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分享

文摘   2024-09-14 08:01   陕西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学

导入设计一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部分

导入设计二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任务驱动

1.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公认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副其实;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山东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2.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3.解题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 

4.层次结构

全文有十二章:

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理论论证)

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理论论证)

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理论论证)

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对比论证)

第5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对比论证)

第6章: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配合适当。(对比、理论论证)

第7章:孔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理论论证)

第8章: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比喻论证)

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举例论证)

第10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理论论证)

第11章: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理论论证)

第12章:多角度具体阐释《诗》在“兴”“观”“群”“怨”等多方面的作用。(举例论证)

通读全文,梳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敏于事而慎于言

【解析】敏:古义,勤勉;今义,敏捷请事斯语矣

【解析】事:古义,实践;今义,事情

质胜文则野

【解析】文:古义,华美、文采;今义,文章、文字

文胜质则史

【解析】史:古义,浮夸、虚饰;今义,历史

小子何莫学夫《诗》

【解析】小子:古义,学生;今义,男孩

譬如平地

【解析】平地:古义,填平土地;今义,平坦的地面

2.通假字

知者不惑

【解析】知:通“智”,智慧

3.词类活用    

就有道而正焉

【解析】正: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见贤思齐焉

【解析】贤:形容词作名词,贤人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中

天下归仁焉

【解析】仁:形容词作名词,仁人

譬如平地

【解析】平:形容词作动词,填平

4.虚词

(1)而

连词,表并列                   敏于事而慎于言   任重而道远

连词,表承接                   就有道而正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连词,表示假设,如果                      人而不仁

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反问,难道          而由人乎哉?

助词,相当于“的”,用在定语后置句中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焉

语气词,置于句末,表示肯定、陈述语气    就有道而正焉天下归仁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                    见贤思齐焉

(3) 已

语气词,置于句末,相当于“矣”      可谓好学也已

动词,停止                          死而后已

(4)如

奈,怎么     如礼何

动词,像     譬如为山

(5)何

疑问代词,怎么办     如礼何

疑问代词,为什么     小子何莫学夫《诗》

(6)以

介词,把             仁以为己任

(7)为

动词,当作         仁以为己任

动词,做           譬如为山,此处代指堆土成山动词,

是,表示判断       克己复礼为仁

(8)也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判断语气

可谓好学也已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止,吾止也

(9)其

代词,它的

请问其目

副词,表示揣测,大概

其恕乎

(10)之

代词,它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助词,补足语气,无义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5.句式

(1)状语后置

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勿施于人

(2)宾语前置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判断句

止,吾止也往,吾往也克己复礼为仁

(4)定语后置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5)省略句

可谓好学也已

黼黻

直道最寂寥

         

 

二、点津导学

巴黎盛会尊儒家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那么,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

花开两朵表一枝

1.研习“学习”专题

(1)提问:孔子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他会告诉我们应当该如何“学习”?“学习”要注意什么呢?

(提示:为了更方便地找到相关内容,请同学们先给各章标上序号。)

(2)依次学习第5、4、7、9、11、12章

学习第5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提问:这一章告诉我们,学习要注意什么呢?    

明确:“罔”是“迷惑”的意思;“殆”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疑惑”,一个是“危险”,这里解释成“危险”似乎更好。这一章告诉我们,学习是要思考的。思考是学习的孪生兄弟,如果没有思考,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学习第4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提问:这一章从哪个角度讲学习的?

明确:“故”是指旧的知识,“新”是指新的理解、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一章是从学习方法(温习)的角度讲学习的。

追问:温故知新就可以当老师,当老师哪有那么容易啊?

【投影】

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李泽厚《论语今读》)

小结: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每天做到温故知新,就可以当学习的主人,也就是当小老师了从大的方面讲,温习历史,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3)学习第7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提问:这一章主要讲学习哪三个层次?

明确:第一层是“知之”,第二层是“好之”,第三层是“乐之”。

追问:“知之”“好之”“乐之”有什么区别?

【投影】

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朱熹《论语集注》)

教师翻译后小结:只有到了“乐之”这个层次,学习才变得轻松有趣、欲罢不能。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第9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学生补出“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的“择”字)

提问:这一章是从哪个角度讲学习的?

