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传闻和中长期资金入市

财富   2025-01-22 23:16   上海  

限薪传闻

今天下午,外媒有消息称东大将对所有金融机构员工的年收入设定100万元人民币的上限。

后面更详细的说法是,央企上限100万,二级子公司299万,三级子公司370万。

税前年薪百万其实从整个社会来看,依然是天花板水平,但与行业过去纸醉金迷的盛况是不能比了。

国内公募按照股东来分,大体上有这样四种:金融子公司(银行系、券商系、信托系)、股东相对分散型(股权上大股东相互制衡,管理层话语权强)、外资系、个人系。

对于前两者,监管的话语权肯定是比较强的,理论上,后面两类公司,薪酬可以更自由一点,但目前来看不知道自由度到底有多大。

限薪令对于行业肯定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最近其实一直有明星基金经理在出走,丘栋荣、周海栋、曹名长……这个名单在未来一两年里,恐怕还会越来越长。很难讲这与行业的限薪大背景没有关系,资产管理行业真有两把刷子的,又正值壮年的,恐怕都不甘心有上限的收入模式。

行业生态已经系统性的发生变化了,留在这个行业里做投研的同志们,恐怕要调整好预期。

我在去年年中写了一篇文章《公募基金靠拢公立医疗服务》,后来不知道是触碰到谁的逆鳞了,被人举报删除了,这里节选一段内容吧,事情确实在向这个方向演进:

这个行业说到底有两大基因缺陷。

一来牌照管制下的公募行业,市场化不彻底,缺乏具有长期主义的企业家精神。管理团队自身都不一定能稳定三五年,如何能在战略上有定力?股东方的压力之下,从经营策略到考核指标都有短视化的倾向,在行业的关键节点上,随波逐流就成了常态。

二来没有稳定的负债端,公募始终受制于渠道。在这波对公募高位发基金的舆情指责中,渠道是完全隐身的,少有投资者意识到银行、蚂蚁等三方代销渠道在这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公募行业长期以来没有构建起与c端投资者的链接,负债端依赖于渠道,而渠道并不会为公募的经营去负责。面对强势的渠道,缺乏企业家精神的公募,必然更倾向于绥靖,结果往往令人唏嘘。

在基因缺陷之下,牛市中资产管理行业的高利润反而成为行业命门。行业的配置常常滞后于行情的发展,熊市的节衣缩食会导致行情来了各条业务线上缺兵少将;把牛市热度线性外推的大把撒钱,最后容易被挂在山顶,显得人傻钱多。

既然如此,由监管出面,直接压低整个行业的利润率,让大家干脆都过一种线性的苦日子,未尝不是解决办法。

有志于认真做好为老百姓理财工作的专向人才,公募大门依然敞开,而且有机会获得社会中上水平的收入。奔着年薪千万的富贵而来的,黄埔的对联请收好:“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未来可能会向公立医院的医生一样,通过机制将基金经理从业生涯的发展,锚定在公募体系内,与此同时严格规范私募行业的发展,使得资产管理行业的薪资水平,无法像过去一样,因为行业特殊的性质,形成扭曲的天价高薪。

事实上这种监管方向正在进行中,北京已经开始启动了证券私募主体监管试点工作,淡水泉仁桥等头部私募被纳入了试点,某种意义上行业的出清正在拉开帷幕。

公募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稳定证券市场、为老百姓理财的责任,纸醉金迷的高薪从来也不是行业的承诺。既然过去走了一段弯路,那么现在尝试一下另外一种叙事,也无可厚非。

觉得屈才了可以离职,真的热爱投资,想为老百姓做点事的,这个行业的大门一直敞开,不是非得清北复交的才做得好投资,巴菲特芒格说的好,做好投资不一定要多聪明,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正直的品格。

杨波采访社保基金理事会首任投资部主任李克平的文章,我是常看常新,每个阶段看有每个阶段新的感受,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征,关于中国资产管理的弊病,关于养老产业的未来,这篇两万字的文章里,都有阐述。

术层面的内容总会模糊,但是有些感受总会让人铭记,在谈到创业之初的艰难,杨波问,既然这么苦,待遇也不高,为什么大家还能坚持?李克平回答说,大家认可管理社保基金是给全国人民做事,给全国人民挣钱,虽然自己拿的少,但是内心很自豪。

多么让人动容,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道德观都是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给全国老百姓做事,万死而不辞。

中长期资金入市

明早9点国新办又要开会了,主题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参会的领导档次很高,村长、财爸的人、社保的人、央妈的人、金融监督总局的人,明天不会是一场空谈,一定会有一系列具体的落地的政策出台。

其实去年九月,金融办和村里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这次估计会沿着这个方针去进一步的落地。

我比较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利率如此陡峭的下行,到底会对资产定价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来看,有两个问题,俨然已经成为2025年影响国内资产定价的关键:

1、对于有较高负债成本的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负债成本匹配成为严峻的挑战。
2、居民超额存款最终会如何配置?

尽管新年以来,红利板块走势承压,但还是可以看的出来,能够提供高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在遭遇哄抢,而且资金非常注重比价。

新年以来,reits涨幅相当惊人,今年涨幅居前的,基本是消费类reits。而去年大火的保租房类reits,今年由于性价比下滑,相对涨幅就没有那么居前。

1月24日,易方达华威市场reit(180605)就要上市,作为一只农贸市场reit,在目前这种大背景下,估计开盘就要封死涨停,之前打新中了的小伙伴,不要轻易下车。

今年险资哄抢现金流资产的情况,恐怕不会停下来,对于公用事业类资产,还是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连续的回调,可能反而是机会。

居民超额存款现象的背后,是可投资资产稀缺,房价不振、股票市场赚钱效应不足,收入预期也不稳定。

社会的整体风险偏好一旦抬升,这部分资金堰塞湖,会流向任何有持续表现的资产。所以今年对于人民币资产,真的不宜过分悲观。

楚团长聊聊天
春来不是赚钱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虫冬又冷,揣好钱包待明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