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镇的桥(上篇)

文摘   文化   2023-12-14 08:58   广东  

   久居上海,习惯了魔都的繁华气场。凭栏眺望,映入眼帘的上海中心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高矗入云,东方明珠亭亭玉立......还有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淮海中路和南京东路,他们烘托出城市不同凡响的风采和魅力。一直以来,我以为这就是上海的面貌。

   直到不久前,我与家人造访位于上海远郊,且与江苏、浙江毗邻,一脚踏三省的小镇金泽后,才颠覆了这一认知。金泽是一座建于北宋时期的古镇,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当世间不知何为上海滩时,金泽就屹立于长江三角洲。论年岁,金泽年长于魔都约八九百年。也许,今日的金泽就是当年魔都的雏形;或者说,如今的上海滩就是从温柔闲适、旖旎多姿的江南风情中走来。他们的叠加或融合才是上海的真实面貌!

                  (一)

  金泽是水乡,它与江南著名小镇同里、周庄或乌镇一样,穿街而过的河流虽宁静平和,却连接烟波浩渺的淀山湖和太浦河,再辗转汇入运河、长江。这些江河湖泊把小镇居民载入五湖四海,将他们的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因此,金泽虽未有过文豪、大师,可江河湖泊的孕育,其文脉依然源远流长!

   游览金泽,不曾想到这弹丸之地水域面积竟达三成之多。水网纵横的街巷内古桥多达四十二,桥梁密度号称江南之冠。“出门即过桥,人家尽枕河”便是古镇的生态写照。更令人称奇的是,金泽的桥与庙紧密相连,号称“桥桥有庙,庙庙有桥”。虽然。时间的流逝逐渐侵蚀了许多披载历史风云的桥梁,但在千年后的今天,仍有一些屹立不倒。

(出门即过桥  水巷小桥通)

   我和家人下榻的金泽民宿——“壹零小院”的女老板CICI ZHANG告知,保留至今的金泽古桥还有7座,分别建于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她不无遗憾地说,这些古桥几乎不见“桥堍有庙、庙宇连桥”的文化生态,除一些残留的痕迹外,其真实面目只能在历史扉页里寻找。“尽管如此”,CICI ZHANG颇有激情地说道:“金泽古桥甲天下,古镇依然享有江南第一桥乡的美誉”!

    市河是贯通全镇的河流,两条主要街道——上塘街和下塘街分立于河道两岸。沿街而行,全无市井的嘈杂与喧嚣。映入眼帘的,不是“粉墙风竹动”,便是“水巷小桥通”,可谓悠然恬静、古朴典雅,犹如穿越时光隧道,行走于宋、元、明、清.......

(沿街而行......) 

                 (二)

   顺着逶迤蜿蜒的绵长水巷,我步入一座古老的石桥。此桥名为万安桥,位于金泽镇北,建成于南宋时期1264年)。伫立桥面,可见清澈的河水倒映出古桥石拱的半圆,横跨市河的单孔桥体与水中倒影结合,如一轮圆月游弋于千年古镇。CICI ZHANG如导游一般,向我们介绍这座古桥。当年,桥面上建有飞檐翘角的亭阁;桥的西头有座香火常燃的财神阁,桥东则一佛阁安卧,故万安桥号称“一桥挑两庙”。金泽人说:“金泽四十二虹桥,万安桥居首”。

(万安桥)

   相传桥名源于一位秀才登桥时所吟诗句:万民安业,五谷丰登;万事安详,风调雨顺。祈祷平安应该是当年最强的呼声。那时,正值南宋与蒙古人刀剑对峙、沙场拼杀,偏安江南百余年的王朝在蒙古骑兵的打击下岌岌可危。干戈寥落之际,百姓自然期盼万世平安,故有万安桥!

(普济桥)

   三年后,即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又有一座紫石桥跨越市河,将上塘街和下塘街连接。这座桥便是坡度平缓、护栏别致的普济桥,其造型与与万安桥一样,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跨桥而过,我与一位坐在河畔石桌旁饮茶的中年汉子聊起了普济桥。这位汉子是下塘街的居民。他指着桥顶板上字迹模糊的石刻说:“此石刻乃‘咸淳三年’四个字,七百多年了,桥老了,石刻也颓废了!”

   我请教这位汉子,石桥内侧拱型石板下镌刻有绿莲青荷的图案,怎么不见呢?

   这位汉子言道,他小时候还能依稀看到桥底莲花荷叶石刻图,如今已模糊难辨了!“不过”,他又说道:“晚上,在桥两岸景观灯照耀下,河水倒影中的莲荷隐约可见。”

(家人合影市河之畔、银杏树下)

   天下安定方能普济众生,这或许就是“万安”与“普济”两桥名称的含义,也是南宋后期民众的期盼与愿望。可历史是无情的。九年后,距离金泽不远的南宋都城临安被蒙古人攻陷。战火之下,民众的对和平的期盼未能实现。可桥还在,万安桥与普济桥见证了山河破碎、江山易主。恰如南唐后主李煜填词《虞美人》所感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今,金泽人将万安桥与普济桥称为姐妹桥,他们同为上海最古老的桥梁。

(2023年11月25日游金泽后撰稿於申城)

(未完待续)


阿木林 闲言碎语
阅读功能、群发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