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员工爆料:一个部门,只要有一个人能拿三个月年终奖,hr就敢拿来忽悠候选人,入职后你拿不到,就是你绩效不行。

文摘   2025-02-05 11:30   安徽  

凡是入职前HR跟你聊得天花乱坠的东西,要么直接打个五折听,要么干脆当耳旁风。

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这些年被忽悠的次数多了,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HR的嘴,真的是——骗人的鬼。

老HR们那一套话术,早就把候选人的心理摸得透透的。

他们知道你在意什么,知道你冲着什么来,甚至知道用什么词能让你在纠结的offer里一拍大腿选他们。

什么年终奖丰厚、晋升空间大、福利待遇牛哄哄,听着是不是很香?

可你入职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那回事儿,虽然他们说的情况也有,但都是个例。这个时候你能说啥?

这年头,很多话都要细细琢磨才能懂。

面试的时候你听到“我们公司发展前景广阔”,翻译过来就是:部门可能要调整,你得做好被裁的心理准备。

听到“年终奖最高能到三个月”,翻译过来是:部门里有一个大神拿到了,剩下的全看运气。

听到“这份工作成长性很好”,翻译过来是:你得加班加到崩溃,老板还不一定满意。

最近,看到一位吉利汽车的员工爆料:

一个部门,只要有一个人能拿三个月年终奖,hr就敢拿来忽悠候选人,入职后你拿不到,就是你绩效不行。

讲真,这种操作,在大厂里屡见不鲜。

HR最擅长的,就是把个例包装成普遍现象。

他们会把一个部门里最顶尖的几个人当作“标杆”,用他们的成绩和待遇来吸引候选人入坑。

可现实是,这些标杆的待遇根本不是常态,甚至可以说是“锦鲤待遇”,能不能轮到你,完全看命。

为什么HR敢这么忽悠?因为他们知道,你一旦入职了,基本就不会轻易走人。

职场人跳槽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大厂,入职流程复杂,离职风险大,谁也不想因为一时冲动再去折腾。

所以HR就抓住了这一点,把你忽悠进来,剩下的就让你自己去慢慢体会。

HR忽悠候选人,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你不了解公司的内情,也不知道部门的实际情况,甚至连绩效考核的具体规则都不清楚,只能听HR一张嘴吹得天花乱坠。

等你入职之后,发现现实跟承诺完全不符,可到那时候HR已经完成任务,你再去找他们,他们就会用各种话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所以,职场人一定要记住,HR的话永远不要全信。

什么“年终奖三个月起步”,你得问清楚有几个人拿到了;什么“晋升空间大”,你得了解团队的架构和实际情况;什么“福利待遇好”,你得看合同上写的是什么。

别被话术洗脑,更别被PPT骗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所有的承诺都要落在纸面上。如果HR跟你说:“咱们年终奖一般是三个月左右,你放心吧。”你就直接怼回去:“那麻烦您在offer里写清楚。”

如果HR开始打太极,说“这个不好写,得看绩效”,你就要警惕了,说明这事儿十有八九是坑。

职场里我们无法避免被忽悠,但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HR忽悠你,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们的KPI逼得他们只能靠嘴巴完成任务。

你要做的,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那些虚头巴脑的套路看穿。

IT一叶
对大厂祛魅!都那么累了,自己快乐最重要! 曾就职多个大厂,分享历年就职大厂的经验和心得。 帮新人比比坑,毕竟没有哪个工作能十全十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