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就暴跌,实在令我这种从2016年里爬出来的老韭菜,熔断ptsd发作,好在我们应该再也不会有熔断了。
开门红原来是眼眶红,我们投资A股的,怎么就这么难。
当然组织还是呵护我们的,昨晚连夜对一些来路不明的消息做了辟谣。但要我说,天要下雨,由他去吧,跌一跌也不是坏事,沪指3200再往下,还能跌到哪里去呢?
利率下行的如此陡峭,有价值的股票投资价值在被动抬升。最近两年有个词在小年轻那里挺火的,配得感,意思是要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值得。咱A股要挺起脊梁,要有配得感,不要因一时涨跌失了分寸。
但“如何更友好的切入股票投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却是一个核心困境。
我一直以来在强调,普通人参与股市投资最友好的策略有两个:有择时的定投和多元资产配置。
前者的工具主要以如今最流行的宽基指数为主,后者其实目前最契合的基金产品类型,还是固收+。
固收+品类在国内的发展一波三折,颇为坎坷。本应该在资产新规后大放异彩,却最后在2021年后的长期熊市中濒临证伪。但实际上,固收+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因为其本身的风险收益特征,与投资者的真实需求更加的匹配。
在经历了一场堪称癫狂的债牛后,固收+策略的性价比在凸显。
尽管目前理论上,固收+只能配置股票(含etf)和债券,但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投资框架,去实现价值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股票配置的风格和重点,可以将固收+细分成多个类型。
我在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用十万块钱,买了十只不同的固收+基金(可以在蚂蚁搜索“楚团长带你攒米”,跟踪这个实盘)。一方面看起来这并不严肃,但另一方面,也许今年结束,这笔投资的收益也并不差。投资总是这样,大方向对了,错不太远。
各个行业的自媒体都要搞测评,作为基金自媒体,也来测评一波固收+吧。未来一年会不间断的再来把这次购买的固收+基金,实际持有体验和大家同步,今天先做一个简单梳理。
天弘安康颐养:固收+老字号
固收+品类,绕不过姜晓丽,作为如今天弘的当家门面之一,姜晓丽的固收+产品真是做到了有口皆碑、备受青睐。
天弘永利成立十二年,做到了有行情能跟得上,大熊市回撤能控得住,堪称固收+的代表产品。
比较有必要拿出来讲的,反而是天弘通利这只产品,可以理解为天弘永利的股票部分。
这只产品在过去几年的低迷市场中,业绩稳中求进,有越做越好的感觉。
具体来看,姜晓丽的权益投资,有非常强的逆向思路,从前十大持仓看在当下着重配置了物流、消费,看得出来,思路偏看好经济韧性。
年前,姜晓丽也做了一次线上的路演,我这里做了一个小总结(也在资料群发了):
1、自924政策出台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缩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止血。通过债务置换等措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得到了缓解,财政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所恢复。
2、经过三年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一线城市如深圳和北京,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市场的量和价格已经基本到位,短期内下跌空间有限。
3、服务和消费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当下经济三驾马车中投资产能过剩、出口面临外部压力,所以重点在于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如旅游、家政、医疗等领域,且国际经验也表明工业化成熟后消费及服务业占比会提升。
4、倾向于认为债券是流动性驱动资产,配置上债券久期会放在中性略高一点,不走极致,更倾向于 逆势往中性去靠。利率下行到一定程度后,波动会大于票息。不到信贷需求很旺盛的节点,债券的基本面大概率不会反转。
安信稳健增值:股债混合投资的英雄本色
张翼飞和李君同样是固收+领域非常重磅的大佬,我曾经系统的拆解过他们的投资框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股债混合投资的英雄本色》这篇文章。
我把我对安信固收+团队的核心理念总结为:
1、深度挖掘价值:在债券、转债和股票三个资产类别上都讲究对价值的坚守。债券方面,券种以中短久期、高评级国企央企债券为主来提供稳定安全垫;股票端以价值投资为导向,重点跟踪优质价值股,结合基本面研究实现低估买入、高估卖出,躲避系统性风险;转债投资将定价视为第一准绳,评估债底价值和期权价值,追求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2、注重流动性管理:认为充沛的流动性提供了纠错和捕捉机会的可能性,尤其在管理规模较大时,对所配置资产的流动性坚持把控,这也是投资能动性的体现。
3、强调控制回撤:从持有人体验出发倒推组合回撤管理和权益敞口暴露,在组合管理过程中适度止盈、留下跌时加仓的主动权,甚至采取预留风险冗余策略,常态下保持一定现金头寸,在极端价格出现时进行操作,让组合具备 “波动友好性”,使回撤可能转化为回报机会,构建回撤过程控制体系,类似高楼大厦的阻尼器原理,保障组合的长期稳健业绩。
具体来看,张翼飞更偏向传统的价值投资、长期持有、风险控制和估值管理;李君则在投资过程中高度依赖量化分析、宏观经济研究和灵活的动态资产配置。
安信稳健增值这只神基甚至不用过多介绍,一图胜千言:
华泰柏瑞鼎利:更有为的主动管理
与姜晓丽和张翼飞一开始就聚焦于固收+品类不同,市面上大部分固收+产品,都还是由双基金经理打造的,一位管固收,一位管权益。华泰柏瑞鼎利是这两年非常成功的固收+产品,郑青负责债券部分,董辰负责权益。
