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研究》2024年第10期目录

财经   2024-10-12 17:11   北京  

本文字数:3955

阅读时间:8分钟


2024年第10期目录


科技金融理论再解析

张明喜

摘要:大国科技博弈日趋激烈,科技金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本文在总结全球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金融革命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科技金融的实践,剖析了科技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动因。研究认为:技术—金融范式变革是根本动因,应对大国科技博弈是外因,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内因。科技金融体系由主体群落和生态环境构成,具有融资支持、资源配置、信息处理、风险管理、监督治理等功能,创新性、混合性、结构性等特征明显,运行机制独特。从本质上而言,科技金融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是技术资本化和资本高能化的过程,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形态,发展科技金融的核心要义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处于政府主导阶段,面临诸多主要挑战,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资本高能化、投资端改革、强化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等出发,更好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重大慢性病与中国老年家庭财产消耗

——兼论保险的调节效应

刘靖  张晓慧  毛学峰

摘要:家庭财产抵御或抗击风险的能力对老年家庭的财务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重大慢性病(中风、心脏病、癌症、肺病、糖尿病)对老年人财产消耗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11~2018年期间,新发重大慢性病显著提高了老年人财产消耗的概率,增加幅度约为3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分析显示,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农村老年群体中,而对城镇老年群体并无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在样本期内,遭受重大慢性病将显著降低西部地区及除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以外地区的农村老年人财产水平。针对农村老年群体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重大慢性病对人均财产处于25分位点以下的老年人,造成了显著的财产消耗,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男性及低龄老年人中。机制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医疗卫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出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界限是导致农村老年人财产消耗的重要原因。此外,多层次医疗保障尤其是商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能缓解重大慢性病对城镇老年人财产状况的负面影响,但对农村老年人的支持却较为有限。研究结果可为防止返贫和降低老年人经济风险提供借鉴。


监管问询函是否影响保险定价决策?

——基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合约的经验证据

徐一泽  李延胤  许荣

摘要:保险定价是保险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监管问询函制度作为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模式的重要途径,能否对保险公司的保险定价行为产生影响有待实证检验。本文以 2015~2023 年A股上市公司的监管问询函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检验监管问询函对保险公司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监管问询函显著提升了董责险保费水平,主要结论在采用双重差分模型、Heckman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2)机制检验发现,监管问询函通过发挥风险预警效应以及监管溢出效应,致使保险公司提高了保险合约定价水平;(3)监管问询函对保险定价的影响依赖于信息环境与治理机制,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在收到问询函后的董责险保费水平更高,而治理机制有助于缓解监管问询对董责险保费的正向影响;(4)进一步研究发现,问询强度、回函及时性、回函信息质量、问询分类等监管问询函细分特征会显著影响董责险定价。结论表明,保险公司可以有效利用监管问询函的信息促进董责险定价决策。本文从监管问询函文本信息视角拓展了董责险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推动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增额终身寿险内嵌退保期权风险研究

周书正  刘迪

摘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后疫情时代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变强,增额终身寿险因其长期保证收益、灵活领取等特征,迅速成为市场追捧对象。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近年来在业绩增长和销售队伍维持方面承受一定压力,增额终身寿险易于销售,且在当前价值评估体系下有着较高的新单价值,所以从供给角度保险公司也更倾向推动该产品销售。然而,增额终身寿险有两大风险,一是利率下行导致的利差损风险,二是市场利率波动引发的退保风险。本文聚焦增额终身寿险内嵌退保期权特征,将市场利率上行引发的退保类比为美式看跌期权的行权行为,通过美式期权定价方法,量化增额终身寿险内嵌退保期权成本,并讨论如何在产品新单价值中反映其风险。研究发现,内嵌退保期权对典型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新单价值影响显著。本文建议:险企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内嵌期权的风险特征,在新产品开发时,可考虑增加退保现金价值的市值调整权,降低面临的不可控风险;对于已经销售大量增额终身寿险保单且财务状况或偿付能力严重恶化的险企,监管也可考虑研究制定对存量保单退保现金价值进行市值调整的管理制度。


