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 | 冯凯,孟浩,杨宇森,卫敏: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文摘   2024-11-22 15:27   北京  




文章信息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冯凯,孟浩,杨宇森,卫敏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引用本文

冯凯, 孟浩, 杨宇森, 等.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4, 43(10): 5498-5516.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3-1705


摘要

    甲醇作为一种常温常压下稳定的液相储氢介质,具有高的氢碳比、价格低廉、储运方便等优势。通过甲醇重整制氢来替代传统碳氢化合物的催化重整过程是实现氢能绿色制取和高效储运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机理及特点;然后从单金属、双金属以及金属价态调控方面综述了金属活性位点的结构优化策略;接着从载体元素掺杂、缺陷位点调控以及载体晶相控制方面阐述了金属-载体界面结构调控策略;进一步从载体诱导活化以及金属位点缓释方面论述了活性位点重构策略;最后对未来开发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及其揭示构效关系所采用的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展望。


随着全球对与化石燃料使用相关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充分关注,寻求绿色、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在各种新能源中,氢凭借其较高的质量能量密度(122kJ/kg)、清洁高效无污染、来源广泛且未来成本效益良好等极具竞争力的特征,正在逐步成为全球能源经济转型的最佳碳中和能源载体。除了用于能源外,氢气还是工业生产中合成高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材料(如合成氨和费托合成)。目前,利用天然气、石脑油等化石能源的高温催化重整、煤气化和氯碱工业副产提纯制备的氢气约占全部氢能的95%,该过程存在反应温度高、能耗大、环境不友好、不可持续的问题。此外,受生产成本及技术条件不成熟的影响,电解水产氢仅占4%,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对氢能的大范围需求。与此同时,氢具有低的体积能量密度以及易燃易爆性,对储能容器要求较高。在传统技术上,氢气以物理加压的形式储存于高压气罐中,或在低温下液化为液氢储存。这些存储方式能耗高,而且低储存密度和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分子氢的应用。如果以管道进行长距离运输,则还需要克服纯氢给钢材带来的氢脆隐患。此外,尝试将氢气储存在纳米结构材料如分子筛、MOFs以及金属氢化物等体系中也被相继研究,但目前这些体系依旧面临着低的储氢容量、苛刻的条件、低效以及高成本等问题。如何实现氢气的安全、高效、廉价制取及储存是影响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相比于其他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化石资源的重整反应物,甲醇是一种低成本的替代原料,它不仅可以由农林废弃物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气化产生,还具有重整反应温度低(<300℃)、后续纯化步骤少、常温常压下方便运输储存的特点。从催化反应路径来看,甲醇重整制氢产生的CO2可以被植物所吸收,实现碳资源的有效循环。从能量密度来看,单位体积甲醇释放的氢气能量可以达到22.7MJ/L,是气态氢在35MPa下能量密度(4.41MJ/L)的5倍。从运输和使用成本来看,甲醇作为液体燃料可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管道运输,较储氢罐相比具有安全便捷的优势。特别是产生1kW·h电能所需要的当量氢载体体积,气态氢需要333L,而甲醇只需要200mL,极大地提升了储氢密度,降低了对储氢材料的苛刻要求。因此,通过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有望一体化实现氢气的绿色制取、储存、运输与实时供给。既可消除高压储氢安全隐患,还可减少运输成本,为燃料电池系统应用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蒸汽重整反应作为一种从碳氢化合物或含氢分子中高效制取氢气的方法,近几十年来在氢气制取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低碳原子和高氢碳比的甲醇可以显著减少积炭及CO等副产物的生成,并且与当前油气时代的基础储运设施相兼容,具有高效率和经济性。通过甲醇-氢能源转化体系可以促进碳基能源结构向氢燃料方向发展之路的平稳过渡(图1),实现碳中性循环和绿氢的远距离应用,极大地降低能源转型成本。随着对甲醇重整制氢反应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重大突破,制备高效稳定的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甲醇重整制氢的新策略也在蓬勃发展。

图1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及其应用示意图

虽然该研究领域若干反应已逐渐实现了工业化,但仍面临催化重整制氢条件苛刻、H2产率不理想等问题。发展新型高效催化剂,创新催化反应新体系,是解决生物质甲醇催化转化及高效利用的技术核心,也是世界科技前沿的焦点和难点。近年来,各种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被广泛研究,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策略、反应机理和催化剂改进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1

甲醇重整制氢反应

甲醇制氢的方法主要包括甲醇水蒸气重整(MSR)[式(1)]、甲醇部分氧化(POM)[式(2)]、甲醇自热重整(ATMR)[式(3)]和甲醇分解(MD)[式(4)]四种方式(表1)。一方面H2O作为弱氧化剂,可以促进甲醇中O—H及C—H键的有效断裂;另一方面,H2O作为一种含氢介质,在催化转化过程中还可以额外提供当量的氢气,这使得MSR反应中消耗一分子甲醇可以产生最多3分子的H2。因此,MSR具有较高的氢气生产效率,是目前研究较广泛、深入且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甲醇制氢技术。使用HSC Chemistry软件,在初始甲醇与水摩尔比为1.5∶1时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图2)。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由25℃上升至600℃的过程,底物和产物摩尔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由于升高反应温度促进了甲醇的正向转化,因此CH3OH摩尔比始终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当温度超过150℃时未能观察到甲醇。不同于甲醇变化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H2O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H2和CO2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O不利于在低温下产生,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摩尔占比逐渐增加,这可归因于过高的温度在热力学上会促进吸热的逆水气变换反应[3H2(g)+CO2(g)CH3OH(g)+H2O(g)]。此外,从气固相和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差异上考虑,MSR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蒸汽重整和水相重整[式(5)]两个体系,两种方式具有相似的反应途径。其中,水相重整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能量密集型的汽化蒸汽,反应能耗低,工艺相对简单,CO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但其氢气产率较低,长期处于水相条件下催化剂较易失活,并且密闭反应途径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相比之下,蒸汽重整制氢具有较高的H2产率、较成熟的基础设施,易实现工业化生产,但需要以较高的能量供应作为补偿,包括氢气分离及纯化等后续步骤,使得整体制氢装置较为复杂,不利于小型移动源的应用。

