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友:情系林场中学

民生   文化   2024-09-07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情系林场中学




作者 | 陈国友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说起林场中学,那是我上初中的母校,因为它建在林场,所以叫“林场中学”。
六十年代初,由于历经了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不少村庄已看不到大树。中央及时调整了政策,要求各地兴办社队林场,即以人民公社、大队为单位,建设国有集体农场。我们所在的上屯公社冯庄大队的林场也应运而生。
当时我们冯庄还不叫北冯庄,就叫冯庄,冯庄大队相对较大,它辐射九个自然村,有冯庄、靖店、靖岗、田庄、樊庄、靖湾、韩庄、南岗、姚湖,人口5000余人。
林场所在的位置正是上述九个自然村的中央,林场所需的林地由各自然村的生产队均摊出来,然后在四周划线,种上陈刺林围起来作为林地,用于繁殖树苗。当时繁育的主要有杨树、桐树、榆树、椿树等树种。还种植了大量的桑树,用来培植桑叉树,做成桑叉后分配给各个生产队。
我上初中是在1975年秋天,当时正是河南“七五.八”洪水过后,地处唐河沿河地带的村庄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林场中学也不例外,校舍也被洪水冲到了,经过大队研究,从各个生产队抽调劳力,利用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原校址的地基上盖起了所谓“墙倒屋不塌”的教室和教师宿舍。那时的校建也没有上级的监管,全是本大队革委会组织人力物力兴建。
记得开学的时候,房子刚盖起,墙壁还是湿的,教室里没有桌子,老师们就动员学生自己动手垒书桌。我当时忘记和那几个同学一排,大家按照老师规划好的位置,用土坯一层一层堆砌。上部还用木棍高粱杆棚着做个书橱,用了一期后,学校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简易木桌,才告别了使用土桌上课的情景。
那时候上初中还在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特别是“白卷英雄张铁生”事件之后,人们对教育感到迷茫,当时还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
于是学校基本上就是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主,课程内容也很浅显,学校有驻校代表,不时还要动员学生参加全大队组织的政治大会、批斗会、忆苦思甜会。
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会实践。比如给生产队拾粪、摘棉花、割青草、拾砖渣修路等等。学校内部还办有“试验田”,学种“下蛋红薯”。当时的口号是“红薯下蛋好经验,不是八千就是一万”,当然也没有种出亩产八千或一万斤的红薯。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了,下午,从广播里传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村中的老人们哭声一片,我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在人们的眼里,毛泽东主席是伟大领袖,在常人眼里几乎和神一样,他老人家怎么会去世呢?但是很快大队的干部便组织群众以生产队为单位开追悼大会,大家都带上了孝章和白花,组织收听广播,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但是又过了一个多月,农村的广播里又传来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很快知道江青是四人帮的罪魁祸首......接着,全村男女老少在大队革委会一帮人的带领下,敲锣打鼓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当然那些“地富反坏右”又跟着倒霉了,因为历次政治运动,他们都要作为反动典型被“楸斗”一番。
住校的贫农老代表会在学校的会议上大讲特讲旧社会的罪恶。那时还不怎么懂得政治,当时真的年龄太小了,不知道政治是什么,因为学的政治和生活中的政治不怎么对号,只知道老师布置的作文是怀念毛主席,狠批“四人帮”!就这样稀里糊涂读着中学。

那时各村的同学们在冯庄林场中学上学,离家都不太远,最远的不过3公里,在那个时代三五公里路程根本不算什么,我们星期天遇到周围村子放电影,不知走了多少夜路,赶了多少夜场。平时同学们都在一起学习劳动,很少谈起家里情况,更不用说是相互串门,偶尔有时间会去一些条件好的同学家去找些“闲书”看看。所以大家相互也都不太了解彼此的家庭状况。
只记得当时是男同学多,女同学少。我因为个子小,经常被老师安排到和女同学同桌,常常因为侵占了同桌的位置,突破了“界线”被女同学用胳膊肘“欺负”。偶尔也会吵架,但都是些小摩擦,都不很在意,因为学习任务不是太重,课外活动较多,转眼就忘记了。

两年的初中生活很快就结束了,要到高中就读,但当时1977年是刚刚恢复高考制度,高中考试还是走过场,大队推荐是必须的,那么如果大队里没有关系的学生就上不了高中。
本来1977年的毕业前夕我因为家庭贫寒——父亲于1973年病故——家里无力承担微薄的学费,加之身体原因,我提前辍学在家,上不上高中也就无所谓了。
但当时我们林场中学的李忠武校长非常有责任心,他是我邻村郭洼村的。那是197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李校长从学校骑着自行车回家,刚好他看到我在地里拾柴禾,他摆手把我叫到跟前问我说:“你不是陈国友吗?你怎么还不去上学?”我把家里的情况如实给校长作了汇报,李校长说:“你的情况我回去商量商量,给你免去学杂费,明天我找你国旗哥去——李校长是邻村的乡里乡亲,他认识我大哥。他说像你这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不上学太亏了。”
果然,第二天中午李校长到我家里,说服了我的兄长和我的母亲,让我重返校园上学。

