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77、78级于2018年立碑
新三届纪念碑
——77、78、79级回忆文集“三百部”
陈益民
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
我们说:“新三届文集三百部,志无涯。”
《诗经》三百篇(实305篇),思无邪,是说它充满真情,纯净正直,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新三届文集三百部(实际收录亦305部),志无涯,也体现着新三届的志向与作为,从中可窥见他们历经社会巨变,充满朝气,放飞思想,投身变革,无愧于时代的历史足迹。如果给当今已印制出版的新三届文集作一总体概括,那就是指这些书以回忆录为主、以新三届学子求学、上学内容为中心,兼及上学前的成长岁月、毕业后的奋斗历程,记述这个群体的人生轨迹,从中也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和国家巨变,深刻反映了学子曲折的命运与家国天下的情怀。
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迎来首批大学生——77级
一、群像
“三百部”文集构成了塑造新三届群体形象的“文库”。
这里所谓“新三届文集”,还不包括诗文创作集(专写新三届的少数长篇小说除外)、美术创作集、学术研究文集、新老照片集、聚会纪念集、同学名录等,若加上这些,遑论“三百部”,称“四百部”“五百部”亦有可能。
这座铸造新三届群体形象、记录一段特殊历史的“文库”,不是产生于某个组织或某个学派的擘画与催促,而是在几十年中主要由新三届学子自发地编撰印刷出版的作品——出自新三届的芸芸学子,出自新三届的许多班级或年级,也有部分出自与高考改革相关的教育考试机构和学校,还有相关的研究人员和相关的部门。若以平均33到34万字一本书的篇幅估算,300部新三届回忆性文集的文字量,大约超过1亿字。用1亿的文字量集中记述一个群体及其所处的时代,这绝对是中国历史叙述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当代史记载中的一个奇迹。说这一现象空前绝后,实非虚言。
无疑,有许多人意识到了新三届这个群体以及这个群体所处的时代和所经历的事件,是中国当代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下来的重大史实,因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到本世纪20年代前期,从个体、群体,到一些机构,都不约而同地对这个群体、对群体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进行了广泛而详尽的记述。这些记述体现了新三届的成长历程与后来发展的部分业绩,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新生,一个国家的新崛起。它实际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第一页精彩记录——虽然我们一般把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为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开启改革开放征程的起点,但是,改革开放的序幕,却是在1977年就已经拉开,教育领域的恢复高考,事实上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中国教育领域率先进行的高考改革,引发了此后更广泛的社会变革,中国也由此开始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1977,注定成为国家、民族腾飞的一个拐点。
改革开放最初走过的40余年,正是新三届登上历史舞台、努力奋进的时期。当国家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来到当下发展开始降速的时候,却也正是新三届群体陆续退休、离开历史舞台的时期。由此更见得新三届群体走过的奋斗人生,正是伴随国家从低谷冲向发展高峰的年代,他们成为那个伟大年代的奋斗者和见证者,与祖国一起在奋进中逐步迎来了中国的小康社会。他们为那个时代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才干。他们既是装点那个时代的朵朵浪花,又是那个时代手把红旗立潮头的壮阔风景。他们不会懊悔于像有的人所指责的那样——没有为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更多贡献的说法,也不会因为在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方面未体现出更多更杰出的成效而自歉自责。40多年来,他们尽了自己所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无愧于当初上大学时作为那时的“天之骄子”的荣耀,无愧于母校当年的精心培养,也无愧于在各行各业聆听到并竭尽全力去响应的时代召唤。对于此生曾亲历国家由弱到强的变局,又曾投身变局中做出了自己的奉献,新三届的学子们总体上是感觉骄傲和自豪的,无悔于此生的。
不过,有人笑了,说:“对过去的苦难喋喋不休,对现实的问题睁眼不提,这就是新三届昭示于世的主题。”而且,诚如77级的陈平原先生所说,新三届很容易“以为全世界人民都跟我们一样,特别看重恢复高考这件事”。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新三届本身,在当今社会上人们也确实对于1977年重启的高考的重大意义已变得越来越淡漠,从而也会惊诧于新三届为何总在为此事“喋喋不休”。
无疑,新三届文集“三百部”,便是这“喋喋不休”的明证。新三届还有影响甚广的公众号,天天发布与新三届相关的纪实类回忆文章,也无不彰显出“喋喋不休”的模样。
说新三届“喋喋不休”于自我的那点苦难经历,而对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绝口不提或很少涉及,这有必要作些辨析。在当今时代,岂止是新三届这一群体如此?周遭世界充满苦痛,充满矛盾冲突,而这个社会几乎所有阶层,面对严峻的现实问题,莫不集体噤声。新三届固然有“激扬文字”的能力,而“批判的武器”在现实世界是否有立足之地?头顶有尚方之剑高悬,耳畔有“武器的批判”警钟长鸣。此时、此地、此社会,新三届对于人世的诸多不平不公顶多只能暗自腹诽,或是如荒江野老与三两知己坐衡门内窃议,又或者,直接自己躲入铁屋,自拟束缚中的豺狼,仰天发为几声凄厉而苍凉的长啸,如此而已。哪来的挥斥方遒的呐喊,哪来的跃马关山的洒脱啊!古人老把亡国之责归咎于红颜,同样,今人在评介一个社会群体时,也不能总走古人老路,不必只让新三届来背负不敢指点江山的责伐。勇于深刻剖析、无情抨击时弊的清流,已然绝迹;莫谈国事,不得妄议,已成社会常态。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学学屈子披发神游,咏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民国时期,刘文典曾与蒋介石对骂,甚至还踹了蒋一脚,人们赞其有文人风骨。到50年代,还是那个刘文典,面对大批判风云,他点头哈腰,唯唯而已,昔日风骨,一扫而光。可见文人有没有风骨,能不能显现风骨,也得看他处在怎样的环境。
“喋喋不休”于自我曾经的意气风发,常常击节称赏、回味“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高光时刻,固然是“小我”的体现,格局似欠宏大。然而,新三届作为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一代,是不争的事实。新三届人的命运,值得他们“喋喋不休”。他们有可资唠叨的人生经历,有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深刻记忆,有记述那个巨变岁月的激情,更有那个大潮涌起的伟大时代太多值得记录的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国家历史。而且,他们还确实有把那一切记述下来的笔力!这一点很重要。当今有太多的社会群体,他们也可能有跌宕起伏的艰难经历,有承载一段国家历史的非凡人生,但他们无法从整体上用笔将群体的历史命运记录下来,比如历经苦难的两千万上山下乡知青,比如投身血与火的“自卫反击战”的几十万战士(尤其后者),他们没有留下多少记录那一代人起伏人生的文字(更遑论“文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历史,被永远湮没在了无边的莽莽荒原和纷繁的历史时空中。惜乎!那是遗憾,更是无奈。而新三届于此,或可聊以自慰。而且,新三届留下的大量自述,将来也未尝不会让关注中国转折年代历史的史家们感到幸运。
新三届之后,经过一年年的高考,又产生了无数新时代的大学生。以他们的文字水平,当然有能力书写自己的过往,但很少有哪一届同学会去记录他们自己的历史。原因在于,他们的经历太单薄了,缺少值得书写的苦难;他们的步调太统一了,千人一面,都从一条几乎相同的道路上走过来。同时,他们还不是处在有巨大反差的大变革时代,未遭受时代大潮的拍打,没有亲历飘浮不定的生存沉浮。因而像新三届那样书写各自人生的情形,在后来的各届同学中再也无法复制。这也更证明了新三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性。新三届留下的自述之意义与价值,当然不同凡响。较早的一部描写新三届(最初称“新三级”)的图书《中国新三级学人》甚至这样评价:“新三级,改革开放时代的第一代幸运的‘黄埔军校’生,他们有幸最先站在中华民族奋起腾飞的起跳点上。”以至于许多大学的77级、78级、79级同学在毕业30、40周年之际,都有以班级或年级组织的集体重返母校参加感恩庆典的盛举,而新三届以后的其他各届毕业生,又有多少班级、年级能举行类似的集体隆重回归母校的仪式?不是新三届太自作多情,正如一本新三届文集《时代之子》书名所指称的,他们是时代骄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从而在他们回归母校时,总能受到母校的热烈拥抱!
