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考衔接梳理以及作家作品赏析分享

文摘   2024-10-25 08:02   陕西  

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教考衔接梳理以及作家作品赏析

一、教考衔接切入点

1.小说作品的价值

通过作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之中,目睹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貌。

2.提示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以及研习任务,整合归纳出来的小说阅读方法皆与高考小说备考的知识点契合,教考衔接密切。

本单元归纳整理的小说阅读基本方法为:从题材、主题内容、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场面、心理、叙事艺术(叙述视角、叙述人称、具体的叙事手法)、语言风格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

3.作者写作意图

同时,欣赏小说,不仅要品析作品在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更要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本单元选材都是外国经典名著,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对经典的整本书研读,将小说创作的方式方法、对人物塑造的方法以及小说艺术特点等知识,运用到实际解题中。

二、典型例题

本单元归纳整理的小说阅读基本方法为:从题材、主题内容、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场面、心理、叙事艺术(叙述视角、叙述人称、具体的叙事手法)、语言风格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特点。

1.人物形象

(2015全国一卷)《马兰花》李德霞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

(2016年全国一卷)《玻璃》贾平凹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8全国一卷)《赵一曼女士》阿成

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20届广州市一模)《我的第一个上级》    马烽

小说既刻画了老田这一典型形象,也塑造了抗洪民众的群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作用。(6分)

2.人物刻画手法

(2019年全国一卷)《理水(节选)》鲁迅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2022年浙江卷)《逛》

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

(2019年全国Ⅱ卷)《小步舞》莫泊桑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023届四省适应性考试)《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茅盾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那位青年的形象的。(6分)

3.环境描写

(2019全国二卷)《小步舞》[法]莫泊桑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9全国三卷)《到梨花屯去》何士光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2020届广州市一测)《我要提个要求》李晓楠

小说四处划线句子写出了天气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4.心理描写

(2022全国一卷)《江上》冯至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分)

(2018年二卷)《有声电影》老舍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2022届广州市一模)《秋山图》芥川龙之介

同是画作藏家,润州张氏和贵戚王氏对《秋山图》的心态却不相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2020年全国I卷)《越野滑雪海明威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找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5.叙事艺术

(2018全国一卷)《赵一曼女士》阿成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21届广州市一模)《红发乞丐》毛姆

文章是怎样叙述红发乞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22全国一卷)《江上》冯至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6.叙事视角

(2020届广州市一模)《我的第一个上级》    马烽

小说从“我”的视角来塑造老田的形象,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7.叙述人称

(2016年全国一卷)《玻璃》贾平凹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2017年全国二卷)《窗子以外》林徽因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 ,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8.语言风格

(2018年二卷)《有声电影》老舍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I卷)《越野滑雪海明威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 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9.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2022年浙江卷)《逛》

怎样评价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

(2015年全国二卷) 《塾师老汪》 

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作家作品: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行至半途,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灵感。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梅塞德斯说:“请给我10个月的时间,我的小说着床了。”说罢,他掉转车头,匆匆赶回墨西哥城,把自己关进了狭小的书房——他的“魔巢”。待他抱着一叠厚厚的书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8个月。稿子是打印出来的,一式两份。他把两份稿子全都交给了梅塞德斯说:“给你。”

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像漂流回来的鲁滨逊。梅塞德斯接过书稿后开了一句玩笑:“是难产。”除此之外,他们就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了。其时,梅塞德斯变卖了所能变卖的一切,而且已经债台高筑。为了不影响丈夫写作,她卖掉了汽车和一切值钱的家当,末了东赊西借,咬牙坚持了漫长的18个月。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和梅塞德斯手拉手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当他们行至某个街角,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清晨,马尔克斯夫妇在一家咖啡馆用早餐。坐在临街的位置上,马尔克斯不经意地朝外面张望,突然,他看到一位家庭妇女的菜篮里居然明晃晃地摆着一本《百年孤独》。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指着那人的篮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梅塞德斯顺着他的手指,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百年孤独》。顿时,夫妻俩热泪盈眶。他们明白,《百年孤独》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它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视为生命。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每天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出版商,甚至还有好心的读者。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有人甚至寄给他求爱信和裸体照片,弄得他哭笑不得。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为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上世纪80年代,冷战尚未结束,东西方两大阵营和全世界对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作家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超乎寻常地高度一致。这客观上对他进入中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次,拉美作家的成功对中国作家无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再次,他的作品确实不同凡响。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莫言获得诺奖前不久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当初生怕读完了它,自己就不会写小说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以莫言为例,他的中后期作品主要写本土内容,将注意力转向本土资源,甚至来源于童年时期听过的神怪故事。这并非简单模仿,用莫言的话说,他是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种搏斗既为摆脱其影响,也为寻找属于自己的主题——替民族发声、替民族治病、承担国家道义的雄心壮志。(有删改)

相关链接: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像那个杰出的老人、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有了这种区别,不同的写作者之间也就有了深不可测的壕沟。

在一个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原,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质朴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入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渔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个黑黢黢的高个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捅,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他胸前飘荡着白白的胡须。他站在那儿,一手掐腰……  

就是这同一副装束和打扮,他迎接过另一些诗人。他们都是俄罗斯大地上最杰出的诗人——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他称赞过他们,同时也心存疑惑。当然,他们与他不尽相同,也许他们还比不上他的博大和质朴,尽管他们也是那么杰出——历史同样没有遗忘他们。但比起托尔斯泰,他们却更多地徘徊在贵族的客厅、在钢琴旁、在沙龙、在剧场、在往返欧洲的漫长旅途中。他们身上的土末没有这位伯爵多,身上的打扮也远比这位伯爵时髦了些。这位伯爵的后半生主要是在田园、在土地上度过的。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突然的出走和平凡的劳动,还有与妻子的频繁争吵……就连这些争吵也绝不是一般的夫妻口角,它们正透露出他们对于大地的不同态度,对于死亡的态度、艺术的态度,人生的真实与虚假……关于这一切的巨大分歧。 

他与她判断上的差异,在她这儿是如此地不可理解。是的,她从伯爵的角度,从普通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丈夫。而她的丈夫却愿意从土地、从人民的角度,从草、树木、牲口,从飞来荡去的鸟雀,从眼前的日落日出、满天星斗、草尖上的露珠,从孩子的欢声笑语,从一切最微小、最平凡、最切近的事物上去理解自己的诗、自己这一生和未来的、即将踏上的那一片陌土。她可能仍算得上一位贤淑而高贵的妻子,只因为他太伟大——太平凡了——平凡得让人不可理解,所以也深邃得让人不可理解。

