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甫:“一中”岁月 (下)-回忆五十年代我在桐柏一中的中学生活03

民生   2024-09-11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一中”岁月 (下)

-回忆五十年代我在桐柏一中的中学生活03




作者 | 张长甫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丰富多彩的“一中”校园生活

在“一中”的五年,最难忘的是我的老师。他们传授给了我们知识,培养我们成长,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工作基础。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各具风格的讲课特色永远铭记在我脑海里。

姚义光那潇洒的身姿,李成栋那严肃中时而绽出的微笑,王应瑞的幽默风趣,王敬农的激昂慷慨······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生物老师杨启上课时的自我介绍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我姓杨名启,你们叫我杨先生也好,叫我杨启也好。”基本上是一词一顿,最后的“好”则发成声音很低的去声(“号”音)。
数学老师胡明选上课时总是笑眯眯的,虽然带有课本、教案、教具,但基本上没咋使用。他对教材非常熟悉,讲课中间,忽然让我们翻到教材的第X面,读第X行至第X行的字(一般都是定义、定律等比较重要的文字),或者翻到第X面,作第X题至第X题的练习题,而他却不看课本,令我们敬佩。

初中三年级时,我一次在日记中写了一个相声,教化学的班主任老师王鑫山看后,作了很长的批语,说我有文学才能,让我向报社投稿,“有什么困难,我支持你!”给了我很大鼓舞。可惜他被打成了右派,不知所终,而这本日记我至今还在保存着。

二年级时(1956年)的语文老师是牛书祥。时逢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分成了“汉语”和“文学”两门课,课本《语文》也变成了《汉语》和《文学》两本。这样的课程我们感到很新鲜,我对《汉语》尤其感兴趣。汉语拼音、字、词、词组、词素、句子、语法、修辞等知识,就是在那时打下了系统的基础。大学时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系(中文系),我一直担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课代表。
毕业后我又被分配在湖南衡阳师专(今衡阳师院)教汉语课,与汉语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调回桐柏后,还培养出了汪贵海、王正则等的汉语爱好者,并且颇有成绩。
1985年,当时的桐柏工会职工学校举办了“高教自考”辅导班,聘请我担任中文专业自考班的《汉语》课。在全省《现代汉语》自学考试中,我辅导的学员参加考试41人,及格32人,及格率78·8%,居全省前列。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牛书祥老师对我的启蒙教育。我调到桐柏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后,有一次我到朱庄给老师们上辅导课,时在朱庄任教的年逾花甲的牛老师竟也在教室后面坐着听课,我不由得一阵激动和感动!

学校不仅重视教学,而且还注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那时不知什么是素质教育,现在看来,那时的桐柏一中实施的就是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校成立了各种课外活动小组:作家研究小组、拼音学习小组、普通话朗读小组、数学研究小组、测量小组、趣味算术研究小组、标本制作小组、动物饲养小组、化学小组、气象小组、历史故事小组、绘画小组、歌咏队、器乐队、体操队、篮球队、排球队、舞蹈队等等。
课外活动时间,多数同学都在各组活动,同学们生龙活虎地在操场锻炼。课外阅读也开展得很广泛。我是班级学习委员,每周负责到学校图书室集中借书,每人可达2本。我找同学帮我抱书。回到班上分发给同学们,到期收回,送还图书室再借。

“一中”的文体活动历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体操队在校运动会上的表演吸引了街道居民来看。学校足球队代表桐柏县在南阳专区足球比赛中勇夺桂冠,还代表南阳足球队参加了全省足球比赛。
多名运动员参加了专区和全省运动会。尤其是学校国防军事体育项目无线电测向、报务是“一中”传统优势项目,多次在全省、全国比赛中夺得个人和团体冠军,多名运动员被选送到省体工大队;1960年,运动员张学勤和田清枝还在省委大院受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呢!