关于新三届特点,不少人已做了总结,诸如他们高考的录取率超低,仅5%—7%;上学时同学间年龄相差悬殊,达十余岁,长幼同堂;女生占比相对较少,文科尤其如此;普遍有着社会底层经历,成长过程伴随着不尽的艰难困苦;不讲吃穿,一心问学,苦读程度直追头悬梁、锥刺股;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日云霄万里人”的抱负,矢志报国,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又正值国家各行各业人才稀缺、极需人才的时候,他们因而普遍有了施展才干的机会,很快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从而又能以他们的成绩,进一步证明恢复高考对于国家改革开放迅速进入快车道的重要意义。新三届后来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时势使然,也是他们的学识、眼界及做出的实绩带来的结果,他们由此也获得了作为新三届所具有的集体荣光。即使多年前曾有人诟病新三届拥有学术地位、掌控学术资源而达不到应有的学术高度,成为学术发展的“绊脚石”,而那也不过是耸人听闻之说,言过其实了。厦门大学77级刘海峰学友评骘得好:“他们既是高考制度恢复的受益者,也是新旧交替以及一个国家回到理性发展道路上的承担者。”
《那三届:77、78、79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
二、文集概观
以下,再从新三届的“三百部”角度,看看那么多的文集对于这个群体的意义。
最早的原始记录,体现了新三届上大学时就已十分珍视自己的上学时光。有的新三届班级,在校时就开始记录班级的学习历程。如《班史》,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78级财务会计专业所编的油印本,按年份记录各个学期的班级情况、学习过程,以及政治组织工作和文体活动等,可谓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实录。只因是原始素材,未经编辑整理,所以没正式出版,只是近年新做了电脑排版本。该班在毕业时,曾希望这种记录班级史的形式能被后来者一直传承下去。然而,《班史》策划人马小冈学长在致笔者的一封信中提到:“编撰《班史》的初衷是希望以此为载体,记录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脚步,可惜这部专史终止于80级,显然后来者缺乏热情。”诚如本文前面所言,经历单薄、步调统一的一届届后来者,不可能像新三届那样看重自己在校时的经历。
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编的《老八舍往事》,则于2010年正式出版了,同样是大学年代的学习生活实录。书中依时序记述了当时社会、学校、班里以及同学间发生之事,有今日的评说,也有当年的日记、笔记等原始资料佐证,有很高的历史还原度。书中序言说:“我们回忆往事,就并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而是希望更好地融入新的时代,激励自己奋力前行;也不仅仅是发发感慨,而是为了珍视和感恩。”点明了对于我们这个群体的历史的珍惜、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感恩。
除了新三届自身的原始记录,相关机构对于恢复高考这段重大历史的文献整理,在反映时代大背景方面,更有其深度和广度。1989年,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编的《招生文件汇编1977—1988》,是较早的高招文献汇编。到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时,相关文献的整理,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2007年出版了《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1977年5月—12月)》,展示的是邓公复出后首先以恢复高考来推动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以及高考恢复中最初的决策与政策制定过程,可以让人看到那时的拨乱反正之举。同年出版的《难忘1977:恢复高考的历史实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撰,其中有“恢复高考的历史记录”,摘编了恢复高考前后的历史文献;有“招办工作者亲历记”,为招生工作人员对高考招生的回忆等,都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其后也出版了一批回顾恢复高考三四十年间高考改革历程的书,不过,恢复高考只是其中靠前的一部分,而且多属文集性质,有不少还是反映地方性的高考改革历史。诸如:《中国考试》杂志社组稿编辑了《恢复高考30年》,《南国早报》编辑了《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文集》,重庆招生办出版了《见证30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还有云南省的《走过三十年:云南省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年文集》、江西南昌市的《辉煌30年(1977—2007):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纪念》,以及《历史拐点:广东高考30年》等等,均属此类。也有按编年方式叙述历年高考改革进程的,如马国川等所著《高考年轮:恢复高考三十年的民间观察》。到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时,又出了一些类似的书,如教育部考试中心编《我与高考改革同行(1977—2017):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文集》,齐中熙等编著《中国高考40年》,都概述了1977—2017年中国高考发展历程,但新三届的时代只是书中叙述的起点,书中更多的笔墨在于记述后来的发展。
这些书着眼点都在于记述恢复高考后的三四十年招生改革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见到针对恢复高考这一事件本身所作的专史。杨学为著《中国高考史述论》(2007年出版),其中有部分章节论述了“废除推荐,恢复考试”的过程,及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思考和相关举措;高军峰、姚润田著《新中国高考史》(2009年出版),亦有专章叙述恢复高考的历史。但这两种著作均不是与新三届紧密相关的专史。直到2020年出版的孙钦梅著《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则是较全面叙述恢复高考历程的专著,是与新三届紧密相关的历史编纂的新成绩。而同年出版、由杭州大学77级陈侃章学友所著《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叙述恢复高考历史,在史料征引、史实叙述与考证,以及可读性诸方面,则更胜一筹。书中追本溯源,辨析了恢复高考的台前幕后诸多人物事件真假,纠正了一些当事人因岁月久远而产生的记忆失误,多方面论述了那段非常时期的历史过程。论说扎实严谨,称得上是多年来关于恢复高考的历史论著中最好的一部专著。
自编文集,是新三届文集的主流,也是记述新三届人生内容最为丰富详赡的部分。自1989年戴建军、徐永青编撰的《人格的历程: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心灵轨迹》出版后,逐步开启了新三届文集的出版热潮,并分别于2008年、2018年两个标志新三届入学30周年、40周年的年份,达到高潮。高潮过后,随着新三届学子普遍到了退休年龄,先后退出历史舞台,未来恐怕再不会有新三届的出书热潮重现了。
自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即新三届毕业10到20周年之际,陆续出版了几种文集,可谓领风气之先。其中,钟岩著《中国新三级学人》,1996年出版,系对新三届学子的采访记录;徐晓主编《洗礼岁月:77、78级大学生求学历程》,1997年出版,内容包括学子自述和编者访谈。二者是90年代仅见的两部新三届学子回忆录。新世纪初,面世的新三届文集尚少,正所谓“最好迎春花信早”,因而最初问世的几部书,值得一记:《难忘的求学之路——中南矿冶学院七七级同学回忆录》(2001)、《蓦然回首: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七八级同学毕业二十年纪念文集》(2002)、《遥想当年:西南政法大学七八级忆旧文集》(2002)、《风雨故人来:西北工业大学77、78级校友访谈录》(2003)、《八二届毕业生》(2003),均值得赞赏。
