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英雄曲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读后感

文摘   2022-12-11 10:40   西藏  

王维有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作为一名援藏干部,假如三年后,有人用同样充满期待、关切与探寻的语气,问我一句“君自雪域来,应知西藏事”。扪心自问,我又该怎么回答呢?

幸好,我读到了《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这本由张国华将军的女儿张小康历时8年,通过大量走访采写,将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解放西藏、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的英勇事迹,全景式、穿透式、全过程系统描述的书。在先后两次通读后,我想,应该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了。

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年代,现在从事什么工作,甚至不管你是否去过西藏,我都建议大家读读这本书,这本曾经获得“2014中国好书”以及其他各种荣誉的书,更深入的了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更震撼的体会一次心灵的震荡,更贴切的接受一次情感的冲击,更直观的注入一种奋斗的勇气。

这是一本充满感情的书。女儿用自己的笔书写父亲,一个功勋卓著、在西藏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老将军,怎么写都不为过。但除了在前言中充满遗憾的讲述了张国华将军携女出征—也就是她的姐姐张小难,却在进藏途中第一个牺牲的故事之外,其余的视角却全部集中在十八军的普通战士身上。他们之中有放弃大城市优越生活的北大毕业生、接受改造后义无反顾投入筑路事业的起义官兵、将最后一口糌粑送给饥饿的藏族老阿妈的女战士……甚至包括那些默默负重、牺牲无数的牦牛和马匹,它们也是无言的战友。在进军西藏、保卫和建设西藏的过程中,十八军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很多人为了抢救一袋银元、一担物资甚至一个零配件,献出宝贵的生命,很多人因为高原的特殊情况导致终生不愈的疾病,更多的人几十年兢兢业业为西藏发展做着贡献,他们的事迹可能无人知晓(即使用再多的篇幅也很难一一表达),他们的功绩却永世长存。这些人,将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一段奉献给了西藏,将最热烈、最真挚的感情倾注给了人民。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之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用热血和生命流传下来的鲜活故事,看到了“金珠玛米”们的大情大爱、大忠大义。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怀念他们!

这是一本充满力量的书。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创造了人类高原行军史上的奇迹,创造了解放百万农奴、实现人类文明史上跨越性进步的奇迹。他们装备简陋、衣衫褴褛、忍饥挨饿,却创造了这样伟大的奇迹,其力量源泉究竟在哪里呢?依我之见,一则是信仰的力量,十八军是一支诞生于豫皖苏根据地,在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中成长壮大、浴血荣光的革命队伍,在横扫大西南并即将成建制接管川南之际,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突然改变他们的进军方向和未来使命,从鱼米之乡的川南大地奔向苦寒未知的雪域高原,如果没有对党的无比忠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解放全中国的责任担当,哪支军队能经得起这样艰难的考验二则是科学的力量。为了在西藏扎根落脚,保卫神圣领土,十八军盛邀八方英才,悉心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众生活习俗,在最短时间里赢得了西藏同胞的心;汇聚技术人员,爬雪山穿密林冲破重重障碍,在边勘测边施工的困难条件下打通了康藏、青藏等条条英雄路。他们的信仰、勇气与智慧交织融合,凝结成了宝贵而独特的“老西藏精神”。

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都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十八军进藏的艰苦程度并不亚于长征。即使作者笔下已经尽量克制,极少渲染,但字里行间读来的那些饥饿、缺氧、寒冷、崎岖以及藏区复杂的政治环境等等,依然让人不禁打了个冷战。试曾想,今天谁能够忍受一个月的断粮,还要每天承受修建机场的繁重劳动?能够眼见着近在咫尺的喇嘛庙却毅然决然露宿在雪雨之中?显然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回望那个艰苦的年代,十八军将士们正是认定了他们追求的是正义的事业,是高尚的理想,是充满希望并且一定会实现的宏伟蓝图,继而才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保持内心的充实、坚韧的意志和蓬勃的精神状态。如果说人的一生中真有最宝贵的一样东西,那应该就是“希望”。在西藏经济社会已经大踏步发展、各方面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援藏干部,我们没有理由叫苦叫累,有的只是将这份希望保持和推动下去、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传承下去的义务和责任,守住来时的初心,留下自己的印记,用实际行动向“老西藏精神”看齐、致敬。

一本好书,经历一次精神的启迪。听一曲长歌,感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援藏的三年里,我还会时常翻开这本书,在50万字之外,寻找更准的方向、更多的力量!


沐雨观石
忙时种谷,闲来看云,爱恨交加人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