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虽偏隅江南,远离中原发达地区,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可谓盛况千年。江西表现如此之好,原因何在?历史表明,除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外,江西繁荣昌盛得益于以下三方面:
(一)交通便利。唐玄宗时期,宰相张九龄奉旨开辟翻越大庾岭的驿道。驿道开通后,江西一个靓丽转身,由冷僻之地,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必经之路。中原的商品由北而南,经长江入鄱阳湖,进赣江后南入章水。章水位于大庾岭北麓,中原商品在此由水路转陆路,翻越大庾岭古驿道。进入岭南后,商品进浈水、入北江由水路运往两广,以至出海远航南洋。岭南和南洋商品,也由这条驿道,由南而北,经江西进入中原。位于这条几乎横跨神州大地交通线上的江西,其经济、文化得以空前发展。千年来,通衢大道民来官往、交易繁忙……这一盛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口通商。
(大庾岭古驿道)
(二)北人南迁。所谓北人南迁,是指中原地区的民众为避战乱向南方迁徙。迁徙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客观上将先进的中原文化撒播至荒芜或冷僻的南蛮之地。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是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07年—312年),即“五胡乱华”,以及随后的南北朝战乱。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公元742年---756年),以及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战乱。第三次是北宋“靖康之乱”(公元1126年---1127年),以及金人和蒙古人的南侵。历史上,这些迁徙者被称为“客家”。
战乱将北方人逼至南方,而此时的江西物产丰富,虽冷僻却不荒芜,因而成为北方迁徙者首选之地。随着中原生产方式源源不断地输入,江西被注入了新鲜血液,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
江西客家人多,姓氏较为复杂。在江西的名人中,他们的祖先多为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如前文所言禅宗七祖行思和尚,他的先祖刘遐是晋朝官员,时任江西安成(今安福)太守。永嘉之乱后,刘遐无法北归,只好携家人寄居武功山下。这一住就是世世代代,行思和尚是刘遐十二世孙。
再如欧阳修先祖欧阳琮是渤海人,唐朝时任江西吉州刺史。离任后,因北方战乱难以返回,遂在吉安庐陵县定居。
南宋时反对秦桧的胡铨,其先祖胡奋乃永嘉之乱时逃至江西,胡奋六世孙胡潘迁至高安华林,后华林胡家成为江南大族。胡铨乃胡潘的二十六世孙。
南宋名相周必大,原是中原河南人,祖父周诜任吉州通判,因金兵入侵中原而无法北归,世代居住于吉安县永和镇。
南宋诗人、诚斋体创始人杨万里,其先祖也是中原人;明代首辅、泰和人杨士奇,认为自己是杨万里后人。
江西原住民多为佘姓、涂姓、兰姓和雷姓。此外,江西熊、吴二姓较多,熊姓是楚王后代,吴姓是吴太伯后代,这与江西地处楚头吴尾有关。
北人南迁促使中原文化渗入江西,不同区域文化的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西文化,而代表这一特色的庐陵文化和临川文化,则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由于客家(即迁徙者)来自天南地北,致使江西在某些方面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形态。
一是江西没有统一的方言。江西人的语音、语词,乃至语法皆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同一地方相邻村落口音不同。所谓“十里不同音”。这表明,江西没有形成赣语。
二是江西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赣菜,赣东北菜不辣,略甜,受越菜影响;赣西菜偏辣,受湖南菜影响;赣南菜讲究口味,受粤菜影响。虽然也有土生土长的地方菜,但不成体系。
三是江西人性格颇有拼盘的特点,既有吴地的柔顺,也有楚地的刚烈。
(三)重视教育。江西之所以重视教育,与北人南迁有关。春秋时期,子羽来到江西传播儒家文化,将文明之火点燃于赣鄱大地。历史记载,子羽所办学堂,有学子300人。那个年代,300人的学校可谓是超大规模了。子羽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他是第一个在江西兴办教育、启蒙江西人的播火者。江西虽地处南方,可从未被视为南蛮之地,这与子羽的启蒙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子羽是儒家大咖孔子的学生,因长相丑陋被孔子弃之。子羽南游至江西办学,受教的学生非常优秀,子羽也因办学成功而誉满天下。孔子闻知后,后悔不已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西汉时,汉废帝刘贺被贬江西海昏。当年,刘贺南迁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车车精致的雕刻和书简蕴含着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客观上将中原理念和文明撒播于鄱阳湖西岸的广袤地区。
随着南来的北人增多,江西文风渐开。汉代即有州学、县学;唐代,江西有了第一所书院,这就是德安陈氏宗族创办的“东佳书院”。
宋代,江西书院超过千所,为全国之首,声名鹊起的有150多所,其中九江白鹿洞书院、吉州白鹭洲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和南昌豫章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朱熹创办,堪称中国教育圣地,为“天下四大书院”(另三所: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之首。
白鹭洲书院是南宋丞相江万里创办,培养了文天祥、刘辰翁和邓光荐等人才。鹅湖书院是宋代以来著名的文化中心,至今保存完好。豫章书院是传播程朱理学的重要基地,位于南昌东书院街,现为南昌第十八中学校址。
还有陆九渊在信州龙虎山创办的象山书院,弟子多达3000余人,誉满东南。理学家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创办的濂溪书院,培养了很多仁人志士。此外还有盱江书院、东湖书院、青原书院等。抚州乐安流坑村在宋代有多所书院,至明代万历和清道光年间分别达26所和28所。吉安青原区美陂村清代有书院6所,保存至今的有4所。
当年的江西,不仅读书风气盛,学术交流也多。理学与心学的代表人物朱熹与陆九渊虽学术交锋激烈,但彼此尊重,朱熹还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并把讲义勒石留传,至今保留于书院的碑廊中。
(四)江西文风鼎盛,且能延续千年,还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教育经费充足。宋朝时,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既有政府资助,也不乏民间资金。政府资助主要是学田,这是维持学堂运行的基本经费来源。以白鹿洞书院为例,有学田1870亩,学生每日可获得免费大米1.4升,合60文钱。第二,民间重视教育,好学蔚然成风。“家贫不误子孙读书”已成为江西人的思维定势。江西很多学馆门前的造壁上,书有“魁”字,意为“魁星点斗”,希望皇上钦点,高中状元。那时的江西可说是“家家闻读书声,户户有弄墨人”。第三是言论自由。宋朝有祖训,不可杀谏官。谏官是向天子提意见的官员。提意见自然风险大,历史上不少谏官被诛杀。谏官制度确立于汉代,直到宋太祖确立“不可杀谏官”后,朝廷便“不可以言论杀人”。故宋时“文字狱”为历代最少,从而造就出空前发达的文化盛世。
(未完待续)
(2023年5月修改於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