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苏辉辉,王恩禄,徐逸飞:液体吸收剂捕集燃烧后CO2的研究进展

文摘   2024-12-04 13:23   北京  




文章信息




液体吸收剂捕集燃烧后CO2的研究进展

苏辉辉1,王恩禄1,2,徐逸飞2

1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引用本文

苏辉辉, 王恩禄, 徐逸飞. 液体吸收剂捕集燃烧后CO2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4, 43(10): 5734-5747.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3-1523


摘要

近年来,以胺溶液、氨溶液、碳酸盐溶液等为代表的液体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表现出了处理能力大、价格廉价、技术成熟和应用广泛等特点,未来有望成为更经济、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碳捕集材料。本文首先综述了目前使用液体吸收剂捕集燃烧后CO2的现状,介绍了液体吸收剂捕集CO2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增强捕集性能的策略和挑战。然后对比了各种液体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液体吸收剂未来发展的前景。分析表明,单一液体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性能相对较差,可以通过添加剂、抑制剂和共混物等手段进行改良。对现有工艺改进并结合新技术可以降低捕集过程中的能耗,但经济评估仍需加强。此外,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组分气体或双组分混合气体,未来的研究应多开展使用液体吸收剂捕集多组分混合气体中的CO2


截至2022年,全球CO2排放量达到了36.1Gt,同比增长1.5%。据预测,到21世纪末,CO2浓度将达到950μg/g,预计会造成全球表面温度变化超过1.5℃。大气中高浓度CO2也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人们如果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CO2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炎症、认知能力降低、骨脱矿、肾钙化、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产生。因此,减少碳排放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目前,CO2的捕集主要分为燃烧前和燃烧后捕集,其中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大约占总排放量的80%。为了减少碳排放,许多国家利用碳捕集与存储(CCS)技术从废气中捕集CO2,如加拿大的Boundary Dam使用CCS技术捕集燃煤电厂排放的CO2。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CCS在总减排量中的份额要达到2℃的目标,到2050年将有大约3500个大型的CCS项目投入运行。CCS的减排贡献率将从2020年的3%提高到2030年的10%,到2050年将达到19%。

虽然CCS技术得到了许多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但CCS技术的高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应用,特别在捕集和压缩两个环节就占了CCS总成本的75%。作为CCS的替代技术,碳捕集与利用(CCU)技术可以将捕集的CO2作为碳源转化为具有价值的产品,如生产尿素、燃料、小苏打以及藻类种植。相对于CCS技术,CCU技术对于解决全球碳密集型的制造业更关键。但是,在捕集燃烧后CO2方面,CCS和CCU技术都要面临烟气中CO2分压低(0.03~0.2bar,1bar=105Pa)、氧气分压高和含水等问题,这对于CO2捕集和转化是具有挑战性的。

此外,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物质会改变液体吸收剂的酸碱度,这对于使用液体吸收剂捕集CO2是不利的。而基于胺的水溶液在捕集来自烟气中的CO2时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强酸性气体的浓度,并且使用胺溶液吸收CO2的技术已被大规模应用于工业中捕集燃烧后CO2。此外,以氨溶液、碳酸盐溶液、离子液等液体吸收剂也展现出了各自优异的CO2捕集性能。因此,本文作者介绍了液体吸收剂捕集CO2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增强捕集性能的策略和挑战,然后对比了各种液体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和展望了液体吸收剂的前景和未来继续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方面。


1

氨溶液捕集燃烧后CO2

1.1

氨溶液吸收CO2机理

氨水是一种弱碱性溶液,在烟气环境中具有吸收效率高、吸收容量大和再生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捕集工业烟气中的CO2。在吸收过程中,CO2与过量的氨形成氨基甲酸酯,然后水解产生碳酸氢铵和碳酸铵,反应方程如式(1)~式(3)。