表1 多种甲醇重整制氢方法示意图及其优缺点

图2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MSR作为一种吸热反应,反应温度通常位于150~300℃之间,且会受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条件的差异而发生多种副反应。特别是在蒸汽与甲醇摩尔比较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脱水[式(6)]、脱氢[式(7)]、醇醛缩合[式(8)]、甲烷化[式(9)]、甲醇分解[式(4)]和积炭[式(10)]等一系列副反应。为了减少CO和CH4副产物的生成,应尽可能地降低MSR反应温度,从而在热力学上抑制甲醇分解和逆水气变换反应的发生。因此,为了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提高甲醇转化速率,同时保持高的氢气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大量性能优异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被相继探究。目前常用于MSR反应的活性金属主要包括Cu、Pt、Pd等。从催化剂组成结构来看,主要包括单金属、双金属、金属间化合物以及单原子催化剂。除了活性金属外,其他因素如催化剂载体性质、氧空位的存在也对催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当金属和可还原性氧化物组分共存时,强烈的电子扰动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可以间接调控催化剂的几何与电子结构、缺陷与配位结构、控制反应物的吸脱附行为,使得金属-载体界面发挥出较强的协同催化作用。因此,围绕金属活性位结构优化以及调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方面来设计高效催化剂是提升MSR制氢效率的关键。表2总结了近期热催化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表2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性能列表


2

金属位点结构调控

金属表面作为甲醇吸附及活化的主要位点,其几何电子结构通常与催化性能密切相关。较强的C—H键裂解能力往往会促进甲醇的深度脱氢,从而产生较高浓度的CO。此外,过渡金属d带中心会受金属颗粒尺寸和价态分布的影响,从而决定催化剂与底物分子成键/反键轨道的重叠程度,对甲醇中C—H键的断裂进行调控。

2.1

单原子催化剂

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特指将活性金属原子以孤立的形态分散于载体表面,并通过与载体特殊的缺陷或不饱和位点发生键合作用而形成配位结构(图3),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金属位点,极大地降低贵金属使用量。在涉及如CO氧化、水气转换(WGS)反应、甲醇重整等C1小分子催化反应中,具有孤立特性的单原子位点通常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此外,随着颗粒尺寸减小到原子级别,费米能级附近的金属能带会从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这使得金属原子对前线轨道组成的贡献变得更加显著,满足对特定分子的活化功能。

图3 Pt1/PN-CeO2催化甲醇水相重整制氢性能探究以及甲醇水相重整制氢的反应路径

Gu等成功制备了分散在ZnO纳米线(1010)晶面的单原子Pt1和Au1催化剂,并用于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研究。该贵金属原子可取代晶格中Zn位点,并与周围晶格氧形成配位结构,其单个Pt1位点的周转频率(TOF)比原始ZnO高1000倍以上。此外,相较于Pt纳米颗粒而言,Pt单原子催化剂对甲醇脱氢的性能提高了约40倍。随着原位表征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表征活性位点的配位环境和电子结构,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其构效关系。如Qi等利用原位红外技术对Pt1/CeO2上甲醇分解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分子首先被解离吸附在CeO2基底上,然后形成的甲氧基物种会扩散到邻近Pt单原子位点上,进而发生脱氢反应并产生弱键合的CO。从反应路线上来看,MSR可被视为一个串联反应,由甲醇脱氢(CH3OHCO+2H2)和水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组成。为了提升低温MSR的氢气生成速率,CH3OH、H2O和CO都必须被有效地活化,而这仅依靠单金属位点很难被实现,因此构筑双功能催化材料是十分必要的。Chen等通过抗坏血酸辅助还原法制备了具有金属单位点和邻近氧空位组成的M1/CeO2(M=Ru、Rh、Pt、Pd)单原子催化剂。相较而言,Ru1/CeO2催化剂上的H2生成速率[579mL H2/(gRu·s)]和CO2选择性(99.5%)最高,该催化剂具有适当的甲醇脱氢活化能和最低的WGS反应活化能,有利于活性位点的释放以及CO向CO2的转化。表征结果证实,M1/CeO2上的MSR串联反应机理如下:甲醇在金属位点脱氢形成CO中间体,其邻近的氧空位促进了甲醇和水的解离吸附,形成的羟基物种会与附近单金属位点上的CO发生WGS反应,该金属单原子与载体氧空位的协同效应对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至关重要。然而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主要面临反应温度高(>250℃)、H2纯度低并同时产生大量CO。因此,开发能够在更低温度下原位释放H2并抑制CO生成的高效甲醇重整催化剂是甲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近,Zhang等采用光辅助沉积策略制备了Pt/PN-CeO2催化剂,该催化剂在165℃下的TOF值可达到615h-1,证明Pt1-FLP(受阻Lewis酸碱对)双活性位点对低温甲醇水相重整的重要性[图3(a)]。机理研究表明,H2O分子在FLP位点上被吸附并自发离解为*H和*OH物种;Pt单原子和Lewis酸性位点共同促进甲醇的活化,并使其解离为*H和*CO;*H和*OH物种将在CeO2表面从FLP位点扩散到单原子Pt位点,然后*CO中间体在界面Pt1活性位点上发生水气重整以产生CO2和H2

当金属原子沉积在载体基质上时,会受到由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产生的界面效应的影响,导致距离界面几个原子层内金属的电子结构可以被调控,并且带正电荷的铂位点对低温水气变换反应通常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Lin等采用一种类金属特性的α-MoC作为催化剂载体,制备了一种含有缺电子特性的Pt/α-MoC单原子催化剂,促进了甲醇及CO的吸附与活化。同时,α-MoC为H2O解离提供了高活性位点,在Pt1α-MoC界面处产生丰富的表面羟基,从而加速了甲醇及反应中间体的重整过程[图3(b)],所制备的0.2% Pt/α-MoC催化剂在190℃下实现了超高的催化效率(TOF=18046h-1)。此外,考虑到贵金属催化剂昂贵的制备成本,Acurio等将类似的设计思路扩展到非贵金属组分,合成了Ni/α-MoC催化剂,多形成的稳定Ni1-Cx配位结构实现了活性位点的密度最大化。在240℃条件下,2% Ni/α-MoC催化剂对CO副产物的选择性较低,并且TOF达到1805h-1,比商业Pt/Al2O3催化剂的TOF提高了近6倍。