基金经理郑青和董辰搭档打造了一系列固收+策略的产品,因不俗的业绩表现和令人称心如意的持有体验,在渠道端和持有者群体中,备受追捧。笔者在招行渠道的理财经理朋友,每次提到董辰和郑青的产品,脸上会久违的泛起财富管理从业者的那种职业自豪感。
董辰把自己的投资框架总结为基于公司质量、景气度和成长空间的性价比切换策略。性价比切换投资框架不仅在把握市场机会时具有独特优势,更在控制波动方面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他通过在不同市场阶段灵活调整持仓,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高波动资产,从而有效降低组合的波动性。
董辰作为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一直非常重视固收+产品,不断的在拓宽产品线。董辰投研框架中,重视宏观研判、重视回撤控制的特性,也与固收+产品大类资产配置和理财替代的属性契合度很高。
通过固收+策略,董辰向投资者们提供了一种波动更小、收益更稳健的投资工具,避免了投资者们在颠簸的市场中,难以自持。
关于董辰,想了解更多,也可以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穿越波动,需要更有为的主动权益》。
大成景尚灵活配置:大成权益基金的集体智慧
这是一只灵活配置型产品,但目前是按照固收+在做。这个产品的最大亮点,毫无疑问是大成基金雄浑的主动权益实力。
这两年主动权益被骂的狗血淋头,但大成基金的基金经理们还是深受投资者们的青睐。刘旭可能是过去三年综合业绩和规模来看,A股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徐彦的深度价值风格在过去几年也很见实力。苏秉毅、齐炜中等基金经理也深受市场的认可。
大成景尚这只固收+,在权益侧的持仓,显然是博采众长,融合了大成主动权益的集体智慧,把这个持仓做一个纯权益产品,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大成研究精选。
中信保诚至选:自由现金流偏好的沪深300指增型固收+
这个产品我也是在文章《追求低波动股债混合的征程》里做过详细的阐述,提云涛是我经常介绍的基金经理。
中信保诚量化阿尔法连续七年跑赢了沪深300,我在文章《穿过长河,一个量化基金经理的好公司和价值观》里,详细阐述过他的投资逻辑。提云涛的量化偏传统,换手不高,强调重视基本面因子,与好公司共同成长的叙事有点老套,但从结果看,却超额明显。
我个人理解,提云涛的投资有点自由现金流偏好的感觉。而自由现金流这个因子可能在未来几年中,有较强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所以我对中信保诚至选这个固收+,颇有信心。
汇添富稳健回报:沪深300指增固收+
汇添富也有一只颇为神奇的沪深300指数,沪深300安中动态策略,也是长期对沪深300保持较为稳定的超额收益。
该指数分为被动组合和主动组合两部分。其中,被动组合选取沪深 300 样本按一级行业进行等权重配置,权重总和 70%;主动组合进行动态管理,权重总和为 30%,从而实现对指数的部分主动管理。主动组合部分每月进行动态调仓,每期超配 4个行业,超配行业权重约 14%-15%。
从目前来看,这个指数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有很好的效果。
基金经理吴振翔也是久经战阵的指数老将,管理的沪深300指增业绩也不错。
这只汇添富稳健回报的权益侧,就是用沪深300指增的思路来配置的。
招商安和:量化红利低波型固收+
招商基金的量化团队也是行业内久负盛名了,招商安和是一款量化红利型固收+,权益中枢10%左右,目前来看,效果非常好。
成立以来5个季度,每个季度都是正收益,这背后当然有债牛和红利走强的顺风背景,但用低波+红利的因子搭建低波固收+,理论上是个非常好的策略
招商安和这个产品,市场认可度非常高,规模也扩张的很快。
中欧瑾通:用股债做好多元资产配置
华李成和许文星在中欧基金内部搭伙创业构建多元资产部,是中欧基金去年比较有意思的变化之一。
华李成作为一名债券基金经理,一直致力于多元化资产配置的理念。他信奉大类资产配置理论,从宏观经济、估值水平、市场情绪和市场走势四个方面来评估各种资产的状况,寻找在不同阶段具有高性价比的投资标的,并相应调整股票与债券的比例。
除了主要的股票和债券之外,他还会适当配置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可转债以及衍生品等其他资产投资,以进一步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
中欧瑾通一直也是10%的权益中枢,长期业绩也稳定,机构认可度也比较高。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被低估的固收+大厂
景顺长城以主动权益闻名,其实他们固收+的产品线做的也很不错,他们的景颐系列、安系列产品,业绩非常不错。李怡文的产品,机构认可度都很高,不少投顾和fof都有配置。
广发集轩:老牌固收+大厂
广发的固收团队也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的,各种固收+也是做的非常好,我自己也持有广发聚鑫很多年。
张雪之前在大摩,来到广发之后做的也非常不错,过去两年令人糟心的市场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股票端,张雪主要根据宏观分析做大择时,很少做小波动博弈。在行业分布上,比较分散,会在不同时期会对某些行业进行重点配置,如 2023 年配置有色金属(主要是黄金股),2024 年配置非银金融(主要是保险股)。
前面的固收+都选的偏价值,所以也选了一个比较偏成长的广发集轩来做对比。
最后的话
未来会每个季度来回顾一下这十只固收+的持仓体验情况,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在蚂蚁搜索“楚团长带你攒米”,实时观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