1.2

浓度、温度和压力对氨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氨水溶液中CO2的溶解和吸收涉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与溶液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在半间歇反应器中使用氨溶液捕集CO2,发现CO2的吸收容量随着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收效果最佳的氨水质量分数为13%。然而,CO2的吸收容量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中CO2吸收效果最佳的溶液温度为26℃。这是由于在较低的温度下,传质速率的减小可以抵消溶解度增加的影响。Zhang等模拟了氨溶液对CO2吸收和再生的过程,发现CO2去除率随着贫溶剂NH3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贫溶剂NH3浓度过高时,CO2的去除率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除了温度和浓度外,压力也是氨溶液吸收CO2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氨的损失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氨溶液平衡分压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在高压条件下对提高CO2吸收率和降低氨损失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如图1所示,体积分数10%的CO2和3mol/L NH3溶液的条件下,当总压从1bar增加到2bar时,CO2吸收量增加了65%,氨损失率降低了50%。因此,适当的增大压力可以有效提高CO2吸收率,同时降低氨损失率。

图1 压力对氨水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1.3

氨逃逸对氨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氨是一种密度小、沸点低、易挥发的物质,所以氨溶液捕集CO2时易发生氨逃逸现象。如图2所示,当氨溶液接近气液界面时,扩散在液体中的NH3通过物理脱附进入气相,然后在气相压力平衡的作用下逃逸到空气中。过高的氨逃逸速率会降低溶液中NH3浓度,导致吸收定量的CO2所需的氨溶液将会增加。此外,大量的氨逃逸到空气中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开发出抑制氨逃逸的技术对于氨法捕集CO2具有重要意义。

图2 氨在吸收和解吸过程中的逸出示意图

目前,抑制氨逃逸的技术主要有洗涤法、膜法和添加剂法等。洗涤法是抑制氨逃逸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水洗和酸洗。Khakharia等在洗涤装置中添加硫酸酸洗后,使用150mg/m3(标准状况)的氨溶液捕集烟气中CO2时的氨逃逸量可以降至5mg/m3(标准状况)。相对于酸洗,水洗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Fang等制备的真空膜蒸馏系统使用水洗120min后,氨的去除率达到了95.6%。因此,水洗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洗涤的时间。不同洗涤法,使用膜接触器抑制氨逃逸主要是利用膜对NH3和CO2渗透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膜对CO2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而对NH3的渗透性相对较低。如室温下装有中空纤维PTFE膜的气/液接触器中进行氨溶液吸收CO2,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膜表面逐渐有铵盐的沉淀,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膜对NH3的选择性低。

为了抑制氨逃逸也可以向氨溶液中添加有机物和离子液等物质。在氨溶液中添加抑制剂Co(Ⅱ)后,吸收液中的Co(Ⅱ)与游离氨形成的络合物可以使氨逸出浓度降低60%。向氨溶液中添加醇或胺后也能抑制氨逃逸,如果同时添加胺和醇,抑制氨逃逸的效果会更显著。此外,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可以起到抑制氨逃逸和降低能耗的作用。Chu等通过建立氨的再生过程计算模型,发现提高液体入口温度、初始氨浓度和CO2负荷可以明显地降低再生能耗,特别是氨溶液入口温度为343.15K时的能耗几乎是温度为368.15K时能耗的3倍。