2.2

双金属催化剂

通过在主体金属晶格中引入第二种金属来形成固溶体合金是克服单一组分局限性的有效方式。以两种不同金属单质或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称为双金属催化剂,由于其组成多样,与简单金属相比有独特的原子排列,双金属催化剂通过合金效应对其活性位结构进行有效控制。双金属之间所形成的合金结构能够实现不同电负性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所形成的独特配位结构也可以实现对活性位点的有效调控。两种金属之间可以形成无序合金、金属间化合物、表面/体相偏析结构,或与另一金属形成核壳以及包覆结构。通常情况下,两种金属元素之间能够形成互补特性,提高对不同反应底物和中间体的活化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另外,主体金属作为活性功能组分,而客体金属用于改变活性组分的结构性质,这取决于两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催化性质的差异。

Cu催化剂长期暴露于含氧及碳氢化合物中时,会由于积炭和烧结而导致催化剂较快地失活。与之相比,Fe是一种具有多种氧化态的过渡金属,表现出明显的氧化和还原特性,能够适用不同的催化反应气氛,其快速的氧化能力导致Fe可形成独特的铁氧化物,与其他金属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Sharma等采用初始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Al2O3-Zn-ZrO2催化剂,用于探究CuFe双金属组分对MSR反应的影响。表征结果证明,Fe的引入促进了CuFe合金的形成,并且使得Cu金属颗粒尺寸减小,还原能力增强,证明了CuFe双金属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相应的单金属催化剂相比,CuFe比为1∶1的合金催化剂,其甲醇转化率显著提升,同时CO选择性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在100h内甲醇转化活性没有下降。Kuo等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介孔SiO2负载的CuFe合金催化剂。结果表明,该介孔合金催化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547m2/g),在180℃下反应1h,其甲醇转化率可达99%。为了简化催化剂的预处理过程,并提高Cu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Fan等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阳极氧化铝负载的CuNi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二甲醚(DME)蒸汽重整反应研究[图4(a)]。XPS结果表明,新鲜的Cu/γ-Al2O3/Al催化剂可以在反应条件下进行自活化产生少量的Cu+物种,但Cu物种的烧结行为导致其出现快速失活。通过N2O滴定实验证明,适当的Ni掺杂有助于改善Cu的分散性,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在400℃的条件下,优化后的CatCuNi0.25样品反应180h稳定性良好,二甲醚转化率为100%。当Ni/Cu较低时,Ni主要以氧化态存在,与Cu相互作用较弱,此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无法得到改善。当Ni/Cu大于0.25时,部分NiO会发生聚集并阻隔相邻的Cu活性位点,容易导致积炭、甲烷化等副反应的发生。Kovalski等采用CVD法制备了Ni0.2Cu0.8/BN催化剂,测试结果表明,甲醇重整反应开始于220℃,并在320℃时实现对甲醇的完成转化。在整个温度范围内,Ni0.2Cu0.8/BN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稳定性,未检测到CO副产物的生成。DFT计算表明,由于BN层中的电荷重新分布,与纯h-BN相比,h-BN/NiCu4异质结构上的CO吸附能有所提高,促进了CO转化。Azenha等研究了PdCu/ZrO2双金属效应对MSR中CO选择性的影响,通过调控Pd和Cu在单斜ZrO2载体上的浸渍顺序,实现了对催化剂表面组成的优化。表征分析证明,先浸渍Pd后浸渍Cu有利于在载体表面形成尺寸更小且均匀分布的CuPd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双金属效应。另外,当Cu先浸渍时,催化剂表面容易形成更为孤立的Cu和Pd物种,导致相互作用较差。富CuPd合金的催化剂,其甲醇转化率和MSR选择性高于孤立的Pd或Cu富集的催化剂。通过Cu和Pd的协同作用,Pd的电负性被有效调节,导致催化剂对反应中间体的吸附增强,CO选择性明显降低,同时活性相的良好分散增强了MSR催化活性。Wang等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MoS2和PtM/MoS2(M=Ru、Pd、Co和Ni)催化剂。其中,PtCo/MoS2对甲醇水相重整具有最高的转化活性,其在220℃下的TOF值为37142h-1。表征结果证实了PtCo/MoS2的金属还原程度最高,并且Pt可以将电子转移给Co从而产生缺电子的Pt位点,这有利于甲醇的吸附及活化。最近,Ranjekar等以钙钛矿为载体制备了CeAlO3负载的CuZn双金属催化剂,并将其用于MSR反应。当Cu和Zn负载量均为10%时,该催化剂可在593K下实现98.9%的甲醇转化率和97.9%的氢气选择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表征结果证实,Ce和Al的相互作用增强了载体结构稳定性并产生了界面氧空位,缓解了Cu物种的烧结和促进了积炭的气化。

