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巨头重组!明早重点看这里?”“XX半导体借壳XXXX,明天或将顶一字!”……
自屈膝跳进A股这个大染缸以来,不是没经历过各种疯狂的题材炒作、舆论造势,但不得不承认,算法分发机制的狂飙突进,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市场资金流动的羊群效应。用某位南部券商中层朋友的观点总结:
算法分发机制特别利好“吹票”直播间,因为以往他们要先做号,积累粉丝,然后才能收割。但流量分发机制出现后,只要直播间标题足够惊悚、主播肢体动作足够“疯癫”,哪怕观众只是进来骂一句,也能给主播带来热度。而一旦直播间热度触发算法推荐标准,几百个粉丝的号,收获的流量可能并不亚于百万粉丝头部大号。此时只要主播振臂一呼,任何离谱的“吹票”逻辑,都可能把八竿子打不着的股票吹到涨停……
资本市场的前进方向取决于资金共识,A股的活跃当然少不了各类观点的激情碰撞,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每个人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捍卫自己的理念,而不是借助算法分发机制实现“士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每一个商业行为背后,必然存在利益诉求;支撑主播们癫狂表演的原因,就来自各类高毛利的“擦边球”商业模式。
某中部省份第三方投顾公司的一位主播经纪人为我拆解过“直播引流”的详细玩法:
第一步,与某平台旗下的商业化分公司签署商业化合同。因为你自己建号做财经直播,走得是平台生态治理审核团队;而这个团队对投顾类直播的审核标准,基本是“见一个封一个”;
第二步,以“5万一个直播间”的成本批量建号,安排主播们开启表演;
第三步,差不多运营一周后,主播里“镜头表现力比较强的”就能跑出来。公司会安排为这些“优秀”直播间“投流买量”。这部分费用有两种走法,有些采取预充值模式,从与平台签署的“年度合作框架”中扣除;也有一些公司“实报实销”,每次手动“抖+”投流;
第四步,要求主播在直播中引导观众“添加私人VX”、“进小圈子享受更详细服务”等,即所谓的“建立私域”;
第五步,胆子小的投顾公司,会将一些市场共识、公开内容包装成付费课程,并在私域售卖;胆子大的投顾公司,直接私域荐股,每天盘前、盘中、盘后高强度推荐股票,怂恿客户交易。
据我的这位主播经纪人朋友测算,每添加到一位客户的联系方式,公司的成本大约是300元;而在去年A股行情不好时,单客成本更是高达500元……就算如此,这位朋友依然自嘲自己在行业内做得不好,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公司玩法更成熟,可以把单客成本压低到120、150……
如此高昂的获客成本,显然需要提供足够毛利润的服务才能覆盖。根据财联社的调查,部分投顾主播的“内部服务”,收费高达每半年29800元。服务内容也是天罗地网无所不包:最初级就是行情分析、投资技巧分享;中级就是提供所谓投资课程、指标软件;高级就是一对一服务,比如“量身定制式答疑”,甚至安排线下见面。
接近6万一年的费用,在第三方投顾公司的服务里,也算是“高端产品”了。如果想要收割我这样穷人,怎么办?东部沿海的一位第三方投顾公司朋友向我介绍:
行业内的通行做法是用不同价位的产品,对客户的购买力进行分层。比如首先推300元/月的产品,平均下来1天10元,感觉并不算多。但等到客户续费时,开始推荐3000元/季度的产品。虽然价格是月度产品的3倍,但服务更多,赚钱概率更大。此时客户难免抵御不住诱惑。
对于真正的“富哥”,才能用上财联社报道的3万/半年的顶级产品。但这种顶级产品定价非常玄学,比如行业里也有卖18万/年‘私享会’的,甚至可以提供和游资、公募基金经理的线下交流机会。当然,顶级产品只有和客户非常熟悉后才能介绍,一般最受欢迎的还是3000元左右的产品。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信用。为了守住信用,机构们总是将合规悬在头顶。投顾直播的商业模式如此“疯狂”,它到底合不合规呢?
