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中,以中海油、中移动为代表的央国企,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然而,并没有多少投资者把握住了这一次机会。但是在公募基金行业,有一位基金经理成功洞察并抓住这次机遇,她就是前海开源基金王霞。
早在2020年10月,王霞就已决定把自己持仓全部转换为更具备性价比的港股,即从过往的全市场选股更换为AH折价策略——在AH两地上市公司中,选取H股折价率最高的30家公司进行配置。
根据Wind数据,自2021年春节以来,王霞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004317)上涨了22%,跑赢同期恒生指数近60%,且最大回撤仅为23%。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只几乎满仓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而在过去三年中,恒生指数累计下跌超过50%。
作为公募基金最早的女性研究员之一,王霞早在2003年就加入了南方基金,并担任地产研究员。2007年大牛市中,银行、地产板块一马当先,引导上证指数从998点一路飙升至6124点。正是在这个时期,王霞经历了她职业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
2007年3月,由于过度关注房地产基本面,王霞忽略了货币政策的转向信号:尽管央行开始加息,王霞仍然因为房价持续上涨而看好房地产行业的盈利前景,并继续推荐地产股。最终,在央行第五次加息后,楼市基本面急转直下,地产销量大幅低于预期,地产龙头股股价也一度下跌80%。这次的惨痛教训,让王霞开始从宏观角度思考——从以往的公司销量、财报盈利等指标,转向判断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
在南方基金担任研究员近十年后,王霞加入了当时还是初创公司的前海开源基金,开启了自己的投资之路。从最初担任被动指数基金经理到现在的主动基金经理,王霞不再局限于最初研究的地产领域,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投资框架和系统,并以此为基础精选个股进行投资。总结王霞的投资框架,主要是采用自上而下宏观视角,选取当下值得投资的赛道,再通过微观分析,选择该赛道龙头股并下注。
也正是由于掌握了一定的宏观分析能力,王霞对于市场始终存在一些不一样的视角。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来到了第二历史高位——5178点。正是在这一天,王霞写下了《享受泡沫,不忘风险》这篇文章。随后,A股开始了新一轮下跌。但是对于王霞来说,心情已然不再如2007年那般慌乱。
2020年年报中,惜字如金的王霞阐述了港股的投资机会。王霞认为,港股受到多种极端事件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估值洼地,但是悲观预期或许已被price in,未来港股即将迎来估值与盈利的反转。虽然事后看,港股似乎并没有回应王霞在年报中的展望,但是王霞通过将持仓切换至传统行业,而非大家热议的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公司,成功博取了持续数年的靓丽业绩。
以中海油为例,早在2023年初,王霞就开始建仓中海油,之后更是在市场震荡之时逆势加仓。2023年下半年,王霞在资金涌入中海油的时点,止盈了部分仓位;随后在2024年初,当小盘股遭遇流动性坍缩而中海油节节新高之际,王霞止盈了大部分中海油仓位。王霞最精彩的操作发生在今年9月底,当市场哀鸿遍野时,她一举将中海油买成自己的第三大重仓股。
按照长久以来定期报告中的的阐述,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主要采取AH折价策略。然而折价率高的股票大多来自于高股息的央企,近年来此类公司受到了资金的追捧,因此投资者很难分清王霞的收益来源是折价修复还是红利策略。不过投资中也许就是存在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毕竟无论如何归因,王霞最终还是帮投资者赚到了钱。
最新一期访谈中,王霞提到未来国内经济复苏承压,而美国利率相对高位,因此低估值方向中具备行业上行空间的上游资源品行业也许会成为未来一两年的市场主线之一。从王霞的重仓股情况看,她确实知行合一地重仓了洛阳钼业、紫金矿业等资源股。
犹记得去年年中引起投资者较大反响的《港股无人生还》。文中提到,多位业内大佬在港股接连受挫,说明过去3年港股的投资环境相当恶劣。但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王霞通过AH折价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许就是市场给予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