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荀子《劝学》中论述的针对性

文摘   文化   2024-10-11 08:00   陕西  
论述要有针对性,是高中部编本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之一。《劝学》是《荀子》中的第一篇,原文较长。荀子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倡“劝学”,而且在开篇第一句就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与他的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课文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个观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论述。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之外,最好能探究和拓展一下,荀子“劝学”思想的针对性,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中观点的认识。要具体说其针对性,就要系统地理解荀子“性恶论”思想。

荀子在《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谓性及伪者,在《性恶篇》中,他继续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礼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可见荀子说的“伪”,并非我们一般认为的“虚伪、或伪装”,而是通过外在教化,和个人学习,使人的本性改恶为善,进而提升道德,成为君子的过程。

因为这些道德教化不是天生的,都是人为的,故称作“伪”。荀子在《性恶篇》中还进一步分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性虽恶,但人人都可为善,这是荀子思想的闪光之处。《性恶篇》中,他继续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可见,荀子认为,人都具有聪明才智,凭借此聪明才智,是可以学而为善,学而成为君子的。这也就是《劝学》中第二段的分论点的意思,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改恶为善,非一日之学,而需要“积学”。要“积学”,就需要坚持与专一。这也就是《劝学》最后一段中,荀子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儒效篇》中,荀子也表达除了同样的意思。荀子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耕而为农夫,积断削而为工匠,积反(同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所以说,在荀子看,涂之人(百姓)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这是就人之聪明才力方面说,非谓人原有道德的性质也。人之积礼义而为君子,与其积耨耕而为农夫等同,盖皆知识习惯方面事也。孟子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人有是非之心等善端。荀子则以为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之有优秀的聪明才力。而此聪明才力的最佳用途,就是“学以成人”,学而为君子。

故君子才曰:“学不可以已。”这样理清了《劝学》当中荀子论述的针对性,也就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荀子《劝学》一篇的真意所在。


杏坛涛声
交流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读书写作体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