2007—2008年,值恢复高考及77级、78级入学30周年,是新三届文集出版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所收录的“三百部”文集书目中达到42部;2012、2013年毕业30周年,又是一个出书高潮,这两年有文集41部;2017—2018年,是新三届出书最多的时期,在书目中达到79部之多。此时正值国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也恰逢恢复高考和77级、78级入学40周年,而且新三届多数人此时到了退休年龄,有了更多的时间回顾过往的人生经历,于是编书成为一时热潮,也成为新三届自编文集最集中的亮相。在此随意列举数部文集,以见其一斑:《那三届:77、78、79级的历史记忆》,当时出了三部《那三届》,分别署题为历史记忆、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中国记忆;《我与祖国共命运: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恢复高考》,收录了备考、考试、录取、大学、社会五个方面的回忆文章;《77、78级艺术现象研究》,记述恢复高考最初两届在美术界的影响;《新三届致新生》,是“新三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大量文章的精选;《高考改变了命运》,延边大学朝鲜族考生为主的高考回忆录,完全为朝鲜文版,非常独特;《永恒的哈工大记忆:77、78级入学40年纪念》《延伸的墨迹:清华大学1977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两部书均反映出理工科学子也纷纷撰文出书。
2018年以后,新三届出书热潮渐渐降温,其中仍出版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为77、78级大学生诗人访谈录;《两院院士忆高考:77级、78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收录51位院士回忆文章;《未名不改旧时波:北京大学77、78级毕业40周年校友回忆录》,记述北大学子的求学经历、校园生活、师友情缘、学业优长,以及后来几十年的事业发展情形;《回眸:亚特兰大77级纪念文集(1977—2020)》,系移居美国亚特兰大的77级学子们所写的回忆文集……2022、2023年为新三届毕业40周年,书目中统计有29部文集,成为新三届文集出版的余波,此后就再也难以形成新的出书峰值了。
此外,关于新三届“三百部”文集,还有以下几点有必要一提。
其一,有一些大学的新三届,出的文集相对较多。“三百部”书目中,厦门大学有13部,北京大学有11部,最为可观。其次有中国人民大学(9部)、山东大学(7部),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分别有5部,这些学校的新三届在回首新三届曲折历史中,显现出了更大的热情。
其二,文集以班级组织出书为主,其次是年级或77、78级两届或77、78、79级三届共同编纂文集,还有就是各校校友会,或有关招生办、媒体等机构组织的文集。方方面面,都意识到恢复高考的重要意义,以及新三届群体在改革开放年代的独特性,从而要记录下那些人、那些事、那个社会、那个时代。
其三,虽然现有文集以集体编撰为主,但也有少数个人写的回忆录。其中包括一些著名作家和学者。他们有着较强的写作功力,能将求学历程诩诩如生地记述下来。诸如:北京大学中文系77级张曼菱(作家、导演)著《北大回忆》,中山大学中文系77级陈平原(文学研究专家)著《怀想中大》,南开大学中文系77级刘跃进(古典文献学专家)著《从师记》,南京大学历史系78级郑会欣(民国史研究专家)著《陌上青草:一个历史学者的自述》、山东大学数学系78级蔡天新(数论学家)著《我的大学》等,都是典型。此外,还有《一个七七级大学生的自述》(陈平)、《山风海涛入梦来:一个77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史》(林坚)、《永远的大学:纪念高考40年》(王德禄)、《日记中的“77级”》(吴鹏森)、《我的1978》(郑正辉)、《岁月留痕: 一个78级大学生人生实录》(朱荣跃),等等,他们的回忆录,记录了个人在这个时代的经历,为后世留下了精彩的个体纪事。希望未来有更多新三届学子,写下个人的长篇回忆录,这更能体现新三届人的人生传奇。
其四,“三百部”文集中还包括若干在国外出版的英文作品,出自新三届中的外国留学生和后来出国的新三届中国学子,如:南京大学历史系78级的美国留学生John Pomfret(潘爱文)著Chinese Lessons: Five Classmates andthe Story ofthe New China(《中国的教训:五位同学与新中国的故事》);北京大学历史系77级的菲律宾留学生Jaime A. FlorCruz(吉米·弗古律斯)著The Class of '77: How My Classmates Changed China(《77级:我的同学们如何改变中国》);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中文系78级傅苹在美国出版Bend,Not Break-A Life in Two Worlds(《弯而不折:在两个世界间的生存》,按:对于此书中所记上学时的某些内容的真实性,其母校持有不同看法);内蒙古师范学院外语系77级吕丁倩即将在美国出版My 1977 College Entrance Exam - A Self Account of the Event(《绝处逢生:我的1977年高考》),等等。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国的新三届影响,推向了世界。
其五,新三届“三百部”文集以纪实性的回忆录为主,同时还有少数以新三届学子为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小说内容以他们的成长和求学为主,也涉及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精彩人生故事。新三届之后又有了数十届大学生,却几乎很难看到描写他们的纪实小说,也可见新三届与后来者的不同。这些新三届小说中,有2009年上映电影《高考·1977》时,由任仲伦主编、同步出版的同名小说;有阎真所著《沧浪之水》,于2001年发表,10年后改编成电视剧《岁月》全国播映;其他还有高满堂《雪花那个飘》,2011年有38集同名电视剧上映;韩乃寅《七七级的爷们儿》,2016年亦改编成同名电视剧。诸如此类,可见新三届及其时代,有很持久的关注热度。甚至近年来,还出现不少关于恢复高考的非正式出版的网络长篇小说,如笑穿邦《高考开启完美人生》、宁中南《大时代1977》、镶黄旗《重返1977高考》等等,但因为这类作品中颇有所谓“穿越”的荒诞情节,故一概不收入我们的新三届文集书目中。
西安交通大学77、78级于2012年在校园所立之碑
三、纪念碑
一个群体出了三百多部记述本群体经历的书,这是很独特、很令人惊讶的现象。然而,如此多的作品,基本上是多人回忆文章的汇编,少数为个人经历的回忆录,还有部分为资料汇编性质,真正的记述新三届及其时代的综合性研究专著,除了《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等若干种书尚沾边之外,总体来说仍是付诸阙如,这是新三届“三百部”作品的一大缺憾。未来更需要的是以新三届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研究专著。诚如“新三届”微信公众号老编陈平学友所说:“新三届这三百本书,说到底也不过是新三届人的个人回忆、野史掌故、笔记小品,文多而驳杂,志高而意薄。未来更期待有人写出《新三届史记》《新三届菁英列传》之类的皇皇大作,那才算得上是一代人的历史丰碑。”确实,新三届当下的文集,犹如这个群体留在历史长河中的碑铭,只是类似于见证他们曾亲历时代的转折、辉腾的纪念性碑石。而要真正树立起全面反映转折年代的历史和新三届的史记的丰碑,尚有望于他年、有待于来者。未来,徜若真有高质量的多卷本《新三届史》或“新三届人生丛书”问世,新三届当为这个群体有了更明确的历史定位而额首称庆焉。遗憾的是,这恐怕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吧?
