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的油菜花

文摘   2024-07-02 18:36   西藏  

六月底的山南,阴雨绵绵,连日不绝,大河淌水小河满。一年的降雨,在此期间大约就占了三分之一。此时的道路两旁就格外凶险,看着平平整整、人畜无害的泥土,因了雨水的浸润变的无比松软膨胀,车辆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出来。

也不是一天24小时都下个不停,山南的雨季也有太阳的空间,每天下午三四点钟阳光穿透云层,与大伙儿打个招呼,又匆匆忙忙的隐入幕后。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油菜花到了季节就要开放,这都是客观规律,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雨后初晴的某刻,在乃东区的结巴乡,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甚是诧异。

是的,是叫结巴乡,我没有写错,甚至不光有结巴乡,还有结巴村呢。刚到西藏工作时我也犯过主观主义的错误,曾经为某篇公文里一个名曰“尤其”的地方大光其火,认为执笔人不负责任,办文不细,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尤其”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这也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特点,遇事得先琢磨琢磨,不要武断下结论,让人无端受委屈。不过,“颇章”是宫殿的意思,“曲登”证明此处有佛塔,而“结巴”寓意何为,至今不是很明白。有人给我解释大概是忘了的意思,在此修行可以更快的忘却凡尘纠葛,证悟菩提,是个充满了禅意的地方。

我对没有把握的事情向来不敢轻易下笔,如果让我来表扬结巴乡,只敢以肯定的预期说,它的确是个风景秀丽、牛羊成群的好地方。

乃东、琼结等地势平坦、相对低海拔的农业区,土地肥沃,广泛种植青稞、油菜等作物,更是西藏油菜的主产区,主要为白菜型春油菜,具有耐寒、耐早、耐贫瘠,含油量高、芥酸高的特点。据说西藏本来不产油菜,西藏和平解放后才被引入并迅速推广。两年之前,我对西藏油菜的种植一无所知,如今算是有了感性认识,然而它的果实特性好在哪里,需要农业专家的进一步研究,依我之见,西藏的油菜光明正大打出无公害无污染的名号,完全没有问题,这里确实找不到污染源。

大片繁盛茂密的油菜花,激起了我的莼鲈之思。实事求是的评价,收割油菜在农活里是比较轻松的,但却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成熟的油菜田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有点像强烈挥发的芥末,小时候没有见过芥末,就按照俗语称之为“青气”,在田里待上一阵就头晕目眩,难以支撑。还真不是找理由偷懒,至今我对各种气味都保持着高度敏感。但生活中又不能缺少油菜,且不说一年四季的食用油都得将收获的油菜籽拖到油坊,一滴一滴地榨出来,就连榨油后的残渣菜籽粕,可以喂家畜,更是给土地积肥的高端肥料,种出来的西瓜都格外脆甜多汁,一口下去所有烦恼烟消云散。

油菜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否则也不会连海拔更高的浪卡子都要见缝插针的种上它。刚来的时候对于糌粑很好奇,笨手笨脚的攒了一团,很快便分崩离析,只有在木碗里倒上一点酥油(清油也可),再根据喜好加上奶渣、糖等等,才能愉快的吃上一场。当然这个愉快还是相对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家乡的臭鳜鱼、毛豆腐。

在结巴乡,金黄的油菜花映衬着绿树成荫的村庄,远山巍峨,天空辽远,恍惚间生出世外桃源般的感觉。但如果仅仅以为山南的油菜花都是大一统的金黄色,那恐怕又得再次犯错了。前几天在琼结县的拉玉乡,也就是车陷在路边泥土里的那一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青稞,

也第一次见到了鹅黄中带着一丝绛紫、色素不均匀分布沉淀,很难用准确语言形容的油菜花。由高处望去,青稞葱茏,油菜斑斓,沟渠交错,阡陌纵横,村庄洁净,又是另一番世外桃源。我将这张照片命名为“希望”。

走入油菜田,蜂鸣之声不绝于耳,宛如天籁。油菜花向来是最好的蜜源之一,在西藏也不例外,那些野花野草着实生存的太艰难了。打开朋友圈,正好看到蜂蜜生产企业的老总在隔壁乡镇,耐心的向群众解释放蜂并不会吃油菜花和荞麦花。同一时间,几乎同一维度,发生这种内地朋友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就产生不了太大的波动。工作慢慢做,事情一步步来,急不得更慢不得。都说“望山跑死马”,但尽管放心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了,总有一天会到达的。


沐雨观石
忙时种谷,闲来看云,爱恨交加人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