图4 CuNi催化剂对于二甲醚的自活化和稳定性提高机制以及反应条件下Pt/In2O3的晶相重构

在双金属催化剂中,当两种金属原子以明确的化学计量、原子排布方式占据金属晶格并具有远程有序性时,形成的固态合金称为金属间化合物(IMCs),具有特殊的金属键,其组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与双金属无序合金相比,具有独特几何和电子结构的IMCs可以产生不同于传统合金的界面结构,对底物分子表现出独特的吸附与活化特性。Ploner等通过传统的湿浸渍法制备了一类Cu/In2O3催化剂。XRD结果显示,在300℃下还原处理后,催化剂结构表现为In2O3负载的Cu纳米颗粒,该催化剂仅表现出56%的甲醇转化率和1.3μmol/(gcat·s)的氢气生成速率。当还原温度增加至400℃时,部分还原In2O3扩散到Cu的晶格中,此时金属态的Cu物种则完全转变为Cu2In金属间化合物,该催化剂表现出明显的自活化状态,经四次反应循环后其甲醇转化率和氢气生成速率可分别达到84%和3.8μmol/(gcat·s)。Neumann等通过调控还原温度,合成了InPd、In3Pd以及In7Pd3三种晶相的金属间化合物,其甲醇转化速率呈现出InPd<In3Pd <In7Pd3的趋势,而CO2选择性则是InPd<In3Pd≈In7Pd3。在100h测试时间内,InPd/In2O3材料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商业CuZnAl催化剂。Liu等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Pt含量极低(质量分数1.0%)的Pt/In2O3/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在350℃条件下可实现甲醇的完全转化,H2选择性为99.6%,CO选择性仅为3.2%,且在超过16h的稳定性评价中没有明显的失活现象,显著优于Pt/ZnO/Al2O3催化剂。N2吸脱附结果表明,随着In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而平均孔径保持不变,说明In2O3均匀分散在Al2O3的外表面,部分In2O3堵塞了Al2O3的孔结构。H2-TPR结果表明,随着In含量的增加,Pt还原峰向低温移动,并且高温还原峰消失,表明PtIn相互作用增强了Pt的分散性,使其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此外,该作者还通过H2O-TPD实验建立了水活化能力与催化选择性的良好相关性。与Pt1/Al2O3催化剂相比,30In2O3/Al2O3催化剂对水分子的激活能力更强,这表明在氧化铟上H2O的O—H键断裂在能量上是有利的。Köwitsch等制备了Pt/In2O3催化剂并发现In-Pt体系中的活性组分状态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来控制[图4(b)]。当反应温度为200℃时,催化剂生成了稳定的In2Pt相,但其氢气生成速率较低[<10mol H2/(molPt·h)]。随着处理温度增加至300℃,受反应气氛下氧化电位的影响,In2Pt开始分解并转化为In3Pt2相,此时催化剂显示出一个高的催化活性[800mol H2/(molPt·h)]和CO2选择性(99.5%)。当进一步增加至400℃时,受IMCs的温度依赖性影响,In2Pt相再次形成并且合金表面出现一层非晶态的InOx包覆层,该催化剂表现出一个剧烈增加但波动的氢气生成速率[3000~8000mol H2/(molPt·h)]。在最近的研究报道中,Köwitsch等合成了三种富In金属间化合物In3Pt2、In2Pt和In7Pt3催化材料。通过operando TG/MS和XPS研究表明,In3Pt2和In2Pt在反应条件下是稳定的,仅发生轻微的表面氧化,而In7Pt3则分解成In2O3和In2Pt。催化性能显示,In2Pt在300℃下具有99.5%的CO2选择性,即使在400℃时,CO2选择性也在99%以上,明显优于In3Pt2和In7Pt3,这可归因于In2Pt和少量In2O3的共存。对于In7Pt3,其分解产生的过量In2O3则会覆盖In2Pt活性位点,对活性和选择性是有害的。为了探索金属间化合物与表面氧化层之间的作用本质,以PdIn金属间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该作者使用O18标记的水和甲醇进行了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表明,In3Pd2的交替形成和分解的动态过程促进了In从原始边界扩散到整个颗粒表面,从而产生具有氧缺陷的无定形外层,其在300℃时能够满足对含氧分子的活化。然而在250℃和400℃时,这种氧化还原特性受到限制,分别导致金属间化合物无法被氧化或被氧化物完全包覆。Rameshan等在Pd基底上沉积4层等效的In金属层,然后在真空中退火至453K,得到了原子比为1∶1的近表面Pd1In1相。与单独的氧化物和双金属相比,Pd1In1和In2O3的协同作用抑制了Pd1In1上甲醇分解制CO以及In2O3上的逆水气变换反应,促进了中间体甲醛向CO2的快速转化。在493~550K之间,多层In2O3包覆的Pd1In1相在MSR中的CO2选择性几乎为100%。Haghofer等通过原位红外光谱对比研究了Ga2O3、Pd/Ga2O3和Pd2Ga/Ga2O3对反应中间体的吸附与活化特性。与Ga2O3和Pd/Ga2O3相比,甲醇的引入促进了Pd2Ga/Ga2O3上甲酸盐的迅速生成,表明Pd2Ga和Ga2O3的界面位点上存在特殊的活性氧物种。H2O的引入可以将稳定的桥连甲酸盐和双齿甲酸盐转化为更具反应性的单齿甲酸盐,并与H2O解离提供的羟基反应生成CO2和H2

2.3

金属价态调控

在甲醇蒸汽重整反应中,由于过渡金属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性质和涉及CH3OH、H2O、H2、CO2等多种反应气氛的复杂影响,催化剂活性组分通常存在多种氧化态共存的情况。鉴别活性金属的本征活性位点和催化机理对于设计高性能MSR催化剂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原位和operando表征技术的发展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清晰的技术手段用于揭示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结构-活性关系。