基于两阶段分位数随机森林的

非完全支付赔款预测

李政宵  刘钰冰

摘要:在健康保险精算研究中,准确度量保单非完全支付赔款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有效识别告知不实、保险欺诈、既往症和保险责任免除等问题,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财务负担。本文以短期健康险中的非完全支付赔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非完全支付概率-金额”两阶段框架,并运用随机森林分位数分类器和分位数回归森林对非完全支付概率和未付金额进行预测和风险因素分析,从点预测精度、区间预测精度和风险区分能力三个角度论证了两阶段分位数随机森林的优越性。本文对影响非完全支付概率和金额的风险因素的变量重要性排序进行分析表明,保单的疾病类型、医疗费用支出和保单生效至出险间隔时间是重要的风险因子。此外,两阶段分位数随机森林还能更加清晰地识别风险因子对非完全支付保险成本的非线性效应和交互效应,为保险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谎言”与“真相”:基于列举实验的农业保险

道德风险行为测度与影响研究

易福金  许晴  燕菲儿  胡鸣宇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农民福利提升及农业经济稳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痼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开创性使用了列举实验方法探寻了农户事后道德风险行为存在的证据,并判断引发农户道德风险的关键因素以及该行为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本研究也为在农业保险活动中,难以获得判断敏感道德风险行为实际证据的难题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发现:首先,被访农户的确存在放弃补救和谎报损失两类事后道德风险行为,而利用传统的直接询问方法会低估这类行为发生的严重程度。其中,26%的农户存在放弃补救行为,15%的农户存在谎报损失行为。第二,保险公司及时定损对“放弃补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内村干部数量对农户“谎报损失”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因为道德风险行为可能使农户获得更多的保险赔付,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户的农业保险支付意愿。


从“单雇主”到“无雇主”:

新业态社会保险参缴机制的困境与革新

李干  董保华

摘要:我国社会保险参缴机制以“单雇主”模式为基本框架,这一特性具有较强的历史基因。近年来,“单雇主”参缴模式与新业态“无雇主”灵活就业的适配矛盾尤为突出,遵循“单雇主”的惯性思维将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会面对参与统筹的被剥夺感、纳入统筹的潜在压力、规则适用的逻辑障碍、惯性思维的制度歧视四方面的悖论,从而导致当事人放弃参保的结果。因此,有必要扬弃“单雇主”思维,以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为坐标,强化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自我负责意识,以新旧方案可选择、新旧方案可转换为总原则,围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职业伤害保险,建构符合行业特性、当事人现实需求与承受能力的新方案。


“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对低收入群体

医疗服务使用的影响

——基于家庭流动性约束视角

姚奕  刘佳程  刘珈言

摘要:传统的“先垫付再报销”的医保结算方式不利于患者尤其是受到较强流动性约束的贫困患者,使用医疗服务。本文基于江西省某市“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投入运行的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即时结算系统对建档立卡户住院医疗服务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即时结算系统推行后,建档立卡户使用住院服务的概率和住院时的次均医疗花费均出现了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即时结算系统对于事前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建档立卡户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有助于放松贫困人口就诊时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切实促进其使用医疗服务。


民生政策的产业效应与就业增长

——来自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推广的证据

胡宏伟  史健群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产业和就业效应是学术与政策领域的热点议题。本文建立理论框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养老护理企业进入和就业具有积极效应。进一步基于中国工商注册企业数据,通过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合成双重差分法进行效应检验。结果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当地的养老护理企业进入数平均每年显著增加104家,尤其在2016年之后增速更加明显。构建不同合成对照组发现结果稳健。对进入企业的特征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注册为工商企业、提供机构养老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项目以及中等经营规模的养老护理企业的激励作用更强。此外,在长期护理保险运行的七年时间内,青岛市养老护理行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了累计1.3万。保守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年人均收益为49217.7元,是其经济成本的2.94倍。最后,使用2016年和2020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进行外部有效性检验,发现不同长护险试点城市的政策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要把产业和就业效应作为认识、评估、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重要政策前提,同时通过提升政策协同、在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框架上给予地方一定的个性化空间等措施充分释放其产业和就业效应。

编辑:于小涵


中国保险学会

构建保险大社区

微信:iicbxzx

中国保险学会
构建保险大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