“一中”的文工团也是声名远播,深受师生和社会的欢迎。文工团有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等。学校校门外(今校门东侧)有一片桃树林,有矮土墙包围着,有几间房子,那里就是文工团排练的场地。
音乐老师肜义德负责文工团的工作,老师中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也帮助排练节目。老师也上台演出。语文老师王敬农的单口相声“桐柏趣味方言”,说解放桐柏时,解放军对桐柏地形不熟悉,找不到水喝,当地群众对解放军喊:“解放军同志,东山也有水,西山也有水!”但在桐柏方言中,“水”发“匪”的音,结果让解放军虚惊了一场。

文工团在节日或重大活动时在学校演出,有时还到县剧院公开演出,到工地慰问演出(如二郎山水库工地),获得很高赞誉。有不少节目是自编自演,如快板、相声、三句半等。
我在文工团中写了不少相声,常常和同班同学刘祥年搭档演出,一高一矮(刘祥年又高又瘦),效果不错,颇获好评。为此,我还获得了团县委的“五四青年创作奖”。

文工团演唱的《二郎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很有气势;而张振清的一曲《老司机》则征服了满场观众;舞蹈队的《花伞舞》、《敬酒舞》、《采茶捕蝶舞》等都赢得了满堂喝彩,评价为不亚于专业演员。
舞蹈队骨干之一的罗凤琴退休后还组织起了老年腰鼓队,活跃于桐柏广场和大街小巷,活跃了老年人生活,成为桐柏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工团骨干朱玉声,高中毕业后在县文化馆工作,曾任文化馆馆长,为活跃桐柏文化生活发挥特长,贡献力量。我除了说相声外,还参加了合唱团,当时演唱的《小拜年》现在才知就是“二人转”。

文工团还配合形势进行演出。纪念“一二·九”时,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台上台下浑然一体,激起全体师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义愤。
美帝国主义侵略黎巴嫩时,全体师生上街游行抗议,还演出街头活报剧,我扮演一个美国侵略军,戴着钢盔,穿着安家法老师的长统军用皮靴,走在游行队伍中间,摇摇摆摆,被游行群众批斗·······

我观看“一中”文工团最后一次演出,是在1960年9月刚开学不久。我和其他11位高二提前毕业考入大学的同学,去大学报到之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欢送会,我代表12位同学讲了话,感谢母校和老师的培养教育,感谢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作为“桐柏一中”首届高中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学生,我们感到荣幸,也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珍惜时机,好好学习,争取好的成绩,为母校争光!学校文工团演出了《花伞舞》、《敬酒舞》等节目,让“一中”文工团的演出在我心目中定格在了这一天······
“一中”的“跃进教学法”

“桐柏一中”发生巨变,由一个山区小县默默无闻的中学,而一举闻名全省、全国,是1959——1960年的事。

1959年秋,王德堂调“一中”任党支部专职书记。王德堂到“一中”后,学校发生巨大变化。首先,学校政治空气空前浓厚,党团组织作用明显加强。学校在班级、在全校大树学生标兵,树立学习榜样,大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
这些学生党员考上大学后大都是学生干部,成为学生骨干。据说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阎德田还是后来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王兆国的入党介绍人呢。

学校党支部提出了“立下革命雄心壮志,誓赶全国先进水平”的口号,写成巨幅对联贴在教导处门口两侧的柱子上,鲜艳醒目,作为全校的奋斗目标。
王支书为此向全校师生作了动员报告。班上有了好人好事,取得了好的成绩等,都会用红纸写成大喜报,在饭场(现教师住宅区)敲锣打鼓向支部报喜。那时学校真是热气腾腾。

同时,王支书也很重视教学质量。当时,教育大革命在全国掀起了高潮。王支书根据国家形势和学校情况提出实行“一听二冲三循环”的教学法,在当时形势下,人们称之为“跃进教学法”。
“一听”是坚决听党的话;“二冲”是教师备课往前“冲”(提前备课),学生预习往前“冲”(提前预习);“三循环”是指日循环、周循环、单元循环。
这里的“循环”指的是复习。当然还有许多具体措施,比如定期统计“冲”的情况(预习了多少课,超前做了多少练习题等),实行小先生讲课(学生上台讲课)、“一帮一”(成绩好的帮成绩差的)、“一对红”等活动。我帮的对象是张福珍,她是党员,学生会干部,年龄比较大。班主任安排我们两人坐同位,我帮助她学习,她帮助我政治进步。后来她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