传统的负载型Pt基催化剂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结构不稳定性,容易在长时间的高温反应下失活,并且通过循环再生还容易导致严重的颗粒烧结。Shao等在水热条件下,通过配体保护法将K修饰的超小Pt簇封装在S-1沸石中(Pt-K@S-1),其在50h以上的反应时间内,甲醇重整制氢性能保持稳定[图5(a)]。受KOx与Pt物种的相互作用影响,K助剂的引入可以有效调控Pt0和Ptδ+的比例,并且二者具有较强的协同催化效应[图5(b)]。其中,Pt0位点可促进甲醇中O—H和C—H键断裂生成HCHO和HCOOCH3中间体;Ptδ+则促进H2O对HCOOCH3的亲核攻击,从而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OOH;HCOOH进一步分解为H2和CO2。对于优化后的Pt0.2K@S-1催化剂,在250℃和400℃条件下,H2产率分别高达239.3mmol H2/(gPt·min)和3667.2mmol H2/(gPt·min)。Yang等通过改性的Stöber法一步将Cu纳米颗粒均匀包埋在介孔二氧化硅壳体中,制备了一种超稳定的Cu基催化剂。TEM表征证实合成的CuO纳米颗粒尺寸在3~4nm之间,且均匀分布。原位XPS和XAFS表明,还原后的xCu@mSiO2表面同时存在Cu0和Cu+物种,并通过调控还原温度可以对二者的比例进行调节。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原位光谱和DFT计算,该作者阐明了Cu0和Cu+在甲醇脱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其中Cu0位点促进了甲醇中O—H键的断裂以及反应中间体CH3O和H2COOCH3中C—H键的断裂,而Cu+位点则使Cu0位点上生成的甲醛迅速分解成CO和H2。Ma等合成了一系列SBA-15负载的CuO NPs和硅酸酮[Cu2Si2O5(OH)2]纳米棒催化剂前体[图5(c)]。经H2高温还原后,CuO NPs转变为金属Cu物种,而Cu2Si2O5(OH)2凭借其较强的Cu—O—Si作用可以以Cu2O的形式存在于Cu颗粒周围。通过调控CuO NPs和硅酸酮的相对负载量,即可实现对Cu0和Cu+表面位点浓度的调节。作者进一步通过原位红外光谱观察到了Cu+-CH3O和Cu0-HCOO中间体,证明了在Cu+表面,解离的氢原子无法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导致可用的活性位点较少,甲氧基脱氢为速控步。而在Cu0表面,由于解离的H会与中间体发生竞争吸附,导致甲酸盐脱氢为第二速控步。然而当Cu+和Cu0共存时,一个双功能催化机制被提出:Cu0位点负责转移原子H和H2解吸,Cu+作为亲电位点则有助于吸附含氧中间体,二者协同作用可从本质上加速整体反应速率。因此在Cu0/Cu+接近1∶1的催化剂(25Cu-AE)上,其氢气生成速率高达1145mol/(kgcat·h)。Zhang等采用两步浸渍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u2O/ZnO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ZnO的修饰一方面可以增加催化剂表面Cu+的含量,从而缩短了催化剂的自活化响应时间;另一方面,ZnO的包覆抑制了Cu纳米颗粒的团聚并形成Cu2O/ZnO界面位点。这些新的活性位点具有较低的功函数和较高的电子离域,可以提高Cu2O的抗还原能力,导致其稳定性大幅度提升。DFT计算结果表明,Cu2O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甲氧基脱氢势垒,这是MSR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考虑到CO转化对甲醇重整制氢及氢气纯化的关键作用,Cui等合理构建了Al2O3负载的Cu+单原子修饰的Cu0纳米颗粒催化剂用于WGS反应研究。如STEM和EXAFS显示,Cu1+单原子主要位于Cu0颗粒的周围,形成类环岛形状的包围结构。原位红外结果表明,CO在表面富集的Cu1+位点上强烈吸附,增强了纳米颗粒周围的CO浓度,而且抑制了H2O在Cu0位点上的竞争吸附。Cu1+和Cu0纳米颗粒协同提高了WGS催化性能,优化后的12% Cu1++/Al2O3催化剂可在200℃实现对CO接近90%的转化率,且在100h内性能稳定。

图5 Pt0-Ptδ+和Cu0-Cu+协同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提升和反应机制

除了催化剂本身影响外,反应气氛的诱导也会对过渡金属的化学价态造成影响。如Ruano等研究了CuO/ZnO/Ga2O3催化剂在MSR反应中Cu物种氧化态的动态变化。瞬态条件下的质谱(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在反应的初始状态(TOS=4min)下,Cu被氧化成Cu+,随后外壳快速被还原为Cu0,同时保留了纳米颗粒内层的溶解氧。这种亚表面氧的存在会对表面Cu造成电子干扰,即产生Cuδ+。此外,通过质谱检测器发现,在H2O的第一个脉冲峰后,观察到高的H2释放量,随后进行一个甲醇和水的交替脉冲实验,发现H2释放量明显减少,表明“氧还原”循环只发生在Cu粒子的外表层中。相似的现象也在其他催化剂体系中被证实。如Mayr等通过超真空俄歇光电子能谱对反向负载的Cu/ZrO2催化剂进行了表面电子结构的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在MSR反应前,Cu物种主要以金属态存在。但经反应气氛处理后,俄歇光谱出现了少量的Cu+物种。因此,在反应条件下,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是共存的,如能通过有效的化学方法对金属价态进行调控,并在反应条件下保持稳定,这无疑对MSR催化活性起着重要作用。


3

金属-载体界面结构调控

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金属原子沉积在载体基质上会受到由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导致的界面效应的影响。在边界区域的几个原子层内的几何与电子结构通常可以被调控,且可能伴随着金属纳米颗粒或载体氧化态的变化。然而它们的尺寸在纳米范围内是相关的,因为颗粒尺寸越小,它的电子态就越局域化。此外,载体的还原性、暴露晶面、表面形貌和缺陷等对界面相互作用也很重要。当金属纳米颗粒靠近载体表面的不同缺陷或功能位点时,也有助于产生新的活性位,用来稳定反应物或产物的过渡态。考虑到氧化物载体的原子排列和结构缺陷对金属活性相周围配位环境的巨大影响,调控载体组成结构、缺陷位点以及晶相结构等对高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价值。