这种真正的质朴没有任何一个诗人能够重复,能够像他那样经过生活中的长久发酵而散发出真正的芬芳,而有些诗人,甚至是同时期的一些优秀诗人,都因为或多或少的职业意味而在他面前感到自卑。要丢掉这种自卑,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勇气,也不仅仅是能力,而是一种能够融解的心灵。心灵融解在大地上,像大地一样厚实和博大,就永远不会消失。也许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因为没有谁能像耕作一样写下自己的诗行,没有谁能够始终如一地走进自己的耕作之中。

巨人的动手能力     蒋子龙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去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有点过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能拿得起来,不然他怎么管理近百名农奴,并为他们指派活计?俄国绘画大师列宾曾画过一幅闻名世界的“托翁犁地”的油画,列宾为这幅画准备了3个月,每天躲在一条壕沟里,靠沟沿上的灌木遮挡着偷看托尔斯泰犁地。因为托翁不喜欢别人为他画像。

托尔斯泰一向都教导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凡是自己能干的都要自己动手,他每天早晨都要自己拖着雪橇为楼里送水。他家的桌布、沙发垫也是他同为贵族出身的妻子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亲手织的。托尔斯泰还曾经是一名出色的军官,指挥一个连队“英勇地参加了塞纳斯托尔保卫战,并获得了四级安娜勋章”,以及“1853—1856战争纪念奖章”……

可当时已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未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回到家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时戴的围裙……他为回应朋友的调侃,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高勒牛皮靴,郑重地送给了大女婿苏霍京。苏霍京哪舍得将老岳丈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上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12卷,他给这双皮靴贴上标签:“第十三卷”。此举在文化圈里立刻传为佳话,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说:“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    

托翁乘兴又做了一双半高勒牛皮靴,送给了好友、诗人费特。费特灵机一动,当即付给托尔斯泰6卢布,并开了一张收据:“《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按鄙人订货,制成皮靴一双,厚底,矮跟,圆勒。今年1月8日他将此靴送来我家,为此收到鄙人付费6卢布。从翌日起鄙人即开始穿用,足以说明此靴手工之佳。空口无凭,立字为证。1885年1月15日。”后面还有费特的亲笔签名,并加盖了印章。

手艺是精神的标记,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现代年轻人厌恶体力劳动,拒绝习和掌握一门手艺,不管喜欢不喜欢读书,读得好和读不好书的人,都一窝蜂的往上大学一条路上挤,正应了俄罗斯的另一位大作家契诃夫的话:“大学培养各种才能,包括愚蠢在内。”

而托尔斯泰,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他的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个作家必读的百科全书”、“文学艺术中的世界性学校”,其精神之丰富、深邃和博大,为世人所叹服。况且又是出身贵族,可以顺理成章的当个令现代人无比羡慕的“精神贵族”。

而最让托翁深恶痛绝的也正是这个。

列宁称“在这位伯爵以前的文学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

他比国家废除农奴制早4年就解放了自己庄园里的农奴,还一直想把属于自己的土地转赠给农民,让自己的作品自由地无报偿地任由想出版它们的人去出版,为此不惜跟家人一次次闹僵。到82岁时还离家出走,想去当个农民,过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在普通的劳动者中间度过残年。他到临死都信奉:“劳动,只有在劳动中才包含着真正的幸福。”

有一次托翁路过码头,被一位贵妇人当做搬运工,叫过去扛箱子。他为贵妇人搬运完箱子还得到了5戈比的奖赏。这时码头上有人认出了托尔斯泰,许多人围过来向他问好,那位贵妇人无地自容,想讨回那让她含羞的5戈比,却被托尔斯泰拒绝了:“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我很看重这个钱,不在乎有多少。”

伟大的精神导致伟大的劳动,强有力的劳作培养强有力的精神,正如钻石研磨钻石。本是伟大作家的托尔斯泰,却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说明精神贫弱,思想空虚。        (《人民日报》2008年1月21日)

不幸的狄更斯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著名的小说《雾都孤儿》就是他的作品。可是,狄更斯的童年却是非常不幸的。

在狄更斯十岁时,他的父亲因为欠债无力偿还被关进了负债者监狱,小小的狄更斯在害怕、悲伤的心境下承担起支撑整个家庭的责任:照顾幼小的弟弟和妹妹,探望父亲,变卖零星的家具以换取食物。为了生活,他投靠到一个远亲的作坊里学制皮鞋油。他的工作是包扎皮鞋油瓶等琐碎工作,每星期得到6个先令。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工作技巧非常熟练了,他的雇主就把他作为广告放在橱窗中,让过路的人看他如劳动,借以推销商品。附近的小孩常常跑过来,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把鼻子紧贴在玻璃上看他劳动,就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

星期六是狄更斯最喜欢的日子,因为他口袋里放着6个先令,既可以买些必要的东西,又可以与家人团聚,那时,由于他家拿不出房租。只好在监狱中住着。后来,他的父亲得到了一笔意外的遗产,还清了债务,这才使他们一家得以离开监狱。

这些屈辱的日子给他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痕。从此以后,他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对儿童的怜悯心。他深深地意识到,没有人比无依无靠的儿童更苦了。因此,他在后来的写作中总是表现出对儿童浓厚的爱怜之情。

1.用“      ”画出描写狄更斯承担家庭责任的句子。

照顾幼小的弟弟和妹妹,探望父亲,变卖零星的家具以换取食物。

2.狄更斯为什么喜欢星期六?

因为他口袋里放着6个先令,既可以买些必要的东西,又可以与家人团聚。

3.你觉得狄更斯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坚强、有责任心、有爱心。

走进上流社会(节选)

英·狄更斯

丑不死得到的奖金是一万两千多镑。一张彩票的全部奖金是两万五千镑,他买了半份,现在中奖了。

他发狂似的过了一个礼拜——他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①要是我让他摇风琴,我相信不消两分钟,他就会把它摇破,幸亏我们已把风琴藏好。后来他清醒了,对所有的人都十分慷慨,花钱大手大脚。那时他把他认识的一个年轻人找来。那人外表非常文雅,实际是赌场里拉人下水的骗子,他自称诺曼第,实际并不是。丑不死对他说道:“诺曼第,我现在要走进上流社会了。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诺曼第答道:“丑不死先生,如果我没有听错,你的意思是,今后一切费用都归你负担?”