明确:学习的态度。

追问:不善者哪有可学之处?

【投影】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老子》)

明确:即便是不善之人,也是一面镜子,我们要看出他身上的缺点而加以改正。

学习第11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提问:这是从哪个方面说学习?

明确:志向。

追问:这一章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说明匹夫之志比三军之帅还要重要,另一方面说明学习也要一个统帅,那就是志向。    

学习第12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提问:你觉得子夏是孔子的好学生吗?

明确:从内容看,子夏是孔子的好学生。因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内容,孔子都讲过了。“博学”对应于第4章的“温故而知新”,“笃志”对应于第11章的“匹夫不可夺志也”,“切问”大体对应于第9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近思”对应于第5章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章内容简直是对前面四章内容的总括。当然,也可以说是子夏跟随孔子学习的心得体会。

提问:为什么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就在其中了?

【投影】

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朱熹《论语集注》)

明确:苏东坡说如果一个人博学而志向不笃定,就会大而无成;如果一个人泛泛而问,思想玄远,就会劳而无功。这从反面说明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重要。仁者爱人,如果做到了知识的广博、志向的笃定、态度的诚恳、思考的切近,那么“仁”就在其中了。

儒学精华照五洲

孔子很重视学习,这种崇尚学习的风气,经历两千多年而未衰。不仅中国如此,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也是如此。如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是儒家社会,难怪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三、合作共学

道冠古今垂百世

北宋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近代学者辜鸿铭说得更夸张:“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论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

话分两头说一方

1.研习“修身”专题

(1)提问:孔子是圣人,《论语》告诉我们许多“修身"之道,那么修身要注意什么呢?

(2)依次学习第1、2、10、6、8、3章

学习第1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提问:“说”“乐”的意思一样吗?“有朋自远方来”是来喝酒聊天吗?你能从“愠”的结构猜出它的意思吗?朋友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的人算君子吗?(学生解释“说”“乐”“愠”的意思,积累文言句式“不亦……乎?”)

【投影】

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已学有成举用之也。(刘宝楠《论语正义》)

明确:“说”是高兴的意思,心里高兴,而“乐”是快乐的意思,笑容洋溢在脸上。“乐”的程度比“说”更高。“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为的是切磋学问。从心从昷,“昷”意为“热”“暖”,本义是“心燥,不冷静”,引申为“含怒,生气”。“人”是指当权者,“知”是指赏识。那些不受当权者重用却不生气的饱学之士,当然算得上君子。    

追问:这三个问句揭示了修身的哪三个境界?

明确: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认为是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这里的三个问句揭示了学习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 ——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 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君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了。

学习第2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提问:“传不习乎?”有两种不同的翻译,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甲: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杨伯峻)

乙: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 (李泽厚)

【投影】

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尝躬试之事而误后学。(郭翼《雪履斋笔记》)

明确:答案不求唯一, 学生自圆其说即可。譬如:李泽厚的翻译更合理一些。因为三省的对象是“吾身”,如果自省的内容都是指施加于别人的行为,指向就更加清楚。

追问:曾子是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反省的?

明确:工作(忠)、交友(信)、学习(习)。这三个方面真是反思到家了,难怪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的名字、暨南大学的校训“忠信笃敬”均出自此处。

学习第10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提问:这一章写河水流逝,与修身有什么关系呢?

【投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

明确:同样面对河水,孔子和老子的态度是不同的。老子认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消极无为。而孔子认为消逝的光阴就像河水一样永不复返,因此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这一章讲的是修身的积极态度。

(4)学习第6章与第8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提问:如果分别给这两章取一个小标题,可以取什么?

明确:颜回之乐、孔子之乐。

追问:古语云“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孔颜乐”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个性?

明确:孔颜乐的共性是安贫乐道。区别在于,颜回之乐更多的是强调箪食瓢饮,慎于治身,而孔子之乐更多的是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学习第3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提问:我们可以给这一章冠一个什么名字?

明确:孔子小传。

追问:这一章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你对哪一句不太理解?

明确:学生可能对以下两处不太理解:

①三十而立:按照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理解,是指三十岁的时候,所读的书(当时是竹简)堆起来大约有人站起来那么高了,极言读书之多。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理解,孔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可见并非易事。因为“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两个方面同时做到了,就是道德家的极境。

追问:这里的“矩”究竟是指什么?