1.4

增强方法

根据吸收温度的不同,可以将氨溶液捕集CO2分为两种工艺。第一种是在温度高于20℃的环境下捕集,这种工艺是由POWERSPAN开发的;第二种是在0~20℃范围内进行捕集,被称为冷冻氨工艺,这种工艺是由Alstom开发的。通常情况下,氨溶液在低温时吸收CO2的速率较快。当温度在278~303K时,氨溶液对CO2的吸收速率要比醇胺溶液快。Molina等提出了使用冷冻氨工艺捕集质量分数为85%的CO2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①吸收温度小于293K;②吸收压力为1~1.5bar;③CO2负载为0.2~0.3mol CO2/mol NH3;④氨质量分数大于9%;⑤再生能耗为2.4GJ/t CO2。当吸收温度大于303K时,传统的氨溶液捕集CO2的最佳工艺为:①吸收温度大于303K;②吸收压力为1~1.5bar;③CO2负载为0.2~0.3mol CO2/mol NH3;④氨质量分数大于3%~6%;⑤再生能耗为2.8GJ/t CO2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氨溶液捕集CO2的性能,对于工艺的改进是必要的。Jiang等提出了一种用于氨溶液捕集CO2的先进闪蒸汽提塔工艺。该工艺首先将大部分富溶剂送到加热器加热,达到所需的温度后再被送到闪蒸罐中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气相进入汽提塔的底部,冷的富溶剂进入汽提塔的顶部。在汽提塔中冷的富溶剂用于吸收水蒸气和NH3蒸气,从而使CO2得到纯化和浓缩(CO2纯度>99%)。由于改进后的工艺没有使用冷凝器,这极大地减少了整个工艺的运营成本。使用该工艺捕集CO2的成本可以降至40.7USD/t CO2,比传统氨法工艺和单乙醇胺工艺的成本分别低34%和44%。此外,在质量分数10.2%NH3和12bar压力下,使用该闪蒸汽提塔可以达到1.86 MJ/kg CO2的再生负荷,这远低于使用富分流和加热汽提器组合工艺时的2.46 MJ/kg CO2

Obek等提出以NH3为基础的富溶剂分流(RSS)、贫蒸气压缩(LVC)和富蒸气压缩(RVC)三种独立的工艺配置吸收-解吸系统。RSS是将富溶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加热器加热,另一部分不被加热。未加热的部分进入汽提塔的顶部,用于吸收从塔底进入的NH3-H2O蒸气。LVC是通过将再生的贫溶剂在闪蒸罐中分成蒸气流和液体流,并且从再生的贫溶剂中回收部分显热。然后,将蒸气流进行压缩并重新注入到汽提塔。RVC使用是富溶剂,工艺流程与LVC相似。从整个工艺总的节能效果来看,LVC的节能效果最好,可以达到34.5%。类似的,Ishaq等使用了富溶剂分流和分流布置的改进工艺后,再沸器的负荷最大可减少15.8%,总节能达到了21.5%,CO2捕集率在90%以上。与标准工艺相比,使用这种配置的好处在于从热富溶剂中释放的蒸气可以穿过汽提塔,在顶部汽提冷流CO2


2

胺溶液捕集燃烧后CO2

2.1

胺溶液吸收机理

胺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有机化合物。根据一个氮原子上连接氢原子的数目,可以将其分为伯胺(2个氢原子)、仲胺(1个氢原子)和叔胺(0个氢原子)。由于胺的强碱性,使其在CO2吸收方面展现出了吸收速率快和易于再生等特点。其中,伯胺和仲胺具有较快的反应动力学,与CO2按照摩尔比2∶1反应可快速生成稳定的氨基甲酸酯,如式(4)所示。

而叔胺的反应动力学较慢,但具有更高的吸收能力、更低的吸收热以及更小的再生能量。叔胺与CO2的反应有水的参与,三者按照摩尔比1∶1∶1形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氢酯和碳酸氢盐,如式(5)所示。

对于捕集来自燃煤电厂等工业烟气中的CO2,使用胺溶液去吸收是一种很有效的湿法脱碳技术,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是烟气进入吸收塔的底部,然后与胺溶液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富CO2的溶剂被转移到解吸塔加热并释放CO2,而贫CO2的溶剂则返回到吸收塔再次吸收CO2。目前,应用最广的胺吸收剂是质量分数30%的乙醇胺(MEA),具有吸收速率快、成本低和技术成熟等特点,但MEA的再生能耗高。表1和表2分别列举了目前常用胺的物理特性和CO2吸收性能。