“不错,”丑不死先生说,“你还可以得到一大笔津贴。”

他们穿着丝绸衣服,坐上四匹灰色马拉的马车,前往上流社会。到了伦敦,他们住在蓓尔美尔大街,从此杳无音信。

第二年秋天,我正在巴托罗缪市场表演,一个仆役打扮得奇形怪状,给我送来了一张请帖,于是我在指定的一个晚上,洗得干干净净,来到了蓓尔美尔大街。高贵的先生们已用过晚餐,正在喝酒,在丑不死先生的大脑袋上,那对眼睛呆滞无神,使我不免替他担心。那儿共三位仁兄(我是指一起作乐的共三人),第三个人我也认识,曾看到他穿一件罗马式衬衫,戴一顶披豹皮的主教冠,在野兽杂耍团的乐队里乱吹单簧管。    

他们都穿得花里胡哨。至于酒,真是应有尽有,但喝无妨。

我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晚上,差点酩酊大醉,赶紧起身告辞:“丑不死先生,谢谢你用各种外国酒款待了我,现在我用红葡萄酒祝你健康,我得告辞了。”丑不死先生答道:“马格斯门,劳驾你用右手把我提出椅子,我得送你出去。”我说我实在不敢当,但他坚持要送,我只得把他提出了他的宝座。他满嘴马德拉酒的气味。

我把他放在大厅门口的地席上,可他抓住我的上装领圈,不让我站直身子,对着我的耳朵小声道:“马格斯门,我并不幸福。”

“丑不死先生,你有心事吗?

“他们待我并不好。这些人忘恩负义,只要我不给他们喝香槟酒,他们便把我放在壁炉架上,只要我不给他们钱,他们便把我锁在柜子里。”

“那就叫他们滚蛋,丑不死先生。”

“这不成。我们是一起走进上流社会的,那上流社会将怎么说我呢?”

“那你就离开这个社会!”我说。

“这不成。你不明白你在讲什么。一个人一旦走进上流社会,就没法离开它。”

“那么,如果你不计较的话,丑不死先生,”我一边讲,一边严肃地摇摇头,“②我得说,你根本不应该进去。”

丑不死先生拼命晃动他那个大脑袋,简直有些吓人,还用手把它捶了六七次,那副恶狠狠的样子是我从未料到的。然后他说:“你是一个好人,但是你不明白。晚安,走吧。马格斯门,小矮子现在要绕大篷车跑三圈,然后退场啦。”

那以后不久,我在报上看到,丑不死先生进宫了。报上写道:“人们会记住”——我一生总是发现,凡是不必记住的事,报上偏偏说会记住——“丑不死先生是一个身材极端矮小的人,他在上次国家彩票中荣获头奖,使举世震惊。”好吧,我对自己说,生活就是这样!他终于如愿以偿,进了王宫!他使乔治四世大吃了一惊!

…………

他终于把香肠一扫而光(那是牛肉香肠,据我估计,有两磅四盎司),吃完以后,那个小矮人心头的智慧才像出汗似的向外渗透。

“马格斯门,”他说,“你瞧我!站在你面前的,就是进了上流社会,又走出上流社会的人。”

“啊!丑不死先生,你离开它了?先生,你是怎么离开的?”

“我给骗光了!”他说。想不到他能说出这句话,可见他的脑袋一点不笨,根本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

“我的朋友马格斯门,我不妨把我的一大发现告诉你,这是花了代价的,它值一万两千五百镑呢;你终生都用得到它。我发现的这个秘密就是:与其说一个人走进上流社会,不如说是上流社会吞没了这个人。”

我不能准确领会他的意思,只得摇摇头,装出深思的表情,说道:“丑不死先生,你讲得有道理。”

“马格斯门,”他说,扭住了我的大腿,“上流社会吞没了我,把我的每个便士都吞没了。”

我觉得我的脸色发白了,尽管我天生能说会道,这时却开不得口,只是勉强问道:“诺曼第在哪儿?”

“跑掉了。还偷走了一只盘子。”丑不死先生说。

“那另一个呢?”我是指从前戴主教帽子的那个伙计。

“跑掉了。偷走了我的珠宝。”丑不死先生说。

我坐下,望着他,他站直身子,望着我。

“马格斯门,”他说,这时我觉得他虽然声音变粗了,人却变得聪明了,“上流社会从整个说来,只是一群矮子。在圣詹姆士宫中,③他们都像在干我千的老行当一绕着大篷车跑三圈。只是他们穿着古老的朝服,而且都是阔人。在别处,他们都是摇着小铃铛在玩骗人的把戏。到处都有瓷盘子向人收钱。马格斯门,这盘子就是无往而不在的衙门!”

你们明白,我看到他的不幸把他弄得非常伤心,因此对他很同情。

“至于那些胖女人,”他说,把脑袋朝墙上狠狠撞了一下,“在上流社会,这种女人有的是。”说到这儿又把头撞了一下。“马格斯门,她们知道,④只要奉承你几句,你便会把钱当水一样送给她们。不论你是谁,她们都会从各个角落拥到你的身边来。等你没有什么可以给她们的时候,她们就当着你的面嘲笑你,把你丢在那儿喂秃鹫,像大草原上的死野驴一样。”说到这里,他又把脑袋死命撞了一下,倒在地上了。我以为他死了,但是不久他慢慢苏醒了,坐在地上,眼睛中露出从未有过的智慧的光芒……

他又回到了杂耍团,好像完全换了个人。他干得很好,吸引了不少观众,但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天早上,我们叫他的时候,发现他已到另一个社会去了,我尽一切力量,为丑不死先生举办了值得欣慰的葬礼。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诺曼第是一个骗子,他跟着丑不死混吃混喝,他有时还虐待丑不死,等到丑不死没钱的时候就跑掉了,还偷走了一只盘子。

B.丑不死在彩票中奖之后,被动地被人引荐进王宫见国王,获得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但他过得并不快乐,他想走出上流社会。

C.丑不死回到杂耍团时,把大概两磅四盎司的牛肉香肠一扫而光,他已经把金钱挥霍一空,过上了衣食没有着落的生活。

D.丑不死最终明白了所谓上流社会的贵族、官员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们竟然巧取豪夺,非常贪婪。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用假设的方式和借代的手法,突出了丑不死在买彩票中大奖后内心的狂喜。

B.句子②是“我”规劝的话,表明了“我”的冷静,与丑不死对上流社会的热衷形成反差。

C.句子③中“老行当”的说法,表明上流社会和杂耍团本质上一致,都靠“表演”谋生存。

D.句子④写出了上流社会中女人的虚伪本质,她们花言巧语,乐于交际,善于骗取钱财。

8.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丑不死先生,“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讲述了丑不死先生因为一笔意外之财走进上流社会而最终被上流社会“吞没”的故事,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关键词“吞没”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6.B 【解析】“被动地”分析不当,根据原文“他终于如愿以偿,进了王宫”可知,这是他的愿望;“他想走出上流社会”也不合文意。