在此需要顺便提及的是,有的学校的新三届学子早已在校园树立碑石雕塑。如武汉大学77、78级同学在1982年毕业时,即捐资立“鲲鹏”雕塑,其高高的基座上镌刻“北溟深广,鲲翼垂天,云抟九万,水击三千”,用庄子《逍遥游》鲲鹏展翅高飞语义,雕塑与石碑气度非凡。而后续者相继。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77、78级返校立有“1977,历史拐点”碑;2018年,河北经贸大学78级学子返校立有“三十而立”碑,厦门大学中文系77、78级同学在校园立有“逐梦”石,等等。而最显大气的碑石,莫过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77、78级学子2018年归来时所立“难忘1977/1978——恢复高考暨入学四十周年纪念”碑石,蕴含着一种踏实、坚毅的气势和感念母校、感念时代的情怀。这些碑石,无不向世人昭示:新三届人,为纪念新三届群体、纪念群体所经历的时代,真的勒石纪铭了,以示垂诸久远之意。
武汉大学77、78级立于1982年的“鹍鹏”雕塑
如今,新三届学子年增岁长,到了耳顺与古稀之年,虽然爱回首往事,但40多年前的求学经历,该叙述的,都已差不多写下来了,再写就只能写各自毕业后的经历。而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愿意写给人看的毕竟极少,因而此后能看到的新三届自述,事实上也就凤毛麟角了,再也不能形成一波新的出书热潮。文集减少,新三届将逐渐归于沉寂,销声匿迹,预示着这个群体到了淡出历史舞台,挥手作别这个风云激荡时代的尾声……
屯极必通,会让人想到1977、1978年间的时代转折;泰极则否,会让人想到一个国家飞速发展40年,忽然来到了当下一个瓶颈期。古人常以唐朝开元、天宝由盛而衰,感慨世事无常、时势莫测。我们回首来时路,同样不免有天宝旧人感慨天宝旧事之态。不过,退出江湖的新三届,如今已然如无为道人、超然禅家。有谈笑鸿儒之雅,往来白丁之趣。世事于我,恍若隔世传奇,恰如古语所谓“得一老缁老黄,能痛饮酒,记天宝遗事”。行文至此,记起复旦大学79级李天纲学友曾说,新三届文章纷呈,近乎大唐故人“闲坐说玄宗”。愚亦有同感,谨录其语如下:
“光阴荏苒,这些年,1977、1978、1979年入学的大学生已经被称为‘新三届’。在公众号上遇到‘新三届’回忆文章,意识到‘文革’后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天宝遗事’,隔代说史,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写当年掌故,说说自己经历的人与事了……”
南京大学历史系78级于2002年值母校百年校庆时返校,并重在校门留影
四、“三百部”书目
以下书目按印制出版年份排序,实际收录书目305部,其中后面17部为描写新三届的长篇小说。
【80年代】
1.《班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财务会计专业1978—1982年编,按年份、学期,分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政治组织工作、文体活动四个版块,详记大学生活。初为油印本,近年有电脑排版本,未公开出版。
2.《人格的历程: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心灵轨迹》,戴建军、徐永青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收录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77级同学毕业后的社会经历、心灵体验和人生观点。这是新三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班集体的社会经历记录(但基本限于毕业后七八年间的人生记述)。
3.《招生文件汇编1977—1988》,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编,1989年内部印刷。
【90年代】
4.《中国新三级学人》,钟岩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系对新三届学子的采访记录。此大约为最早出版的新三届学子回忆录。
5.《洗礼岁月:77、78级大学生求学历程》,徐晓主编,收20多篇文章,或是学子自述,或是编者访谈,对象均是事业有成的新三届学子。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出版。
6.《我的高考》,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国教育报》编辑部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2000—2006年】
7.《难忘的求学之路——中南矿冶学院七七级同学回忆录》,中南矿冶学院机械工程77级同学回忆录,收文32篇。2001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8.《蓦然回首: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七八级同学毕业二十年纪念文集》,200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9.《遥想当年:西南政法大学七八级忆旧文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0.《风雨故人来:西北工业大学77、78级校友访谈录》,李都著,采访西北工业大学77、78级学子30位的求学经历。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年出版。
11.《八二届毕业生》,拉家渡编,广州出版社2003年出版
12.《我的大学梦》,于为民、郭信周主编,收录不同届学子上大学圆梦的回忆文章85篇,而其中新三届之文接近一半。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13.《大学梦圆:我们的1977—1978》,收录57位77、78级大学生回忆文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14.《七八级故事》,英子著,记述河南大学78级往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15.《百年潮涌,万代帆扬:山西大学文学院77级校友素描》,张心毅、陶文实主编,书海出版社2006年出版
16.《中国的教训:五位同学与新中国的故事》《Chinese Lessons: Five Classmates andthe Story ofthe New China》,美国John Pomfret(潘爱文)著,由美国纽约出版商Henry Holt and Company于2006年出版。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系78级留学生。书中记述该班五位同学的人生经历及作者在校时与他们的交往。但书中对其中的党员同学的记述颇有偏差,令相关同学极为不满。
【2007年】
17.《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1977年5月—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
18.《难忘1977:恢复高考的历史实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19.《见证30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郑朝卿主编。分四部分:邓小平论招生改革、高考回顾、高考改革、高考抒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出版。
20.《永远的1977》,收录新三届学子回忆文章39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1.《我的1977》,近20位有着77、78级高考经历的文化精英的回忆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出版。
22.《高考改变了命运》(朝鲜文版),金宽雄等著,主要是以延边大学朝鲜族考生为主的高考回忆。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23.《恢复高考30年》(上册:高考改革与发展;下册:高考文集),《中国考试》杂志社组稿,上册内容包括从全国到各省区招生办、各高校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7年的高考发展改革历程,下册包括教育官员、招考工作人员、考生的回忆文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24.《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文集》,《南国早报》编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
25.《回忆高考:1977年的那个冬季》,邹放鸣主编,收文八九十篇。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6.《中央音乐学院作曲77级》,王次炤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出版。
27.《回顾·探索:纪念恢复高考30年暨招生理论研究专辑》,高校招生杂志社编,收入34篇文章,包括回顾高考、探索招生两部分。巴蜀书社2007年出版。
28.《高考年轮:恢复高考三十年的民间观察》,马国川、赵学勤编著,记述了1977—2007年历年的高考状况。新华出版社2007年出版。
29.《辉煌30年(1977—2007):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纪念》,南昌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2007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30.《回眸七七:大连理工大学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庆典活动文集》,2007年8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31.《清芬挺秀华夏增辉:1977级以后清华大学部分优秀校友事迹汇编》,主编郭樑,收录80~90年代清华优秀学子事迹112篇,其中新三届校友38篇,占三分之一。清华大学校友会2007年9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008年】
32.《恢复高考30周年纪念文集》,肖辉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年出版
33.《走过三十年:云南省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年文集》,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
34.《我与高考:河北省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有奖征文集》,吴迟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35.《三十年:西北工业大学七七、七八级同学入学三十周年纪念》,卢苇、陈海主编。分文集、画册两册。文集五章:高考入学、校园时光、手足情深、欢聚一堂、诗词歌画,收录百名校友之作。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36.《我们77级》,钟文主编,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恢复高考及入学30周年文集,收文68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7.《我们七七级》,余雪主编,山东大学中文系77级同学求学回忆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38.《永远的77级》,剑钧主编,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77级同学回忆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39.《河南大学的青青子衿》,张清平著,作者为河南大学中文系77级。书前半部多是河南大学早年的名师记述,后半部则是其77级同学大学生活的回顾。大象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40.《我的大学我的梦:华南师范大学1977级和1978级校友访谈录》,王国健等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41.《我的'77'78》,葛剑雄、温元凯等八位名家的求学回忆。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出版。
42.《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张会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43.《“生”于1977:一群人和一个国家的拐点》,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44.《我们的1978:西南政法学院纪事》,舒扬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出版。
45.《一个七七级大学生的自述》,陈平著,作者为东北某大学中文系77级学子。远方出版社2008年出版。
46.《七七八八集:中国人民大学77、78级入学三十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47.《与历史相遇:七七级大学生活实录》,王林主编,重庆师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回忆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版。书分背景史料、高考前后、校园内外、人生起伏等部分,附录包括该班同学资料统计、上学期间中国社会生活大事记、恢复高考30年教育大事记等,有参考价值。
48.《往事·网事: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枫林诗文选集》,主编陈秉安,执行主编汪时健,作家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49.《历史拐点:广东高考30年》,杨开乔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50.《青春从未远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七八级入学三十周年纪念》,石渠阁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51.《鼓浪鹭影(1):入学30周年纪念文集》,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200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52.《影乐情怀:西南政法大学78级同学入学30周年纪念册》,西南政法大学78级十个班同学回忆录。200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53.《我们同学:中国人民大学77.78级入学30周年纪念(1978—2008)》,200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54.《流痕:我的1977》,韩少功主编,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三班同学回忆录,2008年编印,未公开出版。