图3 胺液捕集CO2系统示意图

表1 常见胺的特性

表2 胺溶液吸收CO2性能

2.2

浓度、温度和压力对胺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MEA作为一种活性胺,可与CO2直接反应促进气液之间的传质,其中MEA的浓度会直接影响含MEA溶液对CO2的吸收效果。如图4所示,无论是在单MEA溶液中还是含MEA的混合胺溶液,其传质系数随着MEA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MEA浓度越大,含MEA的胺溶液对CO2吸收效果越好。

图4 胺共混物和相应的单乙醇胺溶液的总CO2传质系数KG

同样,温度的变化也会显著的影响传质系数。El Hadri等对比了多种胺溶液在四种温度下的传质效果,发现所选的多种胺的传质效果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较低的温度更有利于气液之间的传质,这是由于CO2在胺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不同于浓度和温度,压力对于胺溶液吸收CO2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胺的降解部分。特别对于捕集燃烧后的CO2,胺的降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在相对高的压力下会增加胺的降解速率,并且降解的产物不会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2.3

胺溶液中含水量对CO2吸收的影响

使用胺溶液吸收CO2时一般会受到含水问题的影响,含水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胺溶液的吸收性能。已有研究指出,含有伯胺和仲胺的溶液对CO2的吸收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含叔胺的溶液加水后CO2吸收量会增大,但含水量过大时仍会降低CO2的吸收效果。如图5所示,5mol/L MEA的非水吸收剂和含水吸收剂的CO2吸收容量相当,但无水MEA具有更高的解吸效率。此外,MEA和2-甲氧基乙醇或2-乙氧基乙醇的混合物与含水的5mol/L MEA系统相比,可显著降低55%的能耗。同样与含水MEA相比,贫水溶剂位阻二胺只需要65%的MEA再生能量。然而,由两种胺溶剂组成的双胺(双相)吸收剂,含水量的变化会同时影响到吸收剂对CO2的吸收容量和吸收速率。如由三亚乙基四胺和2-(二乙基氨基)乙醇组成的双胺吸收剂中,CO2的吸收容量和吸收速率随着吸收剂中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但是降低含水量可以减少吸收剂在捕集CO2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无论是单胺溶剂和双胺溶剂,含水量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吸收剂对CO2的吸收效果。

图5 含水和非水单乙醇胺在373K时CO2解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2.4

增强方法

由于单胺溶剂在CO2吸收方面存在能量需求高和吸收速率低等问题,为了增强胺溶剂对CO2的吸收性能,通常将两种或多种胺混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低再生能量需求的高效吸收剂。如He等基于叔胺(2-二甲基氨基-2-甲基-1-丙醇)与不同的伯胺和仲胺(乙醇胺,苄胺,2-氨基-2-甲基-1-丙醇,二乙醇胺)混合制备了四种新的双胺溶剂。如图6所示,这四种新双胺溶剂比传统的MEA表现出了更好的解吸性能。Gautam等通过三乙烯四胺和2-二甲基氨基乙醇合成的水性双胺,在304.36K的温度和17.73kPa的CO2分压下,CO2负载量达到了0.92mol CO2/mol胺,该双胺的循环负载能力要比30% MEA高55.03%。

图6 双胺的吸收性能

相对于双胺,将三种胺混合在一起形成三胺吸收剂可以进一步提升胺溶剂对CO2的吸收性能。如图7所示,以叔胺2-二甲基氨基-2甲基-1-丙醇、乙醇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配置的三胺共混物中CO2平衡溶解度和解吸性能都得到了提升,当三种的摩尔比为1∶2∶2时,表现出了最快的解吸动力学、最高的循环容量和最低的能量需求。