7.A 【解析】分析不当,不是“借代”,而是“夸张”。

8.①“我”是讲述者,用第一人称“我”耳闻目睹丑不死先生经历的方式讲述故事,显得真实可信。②“我”是线索,贯穿全文,“我”见证了丑不死中奖、走进上流社会、被上流社会“吞没”而最终去世的人生历程。③“我”是次要人物,以“我”的理智和冷静衬托了丑不死的爱慕虚荣和热衷于走进上流社会。(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9.①小说揭示了当时上流社会“吞没”普通人的本质。上流社会“吞没”了丑不死先生的钱财。他的钱被朋友拿来挥霍,他用钱开道得以见到国王,最终钱被骗光。②上流社会“吞没”了他的精神。他痛恨着来自贵族们的蔑视、朋友们的欺骗甚至虐待。上流社会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让他感到失望和痛苦。③上流社会“吞没”了他的身体。最终他又回到了杂耍团,此时他已病入膏肓,进入生命的最后时刻。(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2014·江苏卷                    安娜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①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

②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

③“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

④“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

⑤“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

⑥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⑦突然间她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着她的时间。

⑧“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

⑨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车轮中间。但是她因为从臂上往下取小红皮包而耽搁了,已经太晚了;车厢中心开过去了。她不得不等待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一和她对正了,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着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咕噜了句什么。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选自《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谢素台译,有删改)

1.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

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心理变化的体悟。其实,也是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梳理得仔细认真,此题就不难作答。第一段,明显看出她已经产生绝望的念头;第二至四段,等来了渥伦斯基伯爵的来信,但信上的内容很让她绝望;第五段,写她向月台走去(卧轨自杀),显然是对生活彻底绝望。

2.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解答此题要审好题,“特点”是指“描写”的特点,而不是“周围人”的特点;“作用”既可理解为描写的作用,也可以是周围人的作用。

3.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分)    

答案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和描写的意义。认真捕捉安娜的心理描写句,可以体会出她的内心活动:“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觉得无力挣扎。”这些心理的描写真实再现了安娜临死前恐惧、迷惑、悔恨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她死前的种种复杂心理和死的偶然。

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答案“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

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情节来回答。此时的安娜已被火车碾过,蜡烛自闪烁至熄灭,喻指安娜渐渐死亡的过程,也是她死前一瞬间的内心感受,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安娜一生的总结。“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安娜经历了苦难、悲哀,看到了社会的虚伪、罪恶。“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她看得更透彻了、更清楚了。“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安娜生命的终结。解答时要抓住蜡烛这一比喻说法和对蜡烛的描述。

硬汉  

美·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星陨落。         
  明威1899年出生在芝加哥个医生的家庭。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母亲喜爱文学。这对海明威后的生活和创作广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正值一战,海明威因眼病未能入伍,在堪萨斯《星报》当了实习记者,受到了良好的作训练。         
  1918年5月,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感受战争的热切希望,参加了志愿救护队,来到意大利前线。战争中,他获得了许多荣誉,但身上也留下237处的伤痕和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1921年,海明威再去欧洲,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1926年,他完成了《太阳照样升起》,小说描写了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背年受战的影响而精神迷惘,只能在空虚和沉沦中度的故事,被称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所代表的文学流派也因此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表现出明显的反战思想。主人公美国青年享利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养伤时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亨利努力工作,但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亨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段祥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死,享利悲痛欲绝。小说控诉了战的罪恶。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志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炸毁一座桥梁。任务完成后,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光荣牺牲。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为能在反法西斯斗争捐驱而感到自豪。作品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礼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爆发,身为随军记者的海明威全程参与了战争并立有战功。二战结束后,他的创作进入晚期。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仁慈、充满爱心,即使而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然平强不屈。这种“硬汉精神”是海明威作品经常表现的主题,“个人并不是牛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的人格思想,通过桑提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由于《老人与海》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海明威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他精通于叙事艺术,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赞美,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彩。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他们个特殊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这样可以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他尊奉美国建筑师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努力使作品趋于精炼。他提出的“冰山原则”
——表现亦物的八分之,使作品简单、充实、含蓄,受到后人推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永别了,武器(节选)①

美·海明威    

没人说话。大家只希望快点过桥,心里就是这么个念头。我们快过去了。木桥的那一头,两边站有一些军官和宪兵,打着手电筒。我看见他们被地平线衬托出的身影。我们走近他们时,我看见有个军官用手指指队伍中的一个人。一名宪兵走进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宪兵强迫他离开大路。我们快走到军官们的正对面了。他们正仔细察看着行列中的每一个人,有时交谈一声,跨前几步,打手电筒照照一个人的脸。我们刚要走到正对面时,他们又抓去了一个人。我看见那人。是个中校。人家用手电筒照他时,我看见他袖管上有两颗星。他头发灰白,长得又矮又胖。宪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检查行人的军官后面。当我走到那一排军官跟前时,我看到有一两个军官正盯着我。其中有一位指着我,对宪兵说了一声。我看见那宪兵跑过来,挤过队伍的边沿来找我,接着我感到被他抓住了我的衣领。

“你要干什么?”我说。一拳打到他脸上去。我看见那帽子底下的脸,上翘的小胡子,血从他面频上淌下来。又有一个宪兵朝我们俩冲过来。“你要干什么?”我说。他不回答。他正在寻找机会揪住我。我伸手到背后去解手枪。

“你难道不懂不能碰军官的规矩吗?”

另一个从我身后抓住我,把我的手臂朝上扭,扭得几乎脱了臼。我跟他一起转过身,第一个宪兵狠狠抓住了我的脖子。我踢他的胫骨,用我的左膝撞他的胯部。

“他再抵抗就开枪,”我听见有人在说。

“你们是什么人?”

“战场宪兵,”另外一位军官说。

“押他到后面那些人那儿去,”第一个军官说。他们押着我绕到这排军官的后边,走往公路下边临河的田野,那儿有一堆人。我们朝那堆人走去时,有人开了几枪。我看见步枪射击的闪光,然后是啪啪的枪声。我们走到那堆人旁边。那边站有四名军官,他们面前站着一个人,一边一个宪兵守着。有一小组人由宪兵看守着。审问者的旁边站着四名宪兵,人人挂着卡宾枪。这些宪兵都是那种戴宽边帽的家伙。押我去的那两个把我推进这等待审问的人群中。我看看那个正在受审问的人。他就是方才从撤退行列中给拖出来的那个灰头发的中校,胖胖的小个子。审问者冷静能干,威风凛凛,操人家生死大权的意大利人大致是这个模样,因为他们光枪毙人家,没有人家枪毙他们的危险。

“你属于哪一旅的?”

他告诉了他们。

“哪一团?”

他又说了。

“为什么不跟你那一团人在一起?”

他把原因说了出来。

“你不知道军官必须和他的部队在一起的规矩吗?”