根据国金证券计算机团队测算,上市第三方投顾公司九方智投的投顾业务,在整个10月贡献了7.4亿元营收。按照行业通行的30%退费率计算,仅10月(还有一周是国庆放假),九方智投从投顾业务中,就赚到了差不多5个亿。
泼天的富贵并非只富了公司高管,主播们同样赚得盆满钵满。某第三方投顾公司员工,就在一位大V的评论区公布了自己收入:10月税前13万,每天工作16个小时。
主播有证、公司持牌,投顾直播看起来合理合法?1997年颁布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原则上允许投资咨询业务脱离券商牌照,单独展业。而在2012年《关于加强对利用“荐股软件”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监管的暂行规定》颁布后,投资咨询业务独立成项,形成了自己的牌照、监管体系。
根据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截至2024年11月6日,持牌第三方投顾公司仅余78家。而此类牌照自郭树清离任证监会主席后,原则上不再新增,仅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吊销。
第三方投顾被吊销牌照的原因都有哪些?根据第一财经2020年的一篇报道,2020年颁布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投资咨询经营主体提出了更严格要求,比如要求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亿,控股股东净资产不低于5亿(法人或其他组织)或金融资产不低于3000万(自然人)。大量小型第三方投顾,正是因为净资产不达标而遭遇出清。
公司要求满足后,投顾个人是否存在合规边界?同样基于上文《管理办法》,单个从业人员的服务客户数量不得超过50人,这显然与动辄10万+的直播间直播热度无法匹配。为绕开合规监管,目前业内通行做法是:安排一位主播前台直播,而在后台为其配备若干数量“助理”;合规稽核时,将主播与助理一起算作投资咨询服务人员,“平摊”客户数量。
通过骚扰电话cold call获客的年代,一人服务50位客户绝对算从业人员中的翘楚;但在算法分发机制的流量洪水前,哪怕为主播配10个小助理,客户服务数突破550人上限也是分分钟的事。所以第三方投顾公司往往要求全员考证:就算是开水房大爷,也得考个证凑数,哪怕一分钱提成也拿不到。
如果理论上的业务体量上限与公司员工数量大致挂钩,那同样拥有投资咨询牌照的持牌券商,显然赢在了起跑线上。由于投顾直播间需要在醒目位置展示投顾资格证编号,那么通过这些证件编号,就不难查到主播的“挂靠”单位。有趣的是,在某平台开展投顾直播的公司,相当一部分是希望通过互联网获客弯道超车的小型券商,比如华林证券、申港证券等。
A股有句谚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大量证券从业人员更是将这句话视作自己的工作理念:行情不来,合规要求就是自己混日子的借口;行情来了,什么是合规?合规就是妨碍公司赚钱的罪魁祸首……
2020年底,会里对证券之星开出过一份超7000万元的天价罚单,起因是证券之星将荐股软件的销售代理权“外包”给了几位非持证人员。
这份处罚当年在行业内引起过轩然大波,至于原因,更多倒不是处罚金额,而是“外包”销售代理权的行为被判违规。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只要最终提供服务的人合规持牌,那么销售员是不是有证其实并不重要。但监管显然并不如此认为。
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和生产力的进步,同样对合规边界的确定、监管动作的执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用北部某位第三方投顾公司业务负责人的话来说,目前行业展业前的合规要求严格满足(比如持证),展业中的合规细节模糊处理(比如诱导性言论),展业后的合规处理基本没有(比如客户闹就直接退钱了事)。投顾直播的合规尺度,显然需要更明确地界定标准。
10月6日,抖音投顾直播概念股名单刚刚出炉,某被财联社点名的头部投顾瞬间炸号,哪怕她已在盘前宣布“今日休息一天”。“谢谢你的关注”账号介绍就像一座互联网废墟,狠狠触痛了投顾直播机构的神经。部分流量仅次于以上账号的其他主播,或者缩短直播时间,或者大范围撤换诱导性语句,再也不复往日的“癫狂”。
根据某中部第三方投顾公司主播负责人的说法,今日被炸号的这位头部投顾,只是直播中的肢体动作比较丰富、用词比较吸引眼球;但在私域中提供的实际服务并不出格,并不涉及任何个股名称或代码分析、推荐。
合规尺度不明,直播投顾们向平台支付了高昂流量费用后,依然躲不过炸号风险;而越炸号,后续的流量成本只会越高。最终,这些高昂的流量费用,演变成向投资者收取的“财商税”……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资本市场发展,或许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平衡第三方投顾、互联网流量平台、普通投资者间的复杂关系。
股票投资者就是有需要投资指导的真实需求,但长久以来,怎么厘清从业者展业的责任和收费,一直是个难题。中间既有合规的阻滞,也有商业模式的卡壳。正规机构拿不出有效的机制,投资者自然就会寻求其他路径,最后往往是鸡飞狗跳。
收费荐股说到底是一条不归路,或许给正规机构更灵活更符合一线实际情况的政策窗口才是关键。
一面是券商营业部都快活不下去了,一面是流量癫狂,真的已经到了不得不去改变的关键时刻了,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