图7 三胺的吸收性能

除了用单胺溶剂或多胺混合溶剂直接吸收CO2外,将胺溶剂作为电解质催化CO2电化学还原也是一种高效的CO2减排技术。当温度为75℃时,以1mol/L氨基-甲基-丙醇和哌嗪的混合物作为电解质可以将CO2转化为甲酸盐,其法拉第效率可达到45%,并且当溶剂的浓度增加一倍时,CO2的转化效率可以提高50%。以质量分数30%的MEA水溶液作为电解质,使用金属材料为电极,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氢的还原,而且CO和[HCOO]-的法拉第效率可以达到22.8%和54.5%。在通过剪裁的电化学双层中,使用含水单乙醇胺电解质电化学还原CO2时,CO2转化为CO的法拉第效率可以高达72%。最近,有研究证明了三乙胺可以直接电化学还原CO2产生净零CO2排放的合成气,并且三乙胺在吸收烟气中低浓度CO2时的效率大于84%。此外,在三乙胺供应的膜电极组件电解槽中的CO法拉第效率约为30%,比常规烷醇胺溶剂中的CO法拉第效率要高两倍。由于CO2捕集和电化学转化CO2都是能量密集型的,有研究提出将两个过程协同耦合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并降低还原产物的成本。

此外,在使用胺溶液捕集工业烟气中的CO2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将CO2高效地吸收和分离,还要兼顾成本问题。Hasan等在分析胺溶液(单乙醇胺、二乙醇胺和甲基二乙醇胺)吸收烟气中的CO2时,通过比较这些胺溶液在不同操作条件和成本下的CO2减排效果,发现单乙醇胺是最佳的溶剂。Danaci等在捕集率为70%~99%的条件下,分析了MEA溶液吸收燃烧后CO2的捕集成本。发现捕集成本会随着捕集率的升高和CO2浓度的减小而增大,但当捕集率从90%提高到95%时捕集成本变化幅度很小,可以实现没有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增加对CO2的捕集容量。多胺混合溶液的使用在降低捕集成本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效果,与30%的MEA相比,质量分数40%的哌嗪/氨基甲基丙醇溶液在摩尔比为1~2的比例下可使捕集成本降低22%。此外,降低再生温度和热负荷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但从效果分析,改变热负荷的影响要大于再生温度,在热负荷中降低1GJ/t CO2的效果与再生温度从40℃降低到25℃的效果相似。


3

溶液捕集燃烧后CO2

3.1

溶液吸收机理

由于碳酸盐溶液(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等)具有成本低、腐蚀性弱、溶解度高和无毒等优点,被广泛用于CO2的捕集过程。与其他碳酸盐相比,碳酸钠(Na2CO3)溶液具有低的再生温度(120~160℃),并且纳在自然界中存储量大,比其他碳酸盐更具有经济优势。Na2CO3溶液和CO2之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可将Na2CO3转化为碳酸氢盐,如式(6)。

3.2

浓度、温度和压力对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Na2CO3溶液吸收CO2时,Na2CO3溶液的浓度会影响其吸收能力。Cai等使用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作为吸收剂吸收CO2,发现Na2CO3溶液在质量分数为10%和60%时CO2吸收量仅为32mg/g,当质量分数增加到70%时,吸收容量可达282mg/g。但是,如果浓度过高反而会降低CO2的吸收能力,在质量分数达到80%和85%时,CO2吸收容量分别下降到了124mg/g和46mg/g。因此,为了保证吸收效率,Na2CO3溶液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作为反应条件之一,会影响到碳酸盐溶液吸收CO2的反应动力学行为。如图8所示,当温度从20℃变化到70℃时,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K2CO3溶液的二级动力学常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外,烟气中低的CO2分压会限制Na2CO3向NaHCO3的转化,需要对入口气体进行适当的增压,使其更有利于Na2CO3溶液对CO2的吸收。