“一中”的经验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省教育厅的《教育半月刊》报道了“一中”的经验,县内外兄弟学校纷纷来校参观取经。学校还举办了教育革命成果展览,我(高中部)和初中部的李淑炎担任讲解员。

1960年3月,省委文教部长张柏园召见了王德堂,听取了汇报,并让其在全省文教部长会议上发言,介绍“桐柏一中”教改经验。5月,南阳地区和省分别召开了全区、全省文教战线群英会,王德堂作为先进单位“桐柏一中”的代表,在这两次会上都作了发言。
1960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上,“桐柏一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并荣获邓小平题写的“先进学校”奖状(镜框)。王德堂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群英会。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教育革命成果展览中,作为河南馆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桐柏一中还单辟了一个展室,我的同学王诗英担任讲解员,国家领导人陆定一还到该馆参观。
桐柏一中则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高中,校名改为“河南省桐柏县完全中学”。学校党支部改为党总支。“一中”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这是学校创办至今获得的最高荣誉。

“文革”后,对这套教学法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不可否认,由于时代的烙印,这套教学法受到了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后来曾经出现的“满堂红”、“百分班”等明显不实。
但我认为,王德堂在教育上是有创新精神的,为学校取得的成绩和教学上取得的效果(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即达52%,位居全区上游)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的,可以说他创造了桐柏一中最辉煌的时代。
而且,这套教学法基本上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只不过是标新立异,换上了一些新的名称而已,比如把“预习”叫做“冲”,把“复习”叫做“循环”等。

当时我在上高中,我是“跃进教学法”的积极吹鼓手和实践者。比如“冲”,我确实不到半学期就把许多功课预习了一遍,而且大部分内容都能理解,还对照例题做了很多没有学过的习题。这实际是自学。
当然,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冲”起来就有困难了。我不仅“一帮一”、结对子,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学习,还曾当“小先生”上台讲课。我不仅在学校展览室当讲解员,向来参观的人介绍经验,而且我还写了不少相声在舞台上演出,宣传这些教学法。
有时候,王支书在台上作报告,我在台下听着,写着,等报告一做完,我的相声也写好了,随即演出,配合他的报告,至今我还在保存着这些相声。
“一中”的“跃进班”

桐柏1958年以前没有高中学校,学生初中毕业,要到南阳、信阳、泌阳上高中。1958年秋期,在桐柏一中增设了两个高中班,这是桐柏办高中之始。“桐柏县第一初级中学”(这是“桐柏一中”的全称)改为了“桐柏县完全中学”(简称“桐柏完中”,但这个名称并没有叫响,还是“桐柏一中”深入人心)。

当时桐柏一中有四个初中毕业班,毕业生一部分就业(回农村劳动,任代课教师,或分配其他工作),一部分(80人)考入唐河师范,另有88人考入“一中”高中班(实际录取101人)。高中部招收两个班。我以总分第一名(351分,只考语文、数学、政治、理化四科)被高中部录取,编入高一甲班(高中一届甲班,50人)。

高中教师基本上是从本校初中骨干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当年大学毕业生分配来任教的。
初中时教我语文的王敬农老师改教了外语——俄语,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小个子但很有精神的唐崇波老师教历史(他是福州人,直到1980年才调回去),开封师院中文系毕业的朱林青老师教语文(后调入了县委宣传部),地理系毕业的戴国强老师担任班主任,但也改教了外语,初中时教生物的李成栋老师改教了政治,新乡师范学院数学专科毕业的王启申老师教数学。
虽然没有高中办学经验,但师生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为桐柏争光。老师认真教,我们认真学,共同发奋努力,争创优异成绩。