55.《我们激扬青春的地方:77、78级同学入学30周年纪念文集》,内蒙古师范大学77、78级同学回忆录,200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56.《梦想开始的地方:哈工大无线电工程系78级同学的高考回忆》,入学30周年回忆文集,200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57.《同学30年(1978—2008):北京大学哲学系78级入学30周年纪念》,200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58.《七七而发: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何明洲主编,大连市文联200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59.《情怀墨浓:河南大学七八级同学纪念入校三十周年诗文集》,包括同学人生感悟诗词与求学回忆文章。200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09年】
60.《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岑献青主编,北大中文系77级文学专业同学回忆录。新华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出版。
61.《我的七七年,我的七七级:兰州大学中文系七七级入校30周年纪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62.《我的1977: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散文作品选》,樊峻峰主编,收录数十位不同地方不同学校考生的回忆文章。北京出版社2009年出版。
63.《我们从1977走来:一个特殊班级的高考记忆》,陆海英主编,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政教系77级同学回忆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64.《历史转折(1977—1978):亲历者的记忆》,杨胜群、陈晋主编,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
65.《抹不去的记忆:老三届·新三级》,张琦主编,收录了老三届和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新三届的数十篇回忆文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
66.《三十年再相会(1979—2009):中山大学历史系79级同学纪念册》,图文并茂的纪念册。200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67.《我们的歌:宜宾师专79级中文班》,200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68.《难忘七九》,中国人民大学79级入校30周年纪念文集,200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69.《七九印象:西南政法大学79级学子入学30周年纪念册》,2009年9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70.《鼓浪鹭影(2):,入学31周年纪念文集》,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200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0年】
71.《老八舍往事》,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
72.《我的南开岁月》,南开大学中文系79级回忆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73.《举贤新篇: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共和国故事”丛书之一)陈秀伶编,简述恢复高考的历史过程。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1月版。
74.《7801》,厦门大学中文系78级纪念参加高考30周年纪念文集,(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0年6月版。
【2011年】
75.《我们这一代:西北师大中文系77级乙班同学毕业30年集体记忆》,管卫中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
76.《斑驳:吉林大学中文系77级日志选辑》,温玉杰、霍用灵主编,南方出版社2011年出版。
77.《1979,我们启程》,重庆师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79级同学回忆录,收文67篇。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78.《同窗情结:温州师范专科学校七八级中文(1)班毕业三十年纪念文集》,2011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79.《鼓浪鹭影(3):,献给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2011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2年】
80.《天高人大:七七八八集续编》,中国人民大学77、78级学子毕业30年回忆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81.《青春回响:南开大学中文系77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中文系77级48名同学回忆文集,收文60余篇,王宇建、滕锦然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82.《我们77级》(1),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年出版。
83.《八千里路云和月: 纪念七七、七八、七九级同学毕业三十年》,中国矿业大学新三届同学回忆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
84.《延伸的墨迹:清华大学1977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苗齐田、祁海鹰主编,清华大学77级13个系(部)同学的87篇回忆文章,90多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85.《那些年那些事:北师大中文系七八级2班》,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出版。
86.《同窗絮语》,辽宁大学历史系78级1班回忆录,远方出版社2012年出版。
87.《逝者如斯: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30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88.《难忘的一天:恢复高考35周年回眸》,柳新华主编,烟台师专(今鲁东大学)77、78级同学高考史料集,黄河数字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89.《梓里集: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七七级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张宏彦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本书主要收录该班的考古专业论文,但也包括部分同学的校园回忆文章。
90.《西北大学英才谱(第四辑)》,本书收录该校历届优秀毕业生78人事迹,其中新三届占比将近一半。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91.《7801:人在旅途》,厦大中文系78级入学30周年纪念文集,(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92.《独秀擎天情》,王熙远编著,记述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77级一些同学的往事。(香港)国家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
93.《我们七八级:重师中文系七八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重庆师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回忆文集,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94.《我的三十年:聊城大学政冶系七七级毕业生》,原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后改聊城师范学院,今聊城大学)政治系77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收文章39篇,回忆上学及毕业30年的经历与人生感悟。2012年1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95.《那些年一起走过:华东理工大学1977级、19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册》,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96.《那些年我们在一起: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七七一班毕业三十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七一班纪念文集,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97.《我们的30年》,吉林大学法律系78级毕业30年纪念文集,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98.《三十年路云和月:向母校汇报》,西北大学经济系77级纪念文集,收文21篇,包括求学回忆、人生感悟、社会观察等。2012年10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99.《岁月如歌:我的78级同窗们》,广西大学政治经济学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册。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0.《书香致远:广西大学文学七七毕业30周年忆念文集》,陈耀松、梁扬、李建平主编,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2018年该班同学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诗文集《文心诗韵:广西大学文学77级诗文选》。
101.《三十年的想望——献给厦门大学77计统》,叶文振主编,厦门大学经济系计统专业77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2012年4月编印,非公开出版。
102.《青春岁月:重回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方(杭州大学78级政治系毕业30周年纪念册)》,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3.《摭拾记忆的碎片:杭州大学历史系一九七七级毕业三十周年纪念册》,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4.《一首难以忘怀的歌:毕业30周年纪念》,陈建主编,厦门大学经济系1978级计划统计专业纪念文集,收文40余篇,2012年7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105.《熟地当归:北京中医药大学医七七级毕业30年随想掠影》,原北京中医学院医77级毕业30周年文集,收录同学回忆上学、人生经历及其他感悟性诗文60余篇。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6.《程控计·77: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七七级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文集》,收个人与集体回忆文章70余篇,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7.《留住青春,留住美好: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71班毕业30周年纪念》,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71班(77级)同学回忆录,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8.《三十过后正当年:北体七七级毕业三十周年纪念》,北京体育学院77级同学纪念册,全书分经典时刻、班级合影、回忆往事、文字解读、同学名录等部分。201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09.《弯而不折:在两个世界间的生存》(Bend,Not Break-A Life in Two Worlds),傅苹著,个人人生回忆录,2012年12月在美国用英文出版。作者南京籍,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中文系78级。因在学期间违反校规,于1981年10月受行政记过处分。1982年3月主动要求退学。后移居美国。书中对其在校时的经历存在某些杜撰情节,包括曾受“手指检验”是否怀孕、被学校官员逮捕和审讯等不公正待遇的虚假叙述。苏州大学于2013年曾发表声明,指其所写内容“严重失实”。
【2013年】
110.《大道同行:我和我的新闻七七级》,广西大学新闻77级37位同学回忆录,中国书店2013年出版。
111.《三十年,我们一起走过》,广西大学哲学系77、78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112.《追梦三十年: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八三届同学毕业三十周年文集》,西北师大政治系79级同学回忆录,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
113.《永不相忘:山东大学历史系77级同学毕业30周年纪念》,青岛出版社2013年出版
114.《那四年的事儿》,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79级毕业30周年回忆文集,收文53篇。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3年出版。
115.《鼓浪鹭影(4):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回忆文集,201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16.《正当凤凰花开:厦大7901怀旧文集》,厦门大学中文系79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2013年9月自编,非公开出版。
117.《回眸:南开大学哲学系七九级毕业三十年纪念》,2013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118.《永远的七九·一:广西师院中文系七九级一班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广西师范学院(今南宁师范大学)中文系79级一班文集,收文53篇。201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19.《回眸青春:河南大学政教系1979级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文集》,201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20.《三十年河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79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1983—2013)》,主编潘天强,201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21.《时光的雕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78级毕业30周年实录》,刘惠芬主编,201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4年】
