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838字
阅读时间:4分钟
本文来源:
中国保险学会2023年度课题项目。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龙文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金融保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课题组成员:姜楠,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包月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金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靳少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付耀龙,北京师范大学-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硕士生;倪彬超,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生;唐彦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生。
纵观世界强国发展史,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强大的农业作支撑。党的二十大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全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到203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总量紧平衡与结构性短缺矛盾并存,总量不足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的问题愈发突出,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关口。必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的大国强农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有系统完备的风险保障制度保驾护航。
一、农业强国建设的
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公共政策分析法,在分析世界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历史方位与战略定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主要路径和重点任务。研究认为,农业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是治国理政的“国之大者”,关乎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要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我国已经具备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基础条件。一是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我国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形成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二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23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4%,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结构正在向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调整。三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化迅速发展,越发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进步,广大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国具有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发展优势、赶超优势等。农业强国建设还面临大而不强,规模不经济,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问题。
二、农业保险的发展成效和突出问题
研究还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效和突出问题,明确了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功能与角色定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已经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维护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益稳定、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要助力解决我国农业“大而不强”问题,完成建设农业强国重点难点任务,仍存在不小差距和发展空间。农业保险存在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覆盖面仍然不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顶层设计还做得不够,产品创新力度不足,相关支持政策还不稳定、信息共享建设滞后等问题。
三、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建议
稳定粮食供应的关键要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降低灾害等风险造成的损失。国内外实践表明,在灾害面前,农业保险就是农民的“定心丸”,必须用好这一政策工具。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功能,着力解决产品创新不足、信息共享落后、服务机制薄弱等突出问题,要以深化改革重塑农业保险功能,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建强农险制度,以多方协同为依托提升农险质效,注重政策协同、利益协同、技术协同,用农险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根基。要加快科技在农险业务运营、政府监管、机构内控和大灾风险分散等方面的应用。
编辑:于小涵
中国保险学会
构建保险大社区
微信:iicbx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