3.1

尖晶石载体调控

尖晶石作为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其通常具有AB2O4的金属排列模式和典型的立方单元晶胞堆积构型,整体结构由8个四面体配位的A位二价金属离子和16个八面体配位的B位三价金属离子组成,两种结构共用端基氧原子,显示出同晶取代效应。与单一氧化物相比,第二种金属的引入会极大地改变其原有的物化性质,从而改变金属与载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有助于对催化性能的调控。如Li等通过浸渍法分别制备了Pt/NiAl2O4和Pt/Al2O3催化剂,并对比研究了它们在甲醇水相重整中的催化性能[图6(a)]。在210℃下,Pt/NiAl2O4甲醇转化率和氢气产率分别可达99.9%和95.7%。与Pt/γ-Al2O3催化剂(分别为26.5%和23.3%)相比提高了近4倍。更重要的是,Pt/NiAl2O4具有很高的催化稳定性,运行600h后,初始转化率仅损失10%。这可归因于Ni的引入促进了载体氧空位的生成,改变了Pt的化学状态,使其更容易还原为金属态Pt,从而在甲醇脱氢为CO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图6(b)]。此外,与Pt/γ-Al2O3催化剂上发生的缔合途径不同,氧空位的存在使得Pt/NiAl2O4催化剂上的WGS反应以氧化还原机制为主,使CO转化更快。Wang等通过原位光谱、动力学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步研究了甲醇脱氢和WGS在Pt/NiAl2O4界面上的反应机制[图6(c)],确定了两个动力学相关步骤,即吸附在界面上的甲氧基中C—H键的断裂和界面氧空位内的O—H键断裂。这两个过程还分别受到吸附在NiAl2O4上的甲氧基和Pt上的CO浓度影响,前者限制了甲醇脱氢过程中H2的生成,而后者则限制了WGS过程中H2的生成。最近,Liu等制备了Pd/ZnAl2O4催化剂,具有完全极性的立方体ZnAl2O4尖晶石提供了Pd和Zn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即使在极低Pd负载量下(0.1%)也能形成富Zn的PdZnβ合金结构,其在250℃下实现了97%的CO2选择性。然而当Pd的负载量大于3%时,则有利于形成的富Pd的PdZnα合金结构,该物相对CO的选择性急剧增加。

图6 Pt/NiAl2O4催化甲醇水相重整制氢性能及反应机制

3.2

载体掺杂及缺陷位点调控

二氧化铈(CeO2)作为一种可还原性载体,由于其优异的储氧能力和丰富的表面氧空位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负载型Cu/CeO2催化剂被证明是甲醇蒸汽重整(MSR)反应的潜在候选者,该催化剂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活性位点,如Cu0、Cu+和Cu-Ov-Ce异质界面等,因此活性位点的精准识别对于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必要的。Jin等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了3%和30%负载量的Cu/CeO2催化剂,H2-TPR和XPS结果证明了两种催化剂中均存在金属Cu0和界面位点(Cu-Ov-Ce)。然而,较低负载量的催化剂具有更高比例的Cu+和Ce3+物种,对应于较高比例的界面位点。通过Operando红外光谱,该作者发现在无载体的Cu纳米颗粒上,仅有甲氧基中间体存在,表明甲氧基很难在Cu0位点上发生脱氢。对于单一的CeO2载体,则存在甲酸盐和甲氧基的吸收振动峰,然而,在400℃以下没有观察到CO2的信号,这表明中间体在载体上的转化极其缓慢。而对于Cu/CeO2催化剂,在温度超过200℃时,会同时检测到甲氧基,甲酸盐和大量的CO2信号,表明Cu-Ov-Ce界面是MSR反应的关键活性位点。Pu等通过晶格掺杂策略,开发了一种由Sc2O3促进的Cu/ZnO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将甲醇转化为富氢气体且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表征结果证实,ZnO晶格中掺杂了Sc3+离子导致氧空位的形成,这有助于增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进而提升催化剂的金属分散性和抗烧结性能。Mateos-Pedrero等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组分的ZrAl复合氧化物,并研究了载体组成对Cu/ZrAl催化剂理化性能和MSR催化性能的影响。当Zr/Al为0.4时,Cu的分散性和还原性最强,获得的CuZrAl0.4催化剂可在270℃实现96%的甲醇转化率和低于0.5%的CO选择性。增加Zr的含量(Zr/Al≥1)则会引起氧化锆物种的偏析,从而降低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形成较大的铜颗粒。Lu等采用初始浸渍法制备了Pr掺杂的Ni/Al2O3催化剂,其中Pr物种以Pr6O11的形式存在,并且Pr6O11会向Ni发生电子转移,增加Ni位点的电子密度。Pr6O11的存在降低了Ni与Al2O3载体的相互作用,在其界面处产生了Pr6O11稳定的金属Ni物种,这对Ni颗粒的团聚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SR测试结果表明,10PrNi/Al2O3可在400℃和50h内对甲醇实现百分之百的转化,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显著优于Ni/Al2O3催化剂。Sun等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Ga改性Cu/MgO催化剂。表征和DFT结果显示,Ga的掺杂一方面可以促进Cu物种的分散、调节Cu+/Cu0的比例并强化Cu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MSR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另一方面,Ga离子对MgO的晶格取代在催化剂表面构筑出更多的缺陷位点,提高了中强碱性和强碱性位点的占比,有利于产物中CO2的吸附。实验研究证实,当Ga掺杂量为18%(质量分数)时,获得的18GaCuMg催化剂可在200℃实现99.7%的甲醇转化率和100%的氢气选择性,且没有CO生成。在20次的循环测试中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稳定性,仅观察到H2选择性略有下降。

3.3

载体晶相调控

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载体除了实现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外,还可以与沉积在其上的金属纳米颗粒发生实质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负载金属的电子与几何结构,改变催化反应性能。通过调控载体氧化物的晶相结构,能够改变晶格内金属与氧原子的排布方式,进而实现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有利调节,是多相催化领域提升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