122.《北大回忆》,张曼菱著,作者为北大中文系77级,本书回忆其在北大读书时的校园生活和人物。三联书店2014年出版。
123.《怀想中大》,陈平原著,作者为中山大学中文系77级,本书回忆其在校读书时的往事。花城出版社2014年出版,2023年又出版了该书的增订版。
124.《77、78级艺术现象研究》,徐晓燕著,书分三部分:一、记述77、78级美术生上学时情形;二、77、78级与“85新潮 ”;三、77、78级在90年代的历和与对美术界的影响。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125.《新闻系78是一篇散文:人大新闻系78级同学30年文萃》,周建明、卢盘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78级回忆文集,收文37篇。同心出版社2014年出版。
126.《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王辉耀、苗绿主编,收文38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年出版。
127.《青春的回响: 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回忆录》,杨剑龙主编,杭州出版社2014年出版。
128.《清华大学1979级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封面署题:《毕业30周年纪念文集,1984—2014》),2014年编印,未公开出版。
129.《往事·随想:七九级企管同学文集》,成都大学企管79级同学文集,2014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5年】
130.《青春回响:我的1977》,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回忆录,泰山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131.《致青春: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张会军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出版。
132.《弹指三十年:山东大学哲学系1978级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133.《我们班的那些人那些事:贵阳师院中文系78级回忆文集》(一),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134.《我的1977》,王泽龙、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部分同学回忆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135.《我的1978》,郑正辉著,为个人艰难求学成长经历的自述。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136.《感谢时代:中文七七·岁月追怀》,西北大学中文系77级同学回忆录,秦雪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137.《集体记忆·那三届读那三届》,嘉兴学院师生忆新三届往事,2015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38.《难忘政教七八级》,罗小卫主编,昆明师范学院政教系78级同学回忆录,2015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6年】
139.《校园记忆:“新三届”和“老三届”的故事》,张文欣主编,洛阳师范学院新三届同学求学回忆录。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140.《我们77级》(2),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2016年出版。
141.《陆离:吉林大学中文系77级文集》,霍用灵主编,南方出版社2016年出版。
142.《歌乐年华:献给西南政法大学》,张建田著,记述西南政法大学78级求学往事。法律出版社2016年出版。
【2017年】
143.《“弹指一挥间”:纪念恢复高考40年文集1977—2017》,李崴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144.《依旧难忘:江西师范学院中文七八级文集》,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年出版。
145.《我们77级》(3),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主编姚钟伍,执行主编谢赤樱。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17年出版。按,该班105位同学,有80余位写了回忆文章及其他相关内容的散文,分别于2012、2016、2017年先后出版三部同名文集,总计收文190多篇。
146.《1977我的高考:吉林大学中文系77级高考回忆录》,霍用灵主编,吉林大学中文系77级40余位同学回忆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按,此前该班已出版《斑驳》(2011)、《陆离》(2016)两部文集。
147.《我们的1977: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77级入学40周年纪念专辑》,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出版。
148.《120个回望: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祝毅主编,收录杭州大学77、78级学子120余篇回忆文章。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
149.《我与高考改革同行(1977—2017):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文集》,教育部考试中心编,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及高校教师对于招生、阅卷及高考改革的回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版。
150.《流金岁月高考路: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我与高考”征文集锦》,主编刘敏,执行主编丁念友、杨小玲,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报编,收录不同省份新三届考生回忆文章51篇。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151.《我们这一代:武汉大学中文系77级同学回忆录》,(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出版。(与本书配套还出版了该班同学的作品集。)
152.《老八舍回望》,武汉大学中文系78级编,(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7年出版。按,该班于2010年已出版《老八舍往事》。
153.《四年·记忆:湖北美术学院79级国画班》,收录国画班同学的回忆文字及绘画作品,中国文化出版社2017年出版。
154.《那三届:77、78、79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王辉耀、苗绿主编,收文70余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7年出版。
155.《中国高考40年》,齐中熙、樊曦、王优玲编著,记述1977—2017年中国高考发展历程。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156.《星迹:恢复高考首批大学生基层工作足迹》,吴望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出版。
157.《我的高考,我的大学:遵义师专一九七七级中文班高考四十年纪念文集》,周帆等主编,收文50篇,回忆恢复高考及上学情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158.《高考40年》,张家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收录87位作者回忆1977—2017年历年高考的往事。2017年12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159.《往事回首,岁月如歌:天津大学七七.七八级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姚振国主编,2017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160.《回忆:浙医七七级入学四十周年同学会纪念文集》,浙江医科大学77级文集,包括对上大学及工作经历的回忆。2017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61.《永远的厦门大学英专七七级》,郑启五、傅似逸、林莹如主编,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77级入学40周年纪念图文集,2017年自编,非公开出版。
162.《沈北文史资料·恢复高考四十年征文集萃》,政协沈北新区委员会编,2017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63.《黄冈文史(第二十辑)·恢复高考四十年专辑》,政协黄冈市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2017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64.《一九七七我的高考:写在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之际》,主编熊东锋,收录江西工学院(今并入南昌大学)化工系无机77级同学的高考回忆文章28篇及班级相关往事的附录。(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6月出版。
165.《我们的一九七七》,上海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专科五班入学40年回忆文集。2017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66.《永远的大学:纪念高考40年》,王德禄著,作者为华东石油学院基础部物理师资班77级同学。本书反映作者求学、成长及后来事业发展的历程,2017年自印。
【2018年】
167.《那三届:77、78、79级的历史记忆》,王辉耀、苗绿主编,收文40余篇。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168.《峰回路转:我们的1978》,应光耀主编,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63位同学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169.《新三届致新生》,东方平、郭少达主编,77、78级入学40周年之际所编新三届求学回忆文章,收文37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0.《绝代回眸: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八人行》,浙江大学丁仲礼等八位77、78级同学回忆录,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而作。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1.《春风秋水: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文集》(上下),周涛主编,收录86位同学的作品,共92万字。上卷为回忆性散文与文学创作,下卷为学术论文与教学札记。三联书店2018年出版。
172.《我的大学》,蔡天新著,作者为山东大学数学系78级学生,本书记述了作者在大学读本科、硕士、博士的求学经历。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
173.《我的1977: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77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4.《我们的1978:高考重启与大学生活回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78级同学求学回忆录,收录回忆文章58篇。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5.《春风吹过四十年:1977级大学生诗词选》,巴晓芳、张海鸥主编,本书为诗词集,编者称:“由七七级朋友诗说七七,诗说四十年,从高考往事、校园生活,到四十年的生活经历,以此纪念那次迟到十年、终究改变了我们命运的高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176.《那年麓山青:1977年高考,一个班级的集体回忆》,柳肃主编,湖南大学77级政治班回忆录。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7.《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77级王熙远著,上部两章:我的大学、同窗情缘;下部两章:恢复高考30年专访(1977—2007)、毕业30年专访(1982—201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8.《在历史转折点:恢复高考40年纪实》,郝雨主编,廊坊师专77、78级同学回忆文集,收文37篇。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79.《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武黎嵩、单雨娟整理,分口述(19篇)、追忆(10篇)两部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0.《永恒的哈工大记忆:77、78级入学40年纪念》,哈工大77、78级同学86篇回忆文章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1.《我们的大学故事: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七七级的述说》,王枬主编,收文70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2.《圆梦四十载: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78级》,安国辉、刘相如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3.《回眸高考四十年:77、78级大学生入学40周年纪念》,收录福建籍77、78级学子的求学回忆文章。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4.《麻姑山下:我的七七级》,朱洪著,记述安徽劳动大学(1982年更名皖南农学院)77级一个男生宿舍8个人的求学经历及上学故事。东方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5.《四十年:西北工业大学七七、七八级同学入学四十周年纪念》(上下),卢苇、陈海主编,分文集、画册两卷。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186.《土木年华四十载: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5178班纪念文集》,周琦主编,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78级同学回忆录,收文61篇。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7.《命运回眸:四川大学与长春光机学院七七级同学共忆高考》,殷建中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版。