明确:法度、标准、准则。儒家以君子作为修身的目标,“矩”可以理解成君子的行为准则。

2.总结“修身”专题

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包括修身的境界、手段、态度、高标、底线,以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境。不管哪一章,都是围绕第1章的“君子”来展开的。

双江汇流润九州

(1)提问:通过“学习”“修身”专题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明确:在儒家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

(2)追问:从哪几章可以看出这一点?

明确:每一章几乎都是重叠的。典型的如第1章,“学而时习之”是关于学习的内容,“人不知而不愠”是关于修身的内容。第2章里反思修身的三个方面,其实也是反思学习的三个方面。第3章孔子概括自己为学一生,与年俱进,其实就是自道修养经验。第9章中,“我”师法别人的东西既可以是学问方面,也可以是修身方面,所谓“转益多师是汝师”。第10章,学习和修身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第11章,学习要立志,修身也要立志。第12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身,“仁”都在其中。

(3)在你看来,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孔子是一位有学问的老师,也是一位有境界的的圣人。他十分重视学习,也非常重视修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是教书育人的典范,是万世师表,正可谓“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圣人功德传四海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进阶路径。即便身在现代,我们仍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明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同学们读一读鲍鹏山的《孔子传》,以更全面地走进孔子的世界。

         

 

四、拓展迁移

1.在《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质好文美,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难点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

在以往对孔子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孔子理欲观的研究,通常认为孔子主张只要仁、义,不要利、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去获取财富,只是孔子认为获取财富必须通过正当的方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传达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利”的不同态度,从而告诉人们无论致富达贵还是摆脱贫贱,虽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确实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种判断。

3.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我们可以发现孔子非常看重对《诗》的学习,那么《诗》真的是一个人提高修养所必须研读的吗?

观点一:是必须研读的。孔子认为,《诗》的社会功能是兴、观、群、怨,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

观点二:不是必须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认为它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其本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如果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不一定必须研读这部书。

         

 

五、总结悟学

艺术手法

1)简洁凝练、含义深远

语言简约而含义深远,是《论语》的一大语言特点。《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语行事的辑录,重在记言,一般只说自己的观点,不会充分展开与论证。鲁迅也曾评价“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

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言简意赅却富有哲理,准确地传达了孔子对这一种人的认识。

2)浅近易懂、亲切自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言论的记实性语录体散文,它不是官方语言,也不是有关文献资料的编撰,而是孔子和弟子之间教学,谈论的片断。因此,书中多使用生活化语言,让说理更直白易懂。读来颇感亲切自然,令人感到古人并不遥远,圣人并不神秘。    

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用“食”“饱”“居”“安”此类口语,但语言酣畅,似行云流水,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不损语言的典雅凝练。

3)善用手法、生动形象

《论语》的语言优雅而含蓄,具有一种雅俗共赏的美。这得益于它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论语》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反问、映衬、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因而说理生动活泼。

如:“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在学习方面坚持不懈的精神。

再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用排比的手法,烘托了《诗》的力量,表达孔子对《诗》的赞美,极力倡导人们学习《诗》

         

 

资料链接

儒学 

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自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一般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季羡林大师生前一再呼吁儒学的重要性、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也多次强调要重写中华学术史。

我们以往学术史的“成说”之一有冯友兰先生的“子学”“经学”时代之划分。而众多考古发现足以证明“战国时代已有‘六经’”,对于“认为先秦没有经学”说法,李学勤先生明确表达了“不赞成”的态度。是先有经学后有子学。

李学勤先生早已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儒学原来的核心内容是仁学(集中于《论语》)和礼学(集中于《礼经》)。

对于易学,帛书易《要》篇孔子明确讲孔子“得一(《易》)以群毕”,是说“《诗》《书》《礼》《乐》的精华都浓缩在《周易》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为群经之首地位不是自封的。

儒家的思想精髓在《易经》。《易传》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智崇礼卑”。“义”和“智”都是对孔子原来“仁学”和“礼学”的反制。

“汉代只有五经立于学官(《乐经》亡佚)。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后又增加《论语》《尔雅》《孝经》。”

         

 

   

杏坛涛声
交流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读书写作体会。
 最新文章