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不是越低越好?四个肌酐高错误认知,好多肾友都错了!

文摘   2025-01-20 12:00   河北  

在肾内科,血肌酐是一个常被提及的指标,它反映了肾脏的功能状态。然而,关于肌酐,很多肾友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尤其是认为“肌酐越低越好”。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误区,让大家对肌酐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肌酐越低越好?其实不然!




很多肾友一看到血肌酐升高就紧张,认为降得越低越好。但研究数据显示,血肌酐过低也可能暗示着身体存在其他问题。比如,贫血、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尿崩症等都可能导致血肌酐水平下降。

正常情况下,血肌酐的参考值范围是有一定的波动的,男性一般在44-133微摩尔每升,女性则是70-108微摩尔每升。这个范围因医院使用的仪器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波动不会太大。所以,看化验单时,一定要结合后面的参考值来判断。

血肌酐降低就是好事?别被表面现象迷惑!




有些药物,如羟苯磺酸钙,可以干扰血肌酐的酶法检测,使血肌酐看起来降低了,但实际上肾功能并没有好转。另外,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由于肾小球高滤过状态,血肌酐也可能会降低。但这并不是好事,因为这可能意味着肾小球内压力增高和肥大。

血肌酐升高都是坏事?别太绝对!




沙坦类药物和普利类药物是肾内科常用的降压药,它们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但服用这两类药物后,血肌酐可能会上涨20%左右。这并不意味着肾功能恶化了,部分患者治疗数月后,血肌酐会降下来,达到新的平衡。

研究表明,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后,如果血肌酐升高的程度不超过30%,可以暂时不停药观察。比如,你之前的血肌酐是85微摩尔每升,用药后没有超过104微摩尔每升,就可以继续观察。当然,如果血肌酐升高超过30%,甚至达到50%以上,就需要考虑减半或停药了。

还有一些非常瘦弱的肾病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营养状态得到改善,肌肉含量增多,血肌酐也会相应升高,但这是好事,说明身体在恢复。

肌酐正常就等于肾功能正常?太片面了!




肌酐并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只有当肾脏功能受损50%以上时,血肌酐才会开始迅速升高。当血肌酐达到700微摩尔每升以上时,往往已经是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期了。

所以,评估肾功能不能只看肌酐,还需要结合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等多个指标来综合判断。

肾友们,关于肌酐的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记得定期监测血肌酐,结合其他指标来全面评估肾功能。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就请点赞、转发、推荐给更多的肾友吧!让我们一起守护肾脏健康!


肾友若有蛋白尿、肌酐高等肾脏相关问题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进入免费指导

每天一味药
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专为广大肾友答疑解惑。如有肾病相关问题可加VX:weizx044,也可以拨打199307206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