188.《1978:我们的高考》,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2班同学回忆录。收49位同学文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89.《回望母校》,赖明谷主编,上饶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回忆文集,其中包括部分新三届学子回忆文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190.《时代记忆:我们的一九七八》,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回忆录,(香港)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191.《广阔天地:我的回乡知青记忆》,贾章旺著,作者为河北大学经济系77级学子。本书主要回忆作者的知青生活,反映了他的成长之路,并记述了考上大学的情形。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192.《相识四十年共同的记忆:1977拐点抒怀》,潘燕主编,西安交通大学锅炉71班(77级)回忆录,收回忆文章30篇,另有相识40年记事、历次聚会实录等。2018年4月自印。
193.《1977,我们的高考记忆》,宁波市政协文史委编宁波77级高考回忆录。宁波出版社2018年出版。
194.《恢复高考四十年》,沈阳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编,沈阳出版社2018年出版。
195.《回望·同行(1977—2017):江苏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文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编,林伟主编,收录68篇回忆文章,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196.《我与祖国共命运: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恢复高考》,杨天兵主编,全书分为备考、考试、录取、大学、社会等五部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197.《1966年我们读高三》,高泰东等著,凤凰出版社2018年出版。本书记录了老三届的一个高三班全体同学(52人)的不同命运。恢复高考时全班22人参加77、78年高考,除4人因故而高分未录取外,其他成为77、78、79级中有本科、大专、中师三种学历的新三届同学。
198.《恢复高考四十年·我的高考》(黄州文史第九辑),政协黄冈市黄州区文史资料委员会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199.《岁月静好,情谊悠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3班40年记忆》,201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00.《文心在兹:贵州大学中文系78级同学四十周年(1978—2018)图文录》,由序篇“春秋四十年情系芳草地”、上辑“岁月向秋文心在兹”、下辑“子衿何在惟君如昔”、附录入学40周年纪念活动四部分构成。编入文稿200余篇,图片920余帧。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无价的财富:北京工业大学77、78级入学4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201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02.《四十年之约》,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71781班(7系78级)同学入学40周年纪念册,钱北诚主编。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3.《峥嵘岁月:1978—2018》,湖南大学半导体(今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77级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201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04.《记忆:七八贸易》,山西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78级回忆录,201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05.《苦战:恢复高考暨入学四十年纪念文集》,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回忆文集。201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06.《瞬间:东北师大历史系七八级入学四十周年纪念文集》,2018年印刷,未公开出版。
207.《我的1978》,四川大学中文系78级同学回忆录,2018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08.《1978,我的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78-1班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9.《破冰——我们的1978: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级校园生活回忆》,自印,未公开出版。
210.《最忆珞珈779》,武汉大学历史系77级入学40年纪念册,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1.《回望芳华:河北大学中文系78级入学四十周年纪念册》,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2.《不惑之获(1978—2018):天津师院历史系七八级》,靳润成、贺素敏主编(执行主编白鸿柱),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3.《与改革同行,与开放共舞:山西师范学院政史系7812班同学40年聚会纪念文汇》,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4.《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78级甲班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5.《烟霏蔚秀朗润心: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6.《饮水思源,不负韶华:上海交通大学1977、1978级校友入学40周年返校纪念专刋》,张安胜、张世民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暨校友会编,自印,未公开出版。
217.《我们的记忆:华北电力大学机械7801班入学四十周年纪念(1978—2018)》,华北电力学院机械工程系7801班纪念文集,2018年10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18.《1978级纪念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全书四部分:同学名录、同学故事、青春光影、不尽友情。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19.《回首春风:北京大学物理系七七级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杨先诚主编,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20.《我们的四十年:韩师77、78级校友回忆录》,广东潮州韩山师专(今韩山师范学院)77、78级校友入学40周年回忆文章及作品集共64篇。2018年10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21.《同学情,赤子心:1978—2018韶华旅途》,钦州地区师范学校(今北部湾大学)高师班中文78级编,2018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019年】
222.《高考岁月40年:新中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恢复述要(1977—2017)》,高军峰著,记录高考40年改革。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3.《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姜红伟编著,共41篇77、78级大学生诗人访谈录,北岳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4.《回望青春:南开大学1977级、1978级相识南开四十年纪念文集》,汪健云、余晓勇主编,值入学四十周年之际,收录57位南开大学77、78级学子回忆文章。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5.《时代之子:湖北大学中文系新三届文集》(1—4卷),湖北大学文学院编,包括一卷回忆录,一卷文学创作,两卷学术文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6.《两院院士忆高考:77级、78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周绪红主编,收录51位院士回忆文章。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7.《我的1978》,欧兵、刘灿主编,四川财经学院78级同学回忆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8.《高考改革40年: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文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编,记录了山东恢复高考以来40年间的高考情况。泰山出版社2019年出版。
229.《甘肃高考40年》,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编,回顾1977—2017年甘肃高考情况。甘肃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230.《我的高考记忆》,宣城市政协编,收录1977—1983年宣城地区考生的高考回忆73篇,以新三届回忆文章为主。安徽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231.《我们:四川大学中文系七九级》,四川大学中文系79级同学作品集,包括求学回忆文章及其他诗文。2019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32.《峥嵘岁月: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七九级入学四十周年纪念(1979—2019)》,张俊杰主编,201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3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山西大学中文系七九级同学入学四十年纪念文集》,201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34.《那一年,我们走进燕园》,书脊标副题“北京大学一九七九级入学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收文130余篇约60多万字。201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与文集相配,另有《燕园影忆》一书,为北大79级影集精选。
235.《精神的弥散:关于我们的北大“7910”》,北京大学中文系79级回忆文集。2019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36.《不惑之年: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79级4班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201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37.《回望青春:我们的中文79》,山东大学中文系79级入学40周年纪念文集,2019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38.《致敬母校,致敬时代:一个一九七七级班集体的回忆》,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71班(1977级)编的回忆文集,2019年12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020年】
239.《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陈侃章著,第一部专门记述恢复高考过程的历史专著,引据史料丰富,论证翔实可信。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240.《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孙钦梅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丛书”之一,所据史料皆来自公开出版物,属主题出版类读物。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241.《岁月如歌,青春无悔:记78、79级昆明农校生奋进的身影》,马宏谋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
242.《见证77/78》,张安胜主编,68位上海交通大学77、78级校友的口述回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243.《我和我的母校》,叶文振著,作者为厦门大学经济系1977级计统专业学子,回忆录包括我的校园、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同事、我的学生和我的校友共六章。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244.《回眸:亚特兰大77级纪念文集(1977—2020)》,黄慧策划、侯亚新主编,移居美国亚特兰大的77级学子们所写回忆文集,2020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45.《再聚首·相逢是首歌:咸阳师专中文科七九级二班毕业四十周年征文集》,杨宏战主编,收诗文46篇。2020年9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021年】
246.《陌上草青:一个历史学者的自述》,郑会欣著,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系78级,书中记述了个人成长、求学、做学问及师友交往等,是新三届人所写较好的一部自传。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5月出版。
