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可乐

文摘   2024-09-17 10:57   西藏  

很多人会把可乐看作一种不大健康的饮料,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要说他的缺点确实很多:毫无必要的过高糖分,几乎等同于零的营养含量,过量摄入会极大增加肥胖、糖尿病风险,而且会导致身体的钙质流失并侵蚀牙齿,也确实,喝完一罐可乐后时常感觉牙齿失去了知觉,味觉也相应随之下降

专家提倡,要增强健康意识,少喝碳酸饮料,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对专家的话我向来半信半疑,只有这句应该没错。然而说归说做归做,这世上能听得进劝告的,总是少之有少,尤其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哪怕是心里真正认同,嘴上也不会服输。桑耶寺辩经的失败者向胜利者献上花环已是古风,早不存矣。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同样是一种劝告。好德是注重对个人修养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而好色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女色,而是涵盖了所有的个人欲望。可是好德太累太严肃太板正了,好色就没有那么多负担,轻松太多。长江下游每年都有人“冒死吃河豚”,云南的菌子放倒人的新闻屡见不鲜,是思想工作到位还是相关部门监管提醒有瑕疵?想必都不是,只是有效遏制人的欲望太难罢了。

我是爱喝可乐的,一直都爱,不因职业、年龄和所在地区的改变而改变,也没有指定品牌,否则也不会对可乐触碰牙齿的感受如此深刻。这早年间的职业经历或许有一定关联,大热天的工地上,机械、场地、材料到处都晒得发白,汗水顺着脸颊流到脖颈,再坠到水泥地上,“噗哧”一声瞬间蒸发。补水就成了最迫切的问题,然而茶水和矿泉水喝多了都犯恶心,此时若是有人递来几罐盐汽水、冰可乐,那就相当于支前群众给阵地上的解放军送上炮弹一般,真能起大作用,不一般的大作用。

所以可乐对我来说不光是一种冒汽的甜水,还有一定的能量补给功能,来到山南之后进一步发现可乐还是个救命的东西。都是吃喝方面的个人偏好,但如此一来,单纯的口腹之欲相比,境界和层次一下就提升了很多。

刚来家园时负责整理库房,以往累积的瓶瓶罐罐堆积如山,连门都推不开,只有请人帮忙。看着他们干不了一会儿就要坐下来休息,喝甜茶喝可乐,心下着急,也就跟在后面收拾。不到十分钟,喉咙发甜,心脏狂跳,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喘气,只能靠着大门口的台阶坐下,双手耷拉在膝盖上,脑海中一片“我是谁,我在哪,刚才做了些什么”的空白。此刻正好有人从马路对面拎了十几瓶可乐走进来,看到我这副模样,便分了一瓶给我。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连工人师傅都是托人请的,他怎么就能关注到我呢?虽是疑惑,但一时间也顾不了许多,可乐下肚,浑身通畅,神清气爽,手脚都恢复了力气,能够扶着墙慢慢站起来。这让我见识了可乐的救命功效,同时也不管那些还在忙碌的人了,能干多少干多少,干几天算几天吧,不能拿内地的标准要求他们。还有一次就是最近的开会,很正规的会议,西装领带一应俱全,只因为我们不是藏族干部,没办法穿那种宽袍大袖的民族服装。上午倒还能撑的下去,下午会场西晒,通风不良又十分闷热,一百多人待在一密闭的场所消耗着本就稀缺的氧气,初始尚能坚持,并且面对媒体的镜头保持良好的状态,渐渐地看到周边的人都脱了外衣摘下了领带,也就照葫芦画瓢般一层层卸下。要说这‌领带设计的初衷也是出于实用目的,据说是古罗马战士用来擦拭战刀血迹的领巾。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带的材质、颜色和搭配方式已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个人风格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无论如何,这么一条布带子把脖子勒的死紧,着实是影响正常呼吸。由衷感谢会风的改善,不再以时长来评判会议质量,方才拯救了我这条脆弱的性命。脸色苍白,踉踉跄跄走出会场,心里只剩下一个单调的声音“我需要一瓶可乐”。再一次感谢那个让我插队买单的藏族姑娘,她为我节省的两分钟至关重要。

对国家是战略物资,对个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高原上的人们是一剂救命良药。‌季羡林先生晚年耗尽心血写出一本《糖史》,就已经指出人类研制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治病而不是调味,但如今社会上往往以无糖少盐为时尚,这大约是在安逸环境下生活太久太久已忘了初衷,我时常为此而担心,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又将如何应对。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放下无济于事的矫情,回归自然而然的生活,在生存需求面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让我们为可乐尽情干杯吧!


沐雨观石
忙时种谷,闲来看云,爱恨交加人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