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说江西(五)江西的落后及原因

文摘   文化   2024-01-11 21:38   上海  

      近代以来,江西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一个经济富庶、文化昌盛的省份,逐渐沦为经济较为贫困、文化较为落后、社会矛盾较为激化的区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口岸通商。两次鸦片战争,先是沿海五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通商;10余年后,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随着各口岸通商,沿海和沿江航运业的蓬勃兴起,唱响中国大地一千多年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庾岭商道遭到致命的打击。大庾岭商道的衰落,迫使江西一个不得已的尴尬转身:即由唱响千年的通衢大道,变成了交通死角,整个区域环境处于封闭状态。这既是列强入侵的后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回声。无论何种原因,对江西近代经济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1842年8月,满清和英国政府在英舰汉华丽号签署“南京条约”)

     (二)太平天国战争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江西是受害最烈的省份之一。其一,太平军从广西出征,一路刀光剑影杀到南京。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角度考量,安徽和江西两地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战场、拉锯地,老百姓生命财产遭受的损失尤为巨大。战争前一年,即1850年,江西人口2450万,可到了1873年,江西人口仅1770万,减少680万。须知,1873年战争早已结束,百姓养生息了9年,若以太平天国战争结束的1864年计算,人口损失远不止这个数。

      其二,战争拼的是实力。所谓实力就是金钱,没有军费何言战争?!清廷与太平军作战主要倚仗湘军,而军费来源多依靠江西。这就是“湖南人出兵,江西人出钱”的历史现象。

      清廷为了筹措战争经费,设立了“厘金制度”。所谓“厘金”是一种商业税,因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这意味着,在正常的税收之外,商人们还要向官府缴纳“厘金”。厘金制度始于咸丰三年(1853年)。这一年,清廷在江苏扬州部分乡镇设局劝捐(这是厘金制度的起步)。次年(即咸丰四年),江苏各州县先后设卡抽厘。截至同治元年(1862年),厘金制度基本遍行于全国各地。清廷开征厘金是对各地的强征暴敛,而对江西的盘剥尤为厉害。

      一是设立厘金局的州、县、镇几乎遍及全省,九江、南康(今星子)、南昌、临江、瑞洪、河口、吉安、唐江和赣州等地皆设立了“厘金局”。二是同一商品多次征税,其一为出产地厘金,如出产税、出山税,甚至出户税;其二为通过地厘金,即以商品从甲地到乙地的搬运行为征税载体,所谓通过税,也称为活厘行厘,遇卡抽厘,重复征税甚烈其三为销售地厘金,这是征于坐商的交易税,也称为坐厘、铺厘落地厘等。三是税率更高,江西(还有浙江和福建)的税率为10%,甚至更高,因遇卡抽厘,若通过五卡,税率则为50%。仅1860至1864年的四年间,朝廷征得江西征厘金3850万两白银,占同期湘军军费的一半。也就是说,湘军军费的一半是江西老表的血汗。

      战争结束后,朝廷与各省结账军饷,江西缴纳的军饷为4233万两白银,为各省最高。军费与军饷两笔数字相加,白银达8083万两,相当于清咸丰时期全国两年多的财政收入,明朝张居正时期二十年的财政收入。江西财富的巨额耗费,使经济状况如寒冬萧瑟,损害非同一般。

       其三,战争结束后,厘金制度却未终结,厘金局依然存在。战后重建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清廷不给江西老表喘息的机会。从1870年到1908年,向江西征收的厘金每年都在100万两以上,有的年份高达250万两。38年累计征收白银5000万两!

       盘剥江西的厘金制度从1858年设立,直到1931年被国民政府宣布取消,前后征收了72年。

       厘金加上税收的盘剥,几乎榨干了江西老表的血汗。这就把江西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彻底卡死了,导致江西失去了进入近代化的最基本的条件。

    (三)十年内战和日寇入侵。上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江西社会经济总体上趋于崩溃的状态。那时,江西成为红色革命的中心区域,用毛泽东的话讲:“江西的农村起义比哪一省都要普遍,红军游击队比哪一省都要多”。原因在于江西近代遭遇太惨,缺乏英武之气的江西人都被逼上梁山了!

       1927年至1937年,由于频繁残酷的战争,江西人口损失很大,期间的1930年至1934年,国民政府对江西中央苏区5次军事围剿。残酷的战争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或逃离。统计数据显示,1927年江西人口2032.28万,1936年只有1389万,前后9年,人口锐减约650万,减少幅度达32.1%。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0.66%。江西人口锐减的原因是“战争”,全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则是这10年“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经济快速增长”。

       据统计,1928年至1934年国共内战期间,江西中央苏区(中央苏区在江西有11个县,共约160万人)人口减少56.79万(也有60万一说),其中红军牺牲人数27万(全国每6个烈士中就有1个江西人)

       回顾历史,从太平天国战争到十年内战结束,即从1850年到1937年的87年间,江西人口从2450万下降至1380万,减少1070万,降幅为43.7%。而同期(1850年到1936年)全国人口从4.36亿上升为4.79亿,升幅约为10%。

       抗日战争时期,从1937年日军首次袭赣至1945年9月投降,前后8年的时间,全省平民伤亡人数约50余万,其中直接死亡人数30余万;人口减少近240万,仅南昌沦陷后,全城人口由26万锐减至六七万人。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1万亿元,其中被日军焚烧的房屋多达39万栋,占战前原有房屋的18.1%;南昌市被毁房屋占比更多,达77.9%。此外,为控制江西这块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中日之间发生多次大的交锋,如马当之战、南昌会战和上高会战等多达18次,中国官兵伤亡高达10多万。可见江西伤亡惨重、损失巨大!

      抗战八年,江西贡献兵员103.8万人,粮食5000万石以上,占重庆国民政府征粮总量的12.9%。由此也可以看出江西老表对抗战贡献很大。

      如果说,厘金制度如一柄重锤把江西这个巨人击倒的话,那么连年的战争则把趴在地的这个巨人的精血抽干,使其元气大伤,至今依然步履蹒跚。这是近代江西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未完待续)

(2023年3月修改于南昌)

阿木林 闲言碎语
阅读功能、群发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