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景:秋天的风

民生   生活   2024-08-29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秋天的风




作者 李道景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1)

秋天的风,吹黄了落叶;片片由青变黄,像少妇脸上的褐斑;多了份儿成熟,褪去了青涩。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正像这秋天的风;凉爽宜人,逐渐褪去了燥热。又像中年的我们,少了那份儿满腔热血,变得从容淡定。

秋天的风,一阵一阵的刮,昏天暗地,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响。有时打着旋儿的刮,形成小小的旋涡儿,叫人睁不开眼睛。

秋天的风,忽冷忽热;中午骄阳似火,晚上凉风习习。它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到了,庄稼快熟啦!

(2)

清早去摘绿豆,裤子趟得湿露露的。摘满一筐倒进口袋里,按一按接着再摘。三姐和我一大清早,就摘满三、四个长皮袋子。

别人羡慕地说:“人家闺女多啊,多种绿豆价钱又高。”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仿佛自己立了汗马功劳。摘回家的绿豆有点潮,需要倒在院子里晒一晒。

三姐皮肤嫩白里透红,起早贪黑的,胳膊上晒掉了一层皮儿。揭下来露出嫩嫩的红肉儿,吓得我心头一颤!再也不羡慕她的肤色啦。

秋天的风,带着它的使命缓缓吹来;硕果累累,是这个季节的最美景象;芝麻硕像蒜辫子一样稠密,枝繁叶茂迎风而立。

(3)

母亲会采些芝麻叶回来,放在锅里翻个滚儿捞出来。然后摊在院子里凉晒,揉搓再凉晒。反复揉搓凉晒,直到晒干为止。

我问母亲为啥要用手揉搓,母亲说:“越揉越好吃,沾点土味才好。”每次做芝麻叶面条,总是提前泡上。洗好几遍才洗干净,然后拌上盐和葱花大蒜腌制。

母亲会把青绿的豆角剥开,和面粉一起搅拌,轧成正宗的绿豆面条。锅里水烧开放进去滚一滚儿,再把腌好的芝麻叶儿放入锅中。

一道芝麻叶面条就做好啦!葱花味、蒜瓣味,小磨油的清香味儿。霎时,香飘四溢,从灶火屋里散发出来。

(4)

秋天的风,染红了高粱,催熟了大豆;谷穗儿弯弯,点头示笑。父亲做了个稻草人,立在地当中;两条胳膊一条腿,还戴个草帽子。

像是一位干瘪的小老头,身上披着小麦秆做的衫子。两条胳膊也是用小麦秆做的,金鸡独立是个树杆子。吓唬鸟和小雀的,怕它们啄吃谷粒儿。

高粱地里会有几棵甜到梢,吃起来像是甘蔗一样。我至如今都分不清,也不知道哪棵是甜到梢。每次都是哥哥砍下来,我们跟着吃。

收苞谷的时候,看见没接棒子,又较细的玉米秆儿,我们也称它为甜秆。干活累了坐下来歇会儿,吃根甜秆也不错。

(5)

周同宾老师在《古典的原野》中写到,文人来到乡野看看,能看出诗意。农民的劳作,只有艰苦和沉重,没有任何诗意。

我想父亲就是这样的人,除了春种秋收,冬种夏收;犁耙耥耩,锄耖耠耪;运粪肥,打坷垃,扒墒沟,拉庄稼。还能有什么呢?

能说出几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这首诗父亲一定知道,或许也说不囫囵。

父亲赶着毛驴车,拉着我们去地里掰玉米。将驴栓在草肥的沟里,等架子车装满了再拉回家。秋收不能耽搁,都是人工要抢收抢种。

(6)

芝麻摞在场里或院子里,也要隔三差五的磕一磕。苞谷棒子也得晒,在门口搭个架子铺上箔。把玉米棒子摆在上面,上下通风透气干的可快啦!

割黄豆的时候,哥哥会捉两只蚰子,叫得特别欢。拿回家做个小笼子,装在里面变成了玩物。我会逮几只蚂蚱,用狗尾巴草串起来,拿回家烧烧吃。

秋天的风,是有颜色的,就像画家手中的笔。随便在纸上挥一挥,天空白云小鸟,山川湖泊尽在眼前。

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茄子豆角,辣椒番茄;还有那又瘦又弯的黄瓜,真像父亲那干瘦弯曲的腰杆。

(7)

母亲把又青又红的小辣椒洗干净,再剥一些大蒜。去道全哥家借来药碾子,放在里面碾成碎糊。

再把煮熟捂好的黄豆端出来,和辣椒一起搅拌。撒上盐,适当放些糖、酒,装进罐子里捂上半月,就变成可口美味的黄豆酱啦!

秋天的风,是有韵味的。就像那忙碌的身影,一家一户的袅袅炊烟。还有一份简简单单的家常菜。

(8)

棉花朵朵开,温情还纯粹;仿佛蓝天下的云,迷恋土壤的滋味。白天实在腾不出时间,哥、三姐和我一起趁着月光去摘。

棉花生长期间,有捉不完的棉铃虫。管理起来特别麻烦,一遍农药打不死,接着打第二遍。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给棉花打农药中毒送医院的。

我家那块棉花地远,打药时还得挑水。每次打农药时,海洋哥总会来帮忙。往事随风而逝,全被卷在这秋天的风里。

秋天的风,是有痕迹的。它就刻在父亲的皱纹里,深深的、抹不去、也忘不掉……。

它是很多农民的缩影,父亲那一代人的写照。读起来倍感亲切,回忆满满……

作者简介

李道景,社旗县郝寨镇人,平时喜欢音乐文字、写日记。


往期精选


1.那一年,我是第一次出门的打工妹  01

2.儿子玩拼装玩具

3.我家的缝纫机

4.教师节征文15 ‖ 难忘我的小学老师葛书秀

5.李道景:阅读的姿态最美

6.又是一年月儿圆

7.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8.李道景:闹洞房

9.李道景:那一年,我是第一次出门的打工妹 02

10.李道景:那一年,我是第一次出门的打工妹 03

11.李道景:过年的那些瓜子糖果

12.李道景:怀念我的姑姑

13.李道景:难忘陪伴我成长的那台收音机

14.李道景:相亲的那些事儿

15.李道景:我的母校-社旗县郝寨镇第二回民小学

16.李道景:甜蜜的岁月-我和姐姐走村串乡做生意的日子

17、李道景:老实交代,我在郑州偷过“艾”

18、李道景:儿时的游戏,你还记得那些

19、李道景:忆故乡的小镇

20、李道景:家中唯一的那副画

21、李道景:和父亲一起吃大桌

22、李道景:从母亲的唠叨里,我感受到了绵绵的暖意

23、李道景:那个春天我在戏场卖瓜子

24、李道景:那些年,我是个卖蘑菇的小姑娘

25、李道景:和父亲一起在窑厂干活

26、李道景:故乡的南大桥

27、李道景:父亲的瓜田

28、李道景:街边的风景

29、李道景:夏天的河

30、李道景:端午节的香布袋

31、李道景:小馨与二憨

32、李道景:逮爬叉

33、李道景:母亲陪伴的温暖岁月(一)

34、李道景:母亲陪伴的温暖岁月(二)

35、李道景:母亲陪伴的温暖岁月(三)

36、李道景:母亲陪伴的温暖岁月(四)

37、李道景:母亲陪伴的温暖岁月(五)

38、李道景:母亲陪伴的温暖岁月(六)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