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能乐观赏的空间里

文摘   2024-07-07 10:08   日本  

先科普一下。能乐(Noh)是一种集合舞蹈、戏剧于一体的传统日本表演艺术形式。它起源于14世纪,受到中国唐代散乐”的影响,后来融入了日本本土的文化元素,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能乐的表演包括两部分:狂言是一种充满宗教色彩的假面悲剧,而狂言则是更加世俗化的滑稽剧。能乐的表演者需要通过精确的程式化动作来表达情感,而且往往使用面具来扮演各种角色,如鬼魂、妇女、儿童和老人。能乐不仅是表演艺术,还涉及雕刻、印染、编织等多种手工艺。2001年,能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天晚上,我为中日两国学生安排的田野课堂是在一家能乐会馆,二楼有一个专业的舞台,规模虽然不大,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以及从曲目中所发出的真声都是零接触,由此而酝酿出的气氛很接地气,果然有一种异次元的感觉。这回演出只有直面,演员们不戴面具。实际上,单从学识的角度探讨“能乐”,先从相关的书籍资料入手,深度阅读,想必是一条了解日本文化的官方路径。不过,经过多年的教育,但凡是从现场获得的体验,我总觉得比一成不变的阅读更有冲击力。

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时下大肆流行的AI人工智能以及来不来就用手机或电脑构制图文,甚至包括视频在内,都已经达到了信手拈来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与人的交往对虚拟中介的过度依赖也越来越显著了。因此,如何在田野课堂上打开这个局面,似乎变成了我这么多年来的教学功课之一。

“能乐”的真声就像寺院早课的诵经一样,宗教色彩很浓,阴阳顿挫,龙吟虎啸。如果把眼前的所见与所闻分解成每一个瞬间的话,我觉得其中最深的环节往往是从日语的发音源开始的。古代日语就有母音调和,震耳欲聋的发声起始于胸腔,而能乐将其推至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这与寺院内充满了盈盈悦耳的念佛声似乎还是有区别的。至于区别在哪儿,不用说,还得继续在现场体验才行。

能乐的演出是有曲目的。开演前,观众会拿到一份节目单。一旦进入演出时,每位演员的发声全是相互的提醒,并不包含语义,而是心有灵犀,全力输出自己声音的势头摧枯拉朽。舞台的质感很强烈。

田野课堂之后,四位日本青年演员与我班上的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这对中国留学生而言,能够如此近距离地了解对方的传统文化其实是挺难得的一件事。今后,我还会继续策划田野课堂,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延伸阅读:10年后的感叹是什么

毛丹青
旅日作家,神户国际大学毛丹青教授,以日常生活为主线,不完全拘泥于对日本文化的细节描述,有时也写其他,但许多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