247.《韶光不负晚: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77级回忆录》,修朋月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
248.《我的高考,我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77、1978级校友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249.《会宁高考40年》,刘流远编,记录甘肃会宁40年间高考情况。兰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250.《我的高考记忆》,韩勋来主编,信阳文史资料(第十六辑)纪念恢复高考专辑。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书中分为政者说、为师者说、为学者说三部分,收信阳地区师生、招办人员回忆文章93篇,除新三届回忆外,也包括恢复高考后三四十年的学子回忆。
251.《一路走来:百师大中文七八级毕业四十周年文集》,孙向学主编,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后更名百色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专班78级学生回忆录,2021年以《深圳文学》增刊形式出版。
252.《日记中的“77级”》,吴鹏森著,为作者在安徽师范大学上学时的日记。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11月版。
253.《我们的八十年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校友回忆录》,包括新三届在内的80年代不同届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校友纪念诗文集,收诗文50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254.《青山绿水78级: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首届毕业生)1978级毕业39周年纪念文集》,2021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55.《我们的一九七八》,遵义师专78级中文班回忆文集,2021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56.《鼓浪鹭影(5):献给厦门大学百年华诞暨中文系百年系庆》,厦门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2021年3月自印,未公开出版。按,自2008年至2021年,该班级先后编印了五部同主书名的纪念文集(详见前面书目)。
257.《回望南山:重庆二师七八级高师中文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原四川省重庆第二师范学校(今并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78级高师中文班同学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2021年11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022年】
258.《从师记》,刘跃进著,作者是南开大学中文系77级。本书上编记述作者求学经历,下编为怀人集,记述了自上学到后来几十年间所师从的学者的风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259.《山风海涛入梦来:一个77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史》,林坚著,作者回忆了在厦门大学的求学经历。海峡文艺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0.《转折:1978,我的高考故事》,聂益南主编,西北大学中文系78级同学高考回忆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1.《回望赭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七八级回忆录》,莫欣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2.《怡山追梦:福州大学77、78级校友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收文79篇,内容涵盖入学圆梦、苦读追梦、眷恋萦梦诸多主题。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3.《我从1977年走来》,兰州大学经济系77级同学回忆录。兰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4.《往事如歌: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78级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收录38位同学的43篇经历回顾与人生感悟文章。中国文化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5.《梦想·求索·年轮》,华南理工大学新三届师资班回忆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6.《我为什么上大学:30位院士高考回忆录》,新京报社编著,新三届院士约占三分之一。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267.《我们班的那些人那些事: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七八级回忆文集》(三),当代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此前该班已出版两集同名书(2015年、?年)
268.《“新”火相传:南京师范大学1977级新闻专业回忆实录》,张晓锋主编,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77级同学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
269.《77级:我的同学们如何改变中国》(The Class of '77: How My Classmates Changed China.)菲律宾留学生、后曾担任菲驻华大使的Jaime A. FlorCruz(吉米·弗古律斯)著,记述1977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往事。厄恩肖书局2022年出版。
270.《我们:东北师大历史系七八级毕业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上下册,70余人撰稿,收文120余篇,分六个部分:千回百转、朝花夕拾、天鉴情真、灼见真知、悦性怡心、光影记忆。2022年印制,未公开出版。按,该班此前已自印了入学40年回忆文集《瞬间》(2018)。
271.《我的大学我的班:山西大学历史系七七级忆文集》,山西大学历史系77级58位同学的回忆文集。2022年印制,未公开出版。
272.《那年那月我们在东师相遇:历史系七七级的青春记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77级回忆录,2022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73.《回眸与纪念: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78级同学回忆录》,自印,未公开出版。
274.《青园街记忆:河北财贸学院78级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马誉峰主编,2022年10月自印,未公开出版。2023年3月又印制了该书的下辑。
【2023年以后】
275.《我们班》,南京大学历史系78级同学回忆录,陈益民主编。收录回忆文章43篇,并附有南京大学77、78级全校各系学子名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276.《如歌岁月:我们从春天走来》,河北大学中文系1977级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白贵、王维国、任文京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277.《如歌岁月:山东大学哲学系77级毕业四十周年纪念》,山东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
278.《我的大学: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系77级、78级入学45周年纪念文集》,李齐云等主编,收该系77级、78级诗文50篇、聚会感言8篇等。该书77、78级两部分各自成书,合二为一,前后两个封面无封底,有些奇异,亦算其特点。山东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279.《追忆历史拐点,共话辉煌未来:西安交通大学1977/1978级校友纪念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280.《我这四十年》,山西大学中文系78级学子撰写的从求学到工作四十年来的回忆录。2023年印制。
281.《家事国事天下事:经济学系1978级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经济学系78级同学关于上学及毕业后40年来的经历的回忆文集,收文36篇,线装书局2023年1月以电子书形式出版。
282.《未名不改旧时波:北京大学77、78级毕业40周年校友回忆录》上、下册,主编郭力,分为难忘高考、梦圆北大、博雅弦歌、燕园际会、师恩感怀、学友珍忆,春华秋实、职场行迹八个部分,记述了学子们的求学经历、校园生活、师友情缘、学业优长,以及后来几十年的事业发展情形。202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83.《沙河流金:电子科大77、78级学子毕业四十周年征文集》,董谦主编,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77、78级学子回忆录,2023年10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84.《轻舟已过万重山:山西大学中文系七九级毕业四十年纪念文集》,202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85.《我们永远的1978:献给母校百年华诞》,江西财经学院(今江西财经大学)78级同学为纪念入校45周年而编纂,2023年10月自印,未公开出版。
286.《不惑集》,宁波师专(现并入宁波大学)中文系77级纪念文集,202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87.《岁月留痕: 一个78级大学生人生实录》,朱荣跃著,作者为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78级。本书记述了作者从童年到上大学、到毕业后几十年的工作重要节点。2023年自印,未公开出版。
288.《绝处逢生:我的1977年高考》(My 1977 College Entrance Exam - A Self Account of the Event),吕丁倩著,记述作者当年作为知青冲破重重困难考上大学的传奇经历。该书将于2025年由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出版。
【按】以下为以新三届成长、求学与发展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289.《七七级时代》,周洪著,作者为四川大学中文系77级。花城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290.《高考·1977》,根据电影脚本改编的同名小说,任仲伦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电影则于恢复高考30周年时上映。
291.《七七级:爱在春城》,樊星掴著,作者为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
292.《沧浪之水》,阎真著,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80级。该小说首发于《当代》2001年第4期;2010年被改编为电视剧《岁月》播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首次出版该书,但2021年有湖南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再版本,不知何者为盗版。
293.《雪花那个飘》,高满堂著,作者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今大连大学)中文系77级。作家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同名38集电视剧亦于同年播映。
294.《脚步声声》,侯清麟著,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77级。作品描写一位山村少年艰苦成长及恢复高考上大学的故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295.《幸福商数:一个海归·七七级·老知青·追寻幸福的感悟》,平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296.《七七级》,韩乃寅著,作者为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小说描写77级大学生在非常年代的非常人生。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
297.《七七级的爷们儿》,韩乃寅著,小说(已改编成电视剧),讲述一位新三届大学生毕业后由基层工作一步步登上官场的奋斗历程。东方出版社2015年出版。
298.《风起》,张效雄著,作者为湘潭大学中文系77 级。作品描写一群“新三届”学子毕业后三十年间的风雨人生。东方出版社2015年出版。
299.《干城山:七七八九前三届我们同学的故事》,马小冈著,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78级。小说描写一些新三届人经历的知青、军旅经历,恢复高考时的校园生活,及毕业后各自不同的人生大戏。(香港)现代文化出版社2015年出版。
300.《七七级二班》,李珍、陈俨著,作者分别是河北大学历史系、经济系77级同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301.《修改过程》,韩少功著,作者为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2018年11月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说追忆77级学子们的似水年华,及十年间的不同际遇。2019年获第七届花城文学奖。
302.《杨柳依依:七七级师范生纪事》,张南峭著,作者为河南大学中文系77级。作品共38回,为纪实文学作品。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303.《把我的世界给你》,刘嘉陵著,作者为辽宁大学中文系79级。小说描写一位新三届学子沦为校园“黑生”的故事。作家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304.《天梯:1978》,泰山童子著,反映恢复高考时的长篇励志小说。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出版。
305.《望海楼》,汪骢著,讲述三个在不同环境里长大的新三届同学,各自怀抱理想裹进时代大潮的人生故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