图8 温度对碳酸盐溶液与CO2反应的二级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3.3

反应动力学对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Na2CO3溶液吸收CO2的反应非常缓慢,这主要是由Na2CO3与CO2之间的反应动力学决定的。因此,改进反应动力学可以提高Na2CO3溶液捕集CO2的能力。如向Na2CO3中掺杂Li可以增加Na2CO3的动力学,与未掺杂Li的Na2CO3相比,掺杂了质量分数0.7%Li的Na2CO3的初始CO2吸收速率增加了125%,并且在暴露36min后CO2吸收增加了29%。此外,Cai等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Na2CO3吸收CO2的动力学行为,发现Na2CO3与CO2之间的碳酸化反应不是取决于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而是与反应物扩散相关的两种速率机制有关。如图9所示,一种是碳酸化反应发生在NaHCO3和Na2CO3之间的界面处,其中CO2和H2O两种反应物通过NaHCO3表面进行扩散;另一种是碳酸化反应发生在NaHCO3表面上,Na+通过Na2CO3表面扩散到NaHCO3表面,H+从NaHCO3表面向NaHCO3和Na2CO3之间的界面反向扩散。

图9 Na2CO3碳酸化反应扩散控制的两种可能机制

3.4

流速对溶液吸收CO2的影响

工业中使用液体吸收剂捕集CO2一般在吸收塔内进行,吸收剂的流速对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增加气体流速可以提高气液之间的传质系数,从而增大气体的吸收速率。如Dinul等发现Na2CO3溶液对CO2的吸收效果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速为3L/min时,CO2的吸收率达到了最高的72.45%。这是由于当流速增大时,吸收塔内流体的雷诺数和湍流度也相应变大。液体在湍流的状态下,液体中的颗粒向各个方向移动,吸收塔的界面填充面积变大,从而增强了吸收塔中吸收剂与CO2的结合过程。此外,Na2CO3溶液在捕集由CO2、N2和H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CO2时,CO2的吸收量随着吸收剂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流速过大时,吸收效果并不会进一步增加。

3.5

增强方法

为了克服Na2CO3溶液吸收CO2时吸收率低等缺点,可以向Na2CO3溶液中增加添加剂、催化剂或与其他物质合成复合材料进而提高Na2CO3溶液对CO2的吸收性能。如Valluri等在使用10μg/g的DF200[CH3(C3H6O)3OH]起泡剂后,Na2CO3溶液的吸收率由55.6%提高到了99.9%,该吸收剂的吸收率比NaOH和胺类化合物都要高。Hornboste等通过Na2CO3溶液和大环戊二烯催化剂合成的微胶囊吸收剂中,通过对胶囊几何形状的合理改进可以使该吸收器比最先进的胺溶剂吸收塔的体积更小,并且有效降低了能量损失。Nasiman等用对苯二甲酸和NaOH合成了Na2CO3-碳纳米复合材料(NaC-NC),与Na2CO3相比,使用NaC-NC捕集CO2不仅提高了反应速率,而且降低了再生温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Na2CO3捕集CO2的性能,相关研究对工艺流程做了简单的改进。如在室温环境下通过使用半连续技术可以使0.83mol/dm3的Na2CO3溶液从混合气体中吸收大约80%的CO2,并且所需的能量可以降至最低。在燃煤电厂使用Na2CO3捕集CO2时,通过对系统的集成优化,可以将80%的低温能量回收再利用,并且净发电效率和煤炭利用系数分别提升了0.6%和34.13%。此外,将太阳能和CCS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整合中温太阳能热发电来辅助NaHCO3脱碳,并且这种整合提高了Na2CO3、CO2和水蒸气转化为NaHCO3的效率。


