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脏疾病的各项指标中,肌酐是肾友关注的重要数据。但除此之外,还有多个指标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这些指标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比肌酐升高还要致命,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却常常忽视它们。
今天石医生给大家讲解这5个关于肾病的指标,让我们一同来认识它们。
一、高血钾
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矿物质。
血钾的正常范围:3.5~5.3mmol/L。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可导致血钾水平升高。
肾病患者如果出现高血钾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甚至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增加尿毒症的风险。
因此,肾病患者一旦出现高血钾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降低血钾水平,保护心脏功能。
二、高血压
肾病患者长期血压升高,不仅加剧血管壁压力,还易引发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
高血压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肾动脉硬化,使肾脏逐渐萎缩失去功能,成为尿毒症的前兆。
高血压损害血管内膜,促进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成为肾病患者的首要死因。
肾病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有效管理高血压,预防多系统并发症,保护肾脏和心脏功能。这是恢复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尿量少和水肿
尿量少和水肿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如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肾病患者当肾脏受损严重时,其滤过功能会明显下降,导致尿量减少。
正常人一天的尿量通常在1000~2000毫升左右。
由于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患者往往伴随水肿现象。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密切关注尿量变化及水肿情况,是防病情恶化的关键。
四、血红蛋白低(贫血)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负责运输氧气的关键蛋白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会减少,从而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当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时,会导致贫血。
对于肾病患者而言,贫血问题尤为突出。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这种贫血状况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的恢复。
男性正常血红蛋白数值范围:120-160g/L;
女性正常血红蛋白数值范围:115-150g/L;
通过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五、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关键指标。
它直观展现了肾脏在单位时间内从血浆中滤出超滤液的能力。
肾小球滤过率,不仅反映当前过滤功能,还能预示功能变化趋势。
一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即意味着肾脏清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能力减弱,长期如此,肾脏功能将日趋衰退,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尿毒症。
相较于肌酐等指标,肾小球滤过率在反映肾脏功能阶段、病情进展及预后方面更为精确,能直接体现肾小球纤维化程度。
初期肾脏受损时,及时有效治疗或能促使部分轻度受损肾小球恢复功能,加之健康肾脏细胞的代偿,肾小球滤过率有望提升,实现肾脏功能部分恢复。
但肾小球一旦完全损伤,则功能难以挽回。
因此,肾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肾小球滤过率,及时发现并干预异常。
综上所述,除了肌酐之外,高血钾、高血压、尿量少和水肿、血红蛋白(贫血)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同样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只有全面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疾病,保护我们的健康。
快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需要的肾友们吧!
别忘了点赞、收藏、关注、转发。
肾友若有蛋白尿、肌酐高等肾脏相关问题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进入免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