他知道的。

问话到此为止。另外一个军官开口了。

“就是你们这种人,放野蛮人进来糟蹋祖国神圣的国土。”

“对不起,我不懂你的话,”中校说。

“就是因为有像你这样的叛逆行为,我们才丧失了胜利的果实。”

“你们经历过撤退没有?”中校问。

“意大利永远不撤退。”

我们站在雨中,听着这番话。我们正面对着那些军官,犯人站在他们跟前,稍为靠近我们这边一点。

“要枪毙我的话,”中校说,“就请便吧,不必多问。这种问法是愚蠢的。”他划了一个十字。那些军官会商了一下。其中一个在一本拍纸簿上写了些什么。

“擅离部队,明令枪决,”他宣读。

两个宪兵押着中校到河岸边去。中校在雨中走着,是个没戴军帽的老头儿,一边一个宪兵。我没看他们枪毙他,但是我听见了枪声。现在他们在审问另外一个人了。也是一个与他原来的部队失散了的军官。他们不让他分辩。他们从拍纸簿上宣读判决词时,他哭了,他们把他带到河边去时,他一路大哭大喊,而当人家枪决他时,另外一个人又在受审问了。我不知道要怎样做,是等待人家来审问呢,还是趁早拔脚逃走。我显然是个披着意军军装的德国人。我看得出他们脑子里是怎样想的:不过还要先假定他们是有脑子,并且这脑子是管用的。他们都是些年轻小伙子,正在拯救祖国。第二军正在塔利亚门托河后边整编补充。他们在处决凡是跟原来部队离散了的少校和校以上的军官。此外,他们对于披着意军的德国煽动者,也是从速就地枪决了事。他到这时,凡是他们问过话的都被枪决了。审问者们本身全没危险,所以处理起生死问题来利索超脱,坚持严峻的军法。他们现在在审问一个在前线带一团兵的上校。他们又从撤退行列中抓来了三个军官。

我瞧瞧宪兵们。他们正在打量那些新抓来的。其余的宪兵则在看着那个上校。我身子往下一蹲,同时劈开左右两人,低着头往河边直跑。我在河沿上绊了一下,哗的一声掉进河里。河水很冷,我可竭力躲在水下不上来。虽然感觉到河里的急流在卷着我,我还是躲在下面,自以为再也不会上来了。我一冒出水面,便吸一口气,连忙又躲下去。潜伏在水里并不难,因为我有一身衣服和靴子。我第二次冒出水面时,看见前头有一根木头,就游过去,一手抓住它。我把头缩在木头后边,连看都不敢往上边看。我不想看岸上。我逃跑时和第一次冒出水面时,他们都开枪。我快冒出水面时就听见枪声。现在却没人打枪。那根木头顺着水流转,我用一只手握着它。我看看岸上。河岸好像在很快地溜过去。河中木头很多。河水很冷。我随波逐流,从一个小岛垂在水面上的枝条下淌过去。我双手抱住那根木头,由它把我顺流漂去。现在已看不见河岸了。               (本节选有删减)

文本二    

“隐秀”是我国南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贯穿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律,反映了文学作品的一种美学追求。“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从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看,尽可能做到“辞约而旨丰”。在文学作品中,“隐”与“秀”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求诸文外(大量的潜台词),一个求诸文内(讲究遣词造句的功力),它们共同塑造了作品的美学效果,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意境。1932年,海明威在短篇小说《死在午后》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解释道:如果一个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而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了似的。海明威所谓的“省略”,其实就是一种“隐”的手法,主张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想像。对海明威而言,“隐”就是潜伏在水里的“秘响傍通”的八分之七,“秀”则是露出水面的精警别透的“八分之一”。

注:①《永别了,武器》讲述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就请便吧,不必多问。这种问法是愚蠢的。”表明士兵们早已厌倦了战争。

B.亨利本人目睹了战争的恐怖、混乱和残酷无情,被战争击垮,所以跳河逃跑了。在战争面前,他是胆小懦弱的,不想为战争事业和荣誉做出牺牲,是对这个充满血腥的荒诞世界的无声反抗:他也是勇敢的,在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刻,他挣脱出来了,从此告别战争。

C.本文整体基调为忧伤低沉,其中多描写了雨,且多为阴雨,不断重复出现的“雨天”是灾难、不幸的象征,成为一种不祥的阴云笼罩全篇。

D.主人公亨利呈现出一种迷惘的精神境遇与彷徨无助的心理状态。作者通过描述人物的悲惨经历、痛苦与孤独,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与反思。

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永别了,武器》原名为AFarewell to Arms,“ams”一词一语双关:它既有“武器”的意思,意指“战争”;又有怀抱的意思,意指“爱情”。汉语中找不到一个对应的双关语,现在人们倾向于译成《永别了,武器》,虽意犹未尽,却突出了反战的主题。

B.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属于“当事人”类型。文中的“我”既是作品的聚焦者,又是作品的主人公、故事的中心人物,所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我”,所着意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我”。

C.作者创作风格独特。摒弃繁词丽句,表现人物情绪只用简练含蓄的“电文式”对话描写和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

D.本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亨利的成功逃脱离不开河流的掩护,正是因为河流的涤荡作用,使得跳入水中的亨利彻底清醒,“河流”暗示着罪孽的结束,象征洗去一身征尘的重生。

8.请简述本文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的作用。(4分)    

9.从美学效果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刘勰的“隐秀”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永别了,武器》的“隐秀”之表现及其美学效果。(6分)

6.B 7.C

8.①第一人称“我”可以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之中,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目睹战场上的腥风血雨,突出强烈的反战主题。②第一人称“我”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容易体会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活动;也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③小说中的“我”是主人公亨利和作者海明威的统一体。读者宛若在听叙事者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就使得叙事生动感人,故事更有真实性。④文本使用“我”或者“我们”不同的第一人称代词叙述战事,表达出“我”对战争的态度和变化。用“我们”时,代表主人公是集体的一员,可以从中看出亨利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变化成“我”时,可以窥见主人公对战争的思考,最后绝望的跟战争说再见,突出强烈的反战主题。

9.此文语言简练、含蓄,充分体现了“隐”与“秀”。①“隐”方面,作者隐去了大部分该写的内容,极力淡化残酷的事实,然而我们能有足够的暗示体会到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冷酷的悲剧事件(即求诸文外,大量的潜台词)。比如中校同宪兵的对话中,只有客观的语言陈述,即只写说了什么话,描写宪兵们如何处理这些未归队的“逃犯”时,也是只有客观描述的一系列动词。而人物的表情和情感就“隐”在他们的行为或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校此时的冷漠与绝望,可以感受到宪兵作为审问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以此感受到战争的残酷。②至于“秀”出的部分,深深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即求诸文内)。比如文中的“雨”,作者只写天下着雨,但至于雨势怎样,并未直接指出。再比如文中“我”被宪兵抓住时,一连串的“打”“揪”“冲”“抓”“扭”“转”“踢”等动词,没有形容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思考、联想,可以感受到雨的大小,可以感受“我”同宪兵厮打时激烈的状态。

