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写好的结局

文摘   财经   2024-10-22 15:00   北京  
每一轮周期的样子都不一样,但内在的逻辑总是惊人的相似。疫情危机后的这轮大周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那轮十年大周期极其类似,过去四年发生的事情几乎就是历史的复刻,而未来几年的市场也很有可能继续沿着历史的逻辑前进。

前两节课我们梳理了这个故事的前6个情节:
  • 第1步是外部大冲击爆发,经济短期快速下行;
  • 第2步是倒逼政策大刺激;
  • 第3步是政策快速见效,经济和市场迎来“蜜月期”;
  • 第4步是刺激效果释放完毕,经济重回需求断档导致的长期下行趋势,股市大盘等β类板块牛转熊;
  • 第5步是通胀周期在经济见顶后滞后扩张(滞胀组合),股市中小盘等α类板块则在大盘见顶后延续牛市;
  • 第6步是以通胀见顶反转为标志,经济进入痛苦的通缩出清和产能消化阶段,而股市也进入大小盘通杀的漫长熊市。

今天我们继续讲接下来的故事。

第7步:漫长的通缩出清过程中,一开始政策会保持定力,但到最终仍逃不掉大刺激的宿命,深度通缩风险最终会倒逼出新一轮“大刺激”。

每一轮经济下行都会倒逼政策宽松,但不同的经济下行周期政策态度也会非常不一样。如果经济是像撞墙一样的危机式下行,那一般马上就会倒逼出大刺激,就像2009年以及2020年那样。而如果经济只是正常周期中相对缓慢的自然下行,那大概率政策不会马上启动大刺激,而是先保持政策定力,走一步看一步,相机抉择、小步慢跑式的宽松。

那这种小步慢跑到最后会不会升级为大步快跑的大刺激?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经济本身就有很强的内生动力,微刺激就能把经济拉起来,那显然不需要再加大刺激力度,就像2019年一样,那时候房地产还很强,还没降息经济就稳住了。而如果经济本身没有很强的内生动力,甚至出现明显的引擎失速、需求断档,那微刺激到最后必然还会升级到大刺激。

我们讲的两代周期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危机后最重要的经济引擎失速,导致长期需求断档。所以,不管一开始经济的韧性有多强,也不管政策定力有多强,到最后的结局早已注定:不靠大刺激根本稳不住。

一代周期在2014年之前保持政策定力,2014年开始刺激全面升级。2011年刺激退潮之后,经济一路破9、破8,到2014年已经接近破7,但直到2014年四季度之前,政策都保持了极强的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全面宽松。所以当时提出了“定向宽松”和“微刺激”的概念,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央行在2014年创设的两个定向宽松工具:PSL和MLF,同时用定向降准代替全面降准,并放弃降息,希望通过定向宽松能把经济稳住。但就像前面分析的,这种长周期换挡不是定向宽松能稳住的,最终还是得全面宽松刺激。2014年11月,以央行重启降息为标志,政策从定向宽松彻底升级为全面宽松,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一反常态,连续11次全面降息、降准。

二代周期在2024年之前保持政策定力,2024年开始刺激全面升级。2021年刺激开始逐步退潮,经济就逐步从高位回落,随后疫情又几次反复,经济持续震荡下行。2022年疫情防控调整后,经济虽然从谷底慢慢复苏,但复苏力度极弱,通缩压力持续加大,不管是实体企业、居民家庭还是资本市场信心都严重不足,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骤增。而这也反过来影响了财政收入,财政缺口也明显扩大。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政策从2021年底的降息开始就转向宽松,力度看上去也不小,但由于这轮周期面对的是人口和房地产的长期拐点,比以往任何一轮周期下行压力都大,所以常规的政策刺激根本不足以对冲,结果就是经过2022-2024年的两年多宽松,经济依然没有走强,甚至在2024年重新出现衰退趋势,资本市场也跌至冰点。

多重压力之下,全面刺激虽迟但到。2024年9月,以924金融发布会和926政治局会议为标志,刺激政策全面升级。各种史无前例的政策多箭齐发,中央要求“干字当头”;货币方面“有力度的降息”,设立再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设立互换便利间接给非银买股票输血,而且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地产方面降存量房贷利率,“促进市场止跌回稳”,一线城市放松限购;财政方面增发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金,新一轮债务置换,收储存量住房等等。

故事讲到这里,两代周期的情节似乎如出一辙。虽然宏观环境完全不同,但内在的演进逻辑基本是一致的。那么问题来了,当下的这轮周期未来会如何演进?我们似乎也可以从一代周期后面的故事中找到一些答案。

我们沿着刚才的情节继续讲一代周期的故事。

第8步:全面刺激的第一阶段,“加水”比“加面”更快、更容易,实体经济很难马上走出通缩,水多面少的资产荒进一步加剧,进而催生金融市场大泡沫,尤其是股票市场出走出“水牛市”。

全面刺激的政策手段无非分两类:一类是宽货币,也就是俗称的“加水”,即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来扩张货币供给,增加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另一类是宽信用,也就是俗称的“加面”,即通过财政、类财政、地产、产业等政策来扩张实体经济的需求,让流动性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形成实际的产出和收入。

不管在哪个国家,宽货币都比宽信用更容易、速度更快……



会员戳这里直接收听

渐近投研
顺势而为,循序渐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