4

其他吸收液捕集燃烧后CO2

4.1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ILs)是一类完全由离子组成的室温熔融盐,具有高CO2选择性、强化学稳定性和大吸收容量等特点,可以用于从各种废气中捕集CO2。目前,潜在的ILs大约有1015个。由于ILs种类繁多,导致ILs与CO2相互作用的差异性较大,但这也为优化ILs捕集CO2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空间。使用常规的ILs吸收CO2时,由于强化学吸收会导致高的焓值。目前,相关研究提出向ILs中引入官能团可以有效降低吸收过程的焓值。如向阴离子中引入p-共轭结构形成官能化的ILs可以降低吸收过程中的焓值,而且还可以将吸收容量提高到0.96mol/mol。此外,向ILs中引入氨基酸官能团后,由于两性离子和丝氨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降低吸收过程的焓值,并促进质子的转移。Lyu等同样将氨基酸引入到ILs中,发现CO2吸收容量可以达到1.23mol/mol,同时获得了高的再生能力。

然而,由于实际烟气中CO2分压相对较低,一般要采用含胺的ILs捕集CO2,但胺存在腐蚀性强、再生能量高等缺点。因此,找到替代胺的物质对ILs更好地捕集烟气中的CO2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有研究发现将金属有机骨架(MOFs)与ILs组合可以极大地增强ILs在CO2低分压的环境中捕集CO2,并且该材料具备了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和非腐蚀性等特点。在1bar和303K的条件下,使用MOFs(ZIF-8)和乙酰丙酸盐合成的多孔离子液要比纯ZIF-8多吸收103%的CO2,并且在CO2低分压环境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和可逆性。此外,使用IL/MOF组合的复合材料还具有高的CO2选择性,如550,357 IL/MOF复合材料对CO2/CH4选择性高达194。高的CO2选择性主要是IL/MOF复合材料和CO2之间强的亲和力所致。

4.2

相变吸收剂溶液

作为一种节能的新溶剂,相变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的潜力较大。通常情况下,这种溶剂为单相溶剂,但通过极性、亲水性、离子强度或氢键强度的变化可转变为双相溶剂。双相溶剂分为贫CO2相和富CO2相。由于再生所需,有超过80%的CO2是在富CO2相中捕集的,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的吸收热。目前,有研究发现在使用双相溶剂后可以降低能耗。如单乙醇胺和1-丙醇组成的双相吸收剂可以使吸收过程的显热和汽化热分别下降80%和75%,总再生能耗下降39.85%,循环容量从1.01mol/kg提高到2.51mol/kg。双相溶剂除了降低吸收热外,还大幅度地增大了CO2的吸收速率。在CO2负载量较低的范围内,脯氨酸钾和乙醇组成的双相溶剂的CO2吸收速率要远大于质量分数30% MEA水溶液的吸收速率。与30% MEA/H2O相比,MEA/水溶性醇组成的新型CO2相变吸收剂的CO2循环容量提高了62%,溶剂体积减少了67%以上。

4.3

碱性氢氧化物溶液

碱性氢氧化物在纯水中电离程度高,一般具有强碱性。碱性氢氧化物溶液吸收CO2是利用溶液中的OH-和CO2快速反应生成碳酸盐。目前,使用氢氧化物溶液捕集CO2的物质主要是NaOH溶液、Ca(OH)2溶液和KOH溶液。如Yoo等使用NaOH溶液捕集烟气中高浓度的CO2,发现反应速率和捕集效率主要取决于NaOH浓度。同样,Ca(OH)2溶液捕集CO2时的浓度也极大地影响到了捕集效果,其中饱和的Ca(OH)2溶液捕集CO2效果最佳。除了浓度之外,温度和压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Rastegar等使用KOH溶液吸收CO2的过程中,发现温度和浓度的升高会降低CO2的吸收容量,而增大压力则会提高CO2的吸收容量。此外,Sen等提出了可以利用氢氧化物溶液捕集CO2并将其转化为甲醇。这为氢氧化物溶液捕集CO2提供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技术路线,不仅可以达到捕集CO2的目的,还可以生产有经济价值的甲醇。