1960年“高招”,国家扩大招生计划,允许一部分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经过个人申请,学校审批,学校有12名同学获准报名。我有幸在获批之列。这些同学,有学习成绩好的,有政治条件好的,也有两者都可以的。其中党员就有4人。这次报考,可以为学校探路。

12人组成一个小班,我们称为“跃进班”。麦假开始,我们就在教导处后面的淮渎台上的几间房子里复习,以自学为主。那时没有一点外地的信息和资料,可谓“闭门造车”。在复习时,我自编复习资料,把各科内容分门别类地梳理,还自编成各类题目。历史、地理、政治等(那时“高考”文理不分科),都是这样复习的。
这些资料后来在应届毕业的同学中流传,后不知下落,至今深感可惜。这种复习方法我后来带到了大学,我当课代表时,就把该科本期内容系统化摘编出来,列出知识点,并拟出重点题,写出参考答案,贴在教室四壁,同学们纷纷抄记,连兄弟班的同学也跑来观看抄写。

我们是在唐河考点参加“高考”的。我们12人竟全部录取了!张福珍、赵芳芬、黄一法(三人都是党员)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和王国礼、刘运良(党员)考入了郑州大学,郑金周、郭顺强、华世亭考入了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大),汪中南考入了开封师院(今河南大学),刘大伟考入了郑州牧专(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1962年曾停办,学生回乡。后学校恢复,学生也复学),杜永新考入了洛阳医学院(1962年学校停办,学生回乡。后并入河南医学院——今郑州大学医学院。但是他们这一届却未能复学。他在大队当支书,后来因参加修建焦枝铁路而参加了工作)。
还有一位老师耿明协也参加了“高考”,也被开封师院录取(称为调干生)。这是桐柏破天荒首次直接向高校输送大学生!我们是桐柏一中第一届高中生,又是高二提前毕业考上大学,因而是“一中”首届首批高中毕业生。

这届高中生比较幸运,1961年高三应届毕业生又有34名同学被大专院校录取。这样,1960、1961年两批毕业生升学共46人,升学达52%。作为南阳地区办高中最晚、首届毕业生升学率即达52%的山区中学,一举令南阳各校瞩目。

这届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国家各个岗位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有的从政,赵凤钊曾任桐柏县委副书记,郑金周曾任桐柏副县长、南阳农行行长,阎德田曾任河南省人大人事处处长、办公厅主任,郭顺强曾任新疆塔城地委纪检书记,刘运良曾任信阳师院统战部长,石启正曾任南阳电大校长······但他们多数是在教育、科技、工农业等战线默默地奉献着。

我1955年到“一中”上学,后来又到桐柏工作,除去在郑州大学上学和在衡阳师专工作的十来多年,我在桐柏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近50年,目睹了桐柏的发展变化、桐柏一中的发展变化。
抚今忆昔,感慨万千!一批批青年学子从桐柏“一中”走出,成为社会栋梁!桐柏一中是千万学子的母校,是桐柏人才成长的摇篮。愿桐柏一中永葆青春,永远兴旺发达。


作者简介

张长甫,男,19417月生,唐河县毕店镇张延龄村人,网名桐柏山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湖南衡阳师专、河南桐柏县教育局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教委从事教育方面工作。
曾为河南语言学会会员、南阳地区语言学会副会长。曾任桐柏县文联文学协会主席、作协名誉主席。
发表散文、评论、教学教研等文章百余篇。主编或参与编辑出版《耳顺集》、《桐柏历史》、《桐柏地理》、《淮源胜景水帘洞》、《淮源颂歌》、《桐柏山揽胜》、《桐柏文史资料(第四辑)》、《淮河源民俗》、《桐柏佛道文化》、《学习方法词典》等书十数部。


往期精选


1、张长甫:家族故事-唐河县张星江与毕店三个张姓村庄

2、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