Wang等以草酸凝胶-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Cu/ZrO2催化剂。结合XRD和Raman等表征结果可知,ZrO2的结构特征以及Cu物种的分散性与初始煅烧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350~750℃),ZrO2会由无定形向四方相(t-ZrO2)和单斜相(m-ZrO2)转变,并且Cu向ZrO2晶格中不同程度的掺入改变了Cu-ZrO2相互作用。经H2活化后,Cu的活性表面积及催化活性出现了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在550℃焙烧时性能最佳,该催化剂在260℃下实现了接近90%的甲醇转化率和260mmol/(gcat·h)的氢气生成速率。此时富集在四方氧化锆表面的少量单斜相促进了Cu物种的高度分散,这可能与单斜氧化锆上阴离子缺陷的浓度较高有关。Ploner等通过燃烧法合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CuZrOx催化剂前体。当后处理温度为400℃时,样品中ZrO2显示为非晶态并且多孔结构被有效保留,抑制了Cu在催化剂表面的扩散和烧结。当焙烧温度增加至600℃和800℃后,无定形氧化锆迅速转变为四方氧化锆和单斜氧化锆,在300℃的反应温度下,三种催化剂上甲醇的初始转化率无明显差异。但经过100h长周期测试后,非晶态氧化锆负载的Cu催化剂活性依然良好,Cu/四方氧化锆和Cu/单斜氧化锆的活性则分别下降约90%和80%。前者优异的稳定性可能也与非晶态氧化物具有较高比例的缺陷位点有关,这有助于稳定金属纳米颗粒。随后,该作者考察了Cu/t-ZrO2和Cu/m-ZrO2催化剂及其单一载体对甲醇和甲醛蒸汽重整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Cu/m-ZrO2上观察到的少量CO可完全归因于m-ZrO2载体对溢流的甲醛分解产生的。相比而言,在Cu/t-ZrO2上的大量CO来源于甲醛的外溢和反应中间体在Cu-t-ZrO2界面分解产生的。这是由于缺陷数量和羟基化程度更高的t-ZrO2对甲酸盐和甲氧基的强键合作用促进了表面Cu物种的脱碳而不是脱羧反应。Xu等通过溶胶凝胶共沉淀法制备了富含t-ZrO2-Cu界面的Cu/t-ZrO2反向负载型催化剂(图7),在200℃下可以实现190mmol/(gcat·h)的氢气生成速率,并且催化性能在200h内十分稳定,需要注意的是,该催化剂全程无CO产生。机理研究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会重构产生ZrO(OH)-Cu+/Cu界面位点,其中CH3OH在Cu+/Cu位点脱氢生成HCHO*,H2O在t-ZrO2位点解离为Zr-OH,通过界面协同催化作用,HCHO*和Zr-OH耦合转化为HCOOH*并进一步分解产生CO2和H2,从而极大地抑制了HCHO*分解生成CO。

图7 反向负载催化剂t-ZrO2/Cu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


4

活性位点重构策略

多相催化剂在催化周期不同阶段(即活化、反应和失活)的动态结构演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大多数催化剂而言,在进行催化测试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将催化活性组分转化为活性状态。这些处理通常包括将过渡金属氧化物还原,形成金属纳米颗粒或部分还原的金属态以及催化剂载体的自活化等。在初始反应阶段,该活性位点还会根据气氛环境进行额外的修饰,如催化剂表面重构、晶相转变以及氧化物载体对金属的包覆现象等,从而形成新的活性位点。此外,催化剂会随着反应时间进行缓慢失活,包括烧结、分解或积炭等,这些结构变化通常对催化性能有害,并最终导致催化剂失活。

4.1

诱导载体活化

Li等以商业Cu/Zn/Al2O3催化剂为研究主体,揭示了一种诱导活化策略,即通过控制活化阶段还原剂的组成来操纵催化剂表面重构过程,实现对MS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提升。STEM-EDS和EELS光谱表明,在300℃下将Cu/ZnO/Al2O3催化剂暴露于H2/H2O/CH3OH/N2混合气氛中,通过吸附诱导的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加速了ZnOx物种向金属Cu表面的迁移并形成氧化锌包覆层[图8(a)]。该演变过程在抑制Cu颗粒烧结的同时还可以增加Cu-ZnO界面位点数量(Cu+和Znδ+),使得MSR的催化活性提高了2倍,稳定性提高了3倍。然而,这种覆盖层的厚度会随着气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诱导时间过长反而会由于其包覆程度过高,导致催化活性下降,并且在缺少CH3OH的条件下,该重构现象不能发生。在最近的工作中,作者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醇/水混合物对Cu/ZnO催化剂活化阶段界面结构演变的影响。原位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发现,在还原预处理过程中加入甲醇/水时,ZnO载体上可以形成更多的氧空位,这有利于H2O的解离和ZnO的羟基化。然而,当使用乙醇/水或1-丙醇/水对催化剂进行预活化处理,则会导致醇分子对催化剂的堵塞作用,从而中毒活性Cu位点,限制ZnO物种的迁移。Polo-Garzon等通过CO原位红外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探究了2-丙醇在Pd/TiO2上脱氢过程中的重构现象。当催化剂样品在100℃下通入2-丙醇时,暴露的表面Pd位点减少了80%。稳态同位素瞬态动力学分析(SSITKA)表明,原位促进SMSI时,催化位点的固有反应活性不随温度变化,而可用活性位点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当反应温度按191℃→212℃→233℃→212℃顺序逐级变化时,催化剂的明显失活是由于TiOx层过度覆盖了表面Pd位点。DFT计算表明,这种醇诱导的SMSI是由金属表面碳物种和载体的还原电势共同造成的,其诱导温度明显低于H2预处理。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中,Wang等通过对预处理条件的优化,成功在Pt-TiO2界面处构建了具有丰富羟基的Ptδ+-O(H)-Ti3+多功能位点,所形成的羟基物种很容易与吸附在Pt纳米颗粒上的CO发生缔合机制,产生氢气,这与传统Pt-TiO2催化剂所遵循的氧化还原机制不同。CO原位红外和原位XPS结果证明,界面处较低的Pt电子密度缓解了CO的强吸附作用,有利于其后续与界面羟基的耦合反应,进而促进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优化后的Pt/TiO2-S在175℃下实现了1831.9molH2/(molPt·h)的产氢速率[图8(b)]。

图8 Cu/ZnO/Al2O3和Pt/TiO2催化剂界面重构及其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4.2

金属位点缓释策略

Cu基催化剂凭借其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活性高等优势,在许多工业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Cu具有较低的塔曼温度,在高温及潮湿的环境里Cu与催化剂载体的相互作用会大大减弱,因此大多数Cu催化剂的活性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Cu颗粒的热烧结,这在MSR反应条件下尤为明显。