过河拆桥

[阿根廷]博尔赫斯

圣地亚哥的一个教长想学巫术,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离此不远的特莱多市的巫师堂伊南是个高手,就上门求教。 他找到堂伊南家时,正是中午,这位巫师热情地请他吃饭,饭后又为他倒上了难得喝到的法国咖啡。教长这才得到机会,说明了来意。堂伊南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我不收弟子。教长很执着,再三要求。堂伊南说,我已看出你将会有远大前程,但教你巫术以后,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教长忙起誓,那是不可能的事,假如我真的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你,上帝可以作证。堂伊南听他说得很有诚意,就相信了他。

堂伊南先叫来女仆,吩咐她晚饭准备烤乳鸽,但别忙着烤,等他发话时再烤。然后他掀开房中的一块大铁板,示意教长跟来,他们就顺着石板梯子下去,堂伊南解释说学巫术最怕有人打扰,所以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石梯很长,走了约有十分钟才到了尽头,来到了一间放着各种巫术器具的实验室,教长觉得他们似乎已经来到了地底深处。

堂伊南拿来一些巫书,正要给他讲解,有两个牧师匆匆而来给教长送一封信,信上说他那个当地区主教的叔叔病危,要他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教长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不愿放弃学巫术的机会,就写了封回信表示慰问,让来人带给主教。两天后,几个着丧服的人来了,说主教已经病故,正在选继承人,而教长也有中选的希望,还说教长不必赶着回去,因为他本人不在场被选中则更加说明他是深孚众望。

果然十天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牧师来了,一见面就匍匐在地,吻他的手,称他主教大人。堂伊南也是喜出望外,一边向他祝贺一边为自己的儿子谋求空出的教长职位,主教对他说,教长的位置已经留给了主教的弟弟,不过可以另给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圣地亚哥。

三人到圣地亚哥上任。六个月后,教皇派使者来宣旨,任命他为洛萨大主教。堂伊南忙请求把空出的主教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大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给了自己的叔父,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托洛萨,堂伊南只得同意。

两年后,教皇又任命他为红衣主教,堂伊南立刻提醒他以前作出的承诺,并为自己的儿子请求那个空出的大主教职位。红衣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经留给了自己的'舅舅,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罗马,堂伊南无法可想只得同意。他们到了罗马受到了隆重接待,还举行了弥撒和游行。四年后教皇逝世,红衣大主教被选为教皇。堂伊南听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找到教皇,他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以前的承诺,为自己的儿子请求红衣主教的职位。教皇闻言大怒,让手下把他投入监狱,说他一个小小的巫师竟敢要挟教皇。可怜的堂伊南连连认错,请求宽恕,并说自己与儿子这一辈子都在外荒废了,现在只好准备回老家,因路途遥远,请教皇给一点路上吃的东西,教皇不予理睬。于是堂伊南站了起来,在教皇鸦雀无声的森严的大堂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那我只得吃我为今晚准备的烤乳鸽了。    

女仆应声出来开始烤乳鸽。教皇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还在特莱多的一个地下室里,只是圣地亚哥的一个小小教长。他为自己的食言而羞红了脸,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堂伊南不再请他吃烤乳鸽,只是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出了地下室。

1.试分析第二段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2.博尔赫斯的小说情节充满想像力,请对该小说的情节加以简析。(4分)

3.小说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情节与中国的哪个故事非常相像?通过这一虚构的情节它们所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请加以简析。(4分)

4.有的译者将这篇小说的标题译为向后靠的巫师,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5分)

5.结合作品内容,赏析文中教长的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①小说围绕这句话展开想像,推动了情节发展。②通过梦的考验,证明教长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点化了人物性格。③与最后一段形成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

2.作家将复杂多变的故事浓缩在一个梦里。在梦中,教长连升三级,由教长升为主教,由主教而升为红衣大主教,由红衣大主教再升为教皇,三次拒绝了巫师为儿子的求职。梦的设置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女仆和牧师可以在别人的梦中进进出出,迷宫式的地下室里离奇的情节和现实生活并置共存,亦实亦虚,亦幻亦真,引人入胜。

3.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也可。南柯一梦表现人生虚幻无常,用以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而已。而《过河拆桥》则通过对教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讽刺批判了现实中那些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人,揭露了他们丑恶的灵魂。

4.过河拆桥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忘恩负义的人性弱点。/向后靠的巫师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能具体地呈现巫师的可怜相,而且能生动地反映出正统主流的教会冲击下民间巫师的窘境。

5.①花言巧语,为达目的不顾亲情;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主教工作  

[法]雨果          
    次日破晓,卞福汝主教在他的园中散步。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         
    “我的主教,那个人已经走了!银器也偷去了。”          
    主教正弯下腰去,拾起一株被那篮子压折的秋海棠,那是篮子从花坛落到地下把它压折了的。主教听到马格洛大娘的叫声,又站立起。         
    马格洛大娘一面嚷,眼睛却落在园子的一角上,那儿还看得出越墙的痕迹。墙上的垛子也弄掉了一个。         
    “您瞧!他是从那儿逃走的。他跳进了车网巷!呀!可耻的东西!他偷了我们的银器!”          
    主教沉默了一会,随后他张开那双严肃的眼睛,柔声向马格洛大娘说:         
    “首先,那些银器难道真是我们的吗?”          
    马格洛大娘不敢说下去了。又是一阵沉寂。随后,主教继续说:         
    “马格洛大娘,我占用那些银器已经很久了。那是属于穷人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呢?当然是个穷人了。”          
    “真想不到!”马格洛大娘一面走来走去,一面自言自语,“招待这样一个人,并且让他睡在自己的旁边!幸而他只偷了一点东西!我的上帝!想想都使人寒毛直竖。”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         
    “请进。”主教说。         
    门开了,一群狠巴巴的陌生人出现在门边。三个人拿着另一个人的衣领。那三个人是警察,另一个就是冉阿让。         
    一个警察队长,仿佛是率领那群人的,起先立在门边。他进来,行了个军礼,向主教走去。         
    “我的主教……”他说。         
    冉阿让先头好像是垂头丧气的,听了这称呼,忽然抬起头来,露出大吃一惊的神气。         
    “我的主教,”他低声说,“那么,他不是本教堂的神甫了……”          
    “不准开口!”一个警察说,“这是主教先生。”          
    但是卞福汝主教尽他的高年所允许的速度迎上去。         
    “呀!您来了!”他望着冉阿让大声说,“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二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         
    “我的主教,”警察队长说,“难道这人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们碰到了他。他走路的样子好像是个想逃跑的人。我们就把他拦下来看看。他拿着这些银器……”          
    “他还向你们说过,”主教笑容可掬地岔着说,“这些银器是一个神甫老头儿给他的,他还在他家里宿了一夜。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又把他带回到此地。对吗?你们误会了。”          
    “既是这样,”队长说,“我们可以把他放走吗?”          
    “当然。”主教回答说。         
    警察释放了冉阿让,他向后退了几步。         
    “你们真让我走吗?”他说,仿佛是在梦中,字音也几乎没有吐清楚。         
    “现在,”主教说,“您可以放心走了。呀!还有一件事,我的朋友,您再来时,不必走园里。您随时都可以由街上的那扇门进出。白天和夜里,它都只上一个活闩。”          
    这时冉阿让像是个要昏倒的人。         
    主教走到他身边,低声向他说:         
    “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冉阿让绝对回忆不起他曾允诺过什么话,他呆着不能开口。主教说那些话是一字一字叮嘱的,他又郑重地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希望能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救出来,交还给上帝。”          
                                   (选自《悲惨世界》,李丹译,有删改)          
1.本文其他人物对塑造卞福汝主教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2.警察释放冉阿让之后,为什么他“像是个要昏倒的人”?         
3.请探究本文结尾主教所说话的内涵及用意。    

