,我等外地亲朋一概没有通知。我感佩外甥们的恭顺,他们遵从父亲遗愿,把人间孝道尽到了至善;我理解大姐的期许,惟愿方哥走的恬静安然;我更懂方哥的祈望,以免给亲朋带来伤感与劳顿!

方哥,你在那边还好吗?保重!



作者简介

王书东,河南省社旗县饶良街人,现就职于中石化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



往期精选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请加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