这时候,由于党中央提出拨乱反正,教育风气正在好转,学校风气一改从前。等我再到林场中学时,校园里已经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学习局面!晚上有了晚自习。
刚开始上晚自习的时候,学校照明条件还不好,大家都是自己在家里带个小油灯。当时物物资匮乏,煤油火柴都很稀缺,有的用的是柴油灯,晚自习下来大家弄得满鼻腔黑痰,有时为了收拾油灯灯捻,把脸上搪得黑一块油一块、满脸油烟,非常滑稽可笑。随着条件变化,后来有了“汽灯”、再后来有了电灯、电棒,学习条件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这种叫“手罩灯”

马灯
当时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在林场中学学习阶段还是快乐的。因为1977年冬季恢复了高考制度,大家学习有了奔头。那时学校没有学生宿舍,多数家庭没有钟表,同学们为了不耽误学习,五更鼓就起来往学校赶,有时起得早了,半夜就摸到学校。
当然各自都有要好的同学相互叫醒结伴而行。如果到校早了同学们就在教室里侃大山(拍瞎话)。年少的时候似乎天很蓝、水很清、日子很长、假期很美。虽然当时的星期天只休息一天,但觉得过得很惬意,特别是假期随便约上几个同学,到田野里薅野菜,捉“搬仓”(田鼠),溜红薯、挖莲菜、烧毛豆,好不快乐,那时少年时代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
       

汽灯-当时上学就是使用这样的照明工具(这还是高级的)
那个阶段的校园的生活之所以快乐,还有个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好校长、有一帮好老师。我因为家庭困难,李校长和校委会商议,免除了我的学杂费,因为学习比较好,多次获得奖品,比如练习本,钢笔之类的奖品,虽然东西不多,但毕竟是对勤奋学习的好学生的肯定。
我休学期间还耽误一些课程,学校安排老师为我补课。当时我的数学课程相对较差,担任毕业班数学课的曹兴龙老师不厌其烦的给我指导,还有语文老师方德身、樊书岐,化学老师靖思宇、物理老师樊盛中,英语老师靖书琴、陈书敏等等,他们一个个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兄弟姊妹,手把手亲自辅导,他们一心一意为教育,想把多年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我们当时的老师们,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呕心沥血,春风化雨,在三尺讲台上奉献着这自己的青春。

1978年夏,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唐河县第九高级中学——距唐河一中分数线差了十几分。我的两个侄子陈颖贤、陈颖悟也于同年考上了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一时间靖店陈家出了三位“高中生”,全大队被传为佳话。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恩师们的言传身教、辛勤哺育。在此我谨代表我们林场中学的同学们,向我们所有的启蒙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2008年部分林场中学的老师们合影

当年在林场上学的部分学生2007年在卧龙岗留影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们上初中时的林场中学因时代的变迁早已荡然无存。2017年我再次经过冯庄林场中学时,那里时你只能看到一片荒芜田野,几棵兀立的老树和几口不规则的坑塘。

林场中学旧址,林场现已复耕,成了农田。

路过林场中学留影    
回首往事,我们离开林场中学已经40年了。在此读书的学子们已经过高中、大学,走过了年轻时代的求知岁月,已由一位天真少年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
有的和恩师们一样执教讲台,有的走出乡关商界驰骋,有的跻身政界服务社会,有的学业有成创业异国。我们都已不再是单纯的学子身份,由儿子女儿变成了父亲母亲,由一名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一路走向历经沧桑的中年、壮年,生活在天南海北、东西半球,好在都在地球村。我们的身份在不停的转换......

部分同学聚会留念
我们老师有的已经仙逝,有的正进入老年。但是我们在林场中学的求学岁月,无论经过多少的日月、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我们心中的林场中学、我们儿时的同学伙伴、还有我们难忘的老师们,都将永远地定格在我们的人生的记忆之中!教师节将至,谨以此文献给我可爱可敬的恩师们!

作者简介


陈国友,河南省唐河县人,1982年参加工作,先后教过书,从政数十年,曾担任副镇长、副书记、局长、党委书记、党政部门负责人。2015年转岗后先后在昆山台湾致公党沃华资本集团任总裁办主任、中和农信唐河分支机构主任、燃气公司副总经理,企业人事行政中心主任。现居深圳。



往期精选


1、从唐邑人口外迁看清末“丁戊奇荒”的灾难

2、戎马倥偬的舅父  作者陈克俭

3、陈国友 :岳父说家史-峥嵘岁月 (上)

4、陈国友:岳父说家史-峥嵘岁月(中)

5、陈国友:岳父说家史-峥嵘岁月(下)

6、陈国友:抗战记忆 ——高冢寺亲历日寇暴行

7、陈国友:从“逞能”一词见证宋代“南水北调”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请加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