答案参考:          
1.对比衬托,马格洛大娘的愤愤不平、警察对冉阿让的恶狠狠、冉阿让震惊和失语,都衬托出了卞福汝主教的仁慈宽容。         
2.冉阿让刚从被指认为小偷的高度紧张中松弛下来,惊喜、愧疚、后悔,百感交集。         
3.内涵: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善的一面;任何灵魂都可以救赎。

用意:肯定和鼓励冉阿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做人;温暖和感化冉阿让,使他看到心灵的高贵和前途的希望。

         

 

单元研习任务

一、本单元的课文都节选自世界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作品,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揭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带给人们以审美的愉悦。阅读本单元小说,完成下列任务。

1.本单元小说中的人物,如米考伯先生、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圣地亚哥、布恩迪亚,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有些甚至已成为某一类人物的象征。这些人物为什么令人如此难忘?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写作提示:该任务的难度在于“全面”:其一,要结合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综合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其二,要从总体上把握人物性格所具有的典型意义,这种典型意义不仅指人物身上所代表的一类人物的精神特质,还包括人物超时代的象征、喻指价值。

答案示例:玛丝洛娃:小说通过对玛丝洛娃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尤其是对她的“笑”的多次描写,刻画了一位纯洁、善良的姑娘在饱受社会摧残、生活磨难之后精神上的堕落:丧失人格尊严,不知羞耻,自暴自弃,自我麻醉。她是一个被凌辱的下层人民的典型。她的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善良和自尊,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对他们的残酷迫害。最终,爱和宽恕唤醒了她心中尚存的善良与仁爱,她的“复活”代表着人性与尊严的回归。

2.狄更斯的小说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急遽变革的英国社会的风貌,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深刻揭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表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社会生活状况……这些作品表现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特点。阅读本单元课文,结合具体内容,感受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写一则读书札记。

写作提示:要注意发掘作品呈现的多方位信息,善于将不同的内容进行关联、聚合,从而勾画出整个社会的特征或历史画卷。读书札记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可以是文艺短评式的,也可以是,点评批注式的,还可以是条文摘录式的。读书札记的内容自由灵活,既可以是整体性的评价,也可以是局部性的赏析;既可以从思想内容入手,也可以从鉴赏艺术表现手法入手。下面是从整体性的角度入手,在思想内容方面给出的写作读书札记的提示。

答案示例:《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为我们勾勒的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急遽变革的英国社会的风貌。当时英国的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社会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贫富悬殊以及童工、孤儿、教育等问题,底层民众如米考伯先生、霍普金斯船长等,破产负债,境遇凄惨。因为贪图廉价的劳动力,一些资本家大量雇用童工,“面色灰白”的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着艰辛的工作。金钱的诱惑使一些人为了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但很多底层人民像米考伯先生一样乐观向上,保持着善良正直的本性。

二、“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们共同的任务,讲故事的方法则千变万化。古往今来的小说家,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手法,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风格意蕴。研读本单元课文,探究小说的艺术手法,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从下列活动中任选一项完成。    

1.心理描写在小说中十分常见,是小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方法。梳理本单元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想一想,不同作品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有哪些异同?

①直接描写式

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个看守(我真是个可怜的小家伙),我想到罗德里克,蓝登关在负债人监狱里时,跟他同狱的只有一个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块破地毯外,一无所有。(《大卫·科波菲尔》)

明确:写出大卫的心理,他想起罗德里克·蓝登可怜的情况,表现了他对米考伯先生的同情。

这是最为常见、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将“想”等关键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作标示。

②抒情独白式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是这样,他想。也许只不过是我的武器比它的强。(《老人与海》)

明确:这段内心独白是老人杀死第一条鲨鱼之后所思所想,有战胜鲨鱼的自豪,有对强大对手的赞美,也有对胜利原因的分析,这时候老人刚经过一场搏斗,是疲惫的,而且渔叉绳子也被鲨鱼带走了,他接下来可能面临更多的鲨鱼。老人的内心独白,充分体现了硬汉的冷静、不屈等复杂性格,因此内心独白要写出人物复杂心理,反映人物的性格。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③心理分析式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儿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复活》)

明确:这段文字展示的是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斗争过程,他一方面想通过娶玛丝洛娃来赎罪,但同时又产生了动摇,最终还是坚定了决心。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④神态显示式

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复活》)

明确:玛丝洛娃妖媚的笑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她作为妓女的一种习惯表情;她不愿回忆起那段带给她痛苦的生活,因此她的笑容带着嫌恶,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⑤行动表现式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复活》)

明确:聂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通过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⑥环境衬托式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大卫·科波菲尔》)

明确:自然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让人心生同情,又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⑦幻觉展现式

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已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百年孤独》)

明确:这是患上失眠症后人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终日无眠,产生幻觉,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境。

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

小结: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一方面,环境影响、制约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展开,为人物的行动提供依据,也让人物性格在与环境的互动甚至冲突中更充分地得到展现;另一方面,环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够烘托气氛,激发读者的情感,隐喻主题。必修下第六单元《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环境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呈现的社会状态以及人物的心态。如描写货行的“污垢和腐臭”,反映了大卫·科波菲尔做童工时的痛苦心情;对米考伯一家家庭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困苦,衬托出他们虽然债务缠身,但是得乐且乐的心态。