为了缓解Cu在高温及水蒸气存在下的烧结团聚问题,高志贤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Cu基缓释催化剂的构筑思路,来大幅度提升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活性和稳定性。特别是以CuAl2O4尖晶石为催化剂,在MSR反应初期,催化剂会被非尖晶石Cu2+所活化,其中CuO相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解甲醇产生H2。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CuAl2O4逐渐被还原,从而释放出活性Cu物种。预还原的省略不仅避免了Cu在催化反应前的烧结,而且其缓慢释放降低了Cu在MSR中的烧结速率,所产生的表面缺陷尖晶石也比γ-Al2O3更稳定。在此过程中,其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所制备的缓释催化剂的性能大大优于商业Cu-Zn-Al催化剂,其稳定性可达1000h以上,并且使用过的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煅烧处理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证明了催化体系的超强再生能力。随后,Hou等将极少量的Ni(Ni∶Cu=0.05∶1)和Mg(Mg∶Cu=0.1∶1)引入到CuAl2O4中来继续减缓Cu的释放速率,产生比纯CuAl2O4更小的Cu纳米颗粒。XPS结果表明,尖晶石结构中的Ni2+离子在催化过程中并不能被还原,Liu等认为剩余带有缺陷的尖晶石结构在稳定形成的Cu纳米颗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制备的CuNi0.05Al催化剂在2000h的稳定性评价中甲醇转化率始终大于90%,且CO选择性低于0.8%。对于Mg掺杂的CuAl2O4催化剂,Mg的引入会导致尖晶石中Al3+阳离子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点之间的分布发生变化,同时起到增强了Cu2+与周围氧的配位强度,因此从含镁尖晶石结构中释放铜的速率也大幅下降,这有利于保持较长时间的催化稳定性。其中,Cu0.9Mg0.1Al3在255℃可以实现13.9mmol/(s·kg)的甲醇转化速率以及小于0.7%的CO选择性,且800h内失活率很低。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中,该作者通过对CuAl2O4缓释过程中的六个不同时期样品进行综合表征,深入研究了MSR中活性Cu的缓释特性和尖晶石结构的演变规律(图9)。结果表明,尖晶石中四面体配位的Cu2+较八面体配位呈现出更快的释放速率,随反应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是形成Cu颗粒的主要来源。释放出的Cu原子可原位聚集成纳米颗粒,表现出相对均匀的晶粒尺寸(8.5~9.3nm)。经过300h反应后,甲醇转化率和产物分布稳定不变,此时仍有少量Cu2+(5.8%)残留在尖晶石表面晶格中,这部分Cu2+可能对稳定原位形成的Cu颗粒起着关键作用。

图9 CuAl2O4的缓释机理及其催化甲醇重整制氢


5

结语和展望

氢能作为极具竞争力的新型绿色能源,正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升级的关键角色,氢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受到了世界层面的广泛重视。甲醇作为常温常压下的液体燃料,具有氢元素含量高、可再生性、便于储运且可与当前油气时代的基础设施相兼容等优势,使得甲醇重整制氢特别适合与氢燃料电池耦合进行规模化利用,同时解决了氢气的高效供应和安全运输问题。利用现有的燃料运输系统与清洁电力生产相结合,发展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绿氢能源供应体系代替传统化石燃料,对于移动式或便携式绿色清洁能源转型颇具前景。然而,甲醇重整制氢路线复杂,催化性能主要取决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理化性质、元素组成和结构设计,创新催化剂的开发与性能提升是实现甲醇高效产氢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近几年关于催化甲醇重整制氢的催化剂设计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1)大力发展先进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对于精细调控活性位结构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底物分子的传质和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可使用具有限域效应的沸石分子筛或多孔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位于孔道中的金属与基底发生局域配位作用,在稳定金属原子的同时可对其电子结构进行调控,额外的多孔结构还可提高底物分子与活性中心的可接触性,为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活化提供丰富的反应位点。利用原子层沉积(AL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新兴技术,通过配体交换表面反应可以选择性在衬底表面沉积含有一种或多种金属活性组分。通过改变沉积次序和循环次数,可以精细调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界面结构,使金属之间具有明显的系综效应。

(2)金属间化合物作为一种金属原子有序排布的超点阵结构,常表现出比无序合金更为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特殊的几何与电子特性。如将双金属体系发展为多金属体系,如高熵金属间化合物,其元素组成高于金属晶格数量,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性。但不同金属原子的占位情况存在多样化,使得该类合金结构又会表现出一定的晶格扭曲和短程无序特性。通过对原子占位的调控,可以借助不同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主体金属的d带中心和配位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界面协同催化位点,这是单一或少数金属掺杂无法实现的。然而,高熵合金的研究和制备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常用的合成方法仍伴随着复杂的反应条件,无法实现大规模利用。此外,高熵合金所涵盖的丰富结构信息还未被清晰揭示,其潜在的催化应用也没有被充分挖掘。

(3)深入发展原位或operando表征技术,以监测甲醇重整反应条件下活性位点重构和反应物吸附活化行为。通过对比底物吸附前后的原位光谱(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吸收光谱)结果,可以实时捕捉一系列反应中间体,从而清晰地辨别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本征活性位点。除了光谱表征外,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对于理解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和在分子/原子水平上揭示反应的构效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为了在微观尺度内获得更加精细的催化反应新认识,就需要发展超高时间和空间分辨技术,使其在纳秒或皮秒范围内对动态变化进行捕捉。

(4)计算化学研究(如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动力学蒙特卡罗和微动力学模拟)作为一种理论实验方法可以对催化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结合实验手段,通过对预期催化剂进行建模处理,模拟反应中间体在模型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行为,计算出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比不同活性位结构上催化行为的差异,从而揭示其构效关系。近年来,随着计算运力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推演,寻求准确合适的描述符来加速催化剂制备和筛选工作,从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全面研究,将为高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指导。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冯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甲醇重整制氢和丙烷脱氢。


通信作者:孟浩,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低碳醇重整制氢和有机液相氢载体脱氢;杨宇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多相催化。


(扫码关注我们

邮发代号:82-311

订阅热线:010-64519502

网址:http://hgjz.cip.com.cn


欢迎您分享、点赞、收藏、在看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会刊,EI、SCOPUS等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20版《中文核心期刊概目要览》化工类第1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