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莫名其妙的把我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串了起来。
上周日的直播
我早早的和楚才组合的持有人们预约了上周日晚的时间,我说要系统性的梳理一下2025年的展望,在经历了上周那样一个风声鹤唳鬼哭狼嚎的市场后。
很多持有人朋友都和我反馈感受很好,一个多小时的输出,概括起来就是三个点:
1、核心在于理解复杂。
2、负面被充分定价了,结构转型的正面呢?
2006年高博的资产重估理论,建立在经过了加入WTO后几年外汇占款持续走高,货币发行量水涨船高,大牛市自然呼之欲出。
站在2025年初,我认为二次资产重估一触即发,中国产业的第二次系统性出海,兜售的不再是劳动力要素,而是技术要素和品牌要素,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资产会在估值和配置资金的体量两个层面,得到系统性的抬升。
站在这个节点上,要有反共识的勇气,要大胆的做出看多中国的假设,并小心的在基本面变化上求证。这个判断当然不是一定正确,但我认为,比较可怕的,是完全不做这样的假设,陷入迷茫和焦虑当中去。
3、两个重要的观测对象
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和汇率,这两个过去两三年高度承压的方面,如果在2025年企稳走强,那么很有可能意味着中国人民币资产定价的拐点到来了。
前者是房地产的沪深300,是流动性和资产价格都最具价值的风向标。
后者则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关键,2025年我看机构最一致的预期就是人民币贬值。但我觉得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标准,人民币其实一直在被系统性的低估。
在2025年,如果人民币资产企稳走强,外资重新回到人民币资产系统性欠配的叙事中,人民币汇率将最敏捷的反馈。
在全球进入到混沌周期中的时候,最具有反脆弱性的配置结构,才是最安全的。中国GDP的全球占比,与中国资产的全球资金配置比例,是有明显的错配的,这种结构不会保持很久。
另一方面,2025年全球最重要的资产,美股和美债都注定是波动更加激烈的一年,被动的会让人民币资产被重视起来。霍华德马克思在看淡美股的配置价值,可不是我一家妄言。
大涨的背后
回到今天的主线,如果今天打开小红书,会发现首页涌入了大量的美国网友。
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要求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在 1 月 19 日前剥离 TikTok,否则将面临全面禁令。在此背景下,大量美国 TikTok 用户开始寻找替代平台,小红书成为热门选择,这些美国网友戏称自己为 “TikTok 难民”
我看到机灵的网友已经在向他们兜售A股了,准备让洋韭菜体验一下A股的残酷。
这当然是玩笑,但我觉得现象背后的本质值得深思。无论是韩国朋友扎堆来上海旅游,还是美国网友青睐中国的社交软件,背后都是因为中国社会所提供的生活环境和产业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很不错的。
中国互联网行业打造的产品,迭代速度快,对用户友好程度,那真是内卷到极致的代表。此前中国游戏的出海,为阿拉伯人定制符合他们民族叙事的游戏,就是典型的案例。
这也是我第一段说的第二点,中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被系统性的低估了。
上周市场的急跌中,我非常坚定的发车了楚才锐进的组合,我对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小阳线行情很看好,而且认为胜率很高。
年初砸出一个坑来,对于有信心的资金来说,并不是坏事。
混沌世界中,我们这里其实还真就属于一片桃花源,总体上国泰民安,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我们有很强的组织力去救援。我们也有较强的军事力量,来确保没有其他国家敢于轻易的来侵犯。
那么凭什么中国的资产要被低估呢?理应是被给予更高的估值。只要我们自己能防范住系统性的风险,世界最终会认识到,中国是稳定且强大的。
理应用一种更加不卑不亢的态度,来看待我们今天的生活,看待我们的资产配置。
每当崩溃论盛行的时候,走到人流熙熙攘攘的地方,亲身去感受一下中国经济的活力。
教员的话,是很长期主义的,不要被一时的困难,遮蔽了光明和勇气。
最后的话
昨天证监会召开 2025 年系统工作会议,我看完内容的核心感受是,这届村长非常了解市场,非常了解问题。
其中提到一句话,是过去一年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来源:积极回应市场关切。
如果高度关注新村长上台以来的变化,你就会感受到如今对于影响市场的舆情,回应是特别敏捷的。即便不能从系统上解决问题,但是站出来回应,就领先了一大截。
很多时候,市场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会任由一些莫须有的恐慌情绪蔓延,有关部门愿意站出来,我觉得其实就已经非常有担当了。
市场肯定会有波动,但有这样的市场监管在,一定是比以前好的。至于那些所有人都期待的深层次改革,其实进度一点也没慢下来,都在做,只是没有那么容易。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有什么理由悲观呢?
我在上周日的直播里说,我们未来可能就是会经历一个,每年上证综指中枢上涨200点的行情,你要指望特别疯牛,可能很难。但你要觉得中国资本市场依然没有好的beta回报,我觉得你可能真的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