《复活(节选)》的故事发生在监狱这一环境中,借此环境交代了玛丝洛娃的身份和处境,让前来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的聂赫留朵夫在见到玛丝洛娃后,良心受到谴责,开始反省自己,并决心帮助她。如此就促成了人物性格的转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老人与海(节选)》将老人置于茫茫的大海中,没有现代通信工具和捕鱼工具,有的只是简陋的传统捕鱼工具和他高超的捕鱼技术。海明威让主人公在毫无外援、变幻莫测的茫茫大海上与天、海、鱼等大自然的一切搏斗,这样的环境就足以说明老人的孤独和勇敢。小说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主题,老人代表着人类,大海、鲨鱼象征着人类面临的一切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困难,通过老人与鲨鱼的殊死搏斗,表现了人类无与伦比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表现了人类不屈的灵魂,表现了海明威的“硬汉”精神——“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百年孤独(节选)》的故事发生在小镇马孔多,马孔多位置偏僻,很难与外界沟通,又多灾多难,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小镇,正是一百多年来孤独而又多灾多难的拉丁美洲的象征。    

欣赏小说,不仅要品析作品在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更要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同样,创作小说,固然需要学习典范作品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还是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1.本单元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小说名家的风格特征。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细加研读,从中选取感兴趣的某一要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文章

人为什么要写作?

——圣地亚哥与海明威

《老人与海》用简洁的文字塑造了鲜明的“硬汉”形象。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更是遭到了失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虽然大马林鱼没有被保住,但老人却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他在这些下层人物的身上赋予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老人在与鲨鱼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老人的精神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

长期以来,人们把评价圣地亚哥的形象停留在老人与外界困难之间的斗争上,认为这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精神,这样的分析未免浅薄。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等的斗争是大家可以看见的,它们象征了社会中的或明或暗的危险,但别忘了圣地亚哥是一个人在与危险作斗争。一个人的战争是残酷的,他既要与外界的敌人斗争,还要与自己斗争,而与自己的斗争是最关键的。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自己,打败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海明威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这就是他的“冰山”创作风格的体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作品是八分之一,读者的理解是八分之七。老人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斗争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割断钓丝和绳子,从而免受皮肉之苦,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与自己斗争,他调动自己的精神、毅力和智慧与困难和自己作斗争,他认为,“痛苦在男子汉不算一回事”“我也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一个人在无依无靠时,人性中懦弱的一面会显露出来,这源于“本我”的原始性,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不足以表现人类的顽强进取精神。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人只有克服自然本性的“本我”,克服“自我”的弱点才能达到“超我”的境界。老人正是在内心与“本我”和“自我”的斗争中,才成就了伟大的圣地亚哥和海明威。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圣地亚哥就是这样的勇士,海明威正是这样的英雄。

史铁生曾说过:“人为什么要写作?最简要的回答就是:为了不至于自杀。”作家把创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海明威在1945年后遭遇一连串的变故,加之创作上的“瓶颈”,导致诽谤声四起,他于1952年创作《老人与海》,彰显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此后,病痛、流言、写作高度的不能逾越一直折磨着他,他不能突破自己,他选择了用死来捍卫自己创造的高度,他把自己定格在人生的辉煌巅峰。

(摘编自 李兴春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与海明威》)

2.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小说元素”,或让人感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开怀……试着从中采撷一二,以之为基础创作一篇小小说

学写小小说 P92

乞巧    迟占勇

张婆婆坐在摇椅上,清晨的阳光好,空气好。

可张婆婆心情复杂,要到七夕了,又想起当年做姑娘时做的那些女红。如今,谁还记得女红?谁还乞巧?唉,传统手艺都丢了啊……张婆婆做姑娘时,女红在十里八乡数一数二,伙伴们都以她为榜样,那活计,啧啧。

张婆婆还珍藏着几件从娘家带来的宝贝——两副钩针挑绣花枕套,三双精美丝线绣制的鞋垫。那牡丹花,那凤凰,和真的一样,这么多年了,颜色如新。还有一件宝贝,是女儿三岁时张婆婆做的肚兜,大红布面上绣着活灵活现的“五毒”,那是那年的端午节,张婆婆给女儿的礼物。

秀秀,把我的针线包拿来。张婆婆朝屋里喊。

人呢?

这丫头,又去疯了!张婆婆叹了口气,如今这女孩子,整天疯跑,要不就是坐着一动不动玩手机,哪有个姑娘的样子!

连个针都不会使!

前些日子,孙女秀秀拿出张婆婆的针线包,拿着手机好个拍,也不知又捣啥鬼。

正想着,孙女一阵风似的回来了:奶奶,我要给你个惊喜!

啥惊喜?

明天乞巧节告诉你!

这丫头,能有啥惊喜?鬼魔魇道的,没个正形儿,都二十好几了,不找个对象,不准备嫁妆,我们那会……唉,现在虽然有现成的,但那些东西哪能和过去比!

七夕到了,孙女一早就把张婆婆拉到村委会大礼堂。

礼堂坐满了大姑娘小媳妇,台上还有几位乡里县里来的领导,上方几个大字,孙女念给奶奶听:祝贺李家窝铺村“乞巧社”成立!

孙女说,奶奶的宝贝在网上火了!她和姐妹们就决定成立“乞巧社”,聘请奶奶做顾问,专门做女红,推销中国传统手艺!

过了几天又来了消息——张婆婆被县里推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

字的老人   邓建华       

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         
       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鹳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         
       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遛一圈。         
       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          
       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
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
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          
       ⑪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          
       ⑫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          
       ⑬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⑭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         
       ⑮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         
       ⑯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⑰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
   

技法点评这篇小小说具有明显的"小、新、巧、奇"的特点。

①篇幅微小。文章文字不多,围绕"写字还是扫地"展开故事,字句凝练,内容简洁。         
    ②立意新颖,耐人寻味。文章表现的主题是生活就是一种艺术,拒绝功名利禄。重点落在"写字"上,老人爱好写字,把写字当成一种艺术享受,也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他把写字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又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了艺术追求,境界之高,令人叹为观止。文章还把传统艺术与新时代的事物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书法艺术与"广场舞""轮滑""学霸""航拍"等相结合,给人以崭新的面貌。         
    ③结构精巧,形象独特。文章虽短,但结构完整、精巧,开端(介绍背景与驼背老人)、发展(驼背老人拒绝名利,引发"我"的好奇)、高潮("我"在一个小区见到驼背老人在打扫卫生)、结局(打扫卫生的驼背老人说他是在写字),环环紧扣,起伏跌宕。当然,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还与重点刻画了人物形象有关,一个不为名利、热爱生活的普通小区环卫工人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④新奇巧妙,出人意料。文章结尾当"我"打招呼时说:"您在这里扫地?"驼背老人妙语回答:"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妙趣横生,普通人眼中的普通生活,到了热爱生活者口中,变成了艺术生活。

相关好书推荐:

  

 

    

杏坛涛声
交流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读书写作体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