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村上春树小说的翻译问题,很早就变成了一场论战。这个奇妙的现象不仅仅限于中国国内,甚至包括欧美,乃至日本的文学界内也有人不断发问,认为村上春树先是翻译家,然后才是小说家。这就好比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先装哪个轮子不重要,关键要看两个轮子是否能同时顺利启动。说白了,村上春树的日文本身已经带上了不少翻译腔,与传统日文的表达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最近在跳岛FM上听了于是女士主持的一场鼎谈,题目是《认真地来比较一下村上春树的林译本与赖译本》,觉得有意思。当然,这也是因为上海译文出版社打破了常规操作,大批引进了台湾的赖译本而引发的热点话题所致。在此,暂且不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反倒是频繁出现于文学中的关键字值得思考。
任何一位大作家,尤其是日本作家都会有自己的关键字。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关键字是“底”,这个关键字不仅贯穿了他的著名小说《雪国》,甚至延续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川端康成吸煤气自杀的那个瞬间,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最后出现在他的眼前的只是一片黑洞洞的“夜底”,这正好跟他《雪国》开场描写的雪白色的“夜底”是一个鲜明的黑白反差!
按照这样的思路,每回用原文阅读村上春树的时候一直寻找他的关键字。尽管我知道任何作家的语言都是不能用一个字概括的,更况且,如此挑剔的阅读方式势必导致想像力的萎缩。不过,我还是坚持了这样的寻找,就像把阅读当成一场小孩儿玩的文字游戏一样,无需用力过猛的思考。
村上春树的中文译本究竟如何,不敢妄作主张,但仅仅从他的原文小说来看,“光”也许是一个关键字。有关中文译本的问题,建议大家听一下刚才说的跳岛FM第179期,有深度。
1983年,村上春树曾经发表过一个短篇小说《萤》,原文试译如下:“萤火虫消失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的光的轨迹一直留在我的里面。这道微弱的光就像失去了目的地的灵魂一样,在双目紧闭的厚厚的阴影中仿徨。在阴影中,我多次悄悄地伸出手指,但什么也没触摸到,因为那道微弱的光老是走在我的指尖的前边。”
其实,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实例,对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抓关键字也许是一个阅读的方式。村上春树把“光”这个字推到极致莫过于2009年在耶路撒冷的讲演,而且他是用英文大声朗读出来的。原文: My answer would be this: namely, that by telling skilful lies -- which is to say, by making up fictions that appear to be true--the novelist can bring a truth out to a new place and shine a new light on it.
“我的回答将是这样的:即,通过讲述精巧的谎言——也就是说,通过编造看上去很像真实的虚构故事 —— 小说家就能把一种真实带到新的地方,并且能赋予它一道新的光。” 很显然,村上春树的关键字至少有“光”这一个!另外,村上春树在英译日的过程中,过度使用一个叫“やれやれ”的字组,也是一个引起业内热议的话题之一。
日语“やれやれ”在村上春树的翻译中近乎是一个巨大的万能语,但凡表达无奈、纠结、无助、自弃与自勉的时候,他都会让“やれやれ”闪亮登场,不厌其烦。上述细节引自《BRUTUS》村上春树特辑。
视频是我给日本学生讲《日本文化论》时涉及村上春树文学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