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丨什么是瑜伽?

美体   2024-09-20 19:02   广东  




什么是瑜伽?




瑜伽(Yoga)这个词来自梵语词根 yuj,意为联合、加入、结合和束缚,即把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加以引导、运用和实施,也有结合或交融的意思。它是我们的意志与神的意志的真正结合。


摩词迪瓦·德赛(Mahadev Desai)在《甘地谈薄伽梵歌》(Gita according to Gandhi一书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它(瑜伽)意味着将身心灵的所有力量与神结合;它也意味着对人类的智力、大脑、情感、意志的规范;它还意味着内在宁静,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均衡地审视生活的所有方面。”


瑜伽是印度哲学六大正统体系之一。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在他的经典著作《瑜伽经》中,对瑜伽进行了系统梳理,这部经典著作包括185条简明扼要的箴言。在印度思想中,每件事物都渗透着至尊超灵(Paramātmā,即神),个体灵魂(jīvātmā)是其中的一部分。瑜伽的系统就在于教授人们如何把个体的灵魂与至尊超灵结合与相连,从而最终获得解脱(moka)



那些遵从瑜伽修行道路的人被称做瑜伽师(yogiyogin)。

在瑜伽哲学最为权威的著作《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的第六章中,施瑞·奎师那(śri Kṛṣṇ)在向阿朱那(Arjuna)解释瑜伽时,称瑜伽的真意在于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书中这样写道:


当一个人的大脑、智力和自我(ahaṁakāra)得到控制,不再受缚于无休止的欲望,一切都安驻于内在的圣灵。这时,那人就成为了一名“瑜卡塔”(Yukta)——与神融为一体的人。没有风的地方,灯火不会闪动;同样,一个能控制自己的大脑、智力和自我的瑜伽师已完全沉浸于他内在的神性中。

当无休止的大脑、智力和自我通过瑜伽的修习而静止,瑜伽师通过他内在的神性恩赐找到了最终的圆满。于是他懂得了永恒的快乐,它超脱于那些苍白的感觉之外,这是理智所无法领会的。他遵守这种真实,从此毫不动摇。他已经发现比其他所有事物都更为珍贵的珍宝。没有任何事物比它更重要。

已经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悲伤,也不会为之所动。这就是瑜伽的真意一—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


正如一颗切割打磨得非常好的钻石有很多面,每个面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一样,瑜伽这个词也是如此,每个面折射着不同的含义,同时也揭示出了人类在赢得内心平静与喜悦的过程中的不同层面。

《薄伽梵歌》中也给出了瑜伽一词的其他解释,并着重提到业瑜伽(Karma Yoga)。书中说:“工作本身就是你的特权,成果则不是。永远不要让行动的成果作为你的目的;永远不要停止工作。抛弃所有的私心,以神的名义去工作。不要被成功或者失败所困扰。这种心态的平衡就叫做瑜伽。”

瑜伽也被描述为在纷繁事务中所具有的工作智慧或生活艺术,一种和谐相处、适可而止的智慧。




“瑜伽不是为那些暴食的人所准备的,也不是为那些禁食的人所准备的。它不是为那些贪睡的人准备的,也不是为那些总是熬夜的人准备的。通过适度的饮食和休息,有规律的工作,协调的起居,瑜伽能消除一切痛苦和悲伤。”

《加德奥义书》(Kahopanishad)中这样描述瑜伽:“当感官静止,大脑休息,心智不再摇摆不定时,圣贤认为这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这种对感官和大脑的持久控制被称做‘瑜伽’。那些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从幻觉和假想中获得了解脱。”

在《瑜伽经》第一章的第二条箴言中,帕坦伽利把瑜伽描述为“chitta vtti nirodhah”。这可以译为精神(chita)的变化万千(vtti)受到了克制(nirodhah),或者意识(chittta)的飘忽不定(vtti)得到了控制 ( nirodhah)。

“契塔”(chitta)这个词表示精神的整体,包含了三大部分:

精神

manas

即个人的精神所拥有专注、选择和拒绝的能力),这是精神摇摆不定、优柔寡断的一面;

智力/理智

buddi

即分辨事物的决定性状态

自我

ahakāra

字面意思为“我”这一概念的制造者,即“我知”的状态

“乌若提”(vtti) 一词来源于梵语词根vt,意思是转变、旋转、流逝。因此,它指行动的进程、行为本身、存在方式、条件或者精神状态。瑜伽是使无休止的大脑获得平静的方法,以及将内在能量导向有益的渠道的方式。就像一条汹涌的河流通过大坝和运河的适当引导后,形成了一座大型的水库,抗洪防灾的同时,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电力;当大脑被控制后,内心就像拥有了一个蓄满“平静”的水库,为人的灵性提升创造了充足的能量。

控制精神并非易事,正如在《薄伽梵歌》第六章中的一段对话中,阿朱那问施瑞·奎师那:“奎师那,你告诉我说,瑜伽是焚(Brahman)我合一,两者原为一体。但精神却永不安宁、飘忽不定,如何才能持久体验梵我合一呢?精神是如此冲动、固执、强大和任性,像狂风一样难以驾驭。”

施瑞·奎师那回答道:毫无疑问,精神确实永不安宁而且很难控制。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abhyāsa)以及消除欲望(vairāgya),就可以使精神得到训练。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精神的人将很难获得梵我合一的体验,但是一个自律的人,只要努力尝试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能量,则可以获得这一体验。

*文章节选自《瑜伽之光》



艾扬格瑜伽学院  400-6061838

广州海珠区海尚明珠智慧园9号楼  

北京瑜伽学院  13811300497

朝阳区东坝路1949创意总社园区9号楼 

 杭州瑜伽学院   400-1001785

上城区凤凰山脚路7号凤凰1138园12号楼102

艾扬格瑜伽学院
艾扬格瑜伽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