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沿着历史足迹步入元朝,眼帘中的迎祥桥踩波踏浪耸立市河之上。这是一座五孔梁架式石桥。远观桥体,略呈弧形横跨水面,宛如长虹卧波。既流淌飞跃气势,又尽显玲珑别致。走上古桥,却见桥面青砖铺就,两坡踏级微凸,无石阶,也无防护栏杆,可谓颇具特色。
据说金泽有八景,“迎祥夜月”乃八景之一。为何迎祥桥月夜景更美呢?
或许月色之下,桥映碧波伴晓月颇显婀娜多姿、诗情画意吧!
(迎祥桥)
我以为,迎祥桥最大的特色:一无护栏、二无桥阶。不知造桥者为何如此设计?
(迎祥桥桥面)
思绪中,岁月的烟云萦绕于古桥。迎祥桥建成于元代(1340年),此时蒙古人统治江南已四十余年。因前朝留下的桥梁皆有石阶和护栏,不便马匹通行。而以铁骑著称的蒙古人,面对纵横水乡的桥梁,深感行动受制。为提高骑兵战斗力,加强统治力度,衙门着手建造一座可策马奔驰的桥梁。于是,金泽有了迎祥桥!
(在民宿“壹零小院”大块吃肉)
徜徉至金泽镇北首,一座横跨三里塘的单孔石拱桥将我们迎来。此桥名曰林老桥,也是建于元代,但早于迎祥桥。虽经岁月洗礼,桥面青石板依然清澈光亮。不过,桥上亭阁已不见踪影;桥北尚存一低矮关帝庙。一位居住下塘街的金泽老者说,此关帝庙乃后人垒起。可屹立桥头的挑庙石柱仍是六百多年前的原物。
(林老桥 桥头右侧为挑庙石柱)
《金泽志》记载,林老桥是一位名叫林青的金泽老人出资所建。此人不仅为家乡造桥立寺慷慨解囊,还捐资兴办义学,免费招收学子,以教书育人。可谓“设义学,训诸生”。学子们“久诵经书皆默记,横挑史传亦能通”,使汉文化在改朝换代的岁月依然长流不息、延续不断。为纪念他,故称该桥为林老桥。
(四)
蒙古人被驱逐后,历史翱翔于明朝的天空。在金泽下塘街,有一座建于明代、三孔跨越、南北走向的石桥——天皇阁桥。这座桥北端曾有天王阁庙,故以庙名定桥名。
(天皇阁桥)
端详古桥,楹柱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石刻大字映入眼帘。桥面镌刻浮雕些许,如鸳鸯剑、芭蕉扇等。桥栏上八只石雕狮子栩栩如生,有的威严凶猛、有的慈祥安逸、有的憨态可掬。这些历经沧桑的古老浮雕和石雕至今保存完好。桥身东侧楹联也格外吸引游人眼球。上联“愿人常行好事”,下联“愿天常生好人”。行走古桥,感觉浓浓的佛教文化至今飘逸未散。
古镇还有一座明代石桥,因此桥跨过放生河,故称“放生桥”。该桥北堍有座“总管庙”,是为纪念一位担任总管、姓金名元七的官员所建。因金元七为社稷、为民众做出了许多杰出的业绩,尤其是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之中,而深受百姓爱戴。所以直到今天,总管庙依然香火缭绕。我想,此桥取名“放生”,或许也有追思金总管之意吧!
与天皇阁桥一样,放生桥也刻有楹联。隐约可见桥柱之上文字:“水出湾潭通秀气”,“桥连如意接康衢”。
(放生桥)
明代两座桥的楹联文字虽简,可寓意不浅。足见金泽文化底蕴厚重。
(五)
明代崇祯帝之后,大清王朝一统天下。位于金泽南首的如意桥,便是建于清代的古桥。登临如意桥,俯瞰河水,碧波之下拱桥倒影如画,如诗所云:“横桥远画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
(如意桥)
据说如意桥始建于元代,历史上多次被毁,亦多次重建。因最后一次重建于清朝末年,故被视为清代桥梁。如意桥最后重建年代距今仅一百余年,较之万安、普济二桥,乃新桥一座。因此,在金泽现存古桥中,如意桥最为完好。
金泽古桥甲天下,四十二虹桥流溢而出的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滋润水泽之乡千百年。这里是文脉传承之地,也是古人与现代人的灵感之地。
(两位学者在人大金泽基地探索继承国学的路径)
上世纪末,为重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艺术家们选择金泽为再造之地。之所以如此,在于古镇文化成就了这方热土的灵感。中国人民大学选址金泽为国学实习基地,中国美术学院的“视觉中国研究院”在金泽设立“乡土研习所”,同样是被这块文化底蕴厚重的热土吸引。
金泽镇的桥,是连接古今文化,传承国学文脉,延伸华夏文明的历史之桥、秀美之桥!
(2023年11月25日游金泽后撰稿於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