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中山,去往江门。在哥嫂的陪同下,继续品尝广东美食。
在江门工作的侄女潇潇告知,新会区新建路,有一家名曰“古井恒益御品楼”的酒店,其招牌菜当数“新会古井烧鹅”。潇潇说:“这道古井烧鹅,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食客。”于是,我们驱车直奔新会。
(新会古井烧鹅)
烧鹅上桌,金黄的外皮色泽透亮,淡黄的肉质令人垂涎,淡淡的、诱人的油脂香味满桌飘逸......家人们迫不及待地举起筷子直指盘中美食。嘴嚼烧鹅,外皮酥脆,肉质鲜嫩,入口即化。蘸上多种调料熬制而成的酱汁,更觉口感丰富,层次分明。再加上与烧鹅配套的鹅肝、鹅肠和鹅杂,真可谓锦上添花。那舌尖鲜美感啊,直入心扉!
据说新会烧鹅源于宋朝,由烹制烤鸭演化而来,也有源自明朝一说。无论源自哪个朝代,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传承至今的烹饪技艺,加上对食材的严格要求,新会烧鹅自然声名远播。
(新会陈皮排骨)
品尝烧鹅的同时,陈皮排骨和陈皮番茄等也陆续端上餐桌。陈皮是名扬天下的新会特产,以此为配料的粤菜口感独特。如陈皮排骨既有鲜嫩多汁的特色,又有陈皮的淡雅清香,两者相融渗透,形成了陈皮排骨特有的风味。
(新会陈皮番茄)
陈皮番茄质朴淡雅,每块番茄上点缀细碎的陈皮,缕缕清香扑鼻。吃上一块,甜蜜清凉,回甘生津,令人回味无穷,以至遐想连绵!
“食在广东”自然是倚仗于美味佳肴,而美味佳肴的产生离不开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一是珠江三角洲物产丰富,为粤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材;二是东晋以来中原人南迁的千年历史,以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吸收了中原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粤菜体系;三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粤菜大师们造就了独特的厨艺,烹饪出脍炙人口的美食。
(蜜汁叉烧肉)
如口感香嫩且油而不腻的蜜汁叉烧肉,皮脆肉嫩骨香、色香味俱全的烤乳鸽,
(烤乳鸽)
先煮后炸再炖、色泽金黄的蚝皇凤爪,造型美观、外表艳丽、味道清爽、营养丰富的什锦冬瓜帽,具有咸蛋香味、与猪肉糜拌在一起蒸成肉饼的咸蛋蒸肉饼,以及清脆雅致的鲜虾蟹柳紫菜卷等,难以计数。
猪脚姜醋也是值得一提的广东传统名菜,由猪脚、鸡蛋、肉姜和甜醋等食材烹饪而成。这是一道滋补食品,具有驱寒驱风、养血补虚的功效。故广东人说,猪脚姜醋大补,秋风起后方可食。12月游广东,正是吃猪脚姜醋的季节。菜上桌,无需细品:猪脚的香味,伴随酸、甜、辣味入口,那滋味,鲜美无比啊!
(秋风起后方可食的“猪脚姜醋”)
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还有蒸汽锅蒸菜。这道菜的烹饪可谓匠心独运、颇有特色:锅底是汤粥,上方为隔水蒸垫;下方的粥始终置于锅底,蒸垫上置放的食材则不断更换。
(蒸汽锅蒸菜--虾和扇贝)
先是贝和虾,三五分钟蒸熟吃掉后,再放上鸡肉,鸡肉之后是鲜鱼,以及猪肉、蔬菜等.....
(蒸汽锅蒸菜--鱼片)
蒸垫上菜肴滋味美不可言,锅底的粥则汇聚了各种鲜味,这些鲜味源自渗入粥里的海鲜汁、猪肉汁、鸡鸭鱼汁及蔬菜汁等。而此时粥不见米粒,已完全融入汤中。喝一口米汤,那入口入味之鲜,让人赞不绝口!
在中山打拼的外甥女韵韵说,见不到米粒的粥是顺德粥,顺德菜是粤菜的代表,自古有“食在广东,厨出顺德”的说法。于是,我们来到珠海,在一家名曰“猪肉婆”的餐饮店,美美地品尝了一顿顺德味的粤菜。
粤菜给予舌尖的无穷美味孕育了许多传说、故事和岁月纪实。
话说南宋时,在蒙古人的追击下,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年方8岁的赵昺退至潮州,进入荒山一道观。此时幼帝饥肠辘辘,直呼“可有御膳”?道长慌忙迎驾,可兵荒马乱,难烹御膳,道长只有从菜园摘一把地瓜叶,熬成菜汤后,加入一勺豆腐汤。绿色菜汤和白色豆腐汤形成泾渭分明的太极图。道长将汤奉于幼帝。幼帝食罢,竟赞不绝口。问此为何菜?道长随口答曰“护国菜”!这道润如碧玉、香滑可口的“护国菜”流传至今。
史载,清末五口通商后,很多广东人迁徙至上海。一时间,鳞次栉比的粤菜馆,傲立于黄浦江畔。时至民国,广东香山籍的商人们郭乐、郭泉兄弟创办的永安公司,马应彪创办的先施公司,李敏周创办的新新公司和蔡兴、蔡昌兄弟创办的大新公司先后在南京路开业,这四家百货公司皆设有高档餐厅。此外,广东人开设的新都饭店和新雅粤菜馆,更是后来居上。经年累月,粤菜“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烹饪风格令沪帮菜逊色,并逐渐征服了上海人的味口。众多上海文化人甚至撰文赞美粤菜,并将其提升到人文高度。由此,“食在广东”的名声不胫而走,以致于达到相当的饮食境界。有位老上海说,当年上海滩名人杜月笙儿子的婚宴,就设席于新都饭店;抗战胜利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多次在新雅粤菜馆宴请各国、各界贤达。
(位于上海南京路的“新雅粤菜馆”)
“食在广东”一说出自上海,且广东菜在汇聚了天下美食的黄浦江畔出尽了风头,可见粤菜名不虚传!
“食在广东”品尝粤菜、享受美食,领略其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方不虚广东之行!
(2024年2月3日於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