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肌酐一直在升高?这3个因素是导致蛋白尿、肌酐升高的元凶!

文摘   2025-01-27 19:30   河北  

在慢性肾病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肌酐升高的速度比较快,肌酐开始120、130,突然升高300多。


有患者给我留言:“石医生,我是高血压5年了,肾病2年,尿蛋白3+,肌酐2个月涨到了400,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首要任务是迅速抑制肾脏内部的免疫炎症反应,以遏制肾功能的进一步纤维化与硬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着手修复那些受损程度较轻的肾小球等肾脏细胞。


通过积极改善肾脏的微循环系统,恢复其正常的血液流通,控制肌酐降下来。


今天石医生来分析下影响慢性肾病患者肌酐高的4个因素:




一、肾小球硬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随着疾病的进展,肾小球滤过膜的受损日益严重,直至硬化纤维化。


肾小球硬化是指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当肾小球硬化发生时,其滤过膜的通透性会增加,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更容易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


同时,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





二、感冒感染




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虽然感冒本身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肾脏损害,但在感冒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系统活跃以对抗病原体。


这种应激状态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肌酐和蛋白尿的暂时性增高。


此外,某些感冒病毒或细菌可能直接损害肾脏组织,引发或加剧肾脏疾病。




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两种常见的由慢性疾病引发的肾脏损害。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内动脉硬化和肾小球硬化,损害肾脏的滤过功能。


长期高血糖则会对肾脏微血管和肾单位造成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


这两种疾病都会导致蛋白尿和肌酐的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肾脏功能会逐渐减退。





四、肥胖相关性肾病




随着全球肥胖率的上升,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肥胖相关性肾病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肾脏疾病。


肥胖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其通透性增加。这种改变可能引发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的异常增多。


肥胖常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这些疾病可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从而增加蛋白尿的发生风险。


肥胖者的肾脏需要处理更多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这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长期下来,这种负担可能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进而引发蛋白尿增多和其他肾脏问题。


此外,患者还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采取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等措施,以优化身体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快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需要的肾友们吧!

别忘了点赞、收藏、关注、转发



肾友若有蛋白尿、肌酐高等肾脏相关问题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进入免费指导



每天一味药
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专为广大肾友答疑解惑。如有肾病相关问题可加VX:weizx044,也可以拨打199307206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