5

不同吸收剂捕集CO2的对比

如表3所示,对比了不同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的优缺点和提高吸收性能的方法。对于胺溶液而言,每种单胺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如使用最广的MEA,虽然成本低、吸收速率快,但高腐蚀性和再生能量需求限制了其在工业上捕集CO2的应用。其他单胺与MEA相比,胺的腐蚀性弱或需要的再生能量低,但在吸收效果方面却相对较差。所以,将MEA和其他胺混合在一起可以提高胺类溶液对CO2的吸收性能。与MEA等胺溶液相比,氨溶液吸收CO2的热量相对低,并且不受烟气中硫化物等物质的影响。但氨的高挥发性会降低氨的浓度,从而降低了对CO2的吸收性能。虽然有许多抑制氨挥发的措施,如洗涤法、膜法、添加抑制剂等,但这些方法目前只是在实验研究中证明是可行的,缺乏在工业中大规模捕集CO2的应用研究和分析。对于使用碳酸盐溶液吸收CO2,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但是,CO2与碳酸盐反应速率慢,特别对于烟气中低的CO2分压会严重限制碳酸盐捕集CO2。离子液、相变吸收剂、碱性氢氧化物等吸收剂在捕集CO2方面也展现出了各自的优点,如离子液的高CO2溶解度和选择性,特别有助于捕集多组分混合气体中的CO2。但这些吸收剂存在缺乏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传质速率低等问题,虽然可以通过添加官能团、催化物等有所改进,但还需要进一步去提高和完善。

表3 不同吸收剂捕集CO2的对比


6

结语

由于液体吸收CO2具有处理能力大、价格普遍低、技术成熟等优点,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碳捕集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各种吸收CO2的溶液和溶剂,讨论了这些物质捕集CO2的机理、影响因素、增强的方法以及应用等,并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

在综述各种液体材料后,发现单一的液体材料在捕集CO2方面的性能相对较差,有些液体还存在腐蚀性强(MEA)、挥发性大(液氨)、再生温度高(碳酸盐)等问题。对于这些性能差的捕集材料,发现可以使用添加剂、抑制剂或者共混物等来改善性能。例如,将两种或多种胺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低再生能量需求的高效吸收剂。在氨液中添加抑制剂Co(Ⅱ)后,可使氨逸出体积分数降低60%。对于Na2CO3溶液,在添加起泡剂后吸收效率可以由55.6%提高到99.9%。但是,有一些添加剂/抑(促)制剂存在毒性、腐蚀性和挥发性。因此,今后需要继续探索和开发出有无毒、低腐蚀性、绿色和低成本的添加剂/抑(促)制剂。同时,还需要研究这些添加剂/抑(促)制剂与溶液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

对于传统工艺的改进并结合新技术,也可以有效解决液体材料捕集CO2过程中的问题。如将CCS技术和太阳能耦合起来应用于燃煤电厂中Na2CO3溶液吸收CO2的场景中,可以有效解决碳酸盐吸收速率慢等问题,并且还可以降低整个工艺的能耗。但是,使用这类新工艺存在经济评估不足的问题。对于实际的应用,成本效益将会是决定工艺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地考虑成本,并且要尽可能地符合实际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场景。

此外,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液体材料捕集含有CO2的单组分气体或CO2/N2(CH4)的双组分混合气体。但在实际的烟气中除了CO2外,还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以及粉尘颗粒物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对于液体捕集CO2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会改变溶液的酸碱性,重金属可能会增加溶液的毒性,过高的粉尘颗粒物会影响气液的传质效果。因此,未来的研究要多开展使用液体材料捕集多组分混合气体中的CO2研究。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苏辉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CO2捕集技术。


通信作者:王恩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CO2捕集技术。


(扫码关注我们

邮发代号:82-311

订阅热线:010-64519502

网址:http://hgjz.cip.com.cn


欢迎您分享、点赞、收藏、在看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会刊,EI、SCOPUS等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20版《中文核心期刊概目要览》化工类第1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